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第75章 分道揚鑣(求月票)
-
劉備並無意與他多作客套。
他回頭見自己的部屬都已跟上來,正分批下馬休整,便微微點頭。
隨即轉向董卓,開門見山問道:
“董中郎接下來有何打算?”
董卓見劉備語氣平靜,既未提往日過節,也不言方纔援手之情,全然一副就事論事的姿態,
心頭一塊大石落下,不覺鬆了口氣。
他神色稍緩,恢複了幾分往日的倨傲,答道:
“退至鄴城,收攏殘兵,整備軍械。”
“繼而奪回釜口津、聊城等黃河渡口,鎖死河道,防止黃巾賊眾渡河南下,騷擾司隸、兗州腹地。”
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頹唐與自嘲,補充道:
“至於之後……便隻能靜候朝廷發落了。”
這番話,若依他往日脾性,是斷不會對劉備這個素有嫌隙之人說出口的。
然而新敗之下,心防已懈,加之劉備神色坦蕩,竟也引得他一時放下戒備,坦然相告。
況且這番部署,即便此刻不說,劉備日後自也能從彆處探得,實無隱瞞必要。
再者,劉備既能輕騎來援,足見其以國事為重,董卓也不必擔心他會泄露軍情。
而最後那一句交代,則是他心頭真實的想法。
他這番損兵折將,顯然算是犯了大錯,即便將來擊破黃巾,隻怕也難麵朝廷責罰。
他本就在意仕途,此刻情難自禁,便吐露而出。
這邊劉備冇有過多關注董卓內心獨角戲,聽完他的方略,略作沉吟,頷首道:
“戰略得當。”
確如董卓所言,若能退守鄴城,扼住黃河渡口,即便黃巾勢大,也難以衝擊中原。
隻要南北黃巾無法形成夾擊,局勢便尚未到最壞的地步。
隻不過……
劉備目光掃過董卓身邊僅存的幾百官軍與郭汜、李傕二將。
退守鄴城、收攏殘兵、再圖渡口,這一來一回需要多少時日?
而士氣正盛的廣宗黃巾,在此期間又會作何行動?
是北上威脅幽州,還是西進幷州,又或者……南下?
一旦數萬乃至十數萬黃巾主力衝破阻攔,湧入剛剛稍定兗州、豫州,與當地黃巾殘部彙合,必將星火燎原,再難遏製。
屆時,莫說一個董卓,就算皇甫嵩親至,恐怕也要費儘周折。
劉備目光向南一掠,那是錦繡中原。他身負師命,決不可坐視局勢糜爛!
心念至此,劉備已有決斷。
他必須爭取主動,不能任局勢滑向深淵。
於是繼續問道:“若張角繼續追擊,又當如何?”
這個問題是董卓所冇想到的。
他接收冀州戰事之時,張角便早被官軍困死在了廣宗城中。
所以在他印象中,冀州黃巾不過是做困獸之鬥罷了。
可經劉備一提,他頓時驚醒:張角被困,是盧植之能,非張角之弱!
昨日大敗,已見張角用兵之淩厲。
如今黃巾新勝,氣焰正熾,其首要目標,自是鞏固廣宗、掃清冀州官軍勢力。
而他身為中郎將、冀州戰場統帥,若張角知他未死……
想到此刻,董卓臉色臉色驟變。
他不是蠢人,隻是新敗之下心慌意亂,隻想著先找個安全的地方喘息。
此刻被劉備點破,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董卓的語氣不自覺軟了下來,甚至帶上了一絲急切。
生死關頭,麵子已經不重要了。
劉備心知董卓已被說動,於是目光向南一掃,語氣依舊平穩:
“中郎將可速率殘部,輕裝簡從,直奔鄴城,憑藉城防,儘快收攏潰兵,穩定局勢。”
“備願率本部兵馬在此周旋,襲擾黃巾潰軍及其後續集結之部,為中郎爭取重整時間。”
董卓聽聞劉備不僅不隨他同往相對安穩的鄴城,反而主動請纓斷後,承擔風險,
臉上頓時火辣,忍不住脫口問道:
“你……為何要如此救我?”
這話問得直白。
若劉備是初次相見、身為白身,或可理解為投機牟利,以恩圖進。
但劉備曾與他在廣宗有過不快,甚至因此辭去軍司馬之職。
依當日之隙,劉備今日便是袖手旁觀、乃至落井下石,也屬常情。
可為何……
由己及人,他自然想不到天下有劉備這般以家國大義為先之人。
劉備聞言,抬起手,用沾滿血汙塵土的戰袍袖子,緩緩抹去臉上血漬與汗水,動作從容。
他目光清定,看向董卓,平靜答道:
“董中郎誤會了。備今日衝陣,所救並非中郎個人,而是朝廷欽命的冀州統帥。”
“如今天下動盪,黃巾未平,朝廷正當用人之際,需每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為國效力。”
“此乃國事為重,備豈敢因私廢公?”
他語氣平和,字字卻如重錘,敲在董卓心上。
無指責,無炫耀,
隻有一份超越私怨的忠君為國之心。
董卓怔在原地,一雙虎目緊盯劉備,臉上橫肉微顫。
他半生縱橫,閱人無數,卻鮮見如此胸襟與格局。回想自己先前心思,隻覺無地自容。
良久,他長歎一聲,聲音裡帶著前所未有的複雜,抱拳道:
“玄德公之胸襟氣度,董某……今日方知,實在慚愧!”
這一聲“慚愧”,倒比先前多了幾分真心。
說罷,他從腰間取出一塊沉甸甸的西涼軍令牌,鄭重遞向劉備:
“卓麾下兵馬此戰多有衝散,流落附近。”
“玄德公若在遊擊時,遇見打著西涼旗號的散卒,可憑此令號令之,命他們聽從調遣,隨公行動,也算添一份戰力。望公勿辭!”
劉備略一思忖,知敵後行動,多一分力量便多一分勝算,遂不推辭,雙手接過,肅然道:
“如此,備便暫為保管。必善用此令,共擊國賊。”
董卓點頭,不再多言。
轉身招呼李傕、郭汜等人集結殘部,向鄴城方向開拔。
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頎長,落寞中透出劫後餘生的急切。
劉備手握令牌,目送董卓一行遠去,
隨即轉身,對候在一旁的關羽、張飛、牛憨、典韋等人沉聲道:
“雲長,清點人馬,救治傷兵,飽食歇息。”
“翼德,傳信於田先生,告知我之方略,請其守備營寨!”
“守拙、惡來,隨我勘查周邊地勢。”
“黃巾雖退,我等之事方纔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