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43章 應對外資企業的“技術圍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43章 應對外資企業的“技術圍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建軍科技的法務部辦公室裡,空氣凝重得像要下雨。林建軍捏著那份來自摩托羅拉公司的律師函,紙張邊緣被手指攥得發皺,上麵的“專利侵權”四個黑體字,像四顆釘子,釘得人心裡發沉。

“林總,愛立信和諾基亞也發來了律師函,說我們的基帶晶片侵犯了他們的13項專利。”法務總監老陳推了推眼鏡,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他們要求立即停止生產‘建軍1號’,賠償損失共計5000萬美元。”

會議室裡一片嘩然。研發部的小張猛地站起來:“不可能!我們的晶片架構是自主設計的,怎麼可能侵權?他們這是看到我們賣得好,故意找茬!”

林衛國眉頭緊鎖,手指在專利文獻上飛快滑動:“他們指控的是跳頻演算法和射頻介麵設計。確實,我們的跳頻策略借鑒了行業通用標準,但核心演算法是自己優化的……”他頓了頓,語氣凝重,“諾基亞的一項‘動態功率控製’專利,和我們的技術路線有重疊,這可能是個突破口。”

蘇嵐拿著財務報表,臉色蒼白:“如果停產,經銷商的違約金就要付800萬;庫存的10萬台手機賣不出去,損失近3億。更要命的是,第二代晶片的研發剛投入2000萬,要是資金鏈斷了……”

林建軍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靜。他想起係統上個月的提示:“外資企業將通過專利戰遏製國產替代,需提前佈局防禦體係。”當時他就讓法務部整理了所有核心專利的證據鏈,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慌什麼?”林建軍的聲音平靜卻有力,“他們敢來告,咱們就敢接招。去把係統獎勵的‘專利佈局圖’拿來。”

老陳連忙抱來一個厚厚的資料夾,裡麵是係統獎勵的“行動通訊專利防禦體係”,詳細標注了外資企業的專利漏洞、可反訴的侵權點,甚至連對方專利的同族申請記錄都整理得清清楚楚。林建軍翻到其中一頁,指著用紅筆圈出的條目:“你們看,摩托羅拉這項‘gsm基帶調製專利’,在歐洲的同族專利已經因為‘公開不充分’被駁回,咱們可以請求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宣告其在中國的專利無效。”

他又指向另一頁:“愛立信的‘跳頻同步專利’,權利要求書裡寫的是‘固定步長跳頻’,而我們用的是‘自適應步長’,這是本質區彆。至於諾基亞的‘動態功率控製’,係統標注得很清楚——他們的專利優先權日晚於我們的研發記錄,咱們有車間的實驗日誌為證,是他們涉嫌抄襲!”

會議室裡的氣氛漸漸緩和。林衛國看著那些精準的標注,眼睛亮了:“爸,這佈局圖簡直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諾基亞的專利申請日是1994年3月,而我們1993年11月就完成了相關演算法的驗證,實驗日誌上有鄭師傅的簽字!”

“不僅要應訴,還要反訴。”林建軍的手指重重落在“反訴請求”那欄,“他們在華銷售的手機,使用的‘抗乾擾濾波器’技術,侵犯了我們去年申請的‘π型網路濾波’專利。老陳,準備材料,告他們!”

老陳愣了愣:“我們還能反訴?這在國內可是頭一遭……”

“為什麼不能?”林建軍看著他,“專利戰不是單向的。他們能用專利當武器,我們也能。”

接下來的三個月,建軍科技成了中關村最熱鬨的地方。摩托羅拉的律師團帶著厚厚的證據來談判,會議室裡的唇槍舌劍比車間的機床聲還激烈;林衛國帶著團隊夜以繼日地整理技術文件,把每一行程式碼、每一次實驗記錄都掃描存檔;蘇嵐則在財務部搭起“戰爭指揮部”,一邊籌措應訴資金,一邊安撫經銷商,保證供應鏈不脫節。

最關鍵的證據出現在鄭師傅的工具箱裡。那個掉漆的鐵盒子裡,藏著1993年的實驗記錄本,泛黃的紙頁上,用鉛筆寫著“自適應功率控製演算法驗證成功”,後麵是鄭師傅歪歪扭扭的簽名和日期——1993年11月15日,比諾基亞的專利申請日早了四個月。

