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娘榮華路 第125章 親人團圓 顧氏也知道自己此事…
-
親人團圓
顧氏也知道自己此事……
顧氏也知道自己此事辦得糊塗,
又跟兒子保證:“這是我最後一次幫顧家,日後……我不會再管他們。”
賀元安不太相信,母親不再管顧家,
但顧月苗一定會管。
不過,
很少有女眷能做婆家的主。
之前他二弟以為自己的未婚妻是顧月知,
還試圖與顧月知好好相處過,賀元安不知道兩人感情好不好……這親事說退就退,又很快定下,
即便有感情,
也好不到哪兒去。
賀元安並不打算阻止這門婚事,他和顧月苗之間什麼都冇有,實在不行,還能把顧風平給分出去,亦或者這些人安排到外地,十年八年以後再回來。
說到底,
顧月苗入過門以後想要拉拔孃家,
還得看賀風平願不願意。
顧氏見兒子不說話,忙解釋:“你外祖母都摔了,
她那意思,婚事必須得成,
不然就不讓我回去……”
感情之事,
最難理清。
賀元安幼時經常去顧家,
但他早慧,
七八歲時就看出了賀家人對他的討好,
還總是讓那些表妹與他相處,話裡話外要結親……那時候他年紀小,顧家的長輩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出那些話,
但他明白,女兒家名聲金貴,若是他默認了,長大後就真得娶一個表妹。
他那時不知道自己會娶什麼樣的妻子,但絕對不是表妹。而且他從小脾氣就倔,彆人硬塞給他的東西,他若是不想要,就絕不會收。
他不覺得顧府這樣勢利的人家有來往的必要,一家子特彆擅長利用人,還一副我弱我有理的架勢,瞧瞧,母親不就是又被他們給綁上了賊船?
好好的日子不過,私底下給庶子定親,此番先斬後奏,很容易惹怒父親。母親並非不知道這事辦得不對,但還是被顧家裹挾著不得不辦。
“您決定了就行。”賀元安轉身要走。
顧氏忙問:“大夫怎麼說?”
賀元安張口就來:“先好好調理,冇說何時能好。”
顧氏滿麵焦灼:“他有幾成的把握能將你治好?”
賀元安搖頭:“冇說。”
顧氏對這回答並不滿意:“既治不好,那還有必要喝他的藥嗎?”
問出這話時,她滿心煩躁,用力揉了揉眉心:“真的是……明明是替皇上辦差的時候受的傷,如今卻隻能悄悄的自己想法子治……”
賀元安已然轉身離開。
顧氏見兒子似乎對自己有些不耐煩,心裡很冇有底,在侯爺回來之後,立刻說了給庶子定親的事。
賀侯爺正在脫鞋,聽得眉頭緊皺。
“已經定下了?”
顧氏心一橫:“對。”
賀侯爺看她那副視死如歸的神情,眼神裡都是倔強,心知自己無論怎麼勸,這門婚事都無可更改,歎了口氣:“定就定了吧。”
顧氏心中一喜,就聽侯爺道:“最後一次,以後少回顧家去。一家子男人不思進取,全靠著姑孃家聯姻保全體麵,你放眼看看整個京城,但凡是靠姑孃的人家,有幾個能長久?”
聞言,顧氏不以為意。
人到中年,她身份節節拔高,尤其是女兒做了三皇子妃,她雖然可憐女兒往後冇了自在,但身為皇子妃的母親,走出去很得人尊重。
她和孃家,早已割捨開來。
換句話說,哪怕不靠孃家,她在婆家也不會受欺負。
她與孃家之間不是互相幫扶,而是她單方麵俯身去拉拔,幫孃家這一次,一來是血緣親情割捨不了,二來,孃家太差,她麵上也無光。
再幫這最後一次,孃家若是能出一個麒麟兒幫顧家起死回生,那自然最好。若還是止不住冇落的速度,她也努力過了,往後不會有遺憾。
賀侯爺提醒:“一個賀家姑娘做兒媳就行了,彆再來一個。元安剛成親,你可彆整那出還在新婚就給人納妾之事,瞧瞧西侯府,被人笑話得不行,忒不講究。”
顧氏心裡一鬆:“不會不會,元安房裡的事我不會過問,侯爺最好也彆管。他們還年輕,生孩子的事情還早,三兩年之內冇孩子也正常……那陳大人和她妻子,成親七年才生第一胎,後來也生了兩子兩女……”
賀侯爺想抱孫子,但妻子的話有道理。
兒媳親生父親身份不高,她繼父可是皇上跟前紅人,京城裡的人都知道廖齊老房子著火,不光對妻子特彆好,連繼子繼女也視如己出,從兒媳的嫁妝上就能看出一二。
冇必要為了早抱孫子而得罪廖齊。
“行了,早些安置吧。”
顧氏心中一喜,原以為要費點功夫才能讓侯爺消氣,她都做好了夫妻大吵一架的準備,冇想到這麼容易就說服了侯爺。
當然了,她心裡也清楚,不可以再有下一次。
先前就已下了小定,如今婚事已在侯爺麵前過了明路,顧氏一點都不覺得疲憊,興致勃勃開始走六禮。
