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146章 遺詔初現
夜幕低垂,山林間一片死寂。康熙站在鏡淵密室的出口,手中緊握著孝莊留下的遺言。紙頁上那一行模糊的字跡反複刺痛他的雙眼,「京城,星圖。」短短四字,卻像一道閃電劈開了迷霧。
他眉峰微蹙,目光深沉地掃過四周。眾人神色凝重,似乎都察覺到了某種暗流湧動的氣息。「回京。」康熙的聲音低沉而果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隨行人員迅速收拾行裝,馬蹄聲很快打破了山間的寂靜。
隊伍行至半途,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林木森然,風吹葉動,枝葉搖曳間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無數耳語在耳邊低吟。康熙騎在馬上,握韁的手微微收緊。他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
突然,一聲尖銳的破空聲劃破夜空。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一支箭矢已經射向康熙的方向。喀爾喀公主原本安靜地策馬隨行,此刻瞳孔驟縮,毫不猶豫地飛身擋在箭矢前方。「嗤」的一聲,箭矢深深紮入她的肩膀。
康熙下意識勒住馬韁,翻身下馬衝到公主身邊。她臉色蒼白,咬牙忍耐著劇痛,卻沒有發出一絲呻吟。康熙的目光落在箭矢上,那箭尾刻著幾個陌生的蒙古文符號,在火把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
「這是什麼?」康熙低聲自語,眉頭緊鎖。他伸手觸碰那些符號,指尖微微顫抖。腦海中浮現出江南織造局曾見過的暗記模樣,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安。這些符號絕非偶然出現,而是某種隱秘的訊息。
周圍的侍衛們迅速結成防禦陣型,警惕地環顧四周。敵人隱藏在黑暗中,如同潛伏的毒蛇,隨時準備發起致命一擊。康熙扶起公主,將她安置在一棵大樹後,轉身對侍衛長命令道:「護住她,我們繼續前進。」
夜風漸冷,山洞內的空氣更是寒意逼人。康熙舉著火把,仔細端詳著石壁上的星圖。火光搖曳,星圖在光影中彷彿活了過來,閃爍著神秘的氣息。他伸出手,指尖輕輕描摹著星圖的輪廓,忽然發現其中一處缺角竟與傳國玉璽的形狀驚人相似。
「原來如此……」康熙喃喃低語,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他早年研究過古代天文學知識,此刻終於明白,這星圖不僅是一幅星座分佈圖,更是一把鑰匙,指引著傳國玉璽的秘密所在。
然而,這一切來得太過巧合,讓康熙心底隱隱生出懷疑。是誰留下這樣的線索?又是誰設下了今晚的伏擊?八阿哥的勢力究竟掌握了什麼情報?這些問題如亂麻般纏繞在他的腦海裡。
喀爾喀公主靠坐在樹下,肩上的傷口還在滲血。她抬起頭,看著康熙專注的背影,嘴角勉強扯出一抹笑意。「皇上,不必為我擔心。」她的聲音虛弱,卻透著堅定,「隻要能助您找到真相,這點傷算不了什麼。」
康熙聞言,轉過身來看著她,目光複雜難辨。他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你救了朕一命,朕不會忘記。」這句話雖輕,卻飽含分量。公主低下頭,沒有再說話,隻是用手指輕輕撫過肩上的箭矢,眼神中掠過一絲決然。
遠處的樹林深處傳來細微的響動,像是有人故意踩斷枯枝試探虛實。康熙立刻示意眾人噤聲,同時悄悄拔出了腰間的佩劍。他的動作乾淨利落,沒有絲毫猶豫。多年的帝王生涯讓他早已習慣於在危機中保持冷靜。
「看來,他們還不打算放我我們。」康熙冷笑一聲,語氣中透著幾分嘲諷。他迅速佈置好防線,將隨行人員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掩護,另一組則趁亂突圍。他知道,這場戰鬥不僅僅是生死較量,更是一場智慧的博弈。
戰鬥很快爆發,刀光劍影交織在樹林間。康熙揮舞長劍,招式淩厲,每一擊都直指要害。他的對手顯然訓練有素,但麵對這位久經沙場的帝王,仍顯力不從心。鮮血濺落在地上,染紅了枯黃的落葉。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侍衛們也拚儘全力抵擋敵人的進攻。喀爾喀公主強忍劇痛,用僅剩的一隻手拉弓搭箭,精準地射倒了幾名偷襲者。她的動作雖然遲緩,卻依舊淩厲無比,令人膽寒。
激戰持續了半個時辰,敵人的攻勢逐漸減弱。康熙抓住機會,指揮眾人迅速撤離戰場。他們一路狂奔,直到徹底擺脫追兵才停下腳步。此時,東方已泛起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到來。
康熙站在山崖邊,眺望著遠方的天空。他心中思緒萬千,既有對未來的期待,也有對未知的警惕。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充滿艱險,但他從未退縮。因為,他肩負的不僅是自己的命運,還有整個大清江山的安危。
「接下來,該去尋找傳國玉璽了。」康熙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篤定。他轉身看向眾人,目光如炬,「無論前方有多少阻礙,我們都不能停下腳步。」
喀爾喀公主默默點頭,儘管身體虛弱,但她的眼神依舊堅定。她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註定荊棘遍佈,但為了守護這個男人和他背後的王朝,她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一行人重新啟程,朝著京城方向疾馳而去。沿途風景不斷變換,但每個人的心中隻有一個目標——揭開傳國玉璽的謎團,粉碎八阿哥的陰謀。康熙抬頭望天,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他的臉上,彷彿預示著希望正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