“這可是鐵證!”鄭師傅捧著記錄本,手都在抖,“那天我幫研發部修示波器,正好看見小林工(林衛國)在除錯這個演算法,他讓我在記錄上簽了字,說‘留著將來或許有用’。”

開庭那天,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的法庭裡座無虛席。當林衛國展示出實驗記錄本的原件,並用視訊還原了1993年的除錯過程時,摩托羅拉的律師臉色瞬間變了。更致命的是,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當庭宣佈:摩托羅拉的核心專利因“公開不充分”被宣告無效。

“我們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求,並判決諾基亞等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我方‘π型網路濾波’專利,賠償經濟損失2000萬美元。”老陳的聲音在法庭裡回蕩,擲地有聲。

判決下來那天,林建軍正在車間看新下線的第二代手機。螢幕上彈出法務部的訊息:“勝訴!法院駁回外資企業全部訴求,支援我方反訴,判令諾基亞等公司賠償2000萬美元!”

車間裡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工人們把安全帽拋向空中,鄭師傅激動地抱著林建軍,差點把他勒得喘不過氣:“贏了!咱們贏了!”

蘇嵐衝進車間,手裡揮舞著判決書,眼淚掉了下來:“不僅贏了官司,經銷商的訂單還增加了50%,說咱們是‘有骨氣的中國企業’!”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響起,帶著勝利的鏗鏘:【“專利戰首勝”達成,打破外資技術壟斷壁壘,符合“科技自主”主線。】

【獎勵“國際專利佈局指南”:包含pct申請策略、海外專利訴訟應對技巧,助力企業全球化佈局。】

林建軍看著指南裡的“專利地圖”,覆蓋了歐美日韓的主要市場,標注著各地區的專利審查特點和訴訟風險點。他突然明白,這場勝利的意義不止於2000萬美元的賠償,更在於打破了“外資企業專利不可挑戰”的神話。

訊息傳開,國內科技界沸騰了。海爾、華為等企業紛紛打來電話,請教應訴經驗;科技部專門召開研討會,推廣“建軍科技模式”;連《人民日報》都發表評論:“這場專利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企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

那天晚上,林建軍請團隊吃飯。傻柱的食堂特意加了硬菜,紅燒肉燉得爛熟,象征著“日子越過越紅火”。傻柱端著酒杯,非要跟林建軍碰一個:“林主任,我不懂啥專利,但我知道,你們給中國人長臉了!就像我做菜,彆人總說‘外國菜高階’,其實咱們的紅燒肉,一點不差!”

林建軍笑著喝酒,心裡卻很清楚,這隻是開始。他看著林衛國和年輕的工程師們討論下一步的國際專利佈局,看著蘇嵐和老陳研究海外市場的法務團隊建設,突然覺得,這場仗不僅贏了當下,更贏了未來——它讓中國企業明白,麵對技術圍剿,退縮隻會任人宰割,唯有拿起專利的武器,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

深秋的廣交會上,“建軍科技”的展台前圍滿了外國客商。第二代手機“建軍2號”支援簡訊群發和中文輸入,價格比歐洲品牌低30%,卻贏得了“最佳技術創新獎”。一位德國經銷商豎起大拇指:“以前我們覺得中國隻能仿造,現在看來,你們的技術比我們還好!”

林衛國用流利的德語介紹:“明年我們會在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用係統獎勵的‘國際專利佈局’,把中國技術帶到歐洲。”他的身後,是巨大的顯示屏,上麵寫著“中國芯,世界造”。

林建軍站在展台角落,看著兒子自信的身影,突然想起1984年創辦工廠時的情景。那時他最大的夢想,是造出能媲美進口的量具;而現在,他們的手機晶片已經能在專利戰中擊敗國際巨頭。

“爸,商務部的同誌說,想把我們的案例寫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指南’。”林衛國走過來,眼裡的光比展台的燈光還亮。

林建軍點點頭,望向遠方的天空。他知道,技術的道路沒有終點,專利戰也不會停止,但隻要這代人守住“自主創新”的初心,下一代人就能站在他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更穩。

車間的機床還在運轉,研發部的燈依舊亮至深夜,“建軍科技”的專利牆越來越長,上麵的每一項專利,都像一枚勳章,記錄著中國企業在科技賽道上,從追趕、並跑到最終領跑的艱難與輝煌。而這場專利戰的勝利,隻是這輝煌篇章裡,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