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第78章 正式官職(求月票)
-
就在這決定劉備命運之際,殿外忽然傳來一聲急促的通報:
“報——八百裡加急軍報!左中郎將皇甫嵩,自豫州馳奏!”
這一聲如同驚雷,炸破了殿內暗湧的平衡。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射向殿門,連禦座上的劉宏也猛地前傾身體,急聲道:
“快!呈上來!”
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被引著快步上殿,將火漆密封的軍報高舉過頭。
張讓此刻也顧不得請罪,連忙起身接過,仔細查驗後小跑著呈送禦前。
劉宏迫不及待地撕開封印,目光急速掃過帛書。
起初他臉上仍是殘留的煩躁,但看著看著,眉頭漸漸舒展,嘴角開始上揚,最終竟輕拍禦案,脫口讚道:
“好!好一個皇甫義真!真乃朕之肱骨!”
這番變化讓底下群臣麵麵相覷,袁隗更是心頭一緊。
劉宏揚了揚軍報,聲調昂揚:
“諸卿!皇甫將軍捷報!豫州黃巾主力潰敗,潁川、汝南大部平定!官軍兵鋒正盛!”
“陛下洪福!天佑大漢!”
群臣齊齊道賀,這確是一個多月來難得的好訊息。
但劉宏接下來的話,才真正讓所有人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不止如此,”他目光掃過群臣,特意在張讓、趙忠臉上停留,語氣意味深長,
“皇甫愛卿在此表中,特意為兩位有功之將請功。其一,便是騎都尉曹操,曹孟德。”
曹操之名,朝臣並不意外。
其父曹嵩位列九卿,家世顯赫。
他在長社之戰中出謀劃策、奮勇作戰,得皇甫嵩賞識表功,雖令人羨慕,倒也並不十分意外。
劉宏頓了頓,刻意製造懸念,才緩緩念出那個剛剛被激烈爭論的名字:
“這之事,也趕緊叩首:
“陛下仁德!此等安排最是妥當!”
他嘴上說著仁慈,但心中卻咒罵不止,隻不過劉焉此時乃是宗正,代表天下漢室宗親,他不敢怨劉焉,反而把劉備記恨上了。
劉宏滿意點頭,正要讓尚書擬旨,忽又補充:
“對了,既然劉備是宗親,朕特許他可使用‘劉’字旌旗,以示皇恩浩蕩。”
在他看來看,一麵旗幟成本極低,卻能彰顯皇恩,激勵劉備賣命,簡直劃算之至。
但對劉備而言,這“劉”字旌旗意味著朝廷正式承認其漢室宗親身份,政治意義非凡。
正當張讓準備領命擬詔時,劉宏的眼角瞥過軍報上“豫州已定”四字,心頭忽然一動。
他抬眼望向殿外,似在權衡整個天下的棋局,手指無意識地敲著禦案,喃喃道:
“豫州既平,皇甫嵩這支精兵便空了出來……如今廣宗僵持,董卓新敗,盧植被劾,冀州竟無一員大將可鎮場麵……”
殿內群臣屏息,不知天子又有何想法。
何進與袁隗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警惕。
片刻,劉宏眼中精光一閃,已然定計,聲音陡然轉為肅殺:
“傳朕旨意:左中郎將皇甫嵩,蕩平豫州賊寇有功,加封都鄉侯,擢為左車騎將軍,總督冀州軍事!
令其即刻率領得勝之師,北上冀州,節製董卓、劉備等部,彙合幽州兵馬,給朕徹底剿滅張角匪眾,克複廣宗!”
這道命令一出,何進與袁隗心中俱是一震。
皇甫嵩本就是名將,如今攜大勝之威,持節北上,權力淩駕於董卓之上,無疑將徹底改變冀州的力量格局。
而對劉備而言,這意味著他正式被納入朝廷主力作戰序列,直接受皇甫嵩這位正直宿將的節製,遠比在錯綜複雜的本地官軍中掙紮要強得多。
“陛下聖明!”張溫與劉焉率先反應過來,齊聲稱讚。
由皇甫嵩主持大局,無疑是最穩妥的選擇。
“至於董卓……”劉宏語氣微頓:
“著他戴罪立功,一切聽候皇甫車騎調遣,若再有何閃失,兩罪並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