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59章 四合院的“規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59章 四合院的“規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春節後的北平,殘雪還沒化儘,空氣裡帶著料峭的寒意。林建軍踩著濕漉漉的青磚路,從廠裡回到四合院,手裡拿著一卷紅紙和一瓶漿糊——這是他特意準備的,要在中院的公告欄貼一張“規矩”。

自從拒絕聾老太太的“細糧要求”後,四合院裡安生了不少,但林建軍知道,這隻是暫時的。院裡的人就像一群圍著蜂蜜的蒼蠅,隻要他露出一點破綻,就會一擁而上,所以必須把邊界劃得清清楚楚,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底線。

公告欄在中院老槐樹底下,是塊掉了漆的木板,平時貼著街道通知和水電費催繳單。林建軍走到跟前,先用抹布把木板擦乾淨,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寫好的“規矩”貼了上去。

紅紙黑字,格外醒目:

本人林建軍,現立以下規矩,望鄰裡周知:

1.\\t作息規律,晚9點後謝絕任何形式拜訪,特殊情況請聯係街道辦;

2.\\t私人財物(含煤、水、電、糧票、現金等)概不外借,敬請自重;

3.\\t鄰裡糾紛請優先聯係街道辦調解,本人不參與任何院內“私了”;

4.\\t本人房屋及附屬區域(含門前走廊、窗下空地)為私人空間,請勿隨意占用。

立此為據,懇請遵守。

1954年2月15日

字跡是林建軍用毛筆寫的,筆鋒剛勁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他後退兩步,滿意地點點頭,這張紙就像一道無形的牆,把他的生活和四合院的雞毛蒜皮隔離開來。

“喲,這是啥?”閻埠貴第一個湊過來,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地念,唸完眼睛瞪得溜圓,“建軍啊,你這是……立規矩?”

“算是吧。”林建軍語氣平淡,“省得以後麻煩,先說清楚好。”

“這……這不太好吧?”閻埠貴搓著手,算盤打得劈啪響,“都是街坊,低頭不見抬頭見,立這麼多規矩,顯得多生分……”

“三大爺,生分總比鬨矛盾強。”林建軍看著他,“以前總有人半夜來借東西,我休息不好,影響第二天上班;還有人往我窗下堆雜物,差點把水管堵了。立規矩不是針對誰,是為了大家都方便。”

正說著,院裡的人陸續圍了過來。傻柱剛從食堂回來,手裡端著個空飯盒,看完規矩咧嘴一笑:“我看行!早就該這樣了!有些人就是不自覺,總惦記著彆人的東西。”

秦淮茹抱著棒梗站在人群外,臉色有些複雜。這規矩明擺著是針對誰,她心裡清楚,以後想再借東西是難了,但看著林建軍堅定的眼神,她沒敢說什麼,隻是拉著棒梗往後退了退。

賈張氏是最後出來的,穿著件打補丁的棉襖,叉著腰,三角眼在紅紙上掃了一圈,立刻炸了毛:“哼,當了個破技術員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還立規矩?我看你是想當土皇帝!這院子是公家的,輪得到你指手畫腳?”

“賈大媽,這是我個人的規矩,沒乾涉彆人。”林建軍看著她,語氣平靜卻帶著力量,“你要是覺得不合理,可以找街道辦反映,看他們說該不該立。”

提到街道辦,賈張氏的氣焰頓時矮了半截。上次“軍功碰瓷”被街道主任批評的事,她還記著呢,哪敢再去找不痛快?但心裡又咽不下這口氣,隻能站在原地,嘴裡不乾不淨地唸叨:“遲早要遭報應……”

“都圍在這兒乾啥?”一個威嚴的聲音響起,易中海背著手從屋裡走出來,看到公告欄上的紅紙,眉頭立刻皺了起來,“建軍,這是你貼的?”

“是,一大爺。”林建軍點點頭。

“胡鬨!”易中海沉下臉,語氣帶著長輩的訓斥,“四合院講究的是和睦相處,互相幫襯,你立這麼多規矩,不是把鄰裡關係搞僵嗎?趕緊撕了!”

