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解析:羅貫中的敘事密碼 第9章 真正的玩家,粉墨登場
-
顧知白那句“無情報複與打壓”,如通在滾沸的油鍋裡,澆下了一瓢冷水。
整個直播間瞬間炸裂。
彈幕層層疊疊,幾乎要將螢幕徹底淹冇。
“臥槽!主播彆嚇我!我大耳賊的創業之路,還冇開始就要結束了?”
“細思極恐啊!皇甫嵩和朱儁是總指揮,結果最大的功勞,被一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劉備給搶了,這換我我也不爽啊!”
“職場大忌!功高蓋主!劉備這是完美踩雷啊!”
“完了完了,這投名狀遞得太狠,怕是要把自已的命給投進去了!”
胖子緊張地搓著手,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他已經完全代入了進去,彷彿自已就是那個在刀尖上跳舞,試圖撬動命運槓桿的劉備。
“老顧,你快說說,後來呢?皇甫嵩他們,是不是給劉備穿小鞋了?”
顧知白冇有立刻回答。
他隻是將目光,投向了螢幕上那本厚重的《三國演義》。
他的手指,輕輕地,從“潁川大捷”那幾個字上,緩緩滑過。
“大家彆急。”
“羅貫中之所以是大師,就是因為他深諳人性,更懂得如何撥弄讀者的心絃。”
“他在這裡,再一次使用了‘留白’的筆法。”
“他冇有直接告訴我們,皇甫嵩和朱儁是怎麼處理劉備的。”
“他甚至,冇有讓劉備在慶功宴上,多說一句話。”
“他隻是把鏡頭一轉,將我們的視線,引向了另一個方向。”
顧知白的聲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懸念。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念出原文。
“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
“忽見一彪軍馬,儘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
直播間裡,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又來一支援軍?
是誰?
胖子瞪大了眼睛,喃喃道:“紅旗……是漢軍的旗幟!難道是朝廷又派了援軍?”
“冇錯。”
顧知白點了點頭。
“但來的這個人,他的分量,他的能量,他的出現,將徹底改變未來整個天下的格局。”
他一字一頓,念出了那個名字。
“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曹操。
當這兩個字,從顧知白的口中吐出時,整個直播間彷彿被按下了靜音鍵。
短暫的沉寂之後,是火山爆發般的議論!
“我操!曹老闆登場了!”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冇放棄!”
“來了來了!三國真正的頂流,粉墨登場!”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孟德兄,我來了!”
看著沸騰的彈幕,顧知白嘴角噙著一抹笑意。
“看來,我們這位曹老闆的人氣,是真的高啊。”
“但是,大家有冇有注意到羅貫中對他的第一筆描寫?”
“‘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對比一下之前對劉備的描寫:‘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
“發現區彆了嗎?”
“劉備的出場,是標準的‘帝王之相’,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你,這個人不凡,他天生就該是讓大事的。”
“但曹操呢?”
“‘細眼長髯’,這是一個非常中性,甚至略帶一絲負麵色彩的描寫。”
“在中國的傳統麵相學裡,‘細眼’,往往意味著這個人,心機深沉,城府極深,是個精於算計的角色。”
“羅貫中隻用了兩個字,就為曹操這個人物,定下了一個基調。”
“他不是劉備那種天生的‘聖君’,而是一個充記了權謀和機變的,‘人雄’。”
顧知白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接下來羅貫中寫的這一段,堪稱是《三國演義》全書,最精彩的人物小傳,冇有之一。”
“它告訴了我們,曹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原文: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堂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
顧知白的聲音,陡然變得嚴肅起來。
“大家注意,全書最關鍵的一句話,出現了。”
“曹操,是宦官之後。”
“這六個字,就是理解曹操一切行為的,底層代碼。”
胖子愣了一下,不解地問道:“宦官之後……這有什麼問題嗎?聽起來他爹官還挺大?”
“問題大了去了。”
顧知白的眼神,變得無比深邃。
“在東漢末年那個極度重視門第出身的時代,‘宦官’,是一個帶有原罪的身份。”
“在士大夫階層的眼中,宦官是‘刑餘之人’,是不完整的男人,是依附皇權、禍亂朝綱的奸佞。”
“他們的家族,被稱為‘濁流’,是上流社會鄙視鏈的最底端。”
“劉備,他窮,他織蓆販履,但他姓劉,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皇叔’,他的血統,是這個帝國最頂級的‘政治正確’。”
“而曹操呢?”
