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那些事兒 第4章 真正的信任,是站到對方的棋盤上,成為他不得不用的棋子。
什麼叫核心關係生態位?村頭的老木匠王瘸子常說,做傢俱得有“頂梁柱”,少了那根承重的木頭,再花哨的雕花也撐不起整個架子。人際關係裡的核心生態位,就像這頂梁柱,缺了你,對方的盤算就落不了地。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在廠裡天天琢磨給掌櫃的端茶、訂車票、誇他寫的章程天下升了官,這就是把住了樞紐的脈。
03
許多人把人和人的往來當成一錘子買賣:我給你好處,你就得立馬還我。這種心思說到底是“做交易”,而交易最怕啥?怕對方找著更便宜的賣家。真正的核心生態位,靠的是抱成團,而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就說那短視訊上賣貨最火的主播,為啥能跟品牌方綁得那麼緊?不是因為他粉絲多,是因為他真刀真槍摻和到產品裡去。有個賣零食的牌子想推新品,主播帶著人直接紮進工廠,從口味調到包裝設計,樣樣都摻和,最後還讓粉絲投票定名字。結果這零食成了爆款,主播也順理成章成了品牌的“合夥掌櫃”。品牌方敢換了他嗎?不敢。因為買賬的粉絲認的不是牌子,是主播的臉麵。
抱成團的關鍵,是讓彼此的好處長在一根藤上。你裡頭有我,我裡頭有你,要想拆開,就得連肉帶筋撕下一塊,疼得受不了,自然就拆不開了。
村裡的張屠戶和李掌櫃就是這樣,張屠戶給李掌櫃的飯館供肉,不光保證新鮮,還幫著琢磨新菜式,哪樣肉適合紅燒,哪樣適合做餡,李掌櫃的飯館火了,張屠戶的肉也賣得更俏。後來有人想挖張屠戶去彆的飯館,張屠戶說:“我走了,李掌櫃的招牌菜就沒了魂,我自己的生意也得黃,傻才乾那事。”
04
剛進廠子的年輕人總抱怨自己像個“楔子”,天天乾些雜活,挨不著正經事。可問題是——你真的是楔子嗎?還是你自己樂意當塊沒人瞧得起的碎木頭?城裡有個投行,以前有個實習生,被安排記會議筆記。
彆人照著原話抄一遍就完了,他卻把每次討論的爭執點、為啥這麼決定、甚至各位頭頭的心思傾向,全整理成圖表,附在筆記後麵。
仨月後,一次專案會上,大老闆突然問:“上次關於價錢的爭論,最後咋定的?”滿屋子人都愣著,這實習生翻開自己的分析圖,兩分鐘就說清了來龍去脈。第二天,他就被調到核心專案組了。當工具和當操盤手的區彆,就在前者隻聽吩咐乾活,後者卻主動把事情裡的窟窿填上。最後我再叮囑一句:千萬彆把“知道人家的糗事”當成自己的位置。
有個上市公司的秘書,手裡攥著老闆不少見不得光的事,自個兒覺得捏著對方的命門,結果老闆一招“明著升官暗著奪權”,把他發配到邊緣部門,成了個閒人。你得明白,糗事這東西是炸彈,揣在手裡看著威風,指不定哪天就炸了自己。真正的生態位,是你能給這攤子事添柴加火,而不是埋地雷。
老一輩說“一根筷子易折,一捆筷子難斷”,就是這個理。因為生態位的最終念想不是攥住誰,是織一張網,讓網裡的人都能撈著魚。你能補上誰的窟窿,誰就樂意進你的網裡來。所以,下次再想“拉攏人心”時,不如問問自己:
對方的主戰場在哪兒?他的彈藥庫裡最缺哪樣家夥?你能成為他的迫擊炮,還是僅僅是個放了也白放的啞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