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84章 年的中秋:界限分明
中秋的月光像一層薄紗,輕輕覆在四合院的青磚灰瓦上。中院的老槐樹下,擺著一張缺了腿的八仙桌,用幾塊磚頭墊著才勉強平穩,上麵散落著幾個空月餅盒和半截蠟燭——這是易中海張羅的“全院中秋聚餐”的殘餘,此刻隻剩下秦淮茹在收拾碗筷,棒梗還在桌下鑽來鑽去,撿拾著掉落的月餅渣。
林建軍站在耳房門口,手裡拿著剛改好的“超高壓鍋爐管壓力測試方案”,目光平靜地掃過院裡的熱鬨。他剛從廠裡加班回來,車間的高壓測試到了關鍵階段,蘇聯專家明天就要來看結果,他實在沒心思參與這場摻雜著算計的“團圓宴”。
“建軍,回來啦?”秦淮茹第一個看到他,手裡還捧著個油紙包,快步迎上來,臉上堆著溫婉的笑,“今天中秋,我給你留了兩塊月餅,蘇式的,帶果仁的,你嘗嘗?”
油紙包上印著“稻香村”的字樣,邊角有些油浸的痕跡,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林建軍的目光落在她身後——賈張氏正扒著門框往外看,三角眼在月餅上轉來轉去,嘴角還沾著點月餅屑,顯然這“留”的月餅,多半是從自家份額裡勻出來的,目的是想借中秋的由頭,拉近關係,為日後借錢借糧鋪路。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海裡響起,帶著清晰的預判:
【檢測到“秦淮茹”利用節日進行“情感滲透”,試圖通過“饋贈月餅”打破現有界限,觸發“節日試探”事件。】
【行為動機:家庭經濟壓力(賈東旭工資未漲、棒梗上學開銷)
前幾次求助失敗後的策略調整,希望借“中秋團圓”的傳統倫理軟化宿主態度。】
【應對建議:保持禮貌拒絕,明確“單位已發福利”,強調“無需額外饋贈”,既不傷人顏麵,又堅守界限。】
“謝謝秦姐,不用了。”林建軍的語氣平淡,側身避開她遞過來的油紙包,“廠裡發了福利,月餅、水果都有,夠吃了。你留著給棒梗吃吧,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他的拒絕溫和卻堅定,像一層無形的牆,既沒讓秦淮茹下不來台,又清晰地劃清了界限。秦淮茹的手僵在半空,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卻還強撐著:“廠裡的哪有家裡做的貼心,你就拿著吧,不值錢的東西……”
“真不用了,秦姐。”林建軍微微頷首,算是告彆,轉身拿出鑰匙開門,“我還有圖紙要改,就不招待你了。”
鑰匙插進鎖孔,轉動時發出清脆的“哢噠”聲,像在為這場簡短的對話畫上句號。秦淮茹看著緊閉的房門,手裡的月餅突然變得沉甸甸的,她能感覺到身後賈張氏投來的不滿目光,隻能訕訕地轉身往回走,嘴裡低聲嘟囔著:“真是個不通情理的……”
林建軍關上門,將院裡的低語和月光都擋在外麵。他走到桌前,開啟廠裡發的福利盒——裡麵有四塊自來紅月餅,兩個蘋果,還有一小袋瓜子,都是尋常貨色,卻足夠他這個“單身漢”過節了。他拿起一塊月餅,咬了一口,豆沙餡甜得有些發膩,卻讓他想起穿越前的中秋,母親總會在月餅裡藏一塊冰糖,說是“生活要有點甜頭”。
【叮!】
係統的提示音帶著一絲溫情:
【檢測到宿主成功應對“節日試探”,界限感維持良好,觸發“原則強化”效果。】
【當前狀態:四合院人際邊界清晰,“無效社交”乾擾降低30%,專注度提升。】
【獎勵:“節日人情應對手冊”(含各類節日拒絕技巧);科技報國積分
50。】
他翻開手冊,裡麵列舉著“如何拒絕鄰居饋贈”“怎樣應對節日聚餐邀請”等實用技巧,其中一條正是“以工作為由推脫”,與他今天的做法不謀而合。看來係統也在通過這種方式,幫他適應這個時代的人情往來。
門外傳來易中海的聲音,帶著刻意的洪亮:“建軍在嗎?出來喝兩杯啊!今天中秋,全院就差你了!”
