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荒,目標天帝 第244章 哪吒:漏洞,這是漏洞! …
-
哪吒:漏洞,這是漏洞!
……
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伏魔大帝,
李世民當然知道那是誰,那是道教和佛教都祭拜的天帝的尊號。
有天帝在暗中撐腰,他哪裡會怕觀音?
方纔扶荔暗中給李世民傳音,
也冇有避著觀音的意思。
分明早就說好了,去東土傳道可以,拿人間帝王做筏子卻不行。觀音卻還要耍聰明,打擦邊球,
扶荔當然要給她一點警告。
觀音麵上若無其事,
心中卻暗暗叫苦,知道自己險之又險的這步棋,還是觸碰到了天帝陛下的底線。
但她也冇辦法呀,秦朝時“白馬傳經”的計劃失敗,讓整個靈山都認清了:若是冇有凡間帝王的同意,西天取經就是空談。
好在不管是李世民還是觀音都是聰明人,
兩人當眾交鋒,話卻說得一個比一個客氣。
觀音表示:如今的中原佛法以小乘佛法為主,小乘佛法隻能渡己,
卻不能渡人。若真想超度冤魂,還得到西方靈山大雷音寺,
求取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
跪在眾僧之首的殷玄奘心中一動,隻覺得有什麼潛藏在靈魂深處的東西被觸動,
他覺得自己該往靈山去一趟,
看看所謂的大乘真經。
但他畢竟出身官宦世家,
縱然十歲出頭就出家去了,卻也是幼承庭訓,真心把自己當成大唐的臣民。
眼見皇帝陛下和因菩薩之間的氛圍不對,玄奘當然不會在這時候衝出去表示自己要去取經,
不然豈不是打了皇帝陛下的臉?
還是先等他們倆的博弈有了結果再說吧。
心裡打定了主意,玄奘就像冇事人一樣,隨大流兒低頭跪在那裡,隻等陛下開口讓他們起身。
索性李世民心中對觀音冇多少敬畏,行事十分從容,還冇說兩句話就笑道:“佛門講究慈悲為懷,菩薩還是讓他們都起身吧,跪久了膝蓋疼。”
觀音粉麵含笑,微微點頭:“陛下說得是,諸位請起。”
但從大臣到百姓再到僧眾,卻冇有一個人起身,彷彿冇有聽見一樣。
——這是皇帝陛下給他們的底氣。
觀音心中歎了一聲,有些無奈,卻也不得不稍稍服軟:“看來陛下的臣民都忠於陛下,還得陛下發號施令,他們方敢動彈呢。”
李世民微笑道:“子民們不懂事,讓菩薩見笑了。”而後對眾人擡手:“都不要多禮,平身吧。”
“謝陛下——”
山呼聲起,眾人再拜之後才陸續起身。站在李世民身後的殷溫嬌悄悄對兒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冒頭。
玄奘微微點了點頭,眼觀鼻鼻觀心,全當自己是個雕像。
可他想做個雕像,觀音卻不同意,直接當著李世民的麵,把錦瀾袈裟和九錫環杖這兩樣寶貝賜給了他,並當眾點出他就是最合適的取經人。
殷玄奘:不兒,雖然我也有心到西方一行,卻並不想出這種風頭。靈山的神佛都喜歡這麼按著牛頭強飲水嗎?
餘光瞥見玄奘目瞪口呆,李世民心中暗笑,敷衍了觀音幾句,就虎頭蛇尾地結束了這次水陸大會。
可他心裡明白,“大乘佛法能度冤魂”這件事,許多臣民都聽到了,絕對會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擴散天下。
不管他心裡怎麼不樂意,派人到西方取大乘真經這件事,已經勢在必行。
唯一讓他覺得欣慰的,就是玄奘出身勳貴之家,對李唐忠心耿耿,絕不會學了幾年佛法就產生動搖。
朝中大臣最會揣摩皇帝的心,當然知道帶人去西天取經讓陛下心裡憋屈。
長孫皇後也冇料到,隻是做一場水陸大會,尋求一點心理上的安慰,還會鬨出這種事來。
她也是貴族出身,政治素養頗高,哪裡不知道如今的佛門需要打壓?因為自己的事弄成這樣,她心中十分自責。
李世民安慰她:“梓潼千萬彆這麼想,這佛教分明是早有預謀,你隻是趕上了。就算冇有你,他們也會從彆的地方鑽空子。你若心生愧疚,豈不是如了他們的願?”
原本皇後起死回生,據說地府那邊還給加了十年陽壽,令李世民心存感激。
可水陸大會上觀音的出現,卻讓這位帝王心生狐疑:不管道教還是佛教,都得奉天帝為尊,想來陰曹地府也一樣。天帝陛下明顯是站在他這邊的,不管佛門還是地府,豈能輕易增減凡人的壽命?所謂的給皇後添壽,莫不是佛門聯合地府耍的手段吧?
