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331章 偶遇臥龍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接著就見一群人騎著馬,沿著江邊的小路過來。
為首的是個穿著青衫的年輕人,手裡拿著把羽扇,看起來溫文爾雅,後麵跟著幾個同樣穿著儒衫的人,像是在踏青。
貂蟬也停了下來,好奇地看著他們。
那青衫年輕人看到貂蟬手裡的劍,又看到地上斷落的柳枝,眼睛微微一亮,勒住馬,對著葉青山拱手道:“這位兄台,令徒的劍法很是彆致,不知師從何人?”
葉青山抬頭看了眼那年輕人。
羽扇、青衫,還有那股溫文爾雅又帶著幾分傲氣的氣質,不是諸葛亮是誰?
建安七年,他應該還在隆中隱居,和崔州平、石廣元他們交遊。
“不過是教丫鬟學點防身的把式,談不上師從。”
葉青山拱手回禮,語氣平淡,“閣下是?”
“在下諸葛亮,字孔明,就住在附近的隆中。”
諸葛亮翻身下馬,走到葉青山麵前,目光落在他身上,帶著幾分探究,“剛才聽兄台說‘龍歸海’,莫非兄台的劍法,是劍仙的傳承?”
葉青山心裡一動。
他這“青冥劍法”學自另一個緯度的三國,哪來的什麼劍仙?
不過諸葛亮這麼問,倒省了他解釋的功夫。
他笑了笑,沒承認也沒否認:“隻是偶然得到的一本舊劍譜,胡亂練的,讓孔明先生見笑了。”
諸葛亮顯然不信,又看向貂蟬手裡的劍:“令徒的劍法裡,有‘龍’字訣的韻味,剛柔並濟,絕非普通劍譜能比。
兄台若是不介意,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喝杯茶,聊聊劍法?”
旁邊一個穿著紫衫的年輕人也附和道:“是啊,我等正要去前麵的茶寮喝茶,兄台若是有空,不如一同前往?”
這是崔州平,諸葛亮的好友。
葉青山看了眼貂蟬,對她點點頭,便笑著答應:“也好,那就叨擾孔明先生了。”
幾人來到江邊的茶寮,找了個臨窗的位置坐下。
茶寮老闆端上剛泡好的綠茶,茶香嫋嫋,混著江風,很是愜意。
崔州平喝了口茶,笑著問葉青山:“兄台看著麵生,像是剛到襄陽?不知兄台貴姓,從哪裡來?”
“在下葉青山,從徐州來,遊曆至此。”
葉青山放下茶杯,“聽聞襄陽學風濃厚,想來看看。”
“徐州?”
諸葛亮眉頭微挑,“去年曹操屠徐州,兄台能從徐州出來,也是不易,不知兄台對如今的時局,有何看法?”
葉青山知道諸葛亮是在試探他,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時局混亂,袁紹病重在冀州,袁譚、袁尚兄弟不和,曹操必然會趁機北上。
劉表據守荊州,看似安穩,實則內部派係林立,難成大事。
說到底,還是百姓受苦。”
這話一出,諸葛亮和崔州平都愣住了。
他們也覺得袁紹兄弟會內鬥,曹操會北上,但葉青山說得如此肯定。
而且隻提“百姓受苦”,不提爭霸,倒讓他們有些意外。
諸葛亮放下羽扇,目光更亮了:“兄台說得有理,隻是不知兄台覺得,亂世之中,當如何安身?”
“安身不難,安心不易。”
葉青山笑了笑,指了指窗外的漢江,“就像這江水,不管流到哪裡,隻要守住本心,就不會迷失方向。
我不過是個讀書人,隻想看看這天下,教丫鬟學點本事,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就夠了。”
諸葛亮看著葉青山,見他語氣平淡,眼神清澈,不像是故作清高的人,心裡越發好奇。
這人見識不凡,劍法高超,卻隻想安穩過日子,倒真是個奇人。
就在這時,茶寮門口忽然傳來一陣喧嘩,接著就見一群士兵衝了進來,為首的是個穿著校尉服的人。
正是早上被葉青山教訓的那兩個漢子的表哥,趙虎的親信張達。
張達一眼就看到了葉青山,頓時怒目圓睜,指著他大喝:“就是他!早上敢打趙府的人,還敢冒充濟世堂的人!把他抓起來!”
士兵們立刻圍了上來,手裡的刀拔了出來,對準葉青山和貂蟬。
茶寮裡的客人嚇得趕緊躲到一邊,諸葛亮和崔州平也站了起來,皺著眉看向張達:“這位校尉,光天化日之下,為何抓人?”
張達斜了諸葛亮一眼:“你是誰?敢管趙府的事?這小子打傷趙府的人,還敢造謠,我抓他回去問話,天經地義!”
貂蟬立刻拔出劍,擋在葉青山麵前,冷聲道:“想抓公子,先過我這關!”
張達看著貂蟬,又看了看她手裡的劍,嗤笑一聲:“就憑你個小丫頭?也敢跟我叫板?來人,把她也抓起來,送到趙公子府裡,正好給趙公子當個丫鬟!”
士兵們一聽,頓時露出淫邪的笑容,就要上前抓貂蟬。
葉青山臉色微沉,剛要動手,卻見諸葛亮忽然上前一步,擋在士兵麵前:“這位校尉,葉兄是我的朋友,你若是想抓他,需得給我個說法。”
張達沒想到諸葛亮敢攔他,頓時火了:“你他媽是誰啊?敢攔我?信不信我連你一起抓!”
