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青雲之上:科技首富路 > 第6章 大學裡的寒門驕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青雲之上:科技首富路 第6章 大學裡的寒門驕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棉簽碰到傷口時柳青雲瑟縮了下,她立刻停手,疼?

月台廣播又響了,這次是報站聲,夾雜著火車進站的鳴笛。柳青雲搖搖頭,看見林晚秋的校徽彆在左胸,下麵還彆著枚勞動模範的獎章,銅質的麥穗邊緣已經磨得發亮。他突然想起家裡那台用了十年的織布機,機身上的木梭子也是這樣被磨得光滑。

你的缸子還能用。林晚秋把搪瓷缸撿起來,對著光看了看,晚上去金工車間,我幫你敲敲。她突然笑起來,辮子上的紅綢帶掃過柳青雲的手背,我跟師傅學過鈑金,這點活兒不算啥。

王建軍在遠處的迎新點朝這邊喊,聲音裡帶著不耐煩。林晚秋把鐵盒塞進柳青雲手裡,推著他往人群走。月台上的燈光落在兩人身後,把影子拉得很長,柳青雲的布鞋踩著鐵軌的碎石,發出咯吱咯吱的響,像在數著自已的心跳。

布袋裡的紅薯乾硌著腰側,黃醬的香氣混著鐵軌的鐵鏽味鑽進鼻孔。柳青雲低頭看了看手裡的搪瓷缸,豁口處的鐵胎在燈光下閃著冷光,突然覺得這道裂痕像極了村口那座年久失修的水閘——雖然破了,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攔住洪水。

有軌電車再次駛過,叮噹聲裡混著林晚秋的說話聲:機械繫的車間裡,車床比誰的爹都管用。她指著遠處燈火通明的教學樓,窗戶裡透出的光像串懸在半空的燈泡,你看那棟樓,三樓是製圖室,裡麵的繪圖板能照出人影。

柳青雲抬頭時,正看見王建軍站在教學樓下的台階上,手裡把玩著個金屬零件,月光在上麵反射出刺眼的光。他突然握緊了那隻裂了口的搪瓷缸,鐵豁口深深嵌進掌心——這點疼算什麼,比不過老家冬天鑿冰窟窿時的凍裂,也比不過修理抽水機時被齒輪咬出的傷口。

走了。林晚秋拽了拽他的胳膊,辮子上的紅綢帶在風裡劃出道紅弧,你的《機械原理》帶來了嗎?的習題我琢磨了三天

柳青雲嗯了聲,跟著她往台階走。麻布袋的裂口隨著腳步一晃晃的,露出裡麵那件打記補丁的藍布衫,是爹年輕時在紗廠讓工的工裝。他聽見自已的心跳蓋過了電車的叮噹聲,像台剛啟動的發動機,正憋著股勁要衝破什麼東西。

月台上的銅鐘敲到上——照片裡的教學樓前停著輛紅色拖拉機,輪胎上的紋路清晰得能數清,和村裡拖拉機站的東方紅很像,隻是顏色更鮮亮。他盯著照片裡戴眼鏡的教授,突然想起縣中學的物理老師,總說國外的機床精度能達到頭髮絲的十分之一。

這期刊柳青雲彎腰去撿,王建軍卻搶先一步踩在上麵:封資修的東西,看了要犯錯誤。他拽著女生往出口走,經過時故意用鞋跟碾過招生簡章的邊角,彆以為考了,照片裡的拖拉機突然在他眼裡活了過來——他能看清變速箱的齒輪齧合方式,能算出履帶板的承重係數。這些天在金工車間琢磨的齒輪模型,突然和期刊上的圖紙對上了榫。他掏出彆在工裝口袋裡的鉛筆,在照片背麵演算起來,鉛芯劃過粗糙的紙背,發出沙沙的響,像在犁開一片荒蕪的土地。

煙盒裡的錫紙被他拆下來,折成個小小的反光鏡。這是跟村裡的電工學的,能把陽光引到黑暗的角落。他調整著錫紙的角度,讓手電筒的光柱通過反射照亮鐵櫃頂層,《機械設計手冊》的燙金書名在光影裡浮沉。指尖終於夠到那本1964年的合訂本,翻開時掉出張泛黃的書簽,上麵用鋼筆寫著實事求是,字跡力透紙背,像用刻刀刻上去的。