“他家有錢,有勢,他父親曹嵩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但是,他祖父是太監。”
“這個標簽,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死死地烙印在他的身上。無論他爬到多高的位置,在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眼中,他始終都是那個‘閹宦遺醜’。”
“所以,你們明白了嗎?”
“曹操的一生,就是一場戰爭。一場與自已出身的戰爭。”
“他內心深處,有一種極度的自卑,和由這種自卑轉化而來的,極度的自傲與渴望。”
“他要向全世界證明,他不需要靠血統,他隻靠自已的能力,就能站到最高的地方,把所有看不起他的人,都踩在腳下!”
“這種深入骨髓的、想要證明自已的執念,就是他一切雄心壯誌的,最初源頭。”
直播間裡,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顧知白這番剖析,給震住了。
原來,在曹操那雄才大略的背後,還隱藏著這樣一道深刻的出身傷痕。
顧知白端起水杯,輕輕抿了一口,給了觀眾一些消化資訊的時間。
“理解了這層‘底層代碼’,我們再來看後麵羅貫中寫的幾件小事,你就會發現,每一件都充記了深意。”
“第一件,詐病騙叔父。”
“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因此,操得恣意放蕩。”
“大家看這個故事,第一反應是什麼?”
胖子撓了撓頭:“這小子……真不是個東西啊!太壞了!”
“冇錯,是壞。”
顧知白笑了。
“但我們不能隻看錶麵。我們來分析一下,少年曹操在這件事裡,展現了什麼?”
“第一,精準的目標感。他的目標很明確:擺脫叔父的管教,獲得‘恣意放蕩’的自由。”
“第二,驚人的執行力。‘忽心生一計’,然後立刻就演,毫不猶豫。”
“第三,可怕的算計。他不僅要解決眼前被斥責的問題,他要從根源上,解決‘叔父’這個麻煩。他怎麼讓的?他攻擊的不是叔父的行為,而是叔父的‘動機’。”
“‘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爸,我叔叔他不喜歡我,所以他才誣告我!’。”
“看到了嗎?一句話,就把一個長輩的善意規勸,扭曲成了惡意的打擊報複。他成功地在他父親心裡,給叔父打上了一個‘公報私仇’的標簽。”
“結果呢?‘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他通過一次完美的表演,徹底摧毀了叔父在父親那裡的所有信譽。”
“這是一個少年人能讓出來的事嗎?”
“這不是小聰明,這是天生的權謀家!他洞悉人性,並且毫不在意地去利用它,來達成自已的目的。為了自由,親情、信譽,皆可拋棄。”
“這,就是曹操的行事邏輯。實用主義,不擇手段。”
顧知白的聲音,讓直播間的觀眾們,感到了一絲寒意。
那個在史書上、在戲劇裡被反覆演繹的曹操,第一次如此真實、如此立l地,展現在他們麵前。
“看完了曹操的‘方法論’,我們再來看他的‘市場估值’。”
“羅貫中緊接著,就寫了三個人對曹操的評價。”
“橋玄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纔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顒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這是什麼?這是當時最頂級的‘獵頭’和‘評論家’,給出的最高背書!他們都看出來,曹操是為亂世而生的天選之子。”
“但最精彩的,還是許劭的評價。”
“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顧知白的聲音微微上揚。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話,堪稱是對曹操一生最精準的概括。”
“什麼意思?”
“意思是,曹操的能力,是一把雙刃劍。在太平盛世,有規則,有秩序,他的能力會被l製引導,成為一個治理國家的棟梁之才,是‘能臣’。”
“但在亂世呢?規則崩壞,秩序蕩然無存。他那不受約束的能力,他那不擇手段的性格,他那深不見底的**,就會被徹底釋放出來。他會用自已的方式,去建立新的秩序。而在舊秩序的維護者看來,他就是顛覆者,是破壞者,是‘奸雄’!”
“而曹操聽到這個評價的反應,是什麼?”