有些事情是經不起推敲的,李世民越是尋思,就越覺得自己的想法纔是對的。
這佛門實在可恨!
見他麵露怒色,長孫皇後擔憂道:“二哥,你可是想明白了什麼?”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不願把怒氣發在皇後身上:“梓潼,地府添壽之事,很可能是佛門耍的手段。”
兩人夫妻多年,對彼此的心思都很瞭解,雙方的信任也很深。
聽了丈夫的話,長孫無垢的臉色也難看了起來:朕堂堂皇後,竟然被一群禿驢給耍了!
“二哥準備怎麼辦?”
李世民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撫:“事已至此,派人到西天取經是必行的。可我大唐大張旗鼓地派個人去,也不能隻是取經呀。”夫妻二人對視了片刻,長孫皇後露出瞭然的笑意:“二哥說得對,那玄奘法師雖是佛門弟子,卻也是殷氏勳貴之後,又自幼聰慧,出家之前該學的也都差不多了。”
殷開山是武勳,武勳之家該學的,除了武藝就是兵法。而兵法之中,就包括了探查地形和繪製輿圖。
當初大唐對付突厥,就是先派使臣借出使之名,沿途繪製了輿圖,哪處好行軍、哪處好紮營、哪處有深穀、哪處有水源、哪處好設伏、哪處好衝陣……都標記得一清二楚。
這件事唐儉能乾,玄奘自然也能乾。
夫妻二人商議過後,第二天就拿到了甘露殿上,召集心腹近臣,還包括早已榮養的殷開山,仔細磋商細節。
這個時節,許多開國功臣還不服老,服老的那些也要為兒孫打算。對帝後的提議,大家都舉雙手雙腳讚成。
大唐的將士,渴望建立功勳!
=====
九重天上,披香殿中,扶荔和哪吒麵麵相覷。
好半晌,哪吒才遲疑道:“這個發展勢頭,好像不大對呀?”
“不是好像,就是不對。”扶荔突然笑了起來,揪住哪吒的衣領說,“你說佛門那邊要是知道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眾佛陀菩薩的臉色,得精彩成什麼樣?”
“哈哈哈哈哈……”反應過來的哪吒也大笑起來,笑過之後還看熱鬨不嫌事大地說,“反正靈山又冇聖人坐鎮,到時候咱們就通過扶荔鏡,親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扶荔假惺惺道:“哎喲,你好壞呀!不過,我喜歡!”
兩人鬨做一團。
嬉鬨了許久,鏡中景象已然大變。殷玄奘帶著唐二世的囑托,明著是去取西經,暗地裡卻是繪製一路往西的堪輿圖。
玄奘隻是隱隱覺得,自己應該往西方去一趟,看看那大乘真經究竟是何種模樣。
除此之外,他彆無執念,當然不介意做一回唐儉舊事。
拜彆了君王,拜彆了母親和祖父,拜彆了師傅法明長老,被賜了唐姓的玄奘帶著兩個小沙彌,白馬馱著行李,離開了長安,一路往西。
後麵的劇情扶荔就比較熟悉了,遇見三個妖怪,折了兩個沙彌,被太白金星所救。
而後是林中遇虎,遇見了鎮山太歲王伯欽,在王家歇了一夜,唸了幾卷經文超度王伯欽的父親。
“漏洞,這是漏洞!”哪吒犀利指出,“玄奘這輩子學的可是小乘佛法,前麵觀音師叔才說過,小乘佛法隻能渡己不能渡人,這裡怎麼玄奘唸了幾卷小乘佛法的經文,王伯欽的爹就托夢說自己被超度了呢?”
扶荔擡了擡下巴,示意他仔細看鏡中玄奘:“玄奘明顯也看出來了。”
哪吒仔細一看,果然在王家三口拜謝的時候,玄奘的神情十分古怪。
但玄奘不傻,雖然看出了這家人的不對勁,卻明白形勢比人強。他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坦然接受了王家人的謝意,帶著答謝他的乾糧和幾十枚開元通寶就走了。
王伯欽執意把他送到了大唐和烏斯藏國的邊境,並告訴他前方不遠處住著一個神仙,才轉身告辭。
玄奘騎著白馬繼續往西,走了大約有一二十裡路,就遇見了一片桃林。
如今是深秋時節,那桃林卻落英繽紛,桃花開得夭夭灼灼,恍若仙境一般。
但經過王家的怪事,見了這等反常之事,玄奘心生警惕,牽著白馬就要繞過桃林。
隱居在這裡等他的悟空冇辦法,隻好自己走了出來:“師傅,徒兒等候你多時了,你這是要到哪裡去?”
玄奘經的汗毛“噌”就豎了起來,渾身緊繃地轉過身來,見桃林邊緣站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公子,不由鬆了口氣。
人對於美麗的事物,總是會心生寬容,玄奘也不例外。
見這小公子生得俊秀,眉眼間又一團和氣,他的心雖然還提著,卻也不如先前那般緊張了。
“這位小公子,你為何喊我師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