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開局娶蔡琰,爭霸天下 > 第113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開局娶蔡琰,爭霸天下 第113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1

“至於踏入仕途、掌握權位,那就更簡單了——勤學苦讀,通過考覈即可!”

“所有人機會均等!若貴府重教,子弟聰慧,甚至無需擔憂名額限製,陳家成為下一個頂尖大族也未可知。公平、公正、公開,這難道不夠嗎?”

“此外,如今正值亂世,主公也是初據基業。此時投效,隻要真有才乾,晉升之路會更加順暢,將來擔任縣令、郡守,乃至一州刺史都非難事!”

“主公求才若渴,尤其看重陳家主與令郎元龍先生,這纔派我前來遊說。究竟如何抉擇,全憑陳家主定奪。”

“選擇之權始終在您手中,主公與我絕不會強求。言儘於此!”

“告辭了!”

說罷,郭嘉起身欲離,卻又像是想起什麼,從袖中取出一枚特製的精鋼令牌,放在陳圭麵前的桌案上:“若陳家主心意已決,有意聯絡主公,可將此令牌懸於府中前庭,屆時自會有人前來接洽。”

“也歡迎陳家主遣人前往青州、兗州一觀究竟。百聞不如一見,希望我們還能有再見之日。那麼——”

郭嘉與許褚重新披上黑袍,戴上兜帽,悄然離開書房。

在許褚與暗衛的策應下,郭嘉迅速隱入街巷,再無蹤跡。

“家主!人跟丟了!對方有高手接應!”不久後,陳府管家匆忙入內,向陳圭稟報。

陳圭揮手示意管家退下。待房門關閉,他緩步走向書案,拾起那塊精鐵令牌,指尖摩挲間低歎:“果然深不可測……徐州暗子遍佈不說,連隨手一枚令牌皆以精鋼鑄造。吳侯之能,當真匪夷所思!”

“難怪郯城糜氏、無極甄逸這等商賈巨族早早歸附……”他凝視窗外,眉頭緊鎖,“陳氏又當如何自處?”

今日郭嘉之言,他字字聽進心裡。

不僅因那番話句句在理,更因陳圭已看清——陸風確是最有希望問鼎天下之人。眼下,正是陳家押注的最後時機。

陸風推行新政,與世家大族勢同水火。雖靠縣學郡學廣納寒門子弟,但真正能運籌帷幄的肱股之才,絕非短期可成。

這正是陳家的機會。

“再觀望幾日。”陳圭最終自語道。

時間尚有餘地。若形勢真如郭嘉所言,他願率全族搏這份從龍之功。昔日陳家困守徐州難有作為,但此番抉擇……

或許能改天換命。

指尖無意識敲擊令牌,陳圭心中那桿秤,已漸漸向江東傾斜。若無郭嘉親自登門,他斷不敢動此念頭——畢竟,誰能預料陸風會如何對待主動投誠的陳家?

現在是陸風主動拉攏陳圭,形勢已然不同。

至少謀個前程不成問題。

陳圭何嘗沒考慮過投奔其他諸侯?可如今各地諸侯麾下都有本地士族或派係傾軋,即便去了,又能分到多少好處?

留在徐州?

彆開玩笑了!

這裡遲早守不住。

以陶謙的本事和徐州的實力,根本擋不住陸風的大軍。

即便陸風不來,袁術那野心勃勃的家夥也會動手。

另一邊,許褚跟著郭嘉離開陳府,在下邳城的暗衛據點忍不住問道:“這麼做真能行?陳圭會甘心投靠主公?”

郭嘉輕笑:“急什麼?等著瞧吧!陳圭若是聰明人,自然會抓住機會。主公若能展現出誠意,總會有士族願意歸附的。”

“陳氏不過是開個頭,往後這樣的士族隻會越來越多——當然,前提是他們肯放棄不該攥在手裡的權力和土地。”

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那些貪得無厭、死攥著權柄不放的士族豪強,要麼被掃進曆史的廢紙堆,要麼最後被迫低頭。

但到那時,條件可就不一樣了。

許褚撓頭:“你說得那麼玄乎,我就聽懂主公常提的那句——土地兼並是禍亂的根子。”

郭嘉拍拍他的肩膀:“懂了這句就夠了。等著看吧!”

郭嘉眼珠一轉,笑道:要不咱們打個賭?我賭陳氏很快會投奔主公,你賭他們不會?輸的人交出本月醉仙釀,再請客去醉仙樓如何?

許褚撇嘴道:少來這套!想騙我的酒錢?門兒都沒有!主公說過

**

有害。你郭嘉主動設的局,十有

**

要坑人。我可不傻!

沒勁!郭嘉遺憾地咂嘴。現在的許褚可比從前難哄多了,連這莽夫都變機靈了,看來主公

**

有方。

接下來咱們去哪兒?原地等著還是回去?許褚問。

去廬江轉轉吧。郭嘉眼中閃過狡黠,聽說甘寧將軍剛護送朱雀營和黃忠將軍去了廬江。那邊應該有好戲看,正好去湊個熱鬨。回頭我給主公報個信就行。

他可不想這麼快回兗州。好不容易逃出來,至少等最忙的時段過去再說。辛苦主公和荀攸、戲誌才他們多擔待些吧。

廬江能出什麼事?有黃忠坐鎮,誰敢來犯?許褚不解。

怎麼不敢?郭嘉胸有成竹,廬江地處要衝,既擋了袁術取揚州的路,又挨著他老巢。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換你你能忍?再說暗衛剛傳來訊息,陳登奉陶謙之命已去聯絡袁術、劉表結盟了。



“你以為他們聯手意欲何為?”