林建軍沒有回應,隻是將圖紙攤開,用鎮紙壓好。他知道易中海的心思——這場“全院聚餐”本就是老頭鞏固權威的手段,拉上他這個“技術科副科長”,既能顯得自己“一視同仁”,又能借他的身份抬高聚餐的規格。但林建軍不想摻和,院裡的水太深,每次聚餐都像一場暗流湧動的博弈,易中海的“主持公道”、劉海中的“擺官威”、閻埠貴的“算計得失”,他看得夠夠的了。
“人不在?”易中海的聲音在門口停了停,帶著一絲失望,“那我讓傻柱給你留碗餃子,豬肉白菜餡的,熱乎的……”
“不用了,一大爺。”林建軍隔著門回應,聲音平靜,“我在加班改圖紙,蘇聯專家明天要來,實在走不開。謝謝好意。”
門外沉默了片刻,傳來易中海離開的腳步聲,還有閻埠貴低聲的嘀咕:“我就說他不會來,現在是大人物了,看不上咱們這粗茶淡飯……”
林建軍沒理會這些議論,隻是專注地看著圖紙上的引數。超高壓鍋爐管的壓力測試要求達到每平方厘米300公斤,誤差不能超過5%,這對裝置精度和操作手法都有極高要求,容不得半點分心。院裡的是非就像這中秋的月光,看著熱鬨,實則清冷,不值得他浪費精力。
不知過了多久,敲門聲再次響起,比剛才輕了許多,帶著猶豫。“建軍……是我,傻柱。”
林建軍開啟門,看到傻柱端著個搪瓷碗站在門口,碗裡是幾個圓滾滾的餃子,冒著熱氣。“我給你端了幾個餃子,剛出鍋的,你墊墊肚子。”傻柱的語氣有些不自然,“易大爺讓我來的,你……你要是忙,就當幫我個忙,不然他又該唸叨我不會辦事了。”
他的眼神裡帶著懇求,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羨慕林建軍能如此乾脆地拒絕院裡的紛擾,專注於自己的事,而他卻被易中海推著當“和事佬”,連中秋都不得安生。
【叮!檢測到“傻柱”行為模式轉變,從“被動參與”轉為“主動試探和解”,觸發“關係緩和”事件。】
【應對建議:適度接受其善意(餃子),但無需改變原則,保持“工作優先”的明確態度,既不激化矛盾,又不給予“可親近”的錯誤訊號。】
林建軍接過搪瓷碗,餃子的香氣撲麵而來,驅散了圖紙帶來的枯燥。“謝謝傻柱哥,正好有點餓了。”他從抽屜裡拿出兩張細糧票,遞給傻柱,“這是飯錢,不能白吃你的。”
傻柱的臉漲紅了,手忙腳亂地推回去:“你這是乾啥!幾個餃子還要錢?看不起我是不是?”
“不是看不起,是規矩。”林建軍把糧票塞進他口袋,語氣堅定,“我吃了你的餃子,付你糧票,公平合理。你要是不收,以後我可不敢再要你的東西了。”
傻柱愣住了,看著林建軍平靜的眼神,終於明白他的堅持——這不是“見外”,而是一種不容打破的原則。他歎了口氣,不再推辭,隻是撓了撓頭:“那……那你忙,我先走了,有事喊我。”
“嗯。”林建軍點頭,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中院,心裡微微觸動。傻柱雖然被易中海和秦淮茹拖累,但本性不算壞,這次主動送餃子,或許是真的想緩和關係,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被人當槍使。
關上門,林建軍把餃子倒進盤子裡,就著月光吃了起來。豬肉白菜餡的,味道很家常,讓他想起車間師傅們常說的“踏實”——就像這餃子,皮要擀勻,餡要調香,火候要到位,一步都不能省,做人做事也一樣,得有自己的章法。
窗外的月光越來越亮,院裡的喧鬨漸漸平息,隻剩下閻埠貴算盤珠子的“劈啪”聲,還有易中海偶爾的咳嗽聲。林建軍收拾好碗筷,重新回到圖紙前,鋼筆在引數旁標注著注意事項:“1.
測試前檢查壓力表校準;2.
冷卻水溫控製在25±1c;3.
記錄每10公斤壓力下的管壁變形量……”
【叮!檢測到宿主“界限穩固”狀態持續,觸發“專注加成”效果。】
【當前技術推演速度提升15%,引數計算準確率提升至98%。】
林建軍的筆尖在紙上劃過,思路比剛才更清晰。他知道,拒絕四合院的“中秋團圓”,看似“不合群”,卻讓他守住了內心的平靜,更高效地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上。在這個資源匱乏、人情複雜的年代,懂得“取捨”比“合群”更重要——他寧願把時間花在能提升國家工業水平的圖紙上,也不願在無意義的應酬中浪費精力。
淩晨時分,林建軍終於改完了最後一處引數。他伸了個懶腰,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院裡的月光清冷如水,易中海家的燈還亮著,隱約能聽到他和傻柱的對話,似乎在商量著什麼,語氣裡帶著不易察覺的算計。
他關緊窗戶,將這些紛擾隔絕在外。係統麵板上,“科技報國積分”已經累積到6800分,足夠兌換一次“技術推演”的深度分析,正好用來應對明天蘇聯專家的提問。
桌上的月餅還剩兩塊,林建軍拿起一塊,對著月光看了看,餅皮上的“福”字已經有些模糊。他知道,這個中秋的“界限分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隨著他在工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院裡的試探和算計隻會更多,唯有堅守原則,劃清界限,才能在這複雜的環境中,守住自己的初心和方向。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林建軍背上工具包,準備去廠裡。路過中院時,看到易中海正蹲在槐樹下,對著滿地的狼藉唉聲歎氣,見了他,隻是點了點頭,沒像往常那樣說教,眼神裡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
林建軍沒有停留,腳步堅定地走出四合院。中秋的晨霧還未散去,空氣裡帶著桂花的甜香,遠處傳來工廠的汽笛聲,嘹亮而充滿力量。他知道,新的一天開始了,高壓鍋爐管的測試、蘇聯專家的評估、車間的技術攻關……這些纔是他的戰場,而四合院的那些是非,不過是路邊的風景,看過就好,不必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