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57章 大開眼界的趙岐
當夜州牧府燭火通明,忽然聽見陶謙沙啞的低語:“少府可知今日這盞茶,苦似遼東寒冰?”
陰修笑道:“然詔書裡的蜜,甜得足夠融化幽州的積雪了。”
翌日黎明,徐州水師的赤帆在微山湖升起,如一片燒向北海的霞。
陶謙下令蒙恬在微山湖暗中操練水軍,以待來日進攻遼東之時。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三十。
一年的最後一天被稱為“歲除”,意思是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而這一天的夜晚,則被稱為“除夕”。
議郎趙岐已經乘坐馬車進入薊縣。
按照常理來說,前往徐州下邳縣的少府陰修,不可能隻比前往幽州薊縣的議郎趙岐提前一日抵達。
因為薊縣不但距離洛陽更遠,而且前往徐州是可以走三川東海道。
這條自秦始皇修建的那個時代的“高速公路”,以鹹陽為起點,以東海郡朐縣為終點,這條道路十分平坦。
當年楚漢相爭之時,遊擊隊長彭越就是依靠這條“高速公路”,無限騷擾西楚的東北方向。
項羽一旦親征彭越,對方立刻順著這條“高速公路”逃跑,派其他將領前去,又不是彭越的對手。
彭越之所以能在天下揚名,並成為遊擊戰的鼻祖,除去他自身的優秀外,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依靠當年秦始皇修建的這條“高速公路”。
不過,少府陰修卻沒有走這條“高速公路”。
因為三川東海道進入到兗州、徐州交界處後,雖然並沒有經過泰山郡,卻距離泰山郡南部非常近。
而泰山郡如今有以臧霸為首的群盜盤踞,他們時常劫掠經過三川東海道的商隊。
故而陰修並沒有走這條道路,而是南下繞道而行。
…………
廣陽郡,薊縣。
議郎趙岐手持以赭黃絹帛精心書寫的聖旨,策馬穿過薊城巍峨的城門時,正值歲除之日。
寒風卷著細雪,卻壓不住滿城鼎沸的人聲和炊煙。
趙岐奉天子密令,晝夜兼程自洛陽而來,欲請幽州牧劉虞發兵平定遼東公孫度之亂。
然而眼前景象,卻讓他懷疑自己誤入了某個太平盛世的新年佳境。
街道兩側,竟見到懸掛“大漢便利店”墨字匾額的鋪麵,紅綢結彩,人流如織。
此時的“大漢便利店”雖然在幽州還未做到每個縣城都有的地步。
不過,凡是人流多,或是繁華的中型或是大型縣城,至少保證皆有一間店鋪,隻有偏遠的地區,幽州暫時還無法將“大漢便利店”開設起來。
相信假以時日,幽州的每個縣城都會有這樣的店鋪,甚至中大型縣城,還會不止一間“大漢便利店”。
趙岐因為晝夜兼程而來,故而並沒有仔細欣賞沿途的風景,也就沒有發現幽州其他縣城的“大漢便利店”。
如今既然已經抵達薊縣,也不用如此著急,隻見趙岐在護衛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馬車。
在隨從們的陪同下,八十歲高齡的議郎趙岐,顫顫巍巍的進入到“大漢便利店”之中。
店員們“歡迎光臨”的聲音響起,差點嚇了趙岐與眾人一跳。
但見店內的夥計們帶著溫暖而不失禮儀的微笑時,眾人這才放下心來,然後向四處看去。
店內貨架整齊羅列,米麵油鹽、布匹紙張、塞外奇珍乃至幽州自己的特產香皂、肥皂、海魚乾等,皆明碼標價。
店內購買物品的百姓,皆神色從容,他們將需要的物品放在一個由店鋪提供的籃子中後,繼續選購。
等到選購結束,將手中的籃子遞給店內的夥計,全無饑饉之年應有的惶急。
夥計對選購的所有商品算賬後,向對方報出需要支付的銀錢。
百姓們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付完錢後,帶著購買的物品,在夥計們“歡迎下次光臨”的恭送聲中,興高采烈的離去。
更奇者,店內竟有暖爐融融,驅散北地嚴寒,夥計們統一身著青色棉袍,對於顧客的詢問,笑語迎人,臉上完全沒有不耐煩之神色。
趙岐也如同當地百姓們一般,選購了一些幽州特色,付款後,與隨從們走出了“大漢便利店”。
“真是一間神奇的店鋪,如果洛陽也能有這樣的店鋪,該有多好啊!”
趙岐這一次並沒有上馬車,而是與隨從們緩步前行。
大約行走了一炷香的時間。
忽聞鐘聲清越,自遠處傳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片開闊地上矗立著數棟宏偉房屋,高懸“幽州第一官學”的匾額。
雖是年節,仍有朗朗書聲透窗而出。
趙岐驚問路過的行人,方知此為州牧劉虞大力推行的“官立學堂”。
凡幽州子弟,無論家世門第,無論貧富,無論男女,隻要年齡適合,皆可入學受教,習聖賢經典,亦授算學、律法乃至基礎醫理等各種知識。
所有人等,均不收學費,還會免費提供早晨、中午兩餐。
此時正逢散學,無數垂髫童子歡呼奔出,身著厚實統一的學袍,臉頰紅潤,與趙岐在洛陽街頭所見那些麵黃肌瘦的流浪孩童判若雲泥。
“這,這,這……這真是幽州?”八十歲高齡的趙岐,揉了揉眼睛,顫抖的說道。
“趙老,您看到的沒錯。自從進入幽州以來,我還非常奇怪,這一路之上,我們甚至沒有看到過乞丐與流民。
當年聽說幽州牧劉公,將百萬前往幽州的流民不但妥善安置,並且為每個人提供工作,還以為誇大其詞,如今看來,恐怕還是將劉幽州的功績往小了說!”一名老仆,攙扶著趙岐,無比激動的說道。
最令趙岐與隨從們震撼者,莫過於城中開設的“大漢惠民醫院”。
趙岐因旅途勞頓,年齡又大,略有不適。
進入醫院後,但見院內明亮潔淨,彌漫著一種奇異的藥水清香。
身著白袍的醫者與護士穿梭忙碌,病者按序候診,神情安穩。
更有“急診”一室,專司處置突發傷病。
院外竟還有數輛裝飾紅十字標記的馬車,隨時待命。
打聽之下,才知道這是幽州特有的救護馬車。
一名老醫官撚須對趙岐感慨道:“自州牧大人設此醫院,募良醫,儲藥材,幽州百姓因病夭殤者,十去七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