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人生海海路歹行 > 第7章-小女兒上托兒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人生海海路歹行 第7章-小女兒上托兒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夏日的溽熱還未完全褪去時,誌強的日子便在辦公室與電動車之間來回切換。

白天他是辦公室裡的技術員,雕塑工具拿到手指發麻,傍晚匆匆扒拉兩口飯,換上藍色外賣衣又成了穿街走巷的騎士。

起初是為了還房貸交房租還債務,後來竟也習慣了夜風灌進頭盔的清涼。七月一個暴雨的晚上,他披著雨衣爬過八樓送一份冒菜,顧客接過時塑料袋還在滴水。

手機訂單提示音是深夜十二點的催眠曲,有時停在路邊喝口水,抬頭才發現各個小區已經冇有幾個住戶亮著燈。

立秋那天送完最後一單,他發現路邊的梧桐樹開始發黃了。訂單備註從多放冰變成常溫,外賣箱的常溫奶茶漸漸代替了冰鎮飲料。

有次給醫學院學生送夜宵,對方遞過來了一杯奶茶,奶茶還帶著餘溫:師傅辛苦了,這杯奶茶給你喝。他愣了愣,才接過奶茶說了聲謝謝。下電梯時眼角竟有些濕潤,關心自已的竟然是一個陌生人。

九月的秋分來得悄無聲息。當誌強把電動車停進車棚時,晚風帶著桂花香掠過頸間。手機螢幕顯示本月配送單數定格在476單,比上個月少了整整一百單。

他摸出鑰匙準備上樓,暮色裡,他望著單元樓亮起的燈火,第一次覺得晚風如此溫柔。

九月一號,學校開學了,妻子帶著大女兒晶晶和小女兒涵涵回到了出租屋。

一個多月冇見,小女兒跑過來親切的抱著他。一聲爸爸就像一縷暖陽,化開了誌強心裡所有的堅冰。

老大開始上初中,小女兒也報名上了托兒所,一個月一千,一個星期去五天,包中午飯。

妻子在附近找了家ktv當服務員。儘管誌強一直說讓她不要去,在家帶小孩就行了。妻子還是不願意。

早上誌強又多了個任務,送小女兒去托兒所,下午五點妻子去接,上ktv上的全是夜班,從晚上六點半上到淩晨兩點。時間剛好趕得上。

誌強晚上要跑外賣隻能把小女兒丟給老大照看。那時老大讀初一還不用晚自習。

生活在忙忙碌碌中進行著,每天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七零後的中年人,很多從小生活在農村,好不容易在城市站穩腳跟,卻發現城市的生活就像一座大山壓在他們身上,早已冇有了退路。

回不去的農村,容不下的城市,自已一輩子都冇享過福,卻總又希望子女們過好。

想想自已六七歲就學放牛,摘草喂兔子。十歲幫忙乾農活,挑著五六十斤的稻穀走在山路上……那時冇有玩具,冇有什麼零食,穿著補丁的衣服。

現在活到這個年紀了,還要像牛馬一樣的奔波。海海人生,路歹行!而這樣的生活要過多久,自已又能堅持多久。

傍晚六點半,辦公樓的玻璃幕牆反射著最後一點橘紅霞光,誌強把西裝外套搭在臂彎裡,快步的出了西湖湖心小區。

手機app叮地跳出新訂單提示,他把西裝外套裝進後備箱的袋子,穿上藍色的外賣外套。騎上了電動車。

初秋的風已經帶了涼意,吹得他白襯衫下襬貼在後背。車上的外賣箱磕磕碰碰,裝著三份寫字樓白領的加班餐。他騎得飛快,褲腳捲到膝蓋,露出被曬得黝黑的小腿。

路過便利店時,關東煮的熱氣混著蘿蔔香飄出來,他摸了摸餓得發緊的肚子,昨天剩下的涼饅頭還在車座下的布袋裡。

第一個訂單送到22樓,電梯裡坐著加班的員工。經常有人下電梯讓誌強覺得電梯好慢。

好不容易把餐品送出去,又要等下樓的電梯,有時一等就是十幾分鐘。心裡非常著急卻無可奈何。

夜風漸起時,他在路邊等紅燈,看見穿校服的女孩抱著奶茶跑過,髮梢沾著銀杏葉。後視鏡裡,自已的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外賣箱在風中嘩啦作響。

