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91章 劉海中的“批鬥鬨劇”
1955年的夏天,政治學習的熱潮像熱浪一樣席捲了紅星軋鋼廠。車間的黑板報上每天更新著“批判資產階級思想”的文章,食堂吃飯時總能聽到工人們議論“誰又被點名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緊張——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說錯就成了“批判物件”。
劉海中對此卻異常興奮。他最近剛被提拔為車間副主任,正愁沒機會樹立威信,這股“批判風”在他看來是絕佳的機會。他盯上了一個人——放映組的許大茂。
許大茂自從倒賣電影票被抓後,雖然沒被開除,但在廠裡的名聲一落千丈,加上他平時油嘴滑舌,得罪了不少人,成了劉海中眼裡最適合“殺雞儆猴”的目標。
“同誌們!”這天下午,劉海中站在車間的空地上,手裡拿著個鐵皮喇叭,聲音尖利刺耳,“今天我們要開展一場深刻的批判大會,批判許大茂同誌身上的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他不僅投機倒把,還生活作風不正,偷聽敵台廣播,這樣的人不批判,怎麼對得起國家的培養?”
許大茂被兩個工人架著站在前麵,臉色慘白,嘴唇哆嗦著:“我沒有!我那是聽蘇聯的廣播學俄語,不是敵台!”
“還敢狡辯!”劉海中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搪瓷缸都跳了起來,“有人親眼看見你半夜關著窗戶聽收音機,不是敵台是什麼?今天我們請了廠裡的技術權威林科長當評委,讓他給我們把把關,看看我說得對不對!”
他的目光掃向人群,帶著刻意的討好:“建軍,你來講幾句?你是軍屬模範,思想覺悟高,給大家帶個好頭!”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建軍身上。他剛從新車間過來,身上還帶著機油味,手裡的“裝置除錯報告”還沒來得及交。聽到劉海中點名,他眉頭微微一皺——這哪是批判大會,分明是劉海中想借他的名聲抬高自己,順便報私仇。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海裡響起,帶著清晰的分析:
【檢測到“劉海中”利用政治運動實施“權力擴張”,通過“批鬥許大茂”樹立權威,試圖拉攏宿主作為“背書”,觸發“政治投機”事件。】
【行為動機:新官上任急於立威
與許大茂的舊怨(許大茂曾嘲笑他“官迷”)
對宿主技術權威的利用企圖。】
【應對建議:以“技術攻關繁忙”為由拒絕參與,避免捲入派係鬥爭;同時向廠長“無意”透露其“忽視生產、熱衷批判”的行為,藉助上級力量壓製其投機行為。】
“劉副主任,抱歉,我可能沒時間。”林建軍的語氣平淡,舉起手裡的報告,“新車間的進口裝置除錯到了關鍵階段,蘇聯專家等著我彙報資料,耽誤不起。”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圍觀的工人,聲音清晰而堅定:“批判思想是好事,但不能影響生產。許大茂同誌如果真有問題,應該按組織程式上報,由保衛科和工會調查處理,搞這種群眾性的批鬥,容易跑偏,也影響廠裡的生產進度。”
這番話像一盆冷水,澆在了熱烈的氣氛上。工人們麵麵相覷,不少人暗暗點頭——大家心裡都清楚,許大茂雖然討厭,但劉海中的做法確實有點“小題大做”,耽誤乾活掙錢纔是最實在的損失。
劉海中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手裡的鐵皮喇叭差點掉在地上:“林建軍同誌,你這是什麼態度?難道批判資產階級思想不比你那破裝置重要?你的政治覺悟在哪裡?”
“我的覺悟就是把裝置除錯好,多生產無縫鋼管支援國家建設。”林建軍毫不退讓,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劉副主任要是覺得我的工作不重要,可以向廠長反映,讓他給我派個更‘有覺悟’的人來接替。”
提到廠長,劉海中的氣焰頓時矮了半截。他知道林建軍是廠長的紅人,真鬨到廠長那裡,自己討不到好。但話已說出,收不回來了,隻能硬著頭皮喊道:“不開就不開!我就不信離了你這評委,批判會就開不成了!”
