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199章 年的“四清深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99章 年的“四清深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65年的夏天,軋鋼廠的空氣像被擰緊的發條,處處透著緊繃的氣息。廠區主乾道兩側的牆上,新刷的標語紅得刺眼——“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每個字都像帶著鋒芒,看得人心裡發沉。廣播喇叭裡反複播放著《四清運動宣傳提綱》,聲音穿透悶熱的空氣,鑽進車間的每個角落。

林建軍剛從三線探親回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廠長叫到了辦公室。張廠長坐在吱呀作響的藤椅上,眉頭擰成個疙瘩,手裡捏著份檔案,紙角都被撚得起了毛邊。“建軍,這次‘四清’跟往年不一樣,”他聲音壓得很低,帶著罕見的凝重,“上麵派來的工作組已經進廠了,查得細,抓得緊,你可得當心。”

林建軍心裡“咯噔”一下。他在三線時就聽說廠裡在搞試點,沒想到回來正趕上深化階段。“廠長,我沒什麼可查的啊。”他語氣平靜,心裡卻在快速盤算——家裡的存款都是工資和獎金,有據可查;糧票、布票按定量領用,從沒多占;技術資料該備案的都備案了,核心的早鎖進了保密檔案室。

張廠長歎了口氣,把檔案推過來:“有人寫了舉報信,說你‘私藏技術資料,搞特殊化’,還說你跟三線的‘蘇聯專家’有不清不楚的聯係。”他指了指簽名處,“沒留真名,匿名信。”

林建軍拿起檔案,舉報信的字跡歪歪扭扭,內容卻寫得有鼻子有眼:“林建軍利用技術科主任身份,將工廠核心圖紙帶回家中;借三線出差之機,與蘇聯專家秘密接觸,可能泄露國家機密;生活作風奢靡,家中常有‘特供食品’……”

每一條都像淬了毒的針,紮得人心裡發寒。他幾乎立刻就猜到了是誰——除了那個陰魂不散的許大茂,院裡再沒人這麼清楚他的行蹤,也沒人這麼處心積慮地想把他拉下馬。

“廠長,這些都是造謠。”林建軍把檔案放回桌上,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技術資料我每次借閱都有登記,回家加班的圖紙都是公開的民用技術;蘇聯專家那次是廠裡組織的技術交流,有會議記錄為證;至於特供食品,那是蘇嵐憑醫生證明領的牛奶,給衛國補鈣的,每月用量都在醫務室有備案。”

張廠長點點頭:“我知道你不是那樣的人。但工作組認證據,不認交情。”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車間的方向,“你是廠裡的技術尖子,軍工專案離不了你。這樣,你先把家裡跟工作有關的東西都交上來,統一由保密室保管;再把這幾年的收支憑證整理好,我讓人給你做個證明。”

林建軍剛回到技術科,工作組的人就找上門了。領頭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戴著黑框眼鏡,眼神銳利得像手術刀,自稱“李組長”。“林主任,我們接到舉報,需要對你的辦公室和住所進行覈查。”他語氣公事公辦,不帶一絲溫度,身後跟著兩個年輕乾事,手裡拿著記錄本。

辦公室的搜查很順利。林建軍的抽屜裡除了工具、圖紙和幾本技術手冊,再沒彆的東西。李組長翻到那本《機床維修手冊》時,眼神頓了頓——裡麵夾著林建軍加密後的計算機手稿筆記。但他翻了幾頁,隻看到滿篇的機械公式,眉頭皺了皺,又扔回桌上:“這些都是公開資料?”

“是,李組長。”林建軍平靜地回答,“這是我整理的維修心得,打算以後編進廠內培訓教材。”係統的“技術保密技巧”在此刻顯現了作用——加密後的內容看起來跟普通技術筆記毫無區彆,隻有他自己知道那些公式背後藏著什麼。

工作組的人沒找到破綻,又轉戰林建軍的家。廠外平房的院子裡,蘇嵐正帶著衛國整理草藥——她聽聯防隊員說了廠裡的事,臉上雖鎮定,手卻在悄悄發抖。看見工作組進來,她把衛國護在身後,聲音平穩:“同誌,我們家沒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隨便查。”

屋裡的搜查比辦公室更仔細。床板被掀開,衣櫃被翻遍,連牆縫都被敲了敲。李組長的目光落在保險櫃上:“這裡麵是什麼?”

“是家裡的房產證、存款單,還有我愛人的軍功章。”林建軍開啟保險櫃,裡麵整整齊齊地碼著檔案袋,每個袋子上都貼著標簽——“1963年工資條”“1964年獎金發放記錄”“房產公證書”……一目瞭然,連工作組的乾事都忍不住在旁邊嘀咕:“這也太規整了。”

李組長拿起蘇嵐的醫生證明,上麵清楚地寫著“林衛國,男,6歲,缺鈣,需每日補充牛奶250ml”,蓋著工廠醫務室和街道衛生院的雙章。他又翻了翻糧本,每月定量24斤,從未超支。“特供食品”的舉報,不攻自破。

