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58章 四十年的光陰,回不去的少年時代
趙岐一行人在“大漢惠民醫院”一待,就是近兩個時辰。
醫院的醫師、護工們見到這位高壽老者的隨從如此之多,想必是一位其他郡縣了不起的大人物。
又見到對方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非常健談,而且學識淵博,大家也樂得與老者交談。
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夜幕降臨時,全城華燈齊放,無數燈籠將主要街道照得亮如白晝。
百姓們出遊觀燈,笑語喧闐,市集上還有來自遼東、甚至海外的新奇食玩。
趙岐手持聖旨,立於官署門前,望著這漫天燈籠與人間煙火,一時竟忘了寒風吹拂。
原本在趙岐一行人進入幽州邊境之時,劉和手下的情報人員立刻得到訊息,飛鴿傳書到了薊縣。
按照幽州牧劉虞的想法,趙岐德高望重,他們幽州的官員理應出城數十裡迎接。
然而劉辯卻否決的劉虞的提議。
給出了自己理由:
一來,若提前出城數十裡迎接對方,會讓朝廷的使者認為他們幽州的情報係統比較完善,這是劉辯暫時不想暴露的。
二來,不想打草驚蛇,薊縣未必沒有公孫度的探子,他們如此大排場迎接朝廷的使者,很可能被公孫度的探子得知,從而讓公孫度提前佈局,做出其他的謀劃來。
劉虞被說服後,對於朝廷使者已經抵達薊縣,隻能故作不知。
在得到親衛的稟報,幽州牧劉虞,親自出迎。
這位宗室重臣須發已經半百,明顯“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不過,目光湛然,精神矍鑠。
劉虞見到趙岐帶著眾人站在州牧府外,驚訝道:“趙老竟然來到薊縣,伯安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隨後向身後的親衛吩咐道:“趙老是國之棟梁,士人楷模,需用最高規模的宴會為趙老洗塵!”
“諾!”劉虞身邊的親衛隊長恭敬應答後,立刻下去操辦此事。
“伯安啊!我們奉陛下之命前來,不必如此鋪張浪費。”趙岐握著劉虞的雙手,親切的說道。
幽州能有如今的局麵,在趙岐看來,全是劉虞治理有方的結果,他對於這位宗室晚輩,越看越是欣賞。
“哈哈,趙老,我們幽州從不浪費資源,並非山珍海味,珠翠之珍,皆是我們幽州的特產而已。”劉虞親自攙扶住趙岐,引著眾人進入州牧府內。
…………
幽州牧府邸燈火通明,青石鋪成的道路直至朱漆大門,兩列玄甲衛士執戈肅立。
堂內炭火煨得正暖,熏香氤氳中,八十歲的議郎趙岐端坐主位,雪白須發在燭火下泛著銀光,枯瘦的手指穩持青玉酒樽。
劉虞親自執壺斟酒,含笑說道:“趙老跋涉千裡至北境邊陲,伯安特備遼東參茸湯為您老驅寒。”
“伯安無需如此客氣,老朽這一路行來,從百姓口中得知,幽州能有如今的變化,首功自然是幽州牧伯安。
不過,似乎您的侄子劉博才,也多次出謀劃策,深受百姓們的擁戴,不知在座哪一位是劉博才,能否替老朽引薦一二?”趙岐向四周在座之人皆望了一遍。
“還請趙老恕罪,小侄數日前已經前往遼西巡察,恐怕十天半月未必能回。若早知趙老會來薊縣,定然讓小侄在此掃榻相迎。”劉虞賠罪道。
劉辯還是皇太子時,曾經見過趙岐數麵,即使運用化妝術,還是怕趙岐認出自己。
為防止意外發生,劉辯以自己前往遼西為由,並沒有參加此次宴會。
“大事優先!隻是百姓們皆稱讚如此後生,老朽倒是想見識一番。”趙岐頗感惋惜的說道。
酒過三巡,耄耋老者忽然擱下青玉酒樽,目光穿過搖曳的燭火,落在主位旁邊,鬢角染霜的劉虞身上。
“伯安啊!你可還記得,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的深秋,丹陽太守官廨後園有株百年金桂,開得正盛!”趙岐的聲音像是枯葉在階前摩擦。
劉虞的雙手微微顫抖,雙目不可思議的望向對方蒼老的容顏。
趙岐眼角紋路如水波漾開,緩緩說道:“那時總有個垂髫少年,每日申時(下午三點-五點),必在桂樹下學習《孝經》。
老朽當初常倚西窗校注《孟子》,偶見劉公,便是令尊舒公,親自提著鬆煙墨來督課,少年背錯章句時,他總用書卷輕敲青玉冠…………”
酒樽中的酒水灑在身上尚不自知。
劉虞怔怔望著老者,冠纓在頜下微微顫動:“趙老如何得知……”
趙岐雙手顫巍巍比劃著高度:“伯安那時約莫十二歲罷?穿件竹葉紋絹衫,腰佩雙印青綬,因是宗室子弟依製所佩,老朽記得分明。”
滿堂燭影在他渾濁的眸中跳動,彷彿重新燃起四十年前的秋陽:“甘露沾濕書卷時,少年還偷掐過桂枝藏進袖中…………”
劉虞突然起身,玄衣廣袖掃翻了酒醴。
踉蹌般顫抖著抓住趙岐枯瘦的雙手,聲音碎得不成調的說道:“那日…………那日父親責我毀傷官木,是窗後校書的先生隔窗求的情…………”
兩顆淚珠從老人深刻的皺紋裡蜿蜒而下,回憶道:“舒公當日賜宴,用的正是江東的蓴羹鱸膾。席間說小兒輩當效趙岐為通儒,誰料…………老朽這些年有負當年舒公的看重之恩啊!”話未儘便化作哽咽,雙目早已經老淚縱橫。
滿堂文武俱俯首避席,唯聞銅漏滴滴答答,敲碎橫亙四十年的光陰。
劉虞忽然伏地行稽首禮,久久不起:“當年的校書先生,竟然是趙老。伯安慚愧,竟不知議郎趙邠卿,竟然就是當初的先生。世叔在上,請受小侄一拜!”
趙岐仰首飲儘殘酒,鹹澀的液體滑過嘴角,步履蹣跚的走來,慢慢扶起劉虞。
窗外北風呼嘯,恍若又聽見丹陽太守府那株老桂樹落英簌簌,墜滿永不再回的少年時光。
…………
一刻鐘後。
劉虞與趙岐重新坐回原位。
隻見劉虞滿臉紅光的說道:“沒想到四十年後,還能與世叔相遇,如今幽州的環境,想必您老已經知道。將來如果在朝廷不如意,可來薊縣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