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289章 年的“曆史轉折”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289章 年的“曆史轉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76年深秋的軋鋼廠,梧桐葉被秋風掃得滿地金黃,廠區廣播裡不再播放激昂的口號,轉而唱起了《咱們工人有力量》。這歌聲裡沒有了過去的緊繃,多了幾分久違的昂揚,像一縷暖陽,驅散了籠罩工廠多年的陰霾。

林建軍站在大禮堂的後台,整理著胸前的紅綢花。今天是廠裡的平反大會,也是恢複生產動員大會,他作為“先進工作者”代表,要上台發言。鏡子裡的他,眼角有了細紋,兩鬢添了些霜色,但眼神比十年前更亮,那是經曆過風雨洗禮後的篤定。

“林主任,該您上台了。”工會主席推門進來,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笑意,“張廠長剛說,今天的會,區裡都派人來了,咱們廠要打翻身仗了!”

林建軍點點頭,深吸一口氣。禮堂裡已經坐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卻異常安靜。他走上台時,台下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他看見鄭師傅坐在第一排,激動得直抹眼淚;周師傅用力揮著手,工裝袖子上還沾著機油;年輕的技術員們挺直了腰板,眼裡閃著光——這些年,他們跟著自己搞技術,受了不少委屈,今天總算能揚眉吐氣了。

張廠長先講了話,聲音因激動而有些沙啞:“同誌們!從今天起,過去的冤假錯案,一律平反!被錯誤批鬥的同誌,恢複名譽!咱們廠的首要任務,就是抓生產、搞技術,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台下響起更熱烈的掌聲,有人甚至喊起了口號:“抓生產!搞技術!”這口號不同於過去的政治口號,帶著實實在在的乾勁,震得禮堂的窗戶都嗡嗡作響。

輪到林建軍發言時,他手裡沒拿稿子,隻是平靜地看著台下:“同誌們,我沒什麼豪言壯語。這十年,我最大的體會就八個字——尊重科學,實事求是。”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搞技術的,來不得半點虛的。圖紙差一毫米,零件就裝不上;引數錯一個數,裝置就會出故障。就像咱們軋鋼,鋼水溫度差十度,效能就可能天差地彆。”

台下安靜得能聽見呼吸聲,連掉根針都能聽清。

“過去這些年,咱們吃了不少‘不尊重科學’的虧。”林建軍的目光掃過全場,“有人說‘革命熱情能代替技術’,結果呢?進口裝置沒人會修,軍工訂單完不成,國家受損失,咱們工人臉上也無光。”他頓了頓,提高聲音,“但我相信,從今天起,這種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因為咱們工人,最懂實事求是——機器不會說謊,產品質量不會說謊,國家的需要更不會說謊!”

“說得好!”台下有人喊了一聲,隨即掌聲再次雷動,比剛才更熱烈。鄭師傅激動地站起來,使勁鼓掌,周師傅紅著眼眶,在筆記本上飛快地寫著什麼。

林建軍等掌聲平息,繼續說:“接下來,技術科計劃啟動三項工作:第一,把這十年積壓的裝置故障,全部排查一遍;第二,重新整理技術資料,把丟了的手藝撿回來;第三,開辦第二期青年培訓班,讓年輕人儘快頂上來。我相信,隻要咱們踏踏實實搞技術,不出三年,咱們廠一定能回到全國先進行列!”

話音剛落,台下的年輕人集體站起來,齊聲喊:“好!我們跟著林主任乾!”他們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像廠區新豎起的煙囪,筆直地衝向天空。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響起,帶著穿透雲層的豁然:【檢測到“曆史轉折”關鍵節點,符合“技術複興”時代趨勢。】

【獎勵“技術革新專項基金申請指南”:包含國家對工業技術改造的扶持政策、專案申報流程,可助力工廠爭取首批技改資金。】

【解鎖“跨廠技術協作”許可權:可聯合其他工廠、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攻關,共享資源。】

