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48章 年除夕:冰火兩重天
1959年的除夕,北風卷著碎雪,把天空颳得瓦藍。林建軍家的平房裡,煤爐燒得通紅,水壺在爐子上“咕嘟”作響,蒸汽順著壺嘴嫋嫋升起,在窗玻璃上凝結成一層細密的水珠。蘇嵐正圍著藍布圍裙,在案板上擀餃子皮,麵粉飛揚,落在她的發梢,像落了層細雪。
“衛國,看爸爸給你做的小燈籠。”林建軍手裡拿著個用罐頭瓶做的燈籠,裡麵點著根小蠟燭,外麵糊著紅紙,畫上了簡化的坦克圖案。林衛國坐在搖車裡,穿著新做的棉襖,小臉紅撲撲的,看到晃動的紅光,咯咯笑得露出兩顆小牙,伸手去抓,卻被燙得縮回手,引得蘇嵐又氣又笑。
案板上擺著兩樣硬菜:一碗紅燒肉(係統獎勵的肉票換的),肥瘦相間,油光鋥亮;一盤白菜豬肉餃子,餡裡摻了點粉絲,是蘇嵐的主意,“能頂飽,還好吃”。牆角的糧缸裡,玉米、小米、細糧整齊碼放,這是按係統“危機儲備”計劃攢下的,足夠這個冬天吃得踏實。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餃子下鍋時響起,帶著節日的溫馨:
【檢測到宿主家庭“除夕防禦體係”穩固,物資儲備(糧食、肉類、燃料)可滿足15天高規格消耗,家庭幸福指數95%,觸發“安穩年”獎勵:“兒童防感冒配方”(生薑
蔥白煮水)、“冬季保暖技巧”(提升室內溫度2c)。】
【四合院對比評估啟動:“冰火兩重天”效應顯現,宿主家庭與四合院的“生存質量差”擴大至600%(以熱量攝入、營養均衡、情緒穩定為指標),“訓禽”成果直觀化。】
餃子浮起來時,蘇嵐撈起一碗,先給林衛國餵了點餃子湯(撇去油花),小家夥咂著嘴,吃得真香。林建軍倒了兩杯白酒(工廠發的福利),和蘇嵐碰了碰杯:“這一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蘇嵐的臉頰泛著紅暈,“看著衛國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強。”她夾起一塊紅燒肉,放進林建軍碗裡,“多吃點,明年軍工任務重,你得有好身子骨。”
窗外的鞭炮聲零星響起,是工廠的工人在慶祝。林建軍看著窗玻璃上自己和妻兒的倒影,心裡一片踏實——這一年,他頂住了“大躍進”的虛火,守住了技術底線,護住了家人,值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鞭炮聲中響起,帶著四合院的實時畫麵:
【四合院“除夕狀態”監測:
?\\t賈家:秦淮茹煮了一鍋稀粥,摻著紅薯葉和糠麩,賈張氏抱著碗,喝得呼嚕響,棒梗盯著碗裡的幾粒米,小聲說“想吃餃子”,被賈張氏瞪了一眼,不敢再吭聲。
?\\t傻柱:在食堂加班(主動申請,為了多領兩斤粗糧),年夜飯是兩個窩窩頭,就著鹹菜,邊吃邊看《機械基礎》,偶爾抬頭看一眼窗外的煙花,眼神平靜。
?\\t易中海:獨自一人,煮了碗麵條,沒放油,對著空蕩的屋子,咳嗽聲比鞭炮聲還響,桌上的收音機開著,播放著《東方紅》,卻驅不散冷清。
?\\t閻埠貴:一家五口分吃一盆紅薯乾窩窩頭,每人三個,精確到個位數,老頭邊吃邊算賬:“今年存了80斤糧,明年開春能換30斤玉米麵,夠吃到秋收……”】
林建軍放下酒杯,心裡沒有多少意外。這些人的處境,都是自己選的——賈張氏的貪婪、秦淮茹的依附(雖已轉變但根基薄弱)、傻柱的醒悟太晚、易中海的算計落空、閻埠貴的過度節儉,最終都體現在這頓除夕飯上。
“王師傅剛才來電話,說院裡的煤快沒了,閻大爺想借咱們的煤鏟用用。”蘇嵐擦著手說,“我讓他自己來拿,順便給了他兩個餃子,讓帶回去給孩子嘗嘗。”
“做得對。”林建軍點頭,“借工具是規矩內的事,給餃子是人情,不算破界。”他知道閻埠貴不會白用,明天肯定會送點自家醃的鹹菜來,這老頭的“等價交換”原則,倒是比院裡其他人靠譜。
果然,沒過多久,閻埠貴就來了,手裡攥著個油紙包,裡麵是幾塊醃蘿卜,脆生生的。“建軍,蘇醫生,給你們添麻煩了。”他接過煤鏟,眼睛瞟了瞟桌上的紅燒肉,嚥了口唾沫,“這蘿卜是用去年的新鹽醃的,下飯。”
蘇嵐把裝餃子的飯盒遞給他:“帶回去給孩子們嘗嘗,素餡的,沒放肉。”她特意選了素餡,怕閻埠貴覺得欠人情太大。