他轉身想繼續組織批判,卻發現工人們已經三三兩兩地散開了,有人嘴裡還嘟囔著:“趕緊乾活吧,不然月底獎金又沒了。”“就是,批來批去有啥用,還不如多軋兩根鋼管。”
劉海中站在原地,手裡舉著鐵皮喇叭,像個被戳破的氣球,尷尬得無地自容。許大茂趁機掙脫工人的手,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轉身跑了。
林建軍沒有多看,徑直往廠長辦公室走去。他知道,對劉海中這種“官迷”,退讓隻會讓他得寸進尺,必須讓他明白,工廠的核心是生產,不是搞政治投機。
“劉廠長,這是新車間的裝置除錯報告。”林建軍把報告放在桌上,語氣“不經意”地提了一句,“剛才路過二車間,看到劉副主任組織工人開批判會,好像是批許大茂,不少人沒上工,我覺得……是不是有點影響生產?”
劉廠長正在看軍工訂單的檔案,聞言皺起了眉頭:“批許大茂?他還有心思搞這個?我讓他負責的無縫鋼管增產計劃,昨天彙報說進度落後了5%,他怎麼不著急這個?”
“可能……劉副主任覺得思想工作更重要吧。”林建軍適時地停下話頭,沒有繼續添油加醋——點到為止,剩下的交給廠長自己判斷。
果然,沒過半小時,廠長辦公室的電話就打到了二車間,劉廠長在電話裡把劉海中狠狠罵了一頓:“你當副主任是讓你抓生產的,不是讓你搞批鬥大會的!三天之內把增產計劃的進度補上來,不然你這個副主任也彆當了!”
劉海中拿著電話,臉白一陣紅一陣,掛了電話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椅子上。他這才明白,林建軍那句“向廠長反映”不是說著玩的,這個年輕的技術科長,看似溫和,實則比誰都懂得怎麼“借力打力”。
訊息很快傳遍了全廠。工人們私下議論:“還是林科長有辦法,一句話就把劉海中的鬨劇攪黃了。”“劉副主任也是,不好好搞生產,淨整這些虛的。”“許大茂雖然討厭,但這次確實多虧了林科長。”
許大茂聽說後,心裡五味雜陳。他恨林建軍壞過他的事,但這次又欠了對方一個人情,糾結了半天,還是在食堂碰到林建軍時,低聲說了句:“謝了。”
林建軍沒接話,隻是點了點頭,繼續吃飯——他幫的不是許大茂,是工廠的生產秩序,更是不想讓四合院的那種算計和內鬥,蔓延到工廠這片他賴以生存的“淨土”。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傍晚響起,帶著判定結果:
【“政治投機”事件處理完畢,宿主成功規避派係鬥爭,同時維護了工廠生產秩序,獲廠長高度認可。】
【事件影響:劉海中“權威樹立”計劃失敗,被廠長約談警告,行事收斂;許大茂對宿主“忌憚”中加入“複雜感激”;工人對宿主“務實”形象認可度提升。】
【獎勵發放:“裝置故障快速診斷手冊”;科技報國積分
200;獲得廠長“技術決策優先諮詢”許可權。】
林建軍翻開“裝置故障快速診斷手冊”,裡麵詳細列舉了蘇聯進口裝置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比原廠說明書還實用。他知道,這不僅是對他這次處理方式的獎勵,更是對他“專注技術、遠離內鬥”原則的肯定。
回到四合院時,天色已暗。閻埠貴坐在門口的石墩上,看到他就湊過來,神秘兮兮地說:“建軍,聽說你在廠裡懟了劉副主任?厲害啊!我聽解放說,現在廠裡都叫你‘定海神針’,有你在,就亂不了。”
林建軍笑了笑,沒說話。他走進中院,看到劉海中蹲在自家門口抽煙,看到他就慌忙掐滅煙頭,低著頭進了屋,連平時那副“官架子”都沒了。
月光透過槐樹葉灑在地上,像一地碎銀。林建軍開啟耳房的門,防盜鎖發出清脆的“哢噠”聲。他知道,劉海中的“批鬥鬨劇”隻是個小插曲,但它提醒了自己——在這個複雜的年代,守住本心、專注做事,纔是最有力的“護身符”。
新車間的裝置還在等著他除錯,軍工訂單的期限越來越近,係統獎勵的“國產化改造建議”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這些纔是他應該投入精力的事。至於那些想靠投機取巧上位的人,終將在實實在在的成績麵前,露出原形。
夜漸漸深了,林建軍趴在燈下,修改著裝置除錯引數。窗外傳來遠處工廠的汽笛聲,悠長而堅定,像在為這個時代的奮鬥者伴奏。他知道,隻要守住技術這條主線,無論政治風雲如何變幻,他都能站穩腳跟,為國家的工業化,打下一塊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