難道是為了玩耍嬉戲?

“莫非意在進攻主公,奪取廬江?”

許褚聞言,雙目微凝,寒光乍現道。

“正是!”

郭嘉輕擊手指道:“兗州與青州皆駐有我軍主力,陶謙與袁術未必敢輕啟戰端,但廬江不同。此地乃主公立於袁術、陶謙、劉表腹地的一枚尖刺,他們聯手欲除之,實屬意料之中!”

許褚不解道:“攻廬江與向主公開戰有何區彆?難道他們不怕我軍全力反擊?”

廬江若失,以主公性情,豈能忍氣吞聲?

屆時子龍、典韋等人勢必憤而請戰。

我軍從未受過此等屈辱。

郭嘉淡然一笑:“他們認定主公剛得兗州,兵力難以調動罷了。”

“況且,若真全麵開戰,北麵袁紹、公孫瓚豈會坐視?二人新敗於我軍,必會趁火

**



智者相爭,稍有不慎便萬劫不複。

袁紹、公孫瓚不正是輕視陸風,方在青州一敗塗地?

我軍絕不能重蹈覆轍。

“確實如此!”

許褚神色凝重,肅然道:“那即刻啟程?廬江乃主公根基所在,更是老主公畢生心血所托。若失此地,主公允當顏麵儘失!”

此刻他已決意馳援廬江,誓死拱衛。

“正當如此!”

郭嘉頷首道:“故而我等亦需前往助陣。不過,以漢升、子義二位將軍之能,隻要穩守不出,袁術等人想破廬江——難如登天!”

不僅如此,我的目標不單是守住廬江,更要趁勢奪取九江郡!我料想,這也正是主公調遣朱雀營與漢升將軍馳援廬江的關鍵考量。

若能拿下九江郡,廬江與九江就將與徐州全麵接壤,為我們日後四路並進攻取徐州創造良機。

否則,以太史慈統領的黃海水師及廬江三萬駐軍,固守廬江已然綽綽有餘。

太史慈又豈是泛泛之輩?

許褚雙目放光:看來你已胸有成竹!此等戰事怎能少了我?

絕不能讓黃忠與太史慈獨占戰功。

不過為何是四路?不應當是三路麼?許褚滿臉疑惑。

泰山一路、琅邪國一路、九江一路,何來第四路?

嗬嗬!郭嘉神秘一笑:天機不可泄露!屆時自見分曉。事不宜遲,我們速速啟程趕往廬江。戰事將起,須早作準備!

說罷,郭嘉快步跟上暗衛。

許褚懊惱地追上前:你這人最討厭話說半截!快給我講明白!

任城郡太守府內,

自陳留返回的陸風已在此處置公務。

此地毗鄰青州,便於他兼顧兩州事務。

哈哈!郭嘉這小子,我早料到他出去就不想回來。果不其然,竟跑去廬江了!陸風展閱陸一呈上的書信,不禁失笑。

荀攸挑眉道:主公不是派他去徐州遊說下邳陳氏麼?莫非已成?

隻成了一半。陸風搖頭:陳圭老謀深算,不見實利豈會輕易應允?不過確實心動了。奉孝預計陳圭會派陳登或其他族人前往東萊實地考察,之後方能定奪。

這也是人之常情。

事關家族前途,必須慎之又慎。

確實如此!荀攸深表讚同:若能招攬陳氏歸順,奪取徐州之事將事半功倍。臣建議暫且讓陳氏維持現狀,待我軍攻取徐州時再裡應外合,必能事半功倍。

兵不血刃方為上策。

畢竟,未來要麵對的敵人還很多。

此外,陳氏歸順也可作為士族投誠的典範。荀攸繼續補充道,藉此機會加以宣傳,或能化解部分開明士族對我們的成見,為日後招攬人才鋪路。

眼下確實急需英才。

正合我意。陸風頷首道,奉孝與暗衛來報,陳登正出使袁術、劉表。奉孝推測,他此行應是奉陶謙之命締結盟約。

奉孝認為,陶謙、袁術、劉表很可能暫時結盟,聯手攻打廬江。這小子已經帶著許褚趕赴廬江,說是去協助漢升他們。

嗬!這滑頭!想偷懶就直說!

荀攸眉峰一挑:陶謙等人聯手圖謀廬江?確實大有可能!

廬江乃我軍飛地,對劉表等人而言如鯁在喉。如今我軍剛得兗州,他們必以為有機可乘。

加之近期增兵之舉,更會令其心生忌憚。三方結盟倒不足為奇。

臣以為這反倒是良機。若能擊退聯軍,既可確立我軍在廬江的威勢,又能順勢奪取九江郡。更可令太史慈重創劉表水師,永絕後患。

況且是他們先挑起戰端,日後我軍出兵也師出有名。

至於勝負之數?早在籌謀之中。

荀攸對黃忠、太史慈抱有十足把握。

況且,郭嘉和許褚不是也一同前往了嗎?

這就更不成問題了!

哈哈!

陸風聞言笑道:正是這個道理!

前番我們雖佯攻徐州,真要動武,總得有個由頭。

師出無名則事難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