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10章 風雨過後是晴天
陽光熾烈地灑在軋鋼廠新建的技術研發中心樓頂,“科技創新,產業報國”八個鎦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林建軍站在樓前的廣場上,穿著筆挺的藍色工裝,胸前的“全國勞動模範”獎章反射著耀眼的光。他身後,鄭師傅、小馬等技術骨乾站成一排,臉上都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這座耗資五十萬、曆時一年建成的研發中心,是軋鋼廠從“生產型”向“創新型”轉型的標誌,更是他們這些技術人十年堅守的見證。
“林主任,剪綵儀式要開始了。”張廠長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鬢角的白發比去年又多了些,眼裡卻滿是笑意,“當年你提出建研發中心,不少人說你‘好高騖遠’,現在誰還敢說這話?”
林建軍望著研發中心的玻璃幕牆,裡麵隱約可見嶄新的精密儀器——有從德國進口的光譜儀,有廠裡自己改造的數控車床,還有林衛國團隊研發的半導體測試裝置。這些裝置無聲地訴說著一個事實:那個隻能靠人工鍛造、靠算盤計算的年代,真的過去了。
“不是我有遠見,是時代推著咱們往前走。”林建軍的目光掠過廣場上的人群,看到了蘇嵐帶著林曉陽站在家屬區的隊伍裡,小家夥正舉著個小風車,笑得露出兩顆小牙;看到了閻解成帶著徒弟們,穿著統一的工裝,胸前彆著“技術能手”的紅綢帶;甚至看到了傻柱,他特意關了修車鋪來觀禮,手裡還提著給林曉陽的撥浪鼓。
剪綵的紅綢落下時,禮炮齊鳴,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林建軍作為研發中心的首任主任,被邀請上台發言。他接過話筒,看著台下一張張熟悉的麵孔,突然想起十年前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那時他還在車間當鉗工,渾身是油汙,手裡的扳手比現在的話筒重得多。鄭師傅偷偷塞給他半個窩頭,低聲說:“小林,彆灰心,技術這東西,藏在心裡誰也搶不走。”蘇嵐在安全屋的地窖裡,用手電筒照著《毛選》空白頁上的技術筆記,眼裡的光比手電筒還亮。林衛國趴在煤油燈下,用撿來的鉛筆頭演算物理題,草稿紙是用工廠的廢報表反麵做的……
“同誌們,”林建軍的聲音有些哽咽,卻異常堅定,“站在這裡,我想起十年前的車間。那時我們連台像樣的量具都沒有,卻敢啃坦克發動機的硬骨頭;那時我們的技術資料隻能藏在地板下,卻從沒敢忘記‘技術報國’這四個字。”
台下安靜下來,不少經曆過那段歲月的老工人,眼圈都紅了。
“有人問我,這十年最難的是什麼?”林建軍笑了笑,眼裡閃著淚光,“不是被批鬥,不是乾重活,是怕技術斷了代,怕年輕人沒人教,怕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他指著台下的小馬,“但現在我不怕了——小馬他們能玩轉數控裝置,閻解成能帶領團隊搞自動化改造,我兒子林衛國在清華搞半導體,連三歲的林曉陽,都知道指著齒輪說‘轉圈圈’。”
人群裡響起善意的笑聲,笑聲裡帶著釋然,帶著驕傲。
“這座研發中心,不隻是一棟樓,是我們技術人的心。”林建軍的聲音提高了八度,“裡麵的每一台裝置,每一張圖紙,每一個焊點,都刻著兩個字——‘堅守’。堅守住本心,堅守住技術,堅守住對國家的熱愛,就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攻不下的難關!”
掌聲再次響起,比剛才更熱烈,不少人激動地揮舞著帽子,喊著“林主任說得好”。鄭師傅抹著眼淚,對身邊的年輕人說:“看見沒?這就是咱們技術人的精氣神!”
儀式結束後,林建軍在研發中心的實驗室裡轉了一圈。小馬正在除錯新安裝的示波器,螢幕上的波形穩定而清晰;幾個年輕技術員圍著一台矽片測試儀,討論著林衛國團隊寄來的測試資料;牆角的展櫃裡,陳列著軋鋼廠曆年來的技術成果——從1965年的無縫鋼管樣品,到1975年的坦克發動機零件,再到1980年的智慧感測器原型,像一串飽滿的果實,見證著從艱難到輝煌的曆程。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響起,帶著如沐春風的溫暖:【檢測到“第四階段任務圓滿收官”:十年風波中成功守護家人與技術,推動工廠轉型,完成代際傳承,綜合評定:卓越。】
【第四卷“十年風波,穩守本心”主線任務完成。獎勵已發放至係統空間,包含“體質全麵強化液”“現代科技發展綱要”等,可隨時查閱。】
【提示:第五階段“改革春風”任務已啟用,更多挑戰與機遇即將開啟。】
林建軍的腦海裡,《現代科技發展綱要(1977-2000)》的虛擬封麵閃著微光,半導體、計算機、新能源的技術路徑清晰可見,像一張通往未來的地圖。他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蘇嵐帶著林曉陽走進來,小家夥掙脫媽媽的手,搖搖晃晃地撲向林建軍,抱著他的腿喊“爺爺”。林建軍彎腰抱起孫子,指著展櫃裡的零件:“曉陽,你看,這些都是爺爺和叔叔們做的,將來你也要學,好不好?”
林曉陽似懂非懂地點頭,小手摸著展櫃的玻璃,眼睛亮晶晶的。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透過研發中心的玻璃窗,把一切都染成溫暖的顏色。林建軍站在窗前,看著廠區的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清晰——高爐還在有序地運轉,運輸鋼材的火車鳴著笛駛過,年輕的工人們說說笑笑地走向食堂,遠處家屬區的窗戶裡亮起了一盞盞燈。
他想起四合院的最後一瞥——灰牆斑駁,槐樹落葉,那些曾經的恩怨、爭吵、算計,都已被歲月磨成了淡淡的印記。許大茂的潦倒,秦淮茹的平靜,閻埠貴的安穩,傻柱的踏實,都成了過往。而他守護的一切——家人、技術、本心,都在這新時代裡,開出了最美的花。
“該回家了。”蘇嵐走過來,挽住他的胳膊,“我燉了排骨,衛國說今晚打電話回來。”
林建軍點點頭,最後看了一眼窗外。夜色溫柔,星光漸顯,彷彿在預示著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他知道,風雨早已過去,屬於他們的晴天,才剛剛開始。而他和那些像他一樣堅守的人們,終將在這片土地上,用技術的力量,敲打出屬於中國的,最響亮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