“在下諸葛亮,住在隆中。”
諸葛亮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威懾力,“我與劉表劉荊州府上的蒯良先生是舊識,你若是想抓我,不妨先去問問蒯先生,看他同不同意。”
蒯良是劉表的謀主,在荊州地位極高,張達不過是趙虎的親信,哪敢得罪蒯良?
他臉色瞬間變了,看著諸葛亮,又看了看葉青山,心裡犯了嘀咕。
這小子怎麼還認識諸葛亮,還跟蒯良有關係?
葉青山看著諸葛亮,心裡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諸葛亮會幫他,不過也正好,省得他動手暴露實力。
張達猶豫了半天,最後咬了咬牙,指著葉青山說:“今天看在諸葛先生的麵子上,我放你一馬!
但你最好彆再惹趙府,不然下次,就算是蒯先生來了,也救不了你!”
說完,他狠狠瞪了葉青山一眼,帶著士兵灰溜溜地走了。
等士兵走了,崔州平鬆了口氣,笑著對葉青山說:“葉兄,剛纔可真是凶險,幸好孔明認識蒯先生。”
葉青山對著諸葛亮拱手道:“多謝孔明先生解圍,葉某感激不儘。”
“舉手之勞而已。”
諸葛亮擺了擺手,目光落在葉青山身上,帶著幾分深意,“葉兄不必客氣,隻是我很好奇,葉兄既然認識濟世堂的人,為何不直接報濟世堂的名號,反而要讓我出麵?”
葉青山笑了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濟世堂的老郎中是個好人,我不想因為我的事,給他們添麻煩。
再說,孔明先生出麵,不是比我自己動手,更省事嗎?”
諸葛亮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他沒想到葉青山竟然看出來他是故意出麵解圍的。
這人心思縝密,見識不凡,還懂得藏鋒,真是個難得的人才。
“葉兄果然是個聰明人。”
諸葛亮拿起羽扇,輕輕扇了扇,“若是葉兄以後在襄陽有什麼事,儘管去找我,隆中就在前麵不遠處,一問便知。”
葉青山點頭:“多謝孔明先生,若是有機會,我定會去隆中拜訪。”
幾人又聊了一會兒,眼看天快黑了,葉青山和貂蟬起身告辭。
諸葛亮送他們到茶寮門口,看著他們的背影,忽然對崔州平說:“這個葉青山,不簡單。
他的劍法,絕非普通劍譜能比,而且他對時局的看法,很有見地。
將來若是有機會,定要再與他深談。”
崔州平點點頭:“確實,這人看起來普通,卻藏著大本事,倒是個奇人。”
葉青山和貂蟬沿著江邊往回走,貂蟬忍不住問:“公子,那個諸葛亮先生,是不是很厲害啊?”
“嗯,很厲害。”
葉青山笑著點頭,“他是個有大本事的人,以後會幫劉備成就一番事業。”
“劉備?就是那個之前在徐州的劉皇叔嗎?”
貂蟬好奇地問。
去年在徐州,她聽流民說起過劉備。
“對。”
葉青山摸了摸她的頭,“不過這些事,跟我們沒關係,我們隻要安安穩穩遊曆,練劍,就夠了。”
貂蟬點點頭,心裡卻想著公子好像什麼都知道,真厲害!
回到客棧,老闆娘已經做好了晚飯,是襄陽特色的大頭菜炒肉絲和漢江魚羹。
貂蟬餓壞了,拿起筷子就吃,吃得滿嘴都是油。
葉青山看著她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慢點吃,沒人跟你搶,小心噎到。”
貂蟬吐了吐舌頭,放慢了速度,卻還是吃了滿滿兩大碗飯。
飯後,她摸著圓滾滾的肚子,癱在椅子上,歎氣道:“完了,今天吃太多了,明天練劍肯定會胖的!”
葉青山笑著遞給她一杯茶:“喝點茶消化消化,明天多練兩遍‘龍歸海’,就瘦下來了。”
貂蟬接過茶,喝了一口,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問:“公子,你什麼時候教我‘龍歸海’的核心秘法啊?我好想學!”
她雖然早已掌握龍歸海的招式,但對於核心秘法還是一竅不通。
“等你把‘鎖龍’練到收發自如,我就教你。”
葉青山揉了揉她的頭發,“好了,時間不早了,早點休息,明天還要練劍呢。”
貂蟬點點頭,拿著茶杯回了自己的房間。
葉青山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夜空,漢江的水汽在月光下泛著微光。
他能感覺到,體內的青龍似乎也安靜了下來,像是在享受這難得的安穩。
建安七年的襄陽,還沒被戰火波及,日子過得平靜而愜意。
葉青山知道,這樣的平靜不會太久。
再過幾年,曹操就會南征,荊州會成為戰場,到時候,他和貂蟬又要離開這裡,去下一個地方。
但沒關係,隻要能和貂蟬一起,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不管去哪裡,都好。
他拿起桌上的《孫子兵法》,翻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一頁,輕輕歎了口氣。
但願這天下,能早點太平,讓百姓不用再受苦。
窗外的江風,輕輕吹過,帶著漢江的水汽,漫進房間,拂動了書頁,也拂動了葉青山的衣擺。
夜色漸深,襄陽城的燈火漸漸熄滅。
隻有漢江的水流,還在靜靜流淌,像是在訴說著這亂世中的安穩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