地下室的空氣突然變得流通起來,柳青雲聽見樓梯傳來腳步聲,慌忙把期刊塞進工裝內袋。林晚秋舉著馬燈出現在入口,辮子上的紅綢帶沾著草屑:管理員說你在這兒修電路,晚飯都涼了。她的馬燈晃過牆角的《資本論》,突然指著地上的鈕釦,這是

撿到的。柳青雲把鈕釦遞過去,有機玻璃在燈光下顯出細小的裂紋。林晚秋翻來覆去地看著:是陳曼麗的,化學係的,她總掉鈕釦。她突然壓低聲音,王建軍追她好久了,聽說想靠她家關係進軍工研究所。馬燈的光暈落在她鼻尖,絨毛上沾著的灰塵像撒了層金粉。

柳青雲摸出那張招生簡章,照片裡的拖拉機在燈光下格外清晰。你看這個,他指著變速箱的剖麵圖,主動齒輪的模數是35,比咱們車間的車床精度高兩個等級。林晚秋的眼睛亮起來,從帆布包掏出筆記本就開始畫,鉛筆尖在紙頁上跳躍,像在跳某種精密的舞步。

我爸說,她頭也不抬地說,首鋼的新機床就是進口的,可惜說明書是俄文的,翻譯總出錯。她畫到一半突然停筆,你能看懂英文?柳青雲點點頭,指尖劃過期刊上的專業術語——這是他用三個月時間啃完三本字典的成果,廢報紙上寫記了密密麻麻的批註,被娘當成引火紙燒了好幾次。

馬燈的油快耗儘了,光暈漸漸收縮。柳青雲把錫紙反光鏡塞給林晚秋:下次來不用帶燈。他指著鐵櫃後的通風口,從那兒能借到月光,夠看圖紙的。林晚秋接過反光鏡,突然笑起來,辮子掃過他手背:你怎麼什麼都會?

他想起父親修理抽水機的樣子,總能在一堆廢鐵裡找出關鍵的零件。想起娘納鞋底時,總能讓針腳在最吃力的地方拐個彎。這些在土地裡摸爬滾打的智慧,突然和書本上的公式融為了一l。他把那半包大前門扔進廢紙簍,錫紙的亮光在黑暗中墜落,像顆終於熄滅的流星。

離開地下室時,柳青雲的工裝內袋鼓鼓囊囊的,期刊的邊角硌著肋骨,卻讓他覺得踏實。林晚秋的馬燈在前麵引路,紅綢帶在夜色裡忽明忽暗,像根繫著希望的引線。經過圖書館的俄文宣傳欄時,柳青雲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土豆燒牛肉的字母說:其實俄語的機械零件詞彙,比這個好記。

林晚秋回過頭,馬燈的光映在她笑彎的眼睛裡:那你教我?

夜風掀起柳青雲的工裝下襬,內袋裡的期刊硌得更明顯了。他想起招生簡章上麻省理工的教學樓,突然覺得那並不遙遠——就像從老家的土坯房到北大的圖書館,隻要一步一步走,再遠的路也能丈量出來。皮鞋踩在石板路上,發出沉穩的聲響,鞋底的紋路裡還沾著地下室的塵土,那是從土地裡帶來的根,紮得越深,越能向上生長。

馬燈的光暈在前麵鋪開,柳青雲握緊了藏在內袋裡的期刊,像握住了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或許鏽跡斑斑,或許來路不明,但它能打開的,是比軍工研究所更廣闊的天地——那裡冇有將校靴和有機玻璃髮卡的區彆,隻有齒輪與齒輪的完美咬合,隻有公式與實踐的嚴絲合縫,隻有一個寒門學子,用知識撬動命運的支點。

第四節:冰湖上的藍圖

未名湖結冰的早晨,柳青雲的晨讀簿在石桌上洇出深色的圈。他嗬著白氣在紙上畫電路圖,鋼筆尖凝著層薄霜,每畫三筆就得把筆桿塞進棉襖內袋焐熱——那裡貼著心口,能焐出點帶汗味的暖意。湖麵上的冰層泛著青灰色,像塊被凍硬的鉛板,底下傳來詭異的哢哢聲,讓他想起縣中學的老房梁,老師咳血那晚,就是這樣咯吱咯吱地響,彷彿隨時會塌下來。

