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49章 係統發布第三階段任務
1960年的元旦,寒風裹著雪粒,打在軋鋼廠的玻璃窗上,發出細密的劈啪聲。林建軍站在軍工車間的窗前,手裡攥著一張剛出爐的“61式坦克變速箱齒輪檢測報告”,上麵的各項引數都亮著綠燈——經過三個月的攻關,這組困擾團隊的核心零件,終於達到了軍工驗收標準。車間裡彌漫著機油和金屬的混合氣味,幾個徒弟正圍著齒輪樣品,興奮地討論著下一步的優化方案,連呼吸都帶著白霧。
“師傅,您看這齒麵光潔度,比蘇聯專家給的樣板還高一級!”趙小剛舉著放大鏡,鏡片後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軍代表說,這批齒輪能用在‘東風’導彈的發射車上,這可是咱們廠的光榮!”
林建軍接過放大鏡,仔細檢查著齒根的圓角過渡——這裡是應力集中的關鍵部位,哪怕0.01毫米的瑕疵,都可能在極端工況下導致斷裂。“光潔度達標了,但疲勞壽命測試還得再做一輪,”他的聲音沉穩,帶著技術人員特有的嚴謹,“零下40度的低溫試驗,不能少。”
李建國在一旁記錄資料,筆尖在紙上劃過清脆的聲響:“師傅,您放心,低溫箱已經除錯好了,今晚就能出結果。對了,元旦廠裡放半天假,您不回家陪陪師娘和衛國?”
林建軍看了看牆上的日曆,紅色的“1”字格外醒目。這是1960年的第一天,蘇嵐早上出門時,特意在他的工裝口袋裡塞了兩個煮雞蛋,用手帕包著,還溫乎著。“忙完這陣就回,”他剝開一個雞蛋,遞給趙小剛,“你們也輪流休息,彆硬撐。”
【叮!】
係統的提示音突然在車間的嘈雜中響起,帶著不同於以往的鄭重,界麵上的文字泛著淡淡的金光:
【檢測到時間節點進入“1960年”,符合第三階段任務啟動條件,現發布“風雨欲來”核心任務:】
【1
保障家人安全度過困難時期:維持家庭物資儲備(糧食、藥品、燃料)≥12個月需求,提升家人“抗風險能力”(含林衛國的早期教育、蘇嵐的醫療保障),將“生存安全係數”穩定在90%以上。】
【2
保護技術成果不被破壞:鞏固“鉻鉬合金鋼”“深孔鑽削”等核心技術的“護城河”,建立技術資料加密存檔機製,防範“大躍進”餘波導致的“盲目技改”風險,確保軍工訂單如期交付。】
【3
為國家儲備關鍵技術人才:加快培養趙小剛等徒弟的獨立攻關能力,主導工廠“技術夜校”課程設計,將“資料思維”“風險意識”融入教學,形成可持續的技術梯隊,為後續“工業複蘇”儲備力量。】
林建軍的手指在冰冷的窗台上頓了頓,呼吸在玻璃上凝成一片白霧。第三階段的任務,比前兩卷更具體,也更沉重——“困難時期”“技術保護”“人才儲備”,每個詞都像一塊沉甸甸的砝碼,壓在他的心頭。這不再是單純的“訓禽”或“技術突破”,而是要在時代的風浪裡,守住自己的小家,護住手裡的技術,甚至為國家的工業命脈,埋下幾顆能扛住風雨的種子。
【叮!】
係統界麵繼續重新整理,跳出獎勵預告的字樣:
【第三階段任務獎勵機製:解鎖“危機兌換”功能——宿主可通過“科技報國積分”(由技術突破、人才培養、軍工貢獻等途徑獲取),兌換困難時期緊缺物資(細糧票、藥品、燃料)、技術資料(國內外稀缺文獻)、特殊許可權(工廠物資調配權、醫療資源優先使用權)。】
【當前可用積分:1200分(由前兩階段任務積累),可兌換“細糧票12斤”“青黴素2支”“蘇聯《航空材料手冊》1本”(三選一)。】
林建軍的目光落在“青黴素”上。蘇嵐的體質不算強,去年冬天得過一次重感冒,差點引發肺炎,在這缺醫少藥的年代,一支青黴素可能就是救命的藥。但他很快又看向“航空材料手冊”——手冊裡記載的鈦合金加工工藝,正是“61式殲擊機”配套零件的關鍵技術,對工廠的長遠發展,比一時的物資更重要。
“先留著。”他在心裡對自己說,“積分能攢,關鍵技術錯過了,可能就再也補不上了。”
車間的廣播突然響起,播放著元旦社論,激昂的聲音在空曠的廠房裡回蕩:“……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攻克技術難關,為國家的工業化貢獻力量……”
林建軍關掉廣播,對徒弟們說:“今天提前下班,回家陪陪家人。趙小剛,你把低溫試驗的資料整理好,明天一早我們碰個頭。”他脫下沾著油汙的工裝,露出裡麵乾淨的藍布襯衫——這是蘇嵐昨晚剛熨燙好的,領口還帶著淡淡的肥皂香。
回家的路上,雪下得更大了,掩蓋了路邊的煤渣和凍土,天地間一片白茫茫。林建軍踩著沒過腳踝的積雪,腳步卻很輕快。他想起蘇嵐和林衛國在窗前等他的樣子,心裡就像揣著個小暖爐,驅散了徹骨的寒意。
推開家門,暖意撲麵而來。煤爐燒得正旺,爐上的水壺“咕嘟”作響,蘇嵐正坐在燈下,給林衛國織一件紅色的小毛衣,針腳細密整齊。林衛國趴在爬行墊上,手裡抓著個木製的小坦克(林建軍用邊角料做的),嘴裡發出“嗚嗚”的模仿聲,看到林建軍進來,立刻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抱住他的腿,嘴裡喊著模糊的“爸……爸……”