手機又震了,是份備註多加香菜的麻辣燙訂單,地址在老小區六樓。他深吸口氣,把電動車停在斑駁的梧桐樹下,拎起餐箱時,膝蓋發出輕微的響聲。

樓道裡冇有燈,他數著台階往上爬,塑料袋勒得手指發紅。推開安全門的瞬間,晚風裹著桂花香湧進來,他忽然想起老家那棵桂花樹。

祝您用餐愉快。他把餐遞過去,對方接過後砰地關上門。

誌強靠在冰涼的牆壁上緩了緩,聽見手機提示音又一次響起。他直起身,摸出手機點亮螢幕,夜色裡,那束白光映著他眼裡細密的紅血絲。

當誌強騎著電動車把最後一個訂單送到客人的指定位置時,客人纔打電話過來說定位錯了,那是以前租房的地址。叫誌強幫忙送到現在的地方。

誌強隻能無語的又跑了兩公裡才把餐送到客人手裡。

這樣出錯的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更可惡的是有的時侯送到那邊了客人不接電話,還找不到人。

最後隻能報備平台,等半小時冇有迴應又把餐送回到商家那邊。

有一次夜裡十二點了,客人又定錯位置,來回竟然差了六公裡,最後冇辦法隻能把餐退回商家,回去時商家已經關門了,又隻能把餐帶回家了。

結果第二天被商家投訴還扣了五十元。

錢冇掙到還浪費了一大把時間還倒貼錢。

也有碰到客人叫你幫忙帶煙的,叫你順手丟垃圾的。不幫忙就給你差評,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也有碰到不錯的客人,會給你水喝,給你蘋果吃,有的還會給你發紅包打賞。最多的收過一次十元的。

通過送外賣,誌強見識到了這個社會各種各樣的人。一天夜裡,他無數次敲響23樓鐵門時,門內傳來玻璃杯碎裂的脆響,女人帶著哭腔的聲音混著酒氣漫出來:放門口就行。

他彎腰擱下餐盒,瞥見門縫裡散落的離婚協議書,和那碗一口未動、最終被保潔收走的麪湯。

穿過三條街的梧桐樹蔭,老城區的巷弄飄著煤爐味。702號的木門總是虛掩著,輪椅上的阿婆會顫巍巍遞來顆水果糖:小夥子,幫我把垃圾捎下去唄?她點的永遠是通一家的餛飩,卻總在他轉身時聽見屋內輕聲說:老頭子,趁熱吃。誌強後來才知道,阿婆的老伴去年冬天走了。

暴雨夜的城中村,五樓的窗戶突然潑下一盆水,正澆在他仰著的臉上。還冇來得及抹把臉,八歲的小男孩舉著把塑料傘衝下樓,往他手裡塞了包紙巾:我媽媽不是故意的,她說給你五星好評!門縫裡探出張沾記麪粉的臉,女人紅著眼圈遞出袋剛蒸好的紅糖饅頭。

他見過淩晨三點寫字樓裡亮著的燈,見過給流浪貓點雞腿飯的姑娘,見過用退休金給住院老伴訂營養餐的大爺。那些印著地址的小票在他口袋裡疊成厚厚的一遝,每個數字背後都是鮮活的人生。

保溫箱的溫度涼了又熱,誌強學會了在敲門時放輕動作,學會了對他說謝謝的人回以微笑,也學會了從緊閉的門縫裡,讀懂生活千瘡百孔裡藏著的溫柔。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