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第556章 德才兼備的曹魏名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556章 德才兼備的曹魏名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原本曆史中的楊阜就以德才兼備、剛正不阿著稱,曹操時代擔任邊疆大吏,自曹丕繼位後,楊阜進入朝中為官,曆經曹丕、曹叡兩朝。

曹操時代,當時漢陽本地官吏深受涼州刺史韋康厚恩,韋康為了保護全城百姓,出城投降馬超,反被馬超所害。

楊阜與薑敘等人帶領自己的宗族起兵反抗馬超,楊阜宗族七位兄弟在與馬超的交戰中,皆戰死。

楊阜身上受到五處創傷,僥幸活了下來。

擊敗馬超,隴右平定後,曹操封賞討伐馬超的功臣。

封侯者多達十一人,楊阜也因功被封為關內侯。

楊阜立刻推辭道:“我作為涼州下屬的官員,沒能保護好刺史大人的性命。他們死後,還未來得及儘節報孝。

在道義上,我應該被免官罷黜;在國家的律法上,我應當被處死。

如今既沒能殺死馬超,為涼州刺史韋康報仇雪恨,朝廷卻要封賞於我,下官實在沒有臉麵接受這樣的封賞啊!”

曹操被楊阜忠貞正直的節操所感動,深情的說道:“沒想到在涼州,還有義山(楊阜)這樣的名士,真是讓孤肅然起敬啊!

諸君反對馬超的暴政,逐馬超於隴右,不但為國家守護住了西北大地,亦保護了本地的黎民百姓。

即使到了今日,涼州百姓仍然將你們的大功掛在嘴邊,作為生活之中的美談。

如此大功,為什麼不值得封賞呢?

當初子貢辭讓封賞,孔子認為不妥,現在義山辭讓封賞,我與孔子的想法相同。

你們儘心報國忠勇可嘉,連薑敘年老的母親,同樣知道為國效力,勸其子早日起兵,對抗馬超,亦是大功一件。

朝廷有良史記錄忠義,永遠不會忘記為國付出之人的功勞啊!”

曹操出征漢中時,因為楊阜熟悉地形,辟為隨軍參軍。

張飛、馬超等從沮道逼近下辯縣,氐帥雷定率七個部落響應馬超,共同進攻曹操的軍隊。

曹操派曹洪督自家的二代將領曹休、曹真等於下辯縣,狙擊對方。

曹休、曹真率領的乃是曹操麾下最精銳的虎豹騎,張飛、馬超雖然勇猛,卻仍然不敵曹休、曹真。

曹洪得知自己的兩個子侄輩立下如此大功,非常欣慰,大擺酒宴,讓歌女穿著很薄的衣衫跳舞,以助雅興。

在場的人皆大笑不已,隻有隨軍參軍楊阜厲聲嗬斥道:“將軍為國家討伐賊寇,即使立下大功,也不應該用如此慶祝方式。

須知男女有彆,這是國家的大節,怎麼能讓舞女們在大庭廣眾之下,赤身裸體的跳舞!即使夏桀、商紂如此荒唐,他們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啊!”

楊阜說完之後,憤然的拂袖離去。

曹洪幡然醒悟,馬上下令舞女們停止表演,並讓她們下去休息,自己親自前往楊阜的居所道歉賠禮,又請楊阜還座,這才罷休。

要知道曹洪一直以來都是曹操最為親近的人之一,楊阜敢於在眾人麵前訓斥對方的過錯,令在場之人無不對楊阜肅然起敬。

劉備攻取漢中,逼近武都郡時,曹操立刻安排人員遷走大部分的武都郡百姓,他想把百姓遷至內地,又害怕距離太遠,百姓官吏眷戀故土。

此時,楊阜利用個人在涼州的聲望,親自組織百姓撤離。

百姓們素來敬仰楊阜,遷移工作也變得極為順利。

曹丕繼位後,詢問侍中劉曄等人道:“素聞武都太守楊阜頗有才能,武都又與益州相鄰,他在那裡乾得如何啊?”

所有人一致稱讚楊阜乃德才兼備之人,沒有一個人說他的壞話。

曹丕甚為驚奇,於是召楊阜入朝為官,與他閒聊之後,大悅,任命楊阜做了城門校尉。

楊阜在邊疆兢兢業業任職十餘年後,終於守得花開見月明,得到了進入中央的機會。

而且,剛一入職,就是比較重要的崗位,大魏的城門校尉。

彆看這官職的名字平平無奇,實際上卻是一個掌握實權的重要職位。

城門校尉,於西漢武帝時初置,職掌京師城門守衛,掌握著大漢朝廷不可或缺的軍事力量。

東漢開始,光武帝不但沿用了這個職位,更是在這個基礎上,賦予了更多的權力。

城門校尉、執金吾與北軍中候之間相互牽製,互不統屬,共同組成了東漢中央宿衛係統中的城衛軍。

此職位大部分時間由外戚或是皇帝寵愛的內臣擔任,偶爾也會由德才兼備的大臣擔任。

曹丕代漢後,城門校尉的職責並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楊阜剛被曹丕提拔進入朝廷,還未來得及重用,曹丕就駕崩了。

曹叡繼位後,作為三朝元老,又以德才兼備、剛正不阿著稱,楊阜很快升遷為九卿之一的少府。

終曹叡一朝,楊阜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個諫諍之臣,一直都在勸諫魏明帝曹叡。

然而曹叡時聽時不聽,不過,對於楊阜,魏明帝也十分欣賞,曾經被他的忠言所感動,親筆寫詔書作答。

楊阜晚年,以天下為己任,總是喜歡侃侃而談。遇到曹叡不聽自己勸諫時,多次上書請求辭職,告老還鄉。

然而曹叡雖然經常不聽楊阜的勸諫,卻深知朝廷之中,必須有這樣具有傲骨的諍臣,才能時刻警醒朝廷中的所有官吏。

於是,曹叡始終不批準楊阜的告老還鄉。

數年後,楊阜於任上逝世,家裡並沒有多餘的財產,後裔們也都是依靠真才實學進入官場,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

張既一直非常佩服楊阜的為人,見到他建議一年後在北遷治所,絕對不會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真的為整個涼州的發展著想,亦同意他的觀點。

馬騰麾下的其餘人也紛紛發言,大部分皆是讚同楊阜的建議,畢竟馬騰麾下的官員,大部分來自漢陽郡,其他一部分人即使不是漢陽本地人,他們也不想得罪這些本地豪族與官吏。

趙奢見到大家都讚同楊阜提出的這個比較中庸的建議,即讓漢陽郡的大族們有了充分的時間前往武威郡,為自己家族的發展提前佈局,也讓一年後的北遷,沒有了阻力。

他也不再發話,此舉本就在意料之內,他建議馬騰儘快北遷,不過是在試探漢陽大族們到底是何態度而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