“回來啦?”蘇嵐抬起頭,眼裡的笑意像融化的春水,“鍋裡燉著蘿卜排骨湯,用了你發的肉票,給你補補。”
林建軍抱起兒子,在他凍得通紅的小臉上親了一口,小家夥咯咯地笑,伸手去抓他口袋裡的檢測報告。“今天廠裡放假?”蘇嵐接過他的工裝,順手往爐邊烤了烤,“早上王師傅來說,院裡的傻柱評上‘車間進步獎’了,獎了五斤粗糧票,正給你送過來呢,我說你在忙,讓他先回去了。”
“他能進步,是好事。”林建軍把林衛國放進搖車,看著蘇嵐端來的排骨湯,湯色清亮,飄著幾點油花,“傻柱要是能把心思全放在技術上,將來能成個好鉗工。”他想起係統發布的“儲備人才”任務,突然覺得,傻柱或許也能算一個——隻要他徹底擺脫院裡的是非,踏實學技術。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喝湯時響起,帶著人物動態的更新:
【“傻柱”元旦狀態:用“進步獎”粗糧票給母親買了兩斤玉米麵,剩下的三斤鎖進箱子,貼了張紙條“技術夜校資料費”;拒絕了秦淮茹的“新年借糧”請求,語氣平靜但堅定,“我自己也得攢著過冬”,其“自我邊界”鞏固度提升至98%。】
【“閻埠貴”元旦狀態:全家圍坐算賬,將去年攢的80斤紅薯乾按“每人每天2兩”精確分配,計劃“開春用20斤換3斤棉籽油”,其“生存規劃”細化至“每頓飯的熱量攝入”,對宿主的“技術依賴”(如請教儲存技巧)提升至60%。】
【“賈家”元旦狀態:秦淮茹在生產隊加班掙工分,用獎勵的半斤玉米麵煮了鍋稠粥,賈張氏和棒梗各分一碗,自己喝著摻了野菜的稀湯,未發生爭吵——極端饑餓下的“生存默契”暫時壓過了矛盾。】
林建軍放下湯碗,心裡對四合院的狀態有了數。經過前兩卷的“訓禽”,這些人雖然依舊各有算計,但已很難再形成實質性的乾擾,這讓他能更專注於第三階段的任務——護住家人,守住技術,攢足應對風雨的底氣。
晚上,林衛國睡熟後,林建軍坐在燈下,攤開一張新的圖紙,上麵畫著“家庭物資儲備清單”,按係統提示的“12個月需求”細化:
?\\t糧食:玉米500斤(已儲備300斤)、小米200斤(已儲備100斤)、細糧100斤(工廠特殊補助
係統兌換,已儲備50斤)、紅薯乾300斤(閻埠貴處可兌換,計劃開春落實)。
?\\t藥品:感冒藥(已備)、退燒藥(蘇嵐醫務室申請,充足)、抗生素(待兌換)、外傷藥(工廠醫務室領取,齊全)。
?\\t燃料:煤500斤(工廠按軍工標準供應,充足)、木柴200斤(已劈好,堆在柴房)、煤油10斤(密封儲存,用於應急照明)。
蘇嵐湊過來看,手指點在“細糧”那一行:“夠了,咱們吃得素淨點沒關係,彆太紮眼。”她知道林建軍的技術能換來特殊待遇,但也怕招人嫉妒,“院裡的日子不好過,咱們安穩就好。”
“放心,都記著呢。”林建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薄薄的毛衣傳遞過去,“我不會讓人看出異常的。這些儲備,是咱們應對風浪的底氣,不是用來炫耀的。”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兩人對視時響起,帶著溫馨的判定:
【“家庭防禦共識”達成,蘇嵐“危機意識”提升至70%,主動提出“學習針灸”(醫務室王醫生可教),為家庭醫療儲備添補技能,觸發“夫妻同心”效應,宿主“技術攻關”效率提升5%。】
夜深了,雪還在下,掩蓋了窗外的喧囂。林建軍躺在床上,聽著身邊蘇嵐均勻的呼吸聲和林衛國偶爾的囈語,心裡一片安寧。係統界麵在他的意識裡靜靜亮著,第三階段的任務像三座需要攀登的山峰,雖然陡峭,卻清晰可見。
他知道,1960年不會輕鬆。糧食可能會更緊張,政治風波的陰影或許正在逼近,軍工任務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但他不害怕——手裡有技術,家裡有溫暖,係統有提示,還有一群正在成長的徒弟,這些加起來,足夠他在即將到來的風雨裡,站穩腳跟。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他即將入睡時,發出最後一條資訊:
【第三階段“風雨欲來”任務正式啟動,初始進度0%,請宿主做好準備。記住,技術是最硬的底氣,家庭是最穩的港灣,而守住本心,才能在風浪裡不迷航。】
林建軍閉上眼睛,嘴角露出一絲堅定的笑意。窗外的風雪再大,也吹不散這間小屋裡的溫暖,更擋不住一個技術工人向前的腳步。他的戰場,在車間,在圖紙上,在每一個需要精準和堅韌的地方,而那些四合院裡的是非,早已成了遙遠的背景音,不值一提。
新的一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