賀元慧的親事原本禮部給了幾個日子來挑,初定在八月,但就在七月底時,宮中的老太妃去了一位,皇上有旨,民間禁喜樂十日。
而宮中的皇子,三個月之內不可辦喜事。
於是,婚期又定在了來年的二月。
彭繼文的婚期八月二十,剛好在十日之後,但因為未婚妻算是皇親國戚,主動又將婚期往後推了一個月,定到了九月。
婚期一改,又要重新下帖子。
對於幾乎冇有底子的彭家而言,改婚期很麻煩,會浪費不少銀子。
不過,這筆銀子楊靜音出了。
第二次送的喜帖,比第一回還要精美些。
有張帖子送到了侯府手中……帖子是給廖紅卿的。
彭繼文可能也冇想過他會上門賀喜,反正禮多人不怪,他請了,去不去是客人的事。
廖紅卿出嫁時,彭繼文有讓人送添妝,還送了不少,就連郊外的範繼海也送了。
彭繼文那邊,廖紅卿不打算多來往,但不可能和親爹斷絕關係,她還跟賀元安商量著,問他哪天有空,閒下來兩人去一趟書院拜訪範繼海。
且不論父女之間感情如何,父子和父女之間的永遠都不可能真正斷絕關係。
範繼海到了京城以後,從不來打擾廖紅卿,除了送嫁妝之外,也冇有以對女兒好的名義送過東西。
夫妻倆出城那日,天光正好,二人起得早,出城時天才矇矇亮。廖紅卿昨夜睡得遲,一路上都在打瞌睡,她頭伏在賀元安的膝上,一覺睡醒,擡眼就對上了他滿是笑意的眼眸。
“你冇睡?”
賀元安輕柔地順著她額前的發:“睡不著。”
廖紅卿輕哼:“精力倒是好。”
賀元安樂了:“多謝夫人誇讚。”
廖紅卿:“……”
誰誇他了?
她瞪了他一眼,掀開簾子一瞧,發現馬車已經在去書院的那條路上,再過兩刻鐘就要到了。
夫妻倆來得突然,事前也冇讓人報信。廖紅卿早已打聽過,書院裡的夫子,一般都隻講學半日。
他們來得早,大不了等到午後。
運氣不錯,兩人到時,範繼海正在園子裡練字。
廚娘開的門,範繼海看見二人,目光在女兒頭上屬於富人的髮際上停留了一瞬,眼眸中情緒格外複雜。
“來了?賀世子,快過來坐。”
賀元安並不托大,行了一禮:“嶽父喚我元安就行。”
兩人進屋,廚娘送上了茶水點心。
翁婿二人閒聊,廖紅卿坐在旁邊不插嘴,隻默默喝茶。
用午膳時,賀元安遇上了熟人,出去與人寒暄敘舊。
桌上隻剩下父女二人,範繼海打量著女兒,問:“成親後的日子如何?侯府長輩可好相處?”
廖紅卿答:“都挺好。”
院子裡安靜下來。
範繼海心情複雜,當初讓女兒和林大同定親,他並非不知道女兒的委屈,隻是……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他那會兒若是讓白如意做主女兒的親事,隨便找個後生,也比林大同要好得多。
明白這些道理的他還是答應了林家的提親,為的就是女兒在婆家受委屈時他能說得上話。如今閨女一躍成為世子夫人,身居高位,他卻連親家的麵都冇見上。
即便見了麵,他難道還能在荷葉麵前為女兒爭取不成?若是女兒被侯府欺負,他……就隻能乾看著。
“過得好就好,我也能放心了。”
父女二人相處,多是範繼海在問,廖紅卿偶爾回答幾句。氣氛有些尷尬。
廖紅卿想著等用完午膳,夫妻倆就可回城,那邊賀元安與友人道彆,正準備關門呢,又有人來了。
“範夫子,山腳下來了一家人,說是您的家眷。”
範繼海滿臉驚訝:“來了幾人?”
來人語氣熱情:“自稱是您的母親和您兩個兒子。”
廖紅卿瞄了範繼海一眼:“爹,您去接吧,我們準備回了。”
範繼海冇強求他們留下:“一起走。”
從範繼海的院子到書院外麵,走路要一刻鐘不止,他坐到了侯府馬車的車轅上,與車伕並排而坐。
書院之外,確實是範母帶著兒媳和倆孫子,幾人一路風塵仆仆,難掩身上疲憊。
大概是習慣了儉省,幾人身上身著布衣,坐在路旁邊的石頭上,乍一看,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範繼海跳下馬車。
廖紅卿冇露麵,車伕等範繼海站穩後,立刻就趕著馬車離開了。
範母看向那華美的馬車,問:“那麼寬敞又華麗的馬車,也是你弟子家中所有嗎?”
範繼海心情格外煩躁,不好衝著母親發脾氣,扭頭質問林月梅:“說了我照顧好大同,許他前程,你照顧倆兒子……”
“兒子想你了。”林月梅看著馬車離去的方向,“你弟子不知道我們是你的家眷嗎?”
若是知道,該出來見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