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58章 聾老太太的“最後試探”
臘月的寒風卷著碎雪,在四合院的屋簷下打旋,發出嗚嗚的聲響。林建軍剛從廠裡領回軍工訂單的獎金,正往家走,口袋裡的錢夾子沉甸甸的——除了現金,還有一張“軍工配套先進個人”的獎狀,紅底金字,格外醒目。
剛進中院,就見易中海站在聾老太太的屋門口,搓著手來回踱步,臉上帶著為難的神色。看到林建軍,他像是找到了救星,快步迎上來,壓低聲音:“建軍,你可回來了,老太太正找你呢。”
林建軍心裡咯噔一下。聾老太太是院裡的“老祖宗”,輩分最高,平時深居簡出,卻能憑著“德高望重”的名頭,讓易中海、傻柱這些人對她言聽計從。她突然找自己,多半沒什麼好事。
“一大爺,老太太找我有事?”林建軍停下腳步,語氣平靜。
“唉,進去說吧。”易中海歎了口氣,推開聾老太太的屋門,一股淡淡的煤煙味撲麵而來。屋裡比外麵暖和不少,靠牆擺著一張炕,炕上鋪著洗得發白的粗布褥子,聾老太太正盤腿坐在炕上,手裡捏著一串佛珠,閉著眼睛,看似在念經,耳朵卻微微動了動,顯然早就聽見了動靜。
“建軍來了?”聾老太太睜開眼,渾濁的眼珠轉向林建軍,嘴角扯出一絲僵硬的笑,“快坐,讓中海給你倒碗熱水。”
林建軍在炕邊的板凳上坐下,沒碰易中海遞來的水。他知道這老太太的套路,先示好,再提要求,仗著輩分高,讓人不好拒絕。
“老太太,您找我有事?”林建軍開門見山。
聾老太太摩挲著佛珠,慢悠悠地說:“聽說你最近出息了,搞出了什麼鋼管,還上了報紙,給國家立了功?”
“都是應該做的。”林建軍不卑不亢。
“好,好啊。”聾老太太點點頭,話鋒突然一轉,“你是個有本事的孩子,就是命苦,爹孃走得早,沒享著你的福。我這老婆子無兒無女,在這院裡住了幾十年,也算是看著你長大的,你說對吧?”
林建軍心裡冷笑,這鋪墊來得真快。原主父母犧牲時,他才十歲,跟聾老太太幾乎沒打過交道,哪來的“看著長大”?
【叮!】
係統的提示音適時響起:
【檢測到人物“聾老太太”釋放“道德綁架”訊號,觸發“權威挑戰”事件。】
【人物動機分析:利用自身輩分及“孤寡老人”身份,試圖通過“親情牌”讓宿主定期提供細糧\\/財物,將宿主納入“供養體係”;背後或有易中海慫恿(維持其“調解者”地位)。】
【應對建議:明確拒絕
提供合規解決方案(敬老院),既不失禮又劃清界限,可徹底終結其試探。】
林建軍正了正神色,語氣鄭重:“老太太說笑了,我爹孃犧牲在抗戰時,那會兒我還小,蒙街道和廠裡照顧才活下來,跟您沒什麼交情。不過您是長輩,院裡有事,我該幫的絕不推辭。”
這話既承認了她的輩分,又拉開了距離,堵死了“親情牌”的路。易中海在一旁聽得直皺眉,想插話卻被林建軍的眼神製止了。
聾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渾濁的眼珠轉了轉,突然用柺杖敲了敲炕沿,聲音拔高了些:“我知道你現在出息了,當了技術員,掙得多,吃得上細糧。可我這老婆子,牙口不好,粗糧咽不下去,每天就靠窩窩充饑,夜裡餓得直哼哼……”
她說著,用袖口抹了抹眼角,雖然沒真掉淚,那副“晚景淒涼”的模樣,足以讓心軟的人動惻隱之心。易中海在一旁幫腔:“老太太確實不容易,年紀大了,吃點細糧對身體好。建軍,你看……”
“一大爺,”林建軍打斷他,目光落在聾老太太身上,語氣平靜卻帶著力量,“您要是真吃不動粗糧,可以找街道申請‘特殊救濟’,我記得政策裡有對孤寡老人的照顧,每月能領三斤細糧。實在不行,街道還有敬老院,管吃管住,有專人照顧,比在院裡單過舒坦。”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我爹孃是抗戰烈士,他們沒等到新中國成立就犧牲了,我這做兒子的,沒能給他們儘孝,心裡一直愧疚。現在國家需要我搞技術,我隻想好好工作,報效國家,也算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至於‘儘孝’,我沒精力也沒義務,給不相乾的人送細糧。”
這話像一記重錘,敲得聾老太太和易中海都啞口無言。林建軍把“烈士子女”的身份搬出來,又抬出“報效國家”的大義,既合情合理,又讓他們挑不出錯處——總不能說“你該給我送糧,彆管國家”吧?
聾老太太的臉瞬間漲得通紅,手裡的佛珠捏得咯咯響。她活了一輩子,在這院裡從沒受過這等“頂撞”,年輕人見了她無不畢恭畢敬,就算是許大茂那樣的滑頭,也不敢當麵駁她的麵子。可林建軍,不僅不接她的茬,還明晃晃地說“不相乾”,這讓她的老臉往哪擱?
“你……你這是不孝!”聾老太太氣得用柺杖指著林建軍,聲音發顫,“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你就是這麼對待長輩的?”