閻埠貴的眼睛亮了亮,接過飯盒,連聲道謝,轉身快步走了,算盤珠子在口袋裡硌著,卻沒再算這“餃子換蘿卜”的賬——在這糧食比金貴的年月,這點人情,比算計值錢。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閻埠貴離開後響起:
【“有限人情往來”啟用“良性互動”模式,閻埠貴對宿主的“好感度”提升至75%,其“技術依附”傾向鞏固(已讓閻解成向傻柱請教機械問題,間接接近林建軍資源),四合院“低衝突”狀態可持續。】
傻柱下班回來,路過林建軍家,聞到餃子香,腳步頓了頓。他懷裡揣著食堂發的兩個白麵饅頭(加班獎勵),是給老孃留的。看到閻埠貴拿著飯盒從林建軍家出來,他愣了愣,隨即加快腳步往家走——他現在明白,羨慕沒用,得自己掙,夜校的技術等級考試還有三個月,他得抓緊。
秦淮茹在院裡掃雪,看到傻柱回來,低下頭,繼續揮動掃帚。棒梗在屋裡哭,喊著“餓”,她心裡像被針紮,卻隻能咬著牙——今天去生產隊領了“過年補助”,兩斤玉米麵,夠熬三天粥,餃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秦淮茹掃雪時響起:
【“秦淮茹獨立”狀態鞏固,其“求助衝動”降至5%(僅在棒梗哭鬨時閃現),通過“掃雪換工分”(街道組織的臨時崗位)獲取額外糧食,“生存韌性”評分提升至70%,為“徹底蛻變”奠定基礎。】
易中海的咳嗽聲從東廂房傳來,越來越重。他想喝口熱水,暖壺卻空了,想喊人,院裡卻沒人應聲——傻柱沒回來,秦淮茹忙著哄孩子,閻埠貴一家早就關了門。他摸出枕頭下的藥瓶,倒出兩粒止咳片,就著冷水嚥下去,藥片在喉嚨裡劃下一道澀痕,像極了這一輩子的滋味。
【叮!】
【“易中海孤獨”狀態評估:其“社會連線度”降至10%(僅與街道乾事有必要接觸),“養老絕望”指數升至90%,但未觸發“極端行為”(因身體虛弱無力折騰),對四合院“穩定”無威脅。】
midnight時,林建軍帶著林衛國放了一掛鞭炮(工廠發的,慶祝軍工任務完成),劈裡啪啦的響聲裡,林衛國嚇得往他懷裡鑽,卻又好奇地睜大眼睛,小手指著炸開的煙花,咯咯直笑。
蘇嵐站在門口,裹著棉襖,看著父子倆的身影,臉上的笑容比煙花還亮。她想起年初糧食緊張時的擔憂,再看看現在溫暖的家,心裡對林建軍充滿了感激——這個永遠冷靜、永遠有辦法的男人,用他的技術和遠見,為她們娘倆撐起了一片天。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煙花綻放時響起,帶著年度總結的莊重:
【1959年“生存防禦”任務圓滿完成,宿主家庭“安全係數”保持95%,技術權威“不可替代性”升至90%,四合院“乾擾風險”清零,為第三階段“風雨欲來”(1960-1965)奠定絕對優勢。】
【獎勵發放:“1960年代軍工技術前瞻報告”(含反坦克導彈、精密機床核心引數)、“家庭應急醫療包”(含青黴素、止血帶等緊缺藥品),強化“技術護城河”與“家庭防禦”。】
林建軍抱著熟睡的林衛國,走進溫暖的屋子,蘇嵐接過孩子,放進搖籃。窗外的鞭炮聲漸漸稀疏,四合院的方向一片漆黑,隻有閻家還亮著盞煤油燈,算盤聲隱約傳來,細碎得像要被風雪吞沒。
“明年會更難嗎?”蘇嵐輕聲問,往爐子裡添了塊煤。
“難,但不怕。”林建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傳遞過來,“咱們有技術,有存糧,有彼此,還怕什麼?”他看著牆上的“61式坦克”圖紙,上麵的履帶引數清晰,像他對未來的信心,紮實,堅定。
遠處的工廠汽笛長鳴,宣告著1959年的結束。林建軍知道,1960年的風雪會更烈,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技術是他的盾,家人是他的鎧甲,而那些四合院裡的人和事,不過是風雪中飄落的塵埃,拂去就好,礙不了他前行的路。
這一夜,林建軍家的煤爐燒得很旺,餃子的香氣混著紅燒肉的醇厚,在溫暖的屋裡彌漫;而四合院裡的大多數人,在寒冷和饑餓中,迎來了一個沒有多少期盼的新年,像極了他們各自選擇的人生,冰火兩重天,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