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44章 軍工專案新突破
1959年的深冬,軍工車間的空氣裡彌漫著煤油和金屬的混合氣味,溫度計顯示零下5c,但加班工人的額頭上卻滲著汗珠。林建軍站在“深孔鑽床”前,盯著螢幕上的實時資料:“孔徑精度±0.01mm,直線度0.02mm\\/m”——這是某型導彈製導係統專用鋼管的核心引數,比步槍槍管的精度要求高出3個數量級。
“科長,第17根了,還是超差。”趙小剛的聲音帶著疲憊,手裡的遊標卡尺在鋼管內壁滑動,讀數停在“
0.015mm”,超出允許誤差0.005mm,意味著這根價值相當於普通工人半月工資的鋼管,隻能報廢。
林建軍的眉頭擰成了疙瘩。這批特種鋼管要求“內表麵粗糙度ra0.8μm”,相當於鏡麵級彆,普通鑽削工藝根本達不到。係統三天前就發布了“緊急任務”預警,提示“若72小時內無法交付合格樣品,將影響導彈試射進度”,此刻螢幕上的倒計時正跳動著“45小時12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鑽床的轟鳴聲中炸響,帶著技術方案的清晰:
【檢測到“特種鋼管加工”瓶頸,觸發“軍工緊急攻關”任務,獎勵“金剛石塗層刀具引數”(切削速度120m\\/min,進給量0.05mm\\/r)、“深孔鑽削冷卻係統改造方案”(采用油霧潤滑,冷卻效率提升40%),可將孔徑精度控製在±0.008mm內。】
林建軍的心跳驟然加速。金剛石塗層刀具是車間的“寶貝”,平時隻用於航空發動機零件加工,他立刻對趙小剛喊:“換刀具!型號d10,塗層厚度5μm,按這個引數調機!”同時衝向冷卻係統,拆除傳統乳化液噴頭,換上油霧發生器——係統方案顯示,油霧能更均勻地附著在刀具表麵,避免因區域性過熱導致的尺寸偏差。
鑽床重新啟動,金剛石刀具接觸鋼管的瞬間,發出刺耳的“吱——”聲,切削下來的鐵屑呈捲曲的“6”字形,這是切削狀態完美的標誌。林建軍緊盯著實時監測屏,孔徑曲線像熨平的絲綢,穩定地波動在“0±0.005mm”區間。
“成了!”李建國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手裡的鐳射測徑儀顯示“9.997mm”,正好落在10mm公稱尺寸的下偏差範圍內,“粗糙度檢測也合格,ra0.7μm!”
車間裡爆發出壓抑的歡呼,幾個連續加班兩天的老工人,忍不住抹了把眼睛——這半個月的熬,總算沒白費。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歡呼聲中響起,帶著任務突破的判定:
【“特種鋼管加工”瓶頸攻克,首件合格率提升至90%,觸發“技術碾壓”效應,工廠對宿主的“不可替代性”評估提升至85%,獲“緊急攻關獎金”300元(相當於三個月工資)。】
【連鎖反應:軍方代表現場驗收後,直接將“年度軍工訂單份額”提升20%,工廠獲“國防科技重點保障單位”稱號,宿主個人記“二等功”一次。】
當軍代表在驗收單上簽下名字時,窗外的天剛矇矇亮。他看著鋼管內壁倒映出的人影,讚歎道:“小林啊,這精度,比蘇聯專家留下的樣板還高0.002mm!你們軋鋼廠,真是藏著高人!”
林建軍的臉上露出疲憊卻欣慰的笑。連續48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讓他的眼睛布滿血絲,但看著堆在一旁的20根合格鋼管,心裡比喝了蜜還甜。這些鋼管將被送往西北試驗基地,成為導彈製導係統的“血管”,承載著國家威懾力的核心機密。
【叮!】
【“緊急任務”超額完成,係統獎勵“導彈燃料輸送管道焊接工藝”(含氦質譜檢漏標準)、“低溫材料力學效能測試方法”,為後續“洲際導彈”專案儲備技術。】
回到家時,蘇嵐正抱著林衛國在門口張望,眼裡的擔憂在看到他的瞬間化為釋然。“廠裡的王師傅說你連夜加班,我燉了點蘿卜湯,給你暖暖身子。”她接過林建軍手裡的工具包,發現裡麵多了個紅色封皮的本子——那是“二等功”獎狀,燙金的字在晨光裡格外耀眼。
林衛國看到父親,張開小胳膊要抱,嘴裡發出“爸——爸——”的模糊音節,這是他第一次清晰地喊“爸爸”。林建軍的心瞬間被暖流淹沒,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他接過兒子,在那粉嘟嘟的臉上親了一口,引得小家夥咯咯直笑。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父子互動中響起,帶著溫馨的加成:
【“任務突破”與“家庭溫情”形成正向反饋,宿主“技術靈感”活躍度提升15%,林衛國“語言發育”進度提前,獎勵“親子機械啟蒙玩具”(可拆卸坦克模型,含6個基礎零件)。】
訊息傳到四合院時,閻埠貴正蹲在門口給三個兒子“分配煤票”。王師傅路過時提了句“林科長立了二等功,廠長親自給他戴的紅花”,老頭手裡的算盤“啪”地掉在地上,眼睛瞪得像銅鈴:“二等功?那可是軍工的功!聽說能頂一個連的軍功章!”
