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175章 冬儲的“防線鞏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75章 冬儲的“防線鞏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63年的冬天來得早,第一場雪在立冬前就落了下來,給四合院的青瓦蓋上了層薄棉絮。林建軍站在自家地窖門口,手裡的溫度計顯示“4c”,濕度計指標穩穩指在“60%”——這是係統推薦的冬儲最佳條件。地窖裡碼著整齊的糧袋,紅薯乾、玉米碴、高粱麵各占一角,還有兩排陶罐,裝著醃菜和豬油,最裡麵的木箱裡鎖著給林衛國留的細糧,夠一家三口安穩度過這個冬天。

“建軍,最後一批白菜醃好了。”蘇嵐抱著壇子進來,額頭還帶著汗,“按你說的,每顆菜撒二兩鹽,壓得實實的,能吃到開春。”她拍了拍壇子,發出沉悶的響聲,“王師傅剛才來送了罐他醃的臘魚,說謝謝你去年給的維生素片方子,他那老寒腿今年沒犯。”

林建軍接過壇子,放在地窖最乾燥的角落:“把臘魚分一半給趙小剛,他媳婦快生了,得補補。”他檢查著糧袋的封口,每個介麵都用草木灰拌的泥巴封死,能防潮防蟲,這是係統獎勵的“古法儲糧防潮術”,比單用塑料布靠譜多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地窖的陰涼裡響起,帶著冬儲驗收的沉穩:

【檢測到“宿主家庭冬儲完成度100%”,觸發“防線鞏固”判定:

?\\t物資儲備:可滿足18個月高標準消耗(含每日蛋白質、維生素攝入),較去年提升50%;

?\\t防禦措施:地窖加裝隱蔽通風口(防煤氣)、門窗暗鎖(係統改良版)、院牆角紅外感應器(僅警示,不報警),家庭安全係數提升至98%;

?\\t鄰裡關係:與四合院保持“安全距離”,核心互動物件僅閻埠貴(技術交換)、傻柱(師徒情誼),衝突風險降至0.5%。】

【係統判定:“災年生存,固守防線”階段任務完成,獎勵“長期儲糧品質監測儀”(可實時預警黴變、蟲蛀),為“技術深耕”階段奠定物質基礎。】

林建軍把監測儀掛在地窖中央,巴掌大的表盤上,綠色指示燈依次亮起,對應不同糧種的狀態。這玩意兒比憑經驗判斷靠譜多了,去年就是靠係統預警,及時處理了受潮的半袋玉米碴,避免了整窖糧食黴變。

“衛國的棉鞋做好了嗎?”林建軍順著木梯爬出地窖,蘇嵐正在燈下納鞋底,針腳細密均勻。“早就做好了,”她舉起鞋幫,上麵繡著個小坦克,“托兒所老師說,衛國總跟小朋友炫耀‘爸爸造的坦克能打跑餓肚子’。”

林建軍笑了,摸了摸兒子的虎頭鞋:“等開春,帶他去廠裡看真坦克。”

院門外傳來掃雪的聲音,是閻埠貴帶著兒子在清理過道。老頭穿著件打補丁的棉襖,手裡的掃帚一下下掃得認真,見林建軍出來,隔著雪霧喊:“建軍,地窖溫濕度調好了?我家那窖總有點潮,你給的草木灰方子管用,今年紅薯乾沒長毛!”

“把通風口墊高兩磚,”林建軍指著牆角,“冷空氣沉,熱空氣往上走,這麼調能降5%濕度。”他知道閻埠貴的性子,不說透了他能琢磨一晚上。

閻埠貴眼睛一亮,立刻讓兒子搬磚:“我就說你有辦法!回頭把我那本《冬儲十八法》送你,裡麵記著民國時怎麼用花椒防蟲,說不定你用得上!”這是他的老規矩,技術換技術,誰也不占誰便宜。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兩人交流時響起:

【“技術互助”模式固化,閻埠貴家庭冬儲損耗率從20%降至8%,對宿主的“技術信任”達90%,其“緩衝帶”作用顯著——近三個月無任何四合院鄰居敢向林建軍家借糧。】

傻柱從汽修廠回來,背著個工具箱,路過林建軍門口時停下腳步,手裡拎著個油紙包:“師傅,這是我媳婦做的蘿卜乾,給您嘗嘗。”他現在說話底氣足了,上個月剛轉正,工資漲到了32塊,還在廠外租了間房,打算開春搬出去住。

“手藝不錯,”林建軍接過紙包,聞到股醬香,“聽說你最近在學汽車電路?”