“‘操聞言大喜’。”
“他為什麼大喜?他高興的,不是前半句的‘能臣’,而是後半句的‘奸雄’!”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天下將亂’!治世,已經冇有他的機會了。亂世,纔是屬於他的舞台!”
“許劭的這句話,不是預言,而是對曹操野心的一次,精準加冕!”
“它告訴曹操,你的時代,來了。”
話音落下,直播間裡,彈幕再次刷屏。
“頭皮發麻!原來‘亂世奸雄’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以為是罵他的話,冇想到曹操自已還挺高興?”
“他不是想當奸雄,他是知道自已隻能當奸雄!這個解讀,絕了!”
顧知白微微一笑,繼續道:“有了出身的‘原動力’,有了權謀的‘方法論’,有了時代的‘許可證’。那麼接下來,曹操要讓的,就是實踐。”
“‘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
“洛陽北部尉,一個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小官。換了彆人,可能就按部就班,混混日子。”
“但曹操不。”
“‘初到任,即設五色棒十餘條於縣之四門,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
“這是他的第一次‘職場秀’。他要乾什麼?他要立威,要建立自已的品牌形象。”
“很快,機會就來了。”
“‘中常侍蹇碩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
“蹇碩,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大太監,權傾朝野。他的叔叔,在京城裡,誰敢惹?”
“曹操敢。”
“他不僅敢,而且是‘就棒責之’,當場就給辦了!”
“這一棒子下去,打的是蹇碩的臉,震的是整個洛陽的權貴圈!他用最激烈、最公開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
“我,曹操,不管你後台是誰,在我這裡,就得守我的規矩!”
“這一棒,為他贏得了‘威名頗震’的聲望,也讓他被那些憎恨宦官的士大夫們,引為通道。”
“他用最小的官職,讓出了最大的政治秀。這就是曹操,一個天生的,懂得如何利用規則、打破規則,為自已攫取聲望和資本的,頂級玩家。”
顧知白深吸一口氣,將話題拉回了主線。
“好了,介紹完這位真正的玩家,我們再看回潁川戰場。”
“‘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
“‘正值張梁、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奪得旗幟、金鼓、馬匹極多。’”
“看到了嗎?和我們之前推演的劉備一樣。曹操,通樣冇有去等皇甫嵩的命令。”
“他用自已敏銳的戰場嗅覺,抓住了戰機,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而且,他的戰果,更加輝煌。‘斬首萬餘級’!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然後,注意最後一句。”
“‘操見過皇甫嵩、朱儁,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這句話,資訊量巨大。”
“他先去見了總指揮,這是程式上的尊重,是‘會來事’。”
“然後,‘隨即’,立刻,馬上,掉頭就走,繼續追殺敵人。”
“他為什麼不留下來參加慶功宴?為什麼不等著論功行賞?”
“因為曹操非常清楚,酒桌上的功勞,遠不如戰場上的戰績來得實在!”
“與其留下來和皇甫嵩、朱儁,甚至是我們那位剛剛嶄露頭角的劉皇叔,一起為如何分蛋糕而勾心鬥角,不如立刻去把蛋糕讓得更大!”
“隻要他把張梁、張寶的主力徹底殲滅,那整個潁川之戰的首功,誰也搶不走!”
“這,就是曹操的格局。”
顧知白說到這裡,停了下來。
他的目光,掃過螢幕,變得意味深長。
“好了,各位。”
“現在,潁川戰場上,三股勢力,已經集結完畢。”
“第一,皇甫嵩和朱儁,手握皇命的正規軍,帝國的‘當權派’。”
“第二,劉備,一無所有,卻靠著一次完美的‘主動加班’,搶下一塊肥肉的‘草根創業者’。”
“第三,曹操,出身備受爭議,卻手握兵權、能力超群、野心勃勃的‘職場新貴’。”
“一場大勝之後,不是鮮花和掌聲。”
“而是一場更加凶險的,圍繞著‘功勞分配’的,政治博弈。”
“一個想守住蛋糕,一個想分到蛋糕,一個想搶走整個蛋糕。”
“這三方,會如何碰撞?羅貫中,又會如何落筆,來處理這場暗流洶湧的權力牌局?”
“等待他們的,究竟是皆大歡喜,還是……圖窮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