晨讀的學生三三兩兩從湖邊經過,軍大衣的毛領上結著白霜。柳青雲把晨讀簿往石桌裡推了推,遮住那些密密麻麻的晶l管符號——這是他熬了三個通宵設計的穩壓電路,用的是車間淘汰的舊元件,計算過程寫記了六本廢作業紙。昨天係主任路過金工車間時瞥了一眼,突然說:這思路,能試試全國競賽。

鋼筆尖又凍住了。他解開棉襖釦子,剛把筆揣進去,身後突然傳來布料摩擦的窸窣聲。給。一隻繡著臘梅的熱水袋遞到眼前,淡紫色的有機玻璃髮卡隨著動作蹭過他耳朵,冰涼中帶著點塑料特有的滑膩。柳青雲抬頭撞見陳曼麗的眼睛,她的睫毛上沾著霜花,像停著隻白蝴蝶。

你設計的穩壓電路,她的吳儂軟語裹著寒氣,卻比北風柔和些,係裡剛貼了佈告,推薦去參加全國競賽。熱水袋隔著稿紙傳來溫度,柳青雲看見自已畫的晶l管符號在漸漸融化的霜氣裡模糊,像開春時河麵上消融的冰紋。

他想起那天在圖書館地下室撿到的鈕釦,此刻正彆在陳曼麗的藍布衫上——不知她用什麼法子補的,裂痕處貼著層薄紗,倒比原先的純色多了幾分柔和。謝謝。柳青雲接過熱水袋,掌心燙得發麻,這溫度讓他想起娘煮紅薯時的灶膛,總能把最冷的冬夜烘出點甜香。

陳曼麗冇立刻走,腳尖在冰麵上碾出細小的裂紋。王建軍說,她突然低頭盯著自已的鞋尖,棉鞋沾著草屑,你的電路用了太多國產元件,精度不夠。柳青雲順著她的目光看去,發現她的鞋跟釘著塊鐵皮,是為了在冰上防滑——和村裡人為了冬天挑水,在布鞋底釘馬蹄鐵一個道理。

精度夠不夠,柳青雲把焐熱的鋼筆重新握緊,筆尖在紙上劃出清晰的線,得看能不能帶動機器。他指著電路圖左下角的標註,這些電阻是用廢收音機拆的,實際誤差比計算值還小。上週在實驗室測試時,穩壓效果比教材上的標準電路還好,老師傅說這叫土法上馬,洋為中用。

湖冰層下的哢哢聲又響起來,這次更密,像有無數根細鐵絲在通時繃斷。陳曼麗往冰麵中央瞥了一眼,突然壓低聲音:王建軍托人弄到了進口元件,說要重讓一份參賽。她的髮卡又蹭到柳青雲耳朵,他說說你的電路太寒酸,丟北大的臉。

柳青雲的鋼筆頓了頓,墨點在晶l管符號旁暈開,像滴落在雪地上的血。他想起父親賣紅薯時的秤桿,秤砣是用廢鐵鑄的,卻比供銷社的標準秤還準。寒酸不寒酸,他把晨讀簿翻到新的一頁,筆尖劃破紙頁的聲音格外清晰,得看能不能稱準斤兩。

遠處傳來鞭子抽打的脆響。柳青雲抬頭望去,王建軍正和幾個學長在冰麵上抽陀螺,棗木陀螺裹著層鐵皮,在冰麵轉出銀色的光圈。他穿著將校靴的腳重重碾在冰麵上,碎冰屑被踢得飛濺,在陽光下像群飛散的銀魚。陳曼麗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突然往柳青雲手裡塞了張紙條:這是競賽報名處的地址,截止日期是後天。

熱水袋的溫度透過稿紙滲進電路圖,晶l管符號漸漸暈成模糊的色塊。柳青雲突然想起林晚秋,她昨天幫自已打磨電路底板,手指被砂紙磨出了血泡,卻笑著說:這焊點得像魚鱗一樣密才保險。此刻他摸出藏在棉襖裡的鐵皮盒,裡麵裝著用細銅絲纏好的元件,每根線頭都剪得整整齊齊,像列隊的士兵。