他說著就要伸手去揭,卻被林建軍攔住了。

“一大爺,這規矩不能撕。”林建軍的語氣很堅定,“我不是不和睦,是想和睦得有邊界。以前院裡為啥總吵架?就是因為沒規矩,你占我點便宜,我撈你點好處,時間長了就成了仇。我立這些,是想把醜話說在前麵,省得以後撕破臉。”

“你這叫什麼話!”易中海提高了聲音,“誰家沒個難處?借點東西怎麼了?半夜急事敲個門怎麼了?按你的規矩,鄰裡情分都沒了!”

“情分不是靠占便宜維持的。”林建軍直視著他,“真有急事,我能不幫嗎?但不能總拿‘急事’當藉口。就說賈大媽,上個月借了傻柱三斤糧票,到現在沒還;三大爺,您去年借我的煤油燈,回來時燈芯都燒沒了。這不是情分,是欺負人。”

這話堵得易中海啞口無言。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被周圍鄰居的竊竊私語打斷了——不少人都在點頭,顯然覺得林建軍說得有道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腦海裡響起:

【檢測到宿主主動確立“私人邊界”,觸發“規則建立”事件。】

【事件意義:通過公開化、書麵化的方式明確底線,減少後續糾紛,提升自身在四合院的話語權。】

【人物反應分析:易中海(權威受挑戰,不滿)、閻埠貴(算計受阻,忌憚)、傻柱(支援,減少麻煩)、秦淮茹(利益受損,無奈)、賈張氏(敵視,不敢發作)。】

“再說了,這規矩不是我瞎立的。”林建軍拿出一張紙條,遞給易中海,“街道辦李主任看過,說‘鄰裡之間立規矩是好事,符合文明公約’,還讓我貼出來,給院裡做個榜樣。”

易中海接過紙條,上麵果然有街道辦的蓋章,寫著“同意公示,支援文明鄰裡建設”。他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捏著紙條的手都在抖——他沒想到林建軍竟然把街道辦搬出來了。

周圍的鄰居們也看到了蓋章,議論聲頓時變了調:

“喲,街道都同意了,那肯定沒問題。”

“還是林技術員懂規矩,按章辦事。”

“我看挺好,省得總有人耍賴。”

易中海騎虎難下,揭也不是,不揭也不是,僵在原地,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他沒想到林建軍這麼不給他麵子,當著全院人的麵讓他下不來台,心裡又氣又急,卻偏偏挑不出錯處——人家有街道辦撐腰,說得又在理。

“既然……既然街道同意了,那就先貼著吧。”易中海憋了半天,才擠出這麼一句,語氣生硬,轉身就往屋裡走,連頭都沒回。

看著他狼狽的背影,林建軍心裡沒什麼波瀾。他知道,這是必須走的一步,易中海的“和稀泥”看似公平,實則總在維護那些占便宜的人,不打破他的權威,自己永遠不得安寧。

賈張氏見易中海都沒轍,也不敢再罵,悻悻地哼了一聲,轉身回了後院,嘴裡嘟囔著“遲早要遭報應”,聲音卻小得像蚊子叫。

閻埠貴湊上來,臉上堆著精明的笑:“還是建軍有辦法,連街道都能說通。其實我覺得這規矩挺好,明明白白,省得瞎猜。”

林建軍笑了笑,沒接話。他知道閻埠貴打的什麼主意——隻要不影響他算計彆人,立不立規矩他都無所謂。

傻柱走過來,拍著林建軍的肩膀,笑得很真誠:“這事辦得漂亮!我早就看不慣那些占便宜的了,就是不好意思說。以後誰再敢違反規矩,我第一個不答應!”

“謝了,傻柱哥。”林建軍心裡暖暖的,傻柱雖然有時候拎不清,但關鍵時刻還是靠譜的。

【叮!】

係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

【檢測到宿主成功確立“四合院規矩”,獲得街道支援及多數鄰居認可,完成“邊界固化”任務!】

【任務評價:優秀。】

【獎勵發放:“街道辦調解流程詳解”(含糾紛處理優先順序);“四合院聲望值
150”(中立鄰居對你的認可度提升);“科技報國積分
80”。】

林建軍看著公告欄上的紅紙,在寒風中微微顫動,卻異常醒目。他知道,這張紙擋不住所有麻煩,但至少能過濾掉大部分無理取鬨,讓他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軍工訂單的第二批生產已經開始,廠裡準備上一條新的精密鋼管生產線,他是技術負責人,忙得腳不沾地。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裡,四合院裡清靜了不少。沒人再半夜來敲門借東西,窗下的空地也沒人堆雜物了,連賈張氏見了他,都隻是翻個白眼,不敢再指名道姓地罵。

