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294章 閻埠貴的“精明結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294章 閻埠貴的“精明結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78年的春節,四合院的鞭炮聲稀稀拉拉,遠不如往年熱鬨。閻埠貴站在剛買下的耳房門口,指揮著二兒子閻解放往牆上釘木架。“往左點,再往左點!”他手裡攥著捲尺,時不時湊上去量一量,眉頭皺得像打了個結,“這架子得放我的賬本,差一分都不行。”

閻解放嘟囔著:“爸,不就是個破架子嗎?至於這麼較真?”

“你懂啥!”閻埠貴敲了敲他的腦袋,“這是咱家的‘傳家寶’!我跟你大哥、三弟分了家,以後這房就歸我和你媽住,賬本可得放穩妥了。”

自從去年買下林建軍的耳房,閻埠貴就琢磨著分家。大兒子閻解成在廠裡分了宿舍,剛添了孩子,住得擠;三兒子閻解曠複讀備戰高考,需要清靜;二兒子閻解放從部隊退伍回來,暫時沒找到合適的活兒,一家六口擠在三間北屋,天天雞飛狗跳。

“分家清單我都算好了。”閻埠貴掏出懷裡的算盤,劈裡啪啦打了起來,“北屋三間,老大分一間半,帶東廂房的小廚房;老三住剩下的一間半,等考上大學就騰出來;我和你媽住這耳房,雖說小了點,可清靜。”他頓了頓,算盤珠子一撥,“家產嘛,存款八百塊,老大分三百,老二二百,老三三百,將來上大學用。”

閻解放聽得直咋舌:“爸,您這賬算得比廠裡的會計還精。”

“那是!”閻埠貴得意地揚了揚下巴,“過日子就得精打細算,不然哪來的餘糧?你以為林主任能住上乾部樓是憑運氣?那都是實打實乾出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這話倒是真心的。自從買下耳房,閻埠貴總忍不住拿自己和林建軍比。人家靠技術吃飯,十年風雨裡穩紮穩打,不僅護住了家人,還成了廠裡的紅人;自己一輩子算計著幾兩糧票,到頭來得靠人家讓利才買下這房。越比越覺得,林建軍那句“學技術最靠譜”真是金玉良言。

分家那天,閻解成特意請了半天假,帶著媳婦過來。閻埠貴把清單往桌上一拍:“都看好了,我這賬沒偏心,誰有意見現在提。”

閻解成看著清單,紅了眼眶:“爸,我知道您不容易。這錢我不能要,留給三弟上學吧。”他現在跟著林建軍在維修組學技術,工資漲了不少,日子比以前寬裕多了。

“讓你拿著就拿著!”閻埠貴板起臉,“這是規矩。但我有句話說在前頭,你跟著林主任好好學,彆學那些偷奸耍滑的本事。他肯帶你,是你的福氣,得懂得感恩。”

閻解成重重點頭:“爸,我記著呢。林主任昨天還教我看機械圖紙,說我進步快。”

閻埠貴這才露出笑來,又轉向閻解放:“你退伍回來,彆總在家閒著。我托人給你找了個汽修廠的活兒,跟著傻柱學修車,人家現在可是老師傅了,脾氣直,你得耐住性子。”

“傻柱?”閻解放愣了一下,“就是以前院裡那個廚子?”

“人家現在是技術骨乾!”閻埠貴瞪了他一眼,“彆老拿老眼光看人。傻柱雖說以前愣,但現在踏實肯乾,跟著他學不出錯。”

分家宴簡單卻熱鬨,沒有山珍海味,一碟花生米,一碗燉白菜,配上閻埠貴珍藏的二鍋頭,倒也喝得儘興。閻埠貴喝到興頭上,拍著桌子說:“我閻埠貴這輩子沒服過誰,就服林主任。你們仨都得向他學,靠本事吃飯,彆總想著走捷徑!”

