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人在紅樓,以武服人 > 第41章 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人在紅樓,以武服人 第41章 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隆興皇帝斷想不到,他那聲“發兵”已被八百裡加急送到雍老四的案頭。

為了緩和遼東地區滿漢矛盾、鞏固統治,雍老四繼位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推動“滿漢一家親”,打破滿漢官員的壁壘,提拔了好些有才乾的漢臣,讓他們參與核心政務,甚至擔任軍機大臣等重要職務;同時還提倡滿漢文化交流,鼓勵滿洲子弟學習儒家文化,同時尊重漢族的傳統習俗,過漢族的節日。

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穩定了遼東社會秩序,但無法消除滿漢之間的根本矛盾。並因觸動了滿洲貴族的既得利益,壓縮了他們在朝堂上的傳統權力空間,引發了他們的強烈不滿和抵製。

遼東雖小,康老三在位期間依然上演了“九子奪嫡”,素有“八賢王”之稱的允祀及其黨羽並未因雍老四繼位而徹底放棄權力爭奪,“八爺黨”成員涵蓋宗室、八旗貴族、朝臣和地方官員,勢力盤根錯節,雍老四難以迅速清除,需逐步佈局,分化打擊,才能徹底瓦解八爺黨。

雍老四繼位後,先是封允祀為和碩廉親王,讓其擔任總理事務王大臣,安撫八爺黨,穩固自身權力;同時大力提拔漢臣,將忠於允祀的滿臣逐步調離朝堂核心位置,掌控朝政主動權。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一步,通過一場戰爭,打破舊有軍事權力格局,將軍隊指揮權牢牢收歸己有,為清算八爺黨做準備。

可天不遂人願,原本勝券在握的大戰發生了變故,一把大火燒光了雍老四的氣運,兩黃旗接連遭遇重創,折損了大量精銳不說,親信將領或戰死殞命,或被八爺黨彈劾下獄,就連提拔的漢臣也被牽連。這幾年的苦心謀劃,算是功敗垂成了。

養心殿西暖閣,見老八和老十四並肩坐在一起,雍老四剛纔還因大梁上當而有的那點高興,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

一直暗暗關注雍老四的老十三心裡一咯噔,擔心他的倔脾氣誤了大事,急忙說道:“萬事俱備,現在隻欠東風了。”

雍老四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冷哼一聲,跟著從檔案堆裡抽出一張墨箋:“方魁已經從京城回來了。忠順王收了金子,許諾他,隻要兵部‘開印’,就會著手為其運作官職,且此事最遲不晚於二月上旬。”

老十三接言:“時機再好不過。到時候大梁軍隊正和蒙古人交鋒,根本抽不開身。一個月時間,咱們既能從容準備,方魁的家人也能平安順利出關,一舉兩得。”

雍老四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老八:“這幾日辛苦你了,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軍需糧草湊齊,殊為難得!”

老八淡淡地答了一句:“分內之事,何勞皇上聖獎。”

雍老四心情複雜,這個“賢”得緊的八弟如果能一心一意輔佐自己,卻是難得的人才。

想到這裡,他把目光轉向了李德全:“擬旨,著賞廉親王親王雙俸。”

李德全大聲答道:“嗻!”

“臣弟叩謝皇上恩典!”老八不得不起身行禮。

這時,雍老四竟然站了起來,接著走上前,雙手將老八扶了起來。

老八冇想到雍老四會親自來扶他,一時有些失神。

老十四則翻了個白眼,低聲嘟囔:“假惺惺。”

這話雖輕,卻清晰地鑽進每個人的耳中。

老十三立刻瞪了他一眼,跟著望向雍老四,眼中滿是“忍忍,顧全大局”的示意。

老八回過神來,不禁瞟了一眼雍老四。

雍老四卻是麵無表情,隻額角上青筋不易覺察地抽搐了一下。

他鬆開了老八的手臂,“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僅靠朕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挑不起的。八弟、十三弟、十四弟”

老八、老十三:“臣弟在。”

“你們願意和朕一起來挑這副擔子嗎?”雍老四的目光卻緊盯著老十四。

老十三立刻跪倒在地,答道:“縱遇千難萬險,臣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見老四兩隻眼端的耍習嘶琶爬鮮墓螄攏骸拔肆凶媼凶詰慕繳琊ⅲ嫉芤宀蝗荽牽
彼底龐擲死鮮囊幌隆Ⅻbr/>老十四一聲不吭。

老八急了:“老十四”

老十四這纔不情願的“嗯”了一聲。

雍老四的眼裡冒出火來,雙手捏成拳。

老十三忙轉了話題:“李德全,飯準備好了嗎?”

李德全:“回十三爺,都準備好了。”

“怎麼不早說?想餓死我啊!”

老十三:“有什麼事,邊吃飯,邊慢慢說吧。”說著竟咳嗽起來。

“冇事吧?”雍老四一臉擔憂。

老十三擠出笑容:“冇事,就是餓了”

“傳膳!快傳膳”

雍老四扶著老十三走了出去,一邊說道:“咱們兄弟好久冇在一起吃飯了,今兒冇什麼君臣規矩,隻論你我兄弟情分”

老八站了起來,對老十四:“不要胡鬨。”

老十四冷笑道:“遇到過不去的坎兒,這纔想起兄弟”

“不要胡說!”

老八打斷了他的話,“此戰關乎我大清國運,咱們必須幫他為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關外暗潮已在悄然翻湧,賈瑾卻一無所知。即便知曉,此刻的他也無心思慮,隻因一道棘手的抉擇,正讓他舉棋不定。

蘇州是江南士紳的地盤,即便心裡清楚他們不會輕舉妄動,但謹慎點總冇錯。初五剛過,賈瑾便帶著林黛玉、邢岫煙和邢忠夫婦動身,匆匆返回了揚州。

邢岫煙雖冇上過學,卻有著不俗的文學功底與審美格調,能精準理解林黛玉所作詩詞的深層意涵,倆人迅速成了好姐妹,整天湊在一起探討詩詞妙句,反倒把賈瑾給晾在了一邊。

林如海的書房裡,賈瑾靜靜地坐著,書案上擺著一封信。

早知道甄家是太上皇的心腹,他在金陵時刻意迴避,不願與其牽扯,可“怕什麼來什麼”,甄家還是找上了門,並且送來一封信。

甄應嘉的信中雖未提及太上皇半個字,但話裡話外的傾向性再明顯不過,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要他站隊太上皇。

哪怕對《紅樓夢》劇情一無所知,他也不會傻到站隊太上皇,除非是瘋了纔會這麼做。

因此,賈瑾並不是糾結站隊問題,而是不知道該不該將這封信交給皇帝。

交出去,不僅會得罪太上皇與甄家,還會被隆興皇帝暗自打上“不可信”的烙印。可若不交,日後東窗事發,麻煩也定然不小。

他覺得交出去的弊處大於益處,且甄應嘉不會自曝此事。

想了半晌,賈瑾決定不交。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了香菱的聲音:“二爺,姑娘請二爺過去吃元宵呢。”

賈瑾回過神來,笑了笑,這丫頭竟還記得喊他吃元宵,難得啊!站起身,隨手將信扔進火盆,待那封信徹底燒成灰燼,才拉開了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