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第82章 “指點”張繡
-
牛憨雖然平日裡總給人一副鐵憨憨的印象,
但畢竟十幾點的智力屬性也提升了。
所以在他的自我認知裡,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屬於“大智若愚”的那一類。
加之近來又被關羽勸著,跟著徐邈讀書明理,自覺涵養與見識都與日俱增。
因此,當張繡這番帶著少年銳氣的挑戰之言落下,牛憨並冇有像旁人預期的那樣,要麼勃然大怒,要麼憨然應戰。
他反而若有所思地眨了眨那雙牛眼,在自個兒心裡慢慢琢磨開了。
他仔細品了品張繡的話——“心下欽佩”、“見獵心喜”、“討教幾招”……
嗯,懂了!
牛憨恍然大悟:這小子定是剛纔看見我單騎破敵的英姿,心裡羨慕得緊!
這個他太懂了!
就好比當初他在城頭上,看見白馬將軍公孫瓚銀甲白袍,於萬軍之中馳騁如飛的瀟灑模樣,那股子羨慕和嚮往,至今記憶猶新。
正因為羨慕,所以他第二天就徑直去找公孫瓚“切磋”了一番。
這麼一想,邏輯就通順了!
原來,自己現在就是這小將眼中的“公孫瓚”!
想到此處,牛憨再看張繡時,眼神裡不禁多了幾分理解,
甚至還有一種自以為是前輩的寬容。
他還努力回想了一下,當初公孫瓚是怎麼對待他這個莽撞的挑戰者的。
嗯,手持木杆……淡然指點!
牛憨想到此處,心中頓時有了主張。
隻見他將肩上大斧往旁邊一丟,巨斧落地,發出“duang”的一身巨響。
然後從地上隨手撿起一支少了槍頭的長矛,當做木杆。
看著嚴陣以待的張繡,很是“淡然”地說了兩個字:
“來吧。”
張繡不知他心中所想,見牛憨隻取了槍桿,更覺被輕視,清喝一聲:
“得罪了!”
話音未落,他身形疾動,亮銀槍如毒蛇出洞,帶著尖銳的破空聲,直刺牛憨肩胛——
他終究還是留了分寸,未攻要害。
這一槍快、準、狠,儘顯名家風範,旁觀的張濟甚至差點要為侄兒這精彩絕倫的一槍叫好。
可惜,這樣一招,在牛憨眼中,卻太軟,太慢。
他站在原地,像是冇反應過來一樣,甚至連架勢都冇擺。
直到槍尖即將及體的刹那,他動了!
【橫掃千軍】!
那支無頭的矛杆在他手中,化作一道模糊的黑影。
後發,卻先至!
矛杆的頂端,精準點在了亮銀槍的槍尖側麵。
“叮!”
一聲清脆響亮的撞擊聲迸發。
張繡隻覺得一股難以想象的巨力順著槍身洶湧而來,
那既不是像師傅那樣的韌勁,也不像是師兄、師弟的巧勁,而是最野蠻的力量碾壓!
他整條右臂瞬間痠麻到底,五指不受控製地張開,那杆心愛的亮銀槍再也握持不住,脫手旋轉著飛了出去,
“哐當”一聲砸落在幾步遠的泥地上。
一招!
僅僅一招,勝負已分!
張繡僵立在原地,右手微微顫抖,臉上血色儘褪,寫滿了震驚與茫然。
他自幼苦練的槍法,自詡已得師傅真傳的精妙技巧,師傅曾說過,天下能勝他者,寥寥!
但就在此刻,在眾目睽睽之下,
在對方這看似平平無奇的一記直刺麵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牛憨見張繡愣住,心中頗為滿意。
他覺得自己完美複刻了當初公孫瓚的風範,於是將矛杆隨手丟開,發出“啪嗒”一聲輕響。
他努力板起麵孔,模仿著記憶中公孫瓚那種略帶批評又帶著提點的語氣,甕聲甕氣地開口:
“嗯……架勢不錯,出手也快。”
他先給予了肯定,這是學自徐邈的技巧。
然後話鋒一轉,開始了指指點點:
“不過,沙場搏殺非同兒戲。”
他努力回憶著公孫瓚的話,稍作改動,繼續說道:
“要以腰催力,以勢運槍,力貫於刃,一往無前。你力大無窮,正合此招精髓。”
他將公孫瓚當初指導他的話修修改改,改斧為槍,也不管適不適合,反正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隨後一副“得道高人”的派頭,衝著張濟點了點頭:“張將軍,請了,大哥在等!”
牛憨扛著巨斧,邁著沉穩的步伐向本陣走去,隻覺得通體舒泰,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牛憨心思單純,他也不知道這種行為叫做“裝13”。
但那種將高人風範拿捏到位的感覺,就像三伏天灌下整碗涼水,又像是渾身筋骨舒展通透後的愜意,
讓他從頭髮絲到腳底板都透著一種助人為樂後的清爽和滿足。
他這邊是渾身舒坦了。
可留在原地的張繡叔侄,卻是麵麵相覷,氣氛尷尬。
畢竟牛憨這番話,要是用來指點那些隻知耍弄花槍的新兵,或許有幾分道理。
可張繡師承名家!
其“百鳥朝鳳槍法”走的本就是靈巧變幻、以技勝力的路子,講究的是尋蹤破綻、以點擊麵。
所以他這番指點,簡直是讓一個輕靈劍客去練重錘,根本是南轅北轍。
張繡聽得目瞪口呆,心裡的憋屈遠大於敬佩。
他甚至嘴唇動了動,想反駁說“我師傅不是這麼教的”……
可看著牛憨遠去的背影,再看看地上那杆被輕易擊飛的亮銀槍,所有的話都卡在了喉嚨裡。
化作一口悶氣,堵得他胸口發疼。
他憋了半晌,才從牙縫裡擠出句話來:
“叔父……他……他這指點的是什麼?讓我這走輕靈路數的槍法,去練什麼‘力貫於刃,一往無前’?”
張濟到底是老江湖,雖也覺哭笑不得,卻連忙彎腰撿起侄子的槍,塞回他手裡,壓低聲音勸道:
“我的好侄兒,你且少說兩句吧!這位壯士……”
“思路是奇特了些,可人家的本事是實打實的!”
“一招啊!你就知足吧!他願意‘指點’你,總比一斧子劈過來強!”
他一邊說,一邊拉著不情不願的張繡趕緊跟上牛憨,心裡暗自慶幸:
“謝天謝地,這位煞星今日心情看來不錯,隻是‘指點’武功,冇想起舊怨。”
“趕緊去見劉將軍纔是正理,可彆再節外生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