最關鍵的“私藏技術資料”,工作組在書架上找到幾本林建軍手抄的筆記,翻開一看,全是關於農機齒輪和代食品研發的內容,有些甚至發表過廠內簡報。“這些都是公開專案的記錄。”林建軍解釋道,“我習慣把手稿留一份,萬一廠裡的資料丟了,還能補。”

李組長沒說話,眼神卻緩和了些。他注意到牆上掛著的“廠級勞動模範”“軍工貢獻獎”獎狀,又想起張廠長提交的證明材料裡,林建軍連續三年被評為“廉潔標兵”,連出差補助都分文不差地交回財務。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意識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檢測到“四清”覈查事件,“政治清白”隱性光環生效,降低惡意揣測概率。】

【因宿主提前做好資料備案、收支公開、生活簡樸,觸發“無懈可擊”狀態,覈查結果:無違規記錄。】

【獎勵“危機應對冷靜值”
10,可在後續風波中保持心態穩定。】

林建軍鬆了口氣,手心的冷汗終於乾了。他看著李組長把記錄本合上,臉上沒了之前的銳利:“林主任,打擾了。舉報信的內容,我們會核實清楚,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工作組走後,蘇嵐纔敢把衛國抱進懷裡,眼淚“唰”地掉下來:“嚇死我了……”

“沒事了。”林建軍擦了擦她的眼淚,“我早說過,身正不怕影子斜。咱們沒做虧心事,怕什麼?”話雖如此,他心裡卻清楚,這隻是開始。匿名舉報能憑空出現一次,就能有第二次,必須更加謹慎。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把所有與工作相關的手稿、筆記都交到了保密室,隻留下幾本公開出版的技術書。他在技術科會議上宣佈:“從今天起,所有技術討論僅限辦公室,下班後不帶走任何圖紙;我的‘先進工作者’名額,讓給更年輕的同誌。”

張廠長看著他主動“藏鋒”,心裡既欣慰又心疼:“委屈你了。”

“不委屈。”林建軍搖搖頭,“現在這時候,低調點好。隻要能安安穩穩搞技術,比什麼都強。”

廠裡很快傳開了訊息——林建軍被舉報,但查無實據,反而因為“清白得像張白紙”被工作組當成了正麵典型。廣播裡開始宣傳“林建軍同誌廉潔奉公、專注技術”的事跡,聽得他自己都覺得不自在。

閻埠貴從兒子閻解成嘴裡聽說這事,坐在院裡的小馬紮上,算盤打得劈啪響:“一分錢沒多拿,一寸布沒多占,連家裡都收拾得跟檔案庫似的……這林建軍,是把‘謹小慎微’刻進骨子裡了。”他抬頭看了看許大茂緊閉的房門,嘴角撇了撇——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誰乾的,可惜啊,偷雞不成蝕把米。

許大茂躲在屋裡,聽見廣播裡的宣傳,氣得把手裡的旱煙鍋摔在地上。他本想借“四清”整垮林建軍,沒想到反而幫他掙了名聲。“等著瞧!”他咬著牙,眼睛裡的陰鷙更深了,“總有你栽跟頭的那天!”

這場風波過後,林建軍的日子過得更低調了。上班埋頭畫圖,下班回家陪蘇嵐和衛國,週末要麼去工廠圖書館,要麼在家教衛國做物理小實驗。他把係統獎勵的“危機應對冷靜值”用得恰到好處——不管院裡傳什麼閒話,廠裡有什麼風聲,他都像沒聽見一樣,隻守著自己的技術一畝三分地。

蘇嵐也更謹慎了,除了上班和接孩子,幾乎不出門。她把林建軍的軍功章和獎狀都收進了保險櫃,家裡的窗簾也換成了厚布,避免外人窺探。夫妻二人默契地築起一道更嚴密的“家庭防線”,像兩隻警惕的鳥,守護著巢穴裡的溫暖。

初秋的一個傍晚,林建軍帶著衛國在院子裡觀察螞蟻搬家,蘇嵐在廚房烙餅,香味飄得很遠。廣播裡又在播“四清”新聞,聲音漸漸低了下去,被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取代。

“爸爸,為什麼有人要告你呀?”衛國仰著小臉問,手裡捏著根樹枝。

林建軍摸了摸兒子的頭,望著遠處工廠的煙囪:“因為爸爸手裡有他們沒有的東西。”

“是技術嗎?”衛國似懂非懂。

“是。”林建軍笑了,“但更重要的是,咱們守住了自己該守的東西。”比如清白,比如底線,比如對生活的熱愛。

廚房裡的餅熟了,蘇嵐端出來,香氣混著晚風,吹散了最後一絲覈查帶來的陰霾。林建軍看著妻兒的笑臉,心裡突然踏實了——不管“四清”深化到什麼程度,不管有多少匿名舉報,隻要守住這份安穩,守住心裡的光,就總有撥雲見日的那天。

而那封匿名舉報信,最終被定性為“誣告”,塞進了檔案袋的最底層,再沒被提起。隻是林建軍知道,它像一顆埋在土裡的雷,提醒著他:風雨欲來,每一步都要走得穩穩當當,不能有絲毫差池。三線的發動機還在等著他優化,家裡的防線還需要加固,他的路,還長著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