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紅樓,以武服人 第62章 飛蛾撲火
-
賈瑾不是大皇子,管殺不管埋。
滅範家滿門,本就是為了震懾那些膽大妄為的商人,因此根本不用封鎖訊息,直接叫來那些被範家壓迫的佃戶處理屍體。
這些佃戶被欺壓得太久,在賈瑾的默許下,當場就把今天過壽的老壽星,還有半死不活的範家家主,亂棍打死!
留下五十人協助二虎看管範家財物,賈瑾即刻率領其餘人連夜趕路,追捕範家大公子。
利箭離弦的“嗖”聲刺破晨霧,裹挾著勁風,迎向天邊初升的太陽,精準命中縱馬狂奔的“非我族類”,那人悶哼一聲,從馬背上摔下。
又一支箭矢撕裂空氣,範家大公子身後最後那名“非我族類”應聲墜馬,濺起一地塵土,冇了遮擋,範家大公子的身影徹底露出來,他拚了命地抽打馬臀,催馬狂奔。
賈瑾張弓搭箭,箭頭對準範家大公子後心,略想了想,又轉向他右肩。隻見弓弦輕顫,箭矢便精準釘入對方肩頭。
範家大公子一聲慘叫,手中馬鞭墜地,胯下那匹早已累得氣喘籲籲的戰馬冇了馬鞭的驅趕,慢慢停了下來,任憑他如何踢打,也隻是原地打轉,再不肯前奔半步。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破空而來,是個套索!精準套住他的脖子。他還冇來得及反應,便被一股蠻力狠狠拽下馬背,整個人趴在大草原上被拖拽著狂奔,粗硬的套索勒得他眼前發黑,意識漸漸模糊,就在脖頸似要被扯斷時,拖拽的力道突然一鬆,停住了。
草地的碎石硌得他生疼,他卻隻顧著大口喘氣,一邊去解脖頸上的套索,一隻大腳突然踩住了繩頭,將他剛湧起的力氣生生壓下。他掙紮著抬眼,模糊光影裡,正是賈瑾那張麵無表情的臉。
就在他快要窒息之時,賈瑾挪開了腳,讓他再次呼吸到了新鮮空氣。
他大口喘著氣,耳邊響起賈瑾那冰冷的聲音:“說吧,給你個痛快。”
他緩了緩,待腦袋清醒了些,咬牙折斷肩上的箭。接著用左手撐住地麵,藉著一股狠勁翻了個身。他仰望著居高臨下的賈瑾,嘴角扯出一抹帶著血腥的笑,聲音沙啞卻帶著報複的快意:“來不及了”
賈瑾皺了皺眉:“什麼來不及了?”
他先是一怔,隨即爆發出一陣哈哈大笑:“原來你們不知道啊!”
賈瑾臉一沉,抬腳便踩在他右肩上,不過稍稍發力,他便痛得蜷起身子,淒厲的叫聲破口而出,臉色瞬間冇了血色,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
賈瑾腳腕猛地一擰,一聲不似人聲的淒厲慘嚎響起。
賈瑾這才緩緩挪開腳,居高臨下地看著他,“說吧。”
“我說,我說”範家大公子聲音嘶啞又微弱,斷斷續續地把所有事和盤托出。
對進入草原作戰的農耕軍隊而言,糧道是生命線且必須頻繁調整,避免因路線固定被反覆打擊。
賈瑾腦子裡“嗡”地一下,範家竟摸清了前線大軍的糧草運輸路線、具體時間,還有護衛人數及裝備情況。
更要命的是,東察哈爾聯軍昨晚就拿到了情報,運糧隊危險了!
見賈瑾麵色陰晴不定,範家大公子嘴角勾起一抹暢快的笑:“就算你現在立刻去大同調兵,也趕不及了!冇了這批糧草軍械,前線大軍必敗無疑,他們全得給我們範家陪葬!”
話未落音,賈瑾眼中寒光乍現,腰間佩刀“唰”地出鞘,手起刀落間,他的頭顱已滾落在地。
賈瑾反手一甩,刀身血跡飛濺落地,隨即還刀入鞘,大聲說道:“地圖!”
一名親兵立刻從腰間竹筒中抽出地圖,雙手展開。他目光在地圖上一掃而過,當即下令:“去殺虎口!”
眾人翻身上馬,朝著殺虎口疾馳而去。
殺虎口是長城沿線極具戰略價值的軍事重地,因地處晉蒙交界的平緩地帶,是蒙古騎兵南下進入山西腹地的重要通道,是抵禦蒙古部落的前沿屏障,堪稱晉蒙邊境的“咽喉鎖鑰”。
大梁與察哈爾簽訂盟約之後,殺虎口的軍事功能從“禦敵”轉向“控邊”,成為大梁與察哈爾貿易的重要關口。雖然戰略方略改了,但駐軍卻冇有減少,長城隘口
新舊兩戍堡共有一千五百餘名守軍,其中騎兵五百餘人。
憑藉皇帝的聖旨,且事態萬分緊急,賈瑾成功勸說守將,不僅征調了所有騎兵,還召集了各將領身邊弓馬嫻熟的親兵,勉強湊了八百人。
這批糧草軍械由三千騎兵、兩千步卒護送,東察哈爾聯軍若想將其一口吞下,至少得出動萬餘騎兵。他這八百人衝上去就是飛蛾撲火。可守將的一句話卻讓他看見了希望,庫房裡存著重甲!
梁軍雖更換了布麵甲,但九邊與各武庫依然儲備著大量鐵甲,殺虎口這類重要的軍事樞紐,為了應對可能的戰爭威脅,武庫中會配備各種類型的武器裝備,包括重甲,以滿足防禦和作戰的需求。
另外,八百是個好數字啊!
殺虎口作為邊境貿易要衝,商隊來往不絕,最不缺的便是馬匹和大青騾。不多時便征集到上千匹,再加上馬場原有的戰馬,恰好能讓賈瑾一行人配齊“一人雙馬”,外加一頭專馱鎧甲的騾子。
一切就緒,賈瑾當即拔營,朝著關外奔去。
遠方塵土卷著隊伍越行越遠,守將長歎一聲,這點人馬,不過是飛蛾撲火罷了,大同那邊也冇多少駐軍,隻能盼著朝廷能儘早調撥糧草軍械,才能度過這個難關。
範家大公子說得對,調兵已經來不及了!
殘陽下的大草原,喊殺聲震天。無數身著羊皮襖的蒙古騎兵縱馬狂奔,圍著梁軍用糧草輜重大車築起的防線打轉,弓弦響個不停,箭矢密如驟雨射向陣中,慘叫聲此起彼伏,梁軍與倖存民夫接連中箭倒地。
梁軍拚死反擊,手中鳥銃接連噴出刺鼻的黑煙,銃彈破空而去,不時有蒙古人從馬背上重重摔落。而大車另一側的戰場更加慘烈,蒙古騎兵仗著人數優勢,對梁軍騎兵展開圍殺。
誰都清楚,這場騎兵廝殺,纔是決定此戰勝負的關鍵。
眼間己方騎兵落入下風,押糧官長歎一聲,知道他們活不成了,便下令焚燒糧草軍械,不能便宜了蒙古人。
刹那間,火光沖天而起,劈啪作響的燃燒聲中,滾滾濃煙如同黑龍般扶搖直上,硬生生遮去了半邊天,那濃重的煙影,在數十裡外都清晰可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