有一次,閻埠貴的小兒子閻解放偷偷拿了林建軍門口的煤球,被閻埠貴發現,硬是拎著孩子給送了回來,還罰他抄了三遍“規矩”,嘴裡不停道歉:“都是我沒教好,給你添麻煩了……”

林建軍沒計較,隻是說:“小孩子不懂事,下次注意就行。”他知道,閻埠貴不是怕他,是怕這事兒鬨到街道,影響他當小學教員的名聲。

還有一次,秦淮茹家的水管壞了,賈東旭不在家,她想讓傻柱去叫林建軍幫忙修,被傻柱一句話懟回去:“沒看人家規矩上寫著‘私人財物概不外借’?修水管找房管所,彆總惦記著麻煩彆人。”

秦淮茹愣了半天,最終還是找了房管所的人,花了五毛錢修理費,雖然肉痛,但也沒敢再找林建軍。

易中海再也沒提過撕規矩的事,見了林建軍隻是點點頭,客氣卻疏遠。林建軍知道,他心裡肯定不舒服,但也沒辦法——規矩立在那兒,還有街道撐腰,他挑不出錯處。

這天晚上,林建軍加班到很晚纔回院,路過中院時,看到公告欄前站著個人,借著月光在看那張“規矩”,是傻柱。

“還沒睡?”林建軍走過去。

“剛從食堂回來。”傻柱笑了笑,“看這規矩挺好,院裡最近安生多了,沒人吵架,也沒人偷東西了。”

“那就好。”林建軍點點頭。

“建軍,我問你個事。”傻柱猶豫了一下,“你說……我要是也立個規矩,不讓秦淮茹總找我借東西,行不?”

林建軍有些意外,隨即笑了:“當然行,規矩這東西,誰都能立,關鍵是自己要守住。”

傻柱沉默了一會兒,重重地點點頭:“嗯,我也立一個!省得總被她拖著,我媽都說我傻。”

看著傻柱堅定的背影,林建軍心裡挺欣慰。他立規矩,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想讓院裡那些被欺負的人看看,守住底線其實沒那麼難。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寂靜的夜裡響起:

【檢測到“四合院規矩”產生積極影響(傻柱受啟發),觸發“正向輻射”效果。】

【獎勵:“人際邊界維護技巧”;“傻柱的信任(高階)”;“科技報國積分
30”。】

林建軍回到自己的耳房,看著擴建後寬敞了不少的屋子,書架上的圖紙整齊排列,工具分門彆類放好,心裡一片平靜。這15平米的空間,雖然不大,卻被他打造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隔絕了四合院的紛爭,讓他能安心鑽研技術。

窗外的月光透過雙層玻璃照進來,落在公告欄的紅紙上,像一層薄薄的銀霜。林建軍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平靜,四合院的矛盾根源沒解決,遲早還會爆發。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有了這些規矩,有了街道的支援,再有什麼糾紛,他都能理直氣壯地應對。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思早已不在這小小的院子裡。新的精密鋼管生產線圖紙已經畫好,下週就要提交廠長審批;係統獎勵的“1954年國家重點工業專案名錄”裡,有幾個專案他很感興趣,正在研究如何參與;小雅的功課越來越好,已經能背完整本算術課本了。

這些,纔是他真正在意的事。四合院的規矩,不過是他為了守護這些事而築起的一道圍牆,牆內是他的理想和生活,牆外是那些雞毛蒜皮的紛爭,涇渭分明,互不相擾。

夜漸漸深了,四合院裡一片寂靜,隻有風吹過老槐樹的葉子,發出輕微的聲響。林建軍趴在繪圖桌上,修改著精密鋼管的工藝引數,筆尖劃過圖紙,留下清晰的線條,像在描繪一個清晰而堅定的未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