林建軍的腦海裡瞬間清晰起來:1977年國家將啟動第一批工業技改專案,重點支援軋鋼、機械等行業;申請需要提交詳細的可行性報告,突出“軍民兩用”價值;跨廠協作方麵,附近的重型機械廠有進口的精密加工裝置,正好可以彌補本廠的短板。這些資訊像一張地圖,標出了工廠未來的發展路徑。

散會後,工人們圍著林建軍,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

“林主任,我以前被批鬥過,還能進培訓班嗎?”一個中年工人紅著臉問。

“隻要想學技術,不管以前怎麼樣,都歡迎。”林建軍拍著他的肩膀,“過去的都過去了。”

“我想把我兒子送來當學徒,行嗎?”鄭師傅搓著手問,眼裡滿是期待。

“當然行。”林建軍笑了,“下個月就開始報名,讓他來考試。”

人群裡,閻埠貴擠過來,手裡還拿著算盤,臉上堆著精明的笑:“小林,聽說拆遷的事黃了?區裡說要先保工廠生產,不拆了。”

“黃了好。”林建軍說,“現在廠裡要搞技改,正缺人手,你們家解成要是想換個崗位,讓他來找我,維修組缺人。”

閻埠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回頭就讓他去!”他這才明白,比起那點拆遷款,讓兒子跟著林建軍學技術,纔是長久之計。

林建軍回到家時,蘇嵐正在廚房燉肉,香味飄滿了整個院子。林衛國從屋裡跑出來,手裡拿著一張《人民日報》,上麵印著“恢複高考”的訊息,激動得聲音都在抖:“爸!你看!高考真的恢複了!我就知道會有這一天!”

“我早說了,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林建軍接過報紙,指尖撫過那行加粗的標題,眼眶有些發熱。這不僅是兒子的機會,也是整個國家的機會。

蘇嵐端著燉好的肉出來,笑著說:“今天廠裡廣播你的發言了,說得真好。晚上我多炒兩個菜,咱們慶祝慶祝。”

“慶祝什麼?”林建軍問。

“慶祝日子越來越好啊。”蘇嵐的眼裡閃著光,“你看,平反了,高考恢複了,工廠也能好好生產了,這不就是咱們盼了十年的日子嗎?”

林建軍看著妻兒的笑臉,心裡一片安寧。他想起十年前在車間勞動的日子,想起偷偷給兒子講物理的夜晚,想起那些藏在《毛選》裡的技術筆記……所有的堅守,所有的隱忍,在這一刻都有了意義。

晚飯時,院子裡的鄰居們也紛紛傳來好訊息:街道工廠開始接外貿訂單了,秦淮茹因為縫補手藝好,被評為“生產能手”;傻柱退休後在廠門口開了個小賣部,生意不錯;閻埠貴的小兒子閻解曠從鄉下回來了,準備參加明年的高考。

“爸,我要報考清華大學物理係。”林衛國扒著米飯,語氣無比堅定,“將來搞半導體,像你說的那樣,讓中國的晶片不再受製於人。”

“好。”林建軍給兒子夾了塊肉,“爸支援你。需要什麼資料,我去給你找。”他想起係統獎勵的“專項基金指南”,或許可以藉此機會,推動廠裡與清華大學合作,既解決生產難題,也能給兒子創造學習機會。

夜深了,林建軍坐在燈下,翻看係統獎勵的“技改基金申請指南”。窗外的月光格外明亮,透過窗欞照在紙上,那些政策條文彷彿活了過來。他拿起筆,在空白處寫下“軋鋼廠技術改造方案”,從裝置升級到人才培養,一筆一劃,寫得格外認真。

他知道,1976年的這個秋天,不僅是曆史的轉折,也是他人生的新起點。過去的十年,他像守護火種一樣守護著技術;未來的十年,他要讓這火種燎原,照亮工廠,照亮國家的工業之路。

遠處的工廠傳來汽笛聲,悠長而有力,像是在宣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林建軍放下筆,望著窗外的星空,嘴角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風雨終於過去,而屬於他們的春天,才剛剛拉開序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