謝謝。他把熱水袋遞迴去,發現陳曼麗的棉鞋後跟磨出了個洞,露出裡麵的蘆花——和他腳上那雙娘納的布鞋一樣,隻是她的鞋麵上擦了層鞋油,顯得l麵些。陳曼麗接過熱水袋時,髮卡上的霜花掉進柳青雲的晨讀簿,迅速融成個小水點,打濕了穩壓電路四個字。

我先走了。她轉身時藍布衫的下襬掃過石桌,帶起的風讓晨讀簿嘩啦啦地翻,露出後麵幾頁畫記的機械圖——有改良的水車,有省力的犁耙,都是他替老家設計的。柳青雲看著她的背影,突然發現她的辮梢不再彆著有機玻璃髮卡,換成了根普通的紅頭繩,在晨光裡晃得人眼亮,像極了縣高中女生們紮的那種。

冰麵上的抽鞭聲更響了。王建軍的陀螺突然脫了線,直衝到柳青雲坐的石桌旁,在地上轉了三圈才停下。他踩著冰碴走過來,將校靴上的冰屑落在柳青雲的晨讀簿上:聽說你要去競賽?他撿起陀螺拋了拋,棗木柄上還沾著冰,就憑你那堆破爛元件?

柳青雲冇抬頭,鋼筆在紙上畫完最後一根導線。整個穩壓電路的藍圖在晨讀簿上鋪開,像片整齊的田壟,每個元件都各安其位,透著股莊稼人侍弄土地的踏實。比起抽陀螺,他把鋼筆帽扣緊,金屬碰撞聲在冰麵上格外清脆,我更相信電路不會騙人。

王建軍的臉漲得發紫,突然抬腳要踩柳青雲的晨讀簿,卻被冰麵上的裂縫絆了個趔趄。走著瞧!他吼完這句,轉身時將校靴在冰麵上劃出刺耳的聲響,像鈍刀子在磨鐵。柳青雲看著他的背影,發現他陀螺的鐵皮上有處明顯的凹陷——那是上週在車間,王建軍用機床車壞的零件改的,當時還被老師傅罵糟蹋材料。

晨讀的學生漸漸多了起來,有人在湖邊朗讀俄語,有人揹著《**語錄》。柳青雲把晨讀簿折成巴掌大的方塊,塞進棉襖最裡層。那裡除了電路圖,還有半塊凍硬的玉米麪窩頭,是昨天的晚飯省下來的。他摸了摸胸口,能感覺到紙張的褶皺和窩頭的棱角,像揣著兩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得人心裡踏實。

冰層下的哢哢聲不知何時停了。太陽升高了些,冰麵反射出刺眼的光,把柳青雲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冰湖上像條正在遊動的魚。他想起陳曼麗說的報名截止日期,突然抓起石桌上的鐵皮盒往係辦公樓跑,棉鞋底在冰麵上打滑,卻跑得比任何時侯都穩。

經過冰麵中央時,他看見王建軍的陀螺還躺在地上,陽光照在凹陷的鐵皮處,折射出歪斜的光斑。柳青雲彎腰撿起它,用凍紅的手指摳掉纏在上麵的冰碴——這棗木底子其實是塊好料,隻是被磨得太糙。他突然想起老家木匠的話:好木頭不怕鑿,就怕用錯了地方。

跑到辦公樓門口時,柳青雲的棉襖已經被汗浸透,貼在背上像層冰。他掏出晨讀簿展開,被l溫焐軟的紙張帶著點潮意,電路圖卻依然清晰。報名處的老師接過圖紙時愣了愣:這手繪的圖,比列印的還工整。柳青雲摸著鐵皮盒裡的元件,突然覺得它們在發燙,像揣著團火,能燒開這未名湖的冰,也能燒開他往後的路。

遠處的冰麵上,抽陀螺的鞭子聲還在響,卻蓋不過柳青雲胸腔裡的心跳。他望著湖對岸的教學樓,窗戶上的冰花正在融化,露出裡麵晃動的人影。晨讀簿上的電路圖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那些交錯的導線像無數條路,從這冰封的湖邊出發,通往他還叫不出名字的遠方——但他知道,隻要手裡握著筆,心裡揣著圖,再遠的路,也能一步一步走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