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第576章 困難的抉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576章 困難的抉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封冥離開沒有多久,前去哀牢崖勸降的將軍日耀風塵仆仆的返回哀牢城,並向張任如實的彙報了情況。

張任笑道:“狻猊的回答本就在意料之內。”

日耀不解的問道:“既然張將軍早已經知道末將此行的結果,勸降不會成功,為什麼還讓末將前去?”

張任笑而不答。

此計乃是王翦所謀,目的並非是讓大王子狻猊瞭解他們漢軍的態度,而是讓他身邊的蒼雕明白漢人在永昌郡統治的各項措施與政策。

畢竟蒼雕本就是漢人,雖然在哀牢王的治下生活了數十年,是三朝元老,亦是曾經的駙馬,他對於大漢王朝未必沒有舊情。

日耀見張任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知趣的沒有繼續詢問下去。

張任知道他來回奔波,比較辛苦,打發他下去休息。

沒過多久,薑濤帶著興奮的心情,見到張任後,立刻說道:“張將軍,沒想到僅僅在我們頒布各項政策、法律後,在哀牢城的百姓群情亢奮,一日間,竟然有數萬男丁,報名參軍。

憑借新招收的士兵,以及我們的五千無當飛軍與投降的一千守軍,守住哀牢城不在話下!”

“這也是哀牢城中的百姓,害怕曾經的哀牢王族與貴族們捲土重來,奪回哀牢城,再次對他們無儘的剝削。

隻有對百姓好的統治者,百姓才會死心塌地的追隨。

當年高祖打進關中,為什麼很快就贏得了老秦人的心,老秦人深恐高祖不在關中稱王?

不就是因為高祖進入關中後,廢除了秦國那些苛刻嚴酷的法律,並與百姓‘約法三章’!”張任侃侃而談道。

…………

太平江南岸,哀牢軍大營內。

封冥馬不停蹄地返回大營,立刻拜見了哀牢王,並將對方所言,一字不漏的向哀牢王九龍稟報。

哀牢王聽完後,神色陰晴不定的變換著。

良久,九龍才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向他麾下第一謀士明鏡問道:“對於漢軍不願意歸還哀牢城與百姓,又提出如此無禮的要求,明鏡先生怎麼看?”

“我算是想明白了,漢軍之所以敢出兵攻打我們哀牢城,就是看準了這些年我們不斷的壓榨國內的百姓,百姓們敢怒不敢言。

一旦有外力介入,很可能就會引爆百姓們對於我們的不滿情緒。

現在說什麼也晚了,隻有兩個選擇。

其一,向漢軍投降,接受對方的要求。雖然因此哀牢國不複存在,至少保留了哀牢王室曆代先祖的宗廟,大家成為漢人統治下的百姓。

強弱之勢未必是永遠的,大王應該聽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留得性命在,將來未必沒有機會。

其二,立刻引兵向西,攻打敦忍乙國,占據此地,徐圖後計。

雖然我們因此損失了本國的百姓與將士們的家屬,但是占據敦忍乙國後,休養生息,假扮商人前往哀牢城,慢慢接回將士們的家屬,將來未必沒有打回永昌郡的一天。

總之,永昌郡我們不能再呆了,百濮部落明顯已經與漢人聯盟,否則不可能如此巧合的出兵太平江,引我們主力大軍出來。

再呆下去,一旦漢軍來襲,與百濮部落形成夾攻之勢,我們將士的家屬在對手手中,必定無心戀戰,必將大敗!”明鏡鄭重的說道。

“漢軍不是隻有五千軍隊嗎?他們還敢出城與我們野戰?”哀牢王九龍難以置信的問道。

“啟稟大王,如今漢軍除了自己的五千軍隊外,還有投降的原哀牢軍隊一千人。而且在我前去宮殿的路上,見到許多百姓皆聚集到宮殿之外,揚言要報名參軍,這是當年我們治下,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回來的路上,我還聽到有人在議論,王翦、趙充國率領的主力軍已經在前往哀牢城的路上。

如果時間拖延太久,一旦漢人的主力軍來到哀牢城,真有可能與百濮部落對我們形成夾攻之勢。”封冥此次前去哀牢城求和,倒是打探到了不少情報,見到哀牢王詢問,立刻站出來為其解惑。

“諸位皆是我哀牢國的精英,明鏡先生已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你們其餘人還有更好的建議嗎?”哀牢王九龍微微頷首,再次詢問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麵麵相覷,不發一言。

“大王,本將有話要說!”猛虎將軍見到眾人不發一言,立刻站出來說道。

“猛虎將軍的意思,本王已經明白,不用再說了,退下吧!”哀牢王九龍揉了揉眉心,無奈的說道。

不用想就知道,作為自己麾下頭號沒有腦子的戰將,一定是讓自己趁漢軍主力未到之時,攻打哀牢城。

真要如此好打,他們還在這裡討論什麼!

“這……哎……”猛虎垂頭喪氣的坐了回去。

哀牢王九龍見到無人應答,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冷哼一聲後,向封冥問道:“封先生此次前去哀牢城求和,應該比大家瞭解漢軍的實際情況。

在你看來我們到底是戰是降,還是如明鏡先生第二條建議,離開永昌郡,向西攻下敦忍乙國,徐圖後計?”

“戰是不可能的,將士們的家屬皆在哀牢城,自古以來,未嘗聽聞有如此逆戰而可以勝者。

而且城內的哀牢百姓已經開始報名參軍,足以抹平漢軍與我們數量上的差距。

即使剛剛入伍的百姓,沒有多少戰力,但是作為防守一方,在對麵的指揮下,防守城池還是綽綽有餘。

一旦對麵的援軍到來,或是百濮部落襲擊我們身後,真有可能玉石俱焚。

至於向西進攻敦忍乙國,我亦覺得並非良策。

那裡不但太過偏僻,資源太少,失去百姓的我們,又如何依靠農耕養活自己?

總不能讓我們這幫貴族親自農耕吧?不是我不想,是大家沒有那個能力啊!這幫大老爺們,有幾個人會種田的?

讓將士們去種田,那就更不可能了,他們是我們最後反攻的希望。

既要他們下地種田,又要他們上馬禦敵,大王認為可能嗎?

一旦哀牢百姓在漢人治下過上好日子的訊息傳來,第一個反的就會是他們。

所以,以我所見,投降纔是我們最好的出路。”封冥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