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錦繡河山 第2章 劉虞的震驚與人脈
-
長夜將儘,窗紙透出熹微的晨光。劉世榮(劉錦)徹夜未眠,眼中雖布有血絲,精神卻異常亢奮。紛亂的思緒在反覆拉扯中,終於沉澱出一個清晰無比的核心——欲成大事,必先聚才。
空有先知,而無執行之人,一切皆是虛妄。
他仔細推敲了說辭,必須足夠崇高,足夠震撼,才能打動父親,也必須足夠符合他“漢室忠良之後”的身份。
深吸一口氣,他整理好衣冠,徑直前往父親的書房。劉虞正在用早膳,見他這麼早前來,且眼神中再無昨日的迷茫與驚悸,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堅定,不由放下箸匙,溫和問道:“世榮,傷勢可好些了?何事如此急切?”
劉世榮躬身一禮,聲音清晰而沉穩:“父親,孩兒經昨夜深思,有一事懇請。”
“講。”
“孩兒懇請父親準許我外出遊學!”
“遊學?”劉虞微微蹙眉,“你傷勢未愈,且年方十四,為何突然有此想法?在州府之中,為父亦可為你延請名師。”
劉世榮抬起頭,目光灼灼,迎著父親審視的眼神,一字一句道:“父親,於府中讀書,所聞不過聖賢章句,所見不過薊城方隅。孩兒……孩兒昨夜輾轉反側,想起一路所見,邊民之苦,胡騎之患,乃至朝中……唉。”
他適時停頓,露出一絲符合年齡卻又超越年齡的憂憤,隨即語氣變得激昂:
“父親常教誨,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已任。我劉氏世受漢恩,值此之時,豈能安坐於書齋之內,隻求獨善其身?孩兒聽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四句如洪鐘大呂,震醒夢中之人!孩兒資質愚鈍,不敢妄比先賢,然此心此誌,願效仿之!”
他引用的這橫渠四句,如通一聲驚雷,在這清晨的書房中炸響。其氣象之宏大,立意之高遠,完全超出了一個十四歲少年應有的格局,甚至超越了當時大多數皓首窮經的儒生!
劉虞徹底震撼了。
他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輕落在案幾上,身l微微前傾,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次子。這四句話中蘊含的磅礴力量與終極關懷,與他內心深處的政治理想產生了劇烈的共鳴。他彷彿看到,自已那個聰慧卻略顯跳脫的兒子,在一夜之間,完成了一次驚人的蛻變,誌向之遠大,令他這個父親都感到心驚,繼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狂喜!
書房內陷入了一片死寂,隻有炭火燃燒的細微聲響。
良久,劉虞才緩緩吸了一口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好!好!好一個‘為萬世開太平’!”
他目光銳利如刀,彷彿要剖開兒子的內心,“世榮,你可知此言分量?可知此路之艱險?”
“孩兒知道!”劉世榮毫不退縮,“正因其艱,因其重,孩兒才更覺自身淺薄!故欲外出遊學,非為逃避,實為尋找!尋訪名師,結交俊傑,增廣見聞,磨礪心誌!幽州雖好,終是偏安一隅。孩兒想去潁川,去洛陽,去見識天下英才,去聆聽真正的大道之聲!他日若得一二賢才輔佐,通曉經世濟民之實學,方能真正為父親分憂,為這飄搖的大漢……儘一份綿薄之力!”
他將“結交俊傑”的目的,巧妙地包裹在“尋訪名師”、“增廣見聞”和“匡扶漢室”的宏大敘事之下,一切都顯得那麼順理成章,那麼正氣凜然。
劉虞深深地望著兒子,彷彿的事,他發自內心地支援,並願意成為弟弟未來的臂助。
劉世榮心中感慨,鄭重地向劉和行了一禮:“多謝兄長。”
其二,他去拜彆母親。
劉世榮的母親出自清河崔氏旁支,乃是妥妥的北方高門大族之女。她性情溫婉賢淑,知書達理,是典型的識大l、顧大局的大家閨秀。多年來,她相夫教子,將內宅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劉虞的賢內助。
來到母親居住的院落,一股寧靜祥和的氣息便撲麵而來。崔夫人正坐在窗下翻閱書簡,見兒子進來,臉上立刻漾起溫柔的笑意,招手讓他近前。
“母親,孩兒不日便要啟程了,特來向您辭行。”劉世榮跪坐在母親麵前。
崔夫人放下書簡,仔細端詳著兒子,眼中記是慈愛和不捨,她輕輕替他理了理衣襟,柔聲道:“出去走走,見見世麵,是好事。你父親都與我說了,我兒誌向遠大,母親心裡……既為你驕傲,又實在放心不下。”
她的話語輕柔,卻句句含著深情:“外麵不比家裡,衣食住行,皆需自已當心。要聽高軍侯的話,莫要任性涉險。與人交往,當以誠為本,但也要心存謹慎。”
她並不過多追問兒子那些宏大的抱負,隻是作為一個母親,叮囑著最樸實、也最關切的細節。
“母親教誨,孩兒銘記於心。”劉世榮感受著這份純粹的母愛,心中柔軟。
崔夫人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既有對兒子的期許,也有一絲深藏的憂慮:“你父親對你寄望甚深,你兄長又是個直性子……我們這一家子的將來,或許真要多倚仗你了。榮兒,切記,無論走到哪裡,讓事但求問心無愧,於國於家,皆是如此。平安,最重要。”
她的話語一如既往的溫和,卻彷彿看透了許多事情,將家族的重量與母親的牽掛,一併交付於他。
“孩兒明白,定會謹記母親之言,凡事三思而後行。請母親務必保重身l,等孩兒學成歸來。”劉世榮向母親深深叩首。
拜彆了兄長與母親,劉世榮心中那份離彆的感傷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漸漸被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所取代。他的身後,不僅是父親的期望,還有兄長的無條件支援,以及母親溫柔的牽掛。
這讓他更加堅定了此行必須有所作為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