“我敬重您的年紀,但不認同您的要求。”林建軍站起身,“細糧是國家按定量發的,我自己吃都省著,沒多餘的送人。您要是真有困難,按我說的找街道,他們會管的。沒事的話,我先回了,廠裡還有事。”
說完,他沒再看兩人,轉身就走,腳步堅定,沒有絲毫猶豫。
“你給我站住!”聾老太太氣得渾身發抖,抓起炕桌上的一個粗瓷碗就扔了過去,碗在地上摔得粉碎,碎片濺到林建軍腳邊,他卻連頭都沒回。
易中海看著林建軍的背影,又看看氣得直喘的聾老太太,急得直搓手:“您說您,跟他置什麼氣?他就是個直腸子,不懂拐彎……”
“滾!”聾老太太吼道,第一次對易中海發這麼大火,“都是你!沒本事讓他聽話,還讓我受這氣!我看這院裡,早晚要被這小子攪翻天!”
林建軍剛走到中院,就被聞聲出來的鄰居圍住了。閻埠貴扒著門框,眼睛瞪得溜圓:“咋了咋了?剛才咋那麼大動靜?老太太跟你吵架了?”
傻柱也從後院跑出來,手裡還拿著個擀麵杖,顯然以為出了什麼事:“建軍,咋回事?老太太欺負你了?”
林建軍掃了眾人一眼,語氣平淡:“沒事,老太太想讓我每月送細糧,我沒答應,讓她找街道申請救濟。”
這話一出,院裡頓時安靜了。誰都知道聾老太太的分量,院裡人誰不看她臉色?林建軍敢當麵拒絕,還是頭一個。
秦淮茹抱著棒梗站在門口,眼神複雜——她既覺得林建軍“不近人情”,又隱隱佩服他的硬氣,換了傻柱,怕是早就把自己的細糧獻上去了。
賈張氏躲在自家門後,扒著門縫偷看,嘴角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哼,跟老太太叫板,有他好果子吃!等著吧,早晚讓他滾出四合院!”
林建軍沒理會眾人的目光,徑直回了屋。剛關上門,就聽到係統的提示音:
【檢測到宿主成功應對“聾老太太的道德綁架”,堅守原則並劃清界限,完成“權威挑戰”任務!】
【任務評價:優秀。】
【獎勵發放:“街道敬老院申請流程”;“聾老太太的忌憚”(其將徹底放棄對你的試探);“四合院聲望值
100”(中立鄰居對你的敬畏度提升)。】
林建軍鬆了口氣。他知道,這次拒絕意義重大——聾老太太是院裡最後的“權威”,連她的試探都能頂住,往後院裡再沒人敢用“孝道”“輩分”來綁架他了。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聾老太太沒再找他麻煩,甚至連院門都沒出。易中海見了他也隻是點點頭,沒再提細糧的事,臉上的表情複雜,有無奈,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
傻柱倒是來找過他一次,遞給他兩個白麵饅頭:“拿著,老太太那邊你彆往心裡去,她就是被慣壞了。我這饅頭是食堂發的,不是偷的,你放心吃。”
林建軍接過饅頭,心裡暖暖的:“謝了,傻柱哥。”
“謝啥,你做得對。”傻柱撓撓頭,“以前我總覺得啥都該讓著老太太,現在想想,她有時候確實太過分。憑啥你掙的細糧就得給她?”
林建軍笑了笑,沒說話。他知道,傻柱能說出這話,說明是真的想明白了,不再被“道德綁架”牽著走。
臘月二十四這天,街道辦的乾事來院裡送春節慰問品,給聾老太太送了兩斤白麵、一斤紅糖。乾事臨走時特意跟林建軍說:“老太太托我謝謝你,說你提醒她找街道,解決了大問題。”
林建軍心裡瞭然,這多半是乾事的客套話,但至少說明,聾老太太接受了這個結果,沒再揪著不放。
【叮!檢測到“聾老太太的最後試探”事件徹底終結,觸發“立威”效果。】
【獎勵:“四合院隱性規則解讀”(揭示院裡未明說的利益關係);“科技報國積分
50”。】
林建軍翻開係統獎勵的“隱性規則解讀”,裡麵寫著:“聾老太太的‘權威’本質是院裡各方妥協的結果(易中海借她鞏固地位,傻柱借她博名聲),一旦遇到堅決反抗,其威懾力將大幅下降。”
他合上書,望向窗外。雪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照下來,給四合院的青磚地上鍍上了一層金邊。他知道,從今天起,這院裡再沒人敢用“輩分”“孝道”來拿捏他了。
軍工訂單的後續生產在穩步推進,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四合院裡彌漫著淡淡的年味。林建軍把獎金存進銀行,用一部分錢給小雅買了新衣服和糖果,又給王師傅和張科長各備了一份年貨——兩瓶汾酒,算不上貴重,卻是心意。
至於四合院的其他人,他沒打算走動。有些界限,劃清了才更自在。
除夕夜,院裡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夾雜著孩子們的笑聲。林建軍在屋裡給小雅包了紅包,看著她興奮地數著糖果,心裡一片平靜。係統空間裡,“科技報國積分”已經累積到3000分,足夠解鎖“坦克炮管鍛造技術”的初級藍圖了。
窗外,易中海家傳來碰杯聲,傻柱在院裡放了一串小鞭炮,閻埠貴家的算盤聲隱約可聞,賈張氏的罵聲被鞭炮聲蓋過……這四合院的煙火氣,熱鬨而瑣碎。
林建軍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平靜。春節過後,軍工訂單的壓力、院裡潛藏的矛盾、國家工業化的浪潮,還會推著他不斷向前。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是技術上的難關,還是人際上的糾葛,他都有信心應對。
因為他的根,早已紮在這片土地上;他的理想,正隨著那些無縫鋼管一起,伸向遠方。聾老太太的“最後試探”,不過是他站穩腳跟的最後一塊墊腳石,跨過這一步,前方的路,更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