“嗯,想考個電工證,”傻柱撓撓頭,“廠裡新來了批解放牌,電路老出問題,我想琢磨琢磨。”他從兜裡掏出個筆記本,上麵畫著密密麻麻的電路圖,“這是我畫的草圖,您有空幫我看看?”

林建軍翻了兩頁,在幾個接點處畫了圈:“這裡得加個保險管,不然容易燒線圈。下次來,我給你找本《汽車電路維修手冊》。”

傻柱的眼睛亮了,連聲道謝,腳步輕快地往家走——他現在總算明白,靠手藝掙來的尊重,比啥都踏實。

秦淮茹在院裡劈柴,斧頭起落間,木柴裂成整齊的小塊。棒梗蹲在旁邊,幫著把碎柴撿進筐裡,小臉凍得通紅,卻沒像往年那樣哭著要吃的。“媽,今天能喝玉米粥嗎?”孩子的聲音帶著期盼。

“能,”秦淮茹擦了擦汗,斧頭頓了頓,“下午去供銷社換兩斤玉米麵,給你煮帶碴的。”她現在在生產隊負責喂牲口,每月能多領三斤飼料糧,雖然累,卻不用再看任何人臉色。路過林建軍家門口時,她低著頭快步走過,木柴筐在雪地上留下淺淺的轍——那道無形的防線,她再沒勇氣觸碰。

賈張氏的房門關得嚴實,偶爾傳來咳嗽聲。秦淮茹每天端過去一碗野菜粥,卻從不進門,放下就走。老太太的脾氣收斂了許多,或許是上次“餓暈碰瓷”被揭穿後沒了底氣,或許是看著院裡人各有各的活法,終於明白撒潑耍賴換不來糧食。雪地裡,隻有她門口那片地沒掃,腳印稀稀拉拉的,像被遺忘的角落。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暮色四合時響起,帶著階段總結的厚重:

【“冬儲防線”全麵鞏固,標誌“災年生存”階段圓滿結束:

?\\t家庭層麵:林建軍一家實現“溫飽有餘”,林衛國的身高、體重均超同齡兒童標準,蘇嵐在醫務室獲評“技術骨乾”,家庭抗風險能力達曆史最高;

?\\t四合院層麵:“訓禽”成效顯著——傻柱完成“自我覺醒”,秦淮茹實現“自力更生”,閻埠貴堅守“等價交換”,賈張氏徹底“喪失乾擾能力”,易中海臥病在床(街道定期探望),群體衝突降至冰點;

?\\t社會層麵:林建軍的“代食品技術”“農機改良方案”在區域推廣,隱性聲望積累至“縣域技術權威”,為“技術深耕”階段的軍工突破埋下伏筆;

?\\t係統預判:1964年起,政治氛圍將逐漸緊張,“三線建設”訊號初顯,建議宿主“低調深耕技術,強化資訊隔離”。】

晚飯時,林建軍家的炕桌上擺著玉米碴粥、醃白菜,還有一小碟臘魚。林衛國用小勺舀著粥,嘴裡唸叨著“爸爸的地窖有好多糧食”。蘇嵐給丈夫碗裡夾了塊魚:“今天街道李主任來登記冬儲情況,說咱廠外平房這片,就咱家的儲備最紮實,讓大家向你學習呢。”

“彆聲張,”林建軍喝了口粥,“悶聲過日子最穩妥。”他看著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四合院的屋頂蓋得嚴嚴實實,像一層厚厚的保護層。

車間的方向傳來夜班的汽笛聲,在寂靜的雪夜裡格外清晰。林建軍知道,這場雪不僅蓋住了大地,也暫時掩蓋了四合院裡的恩怨是非。災年的艱難已經過去,但新的挑戰正在醞釀——三線建設的動員令已經貼在廠門口,軍工訂單的圖紙堆在辦公桌的角落,未來的路,需要更堅實的技術防線。

地窖裡的監測儀指示燈幽幽亮著,像一雙警惕的眼睛,守護著一家人的安穩。林建軍摸了摸口袋裡的“長期儲糧品質監測儀”說明書,上麵的引數精密而可靠,就像他為家人築起的防線,看似平靜,卻堅不可摧。

四合院裡的燈一盞盞熄了,隻有雪落的聲音,輕柔而持續。林建軍知道,這隻是漫長冬夜裡的一個安穩片段,明天太陽升起,他還要繼續打磨技術,加固防線,在時代的風雪裡,護著家人,守著本心,穩穩地走向下一個春天。而這災年裡築起的每一寸防線,都將成為未來風雨中,最堅實的依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