這話傳到林建軍耳朵裡時,他正在車間除錯新引進的鏜床。閻解成帶著歉意說:“我爸就那樣,您彆往心裡去。”

“挺好的。”林建軍笑著調慢機床轉速,“你爸能想通,是好事。”他想起係統之前提示的“人際和諧度提升”,或許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效果。

開春後,閻埠貴把北屋多餘的一間半租了出去,租客是個在附近中學教書的老師,每月能收五塊錢房租。加上他的退休金,日子過得寬裕不少。每天早上,他提著鳥籠去公園遛彎,下午回來就坐在耳房裡算賬,把房租、退休金、孩子們給的零花錢一筆筆記清楚,算盤打得劈啪響,比年輕時更有勁頭。

有次林建軍路過衚衕,被閻埠貴拉住了。“小林,進來坐坐?我泡了新茶。”他熱情地往耳房裡讓,屋裡收拾得井井有條,牆上掛著新糊的報紙,桌上的算盤擦得鋥亮。

林建軍坐下,看著牆角堆著的幾捆廢品,忍不住問:“您還撿這個?”

“閒著也是閒著。”閻埠貴遞過茶杯,“攢多了賣錢,能給孫子買塊糖。再說,這也是節約,國家提倡的。”他話鋒一轉,“對了,聽說你兒子衛國在清華得了獎學金?真厲害!”

“還行,他自己努力。”林建軍笑了笑。

“我就說嘛,龍生龍,鳳生鳳。”閻埠貴感慨道,“衛國那孩子從小就機靈,看圖紙比我看賬本還認真,將來肯定有大出息。不像我家老三,複讀了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解曠底子不差,就是心思沒定下來。”林建軍想起那個總愛偷懶的小夥子,“讓他多做點練習題,實在不行,來廠裡技術組實習幾天,接觸接觸實際,說不定能開竅。”

閻埠貴眼睛一亮:“真能行?那太好了!我回頭就讓他去找你,你該罵就罵,彆客氣!”

從那以後,閻埠貴成了林建軍家的“常客”,卻從不空手來——有時是一把自己種的青菜,有時是幾個攢下來的酒瓶(能換錢),坐下喝杯茶,聊聊孩子們的近況,說說廠裡的新鮮事,倒也相談甚歡。

蘇嵐笑著說:“真沒想到,你和閻三大爺能處得這麼好。”

“人都是會變的。”林建軍正在給林衛國寫信,囑咐他注意身體,“閻大爺雖然愛算計,但本性不壞,隻是以前窮怕了。現在日子好了,心思也就正了。”

秋天的時候,閻解曠果然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名牌,卻是他心儀的機械專業。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閻埠貴提著一籃子雞蛋跑到廠裡,非要塞給林建軍:“這是謝禮,您無論如何得收下!要不是您讓他去技術組實習,他哪能開竅?”

林建軍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又回贈了幾本機械原理的書:“讓解曠帶著,大學能用上。”

閻埠貴捧著書,笑得合不攏嘴,在廠裡逢人就說:“這是林主任給我家老三的,人家可是清華大學高材生的爹,懂行!”

看著他得意的樣子,林建軍突然覺得,這或許就是四合院最好的結局。沒有了勾心鬥角,沒有了算計傾軋,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過著踏實安穩的日子。易中海的遺憾,賈張氏的刻薄,許大茂的陰狠,都已隨風散去,隻剩下閻埠貴的算盤聲,傻柱的修車鋪,秦淮茹在食堂忙碌的身影,平凡卻真實。

年底,閻埠貴把耳房重新裱糊了一遍,貼上林衛國寄回來的清華大學風景畫。他站在畫前,眯著眼睛看了半天,對老伴說:“你看人家這出息,咱老三將來能有他一半就好。”

老伴笑著捶了他一下:“彆總拿孩子比,平平安安就好。”

閻埠貴點點頭,又拿起算盤,開始算明年的開銷。窗外的月光照進來,落在算珠上,泛著溫潤的光。他知道,自己這輩子成不了林建軍那樣的大人物,但能看著孩子們走正道,過著不愁吃穿的日子,就算是“精明”對了地方。

這或許就是最實在的幸福——不算計彆人,不虧待自己,守著小家,盼著孩子們有出息,在時代的浪潮裡,穩穩當當地過好每一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