閻解成嚥了口唾沫:“爹,那咱是不是該……”
“該給你哥的婚事再添點東西!”閻埠貴撿起算盤,劈裡啪啦打起來,“林科長立了功,工廠的地位就穩了,你在廠裡當學徒的機會也大了,這時候得跟緊點,彆讓人看笑話!”他心裡清楚,林建軍的技術越高,工廠的軍工訂單就越穩,他們這些工人家屬的日子,才能沾光。
傻柱背著工具箱從廠裡回來,聽到院裡的議論,腳步頓了頓。他剛從食堂領了“加班補助”——兩個摻了細糧的窩窩頭,是沾了林建軍專案的光,食堂特意加的餐。他摸了摸懷裡的窩窩頭,突然想起林建軍說的“靠技術吃飯才踏實”,心裡第一次沒有了對賈家的愧疚,隻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想把那本《鉗工入門》再翻幾遍。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傻柱駐足時響起:
【“林建軍榮譽”產生“示範效應”,傻柱“技術學習意願”提升至70%,主動向車間主任申請“夜校進脩名額”,與賈家的“情感羈絆”進一步鬆動,“覺醒”進度達95%。】
秦淮茹在生產隊的牛棚裡,正給棒梗縫補凍破的棉襖。聽到林建軍立功的訊息,她隻是手裡的針線頓了頓,就繼續縫補——現在的她,每天能掙8分工,換3兩粗糧,雖然辛苦,卻比伸手向人借糧踏實。棒梗的小臉漸漸有了血色,這比任何“街坊情分”都重要。
賈張氏蹲在自家門口,看著閻家忙碌的身影,嘴裡罵罵咧咧,卻沒敢像往常那樣上門找茬。她昨天偷煤被巡邏隊抓到,罰了5斤糧票,現在連摻著野菜的糊糊都喝不飽,哪還有力氣惹是非?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領取“二等功”獎金時響起,帶著全域性評估:
【“特種鋼管攻關”事件完成,宿主“軍工技術權威”地位鞏固,工廠獲“國防重點單位”傾斜政策(物資優先供應),家庭生存安全係數提升至95%,四合院“乾擾風險”降至0.5%。】
林建軍把獎金分成三份:一份交給蘇嵐,作為家庭儲備;一份買了奶粉和紅糖,托王師傅帶給托兒所(林衛國在那裡入托);最後一份換成了50斤細糧票,悄悄塞進了王師傅的抽屜——這位帶他入行的老師傅,最近總說“胃不好,想吃口軟的”。
車間的慶功宴上,廠長劉建國舉著搪瓷缸:“這杯酒,敬林建軍同誌!沒有他,咱們的導彈鋼管就得卡脖子!我宣佈,給林科長記大功一次,工資上浮兩級,分一套帶暖氣的家屬樓!”
掌聲雷動中,林建軍看著窗外飄揚的紅旗,心裡清楚,這不是結束。係統的“洲際導彈專案”提示已經亮起,更精密的零件、更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麵。但他握緊了拳頭,掌心的老繭磨得生疼——這是技術工人的勳章,比任何獎狀都更讓他踏實。
回家的路上,雪花又開始飄落,落在林建軍的軍大衣上,瞬間融化。他想起蘇嵐和林衛國在燈下等他的樣子,想起車間裡跳動的資料流,想起導彈升空時那道耀眼的光,腳步不由得加快了。
這是1959年的最後一個月,寒風凜冽,卻吹不散一個技術工人心裡的火。他知道,自己的戰場不在四合院的是非裡,而在每一根合格的鋼管裡,在每一個精準的引數裡,在為國家鍛造“鋼鐵脊梁”的每一個日夜。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風雪中響起,帶著新任務的啟動:
【第三階段“風雨欲來”核心任務“技術護城河加固”啟動,獎勵“航空材料手冊”,為“61式殲擊機”配套零件生產奠定基礎。】
林建軍的身影消失在風雪裡,留下一串堅實的腳印,像一行寫在大地上的程式碼,精準而堅定,指向一個需要更多“鋼鐵”去守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