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開局娶蔡琰,爭霸天下 > 第114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開局娶蔡琰,爭霸天下 第114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2

即便奪取兗州,也是借著與劉岱的舊怨為由。徐州乃至將來的豫州、荊州,能有個正當理由總比沒有強。

這些不成文的規矩看似無關緊要,但遵守總比違背好,至少能減少些非議。

想來奉孝他們已到廬江,漢升也該知曉陶謙、袁術、劉表三方即將聯手的訊息了。不過,我這邊還是發道軍令為妥,接下來就看漢升他們的了。

陸風當即提筆給黃忠書寫軍令。

主公,必要時可派典韋將軍率青龍營攻譙郡,令青州軍進擊琅邪國,迫使陶謙、袁術分兵應對。

荀攸建議道。

當然隻是佯攻,意在牽製袁術、陶謙部分兵力。

真要攻占,眼下還沒這個精力和實力。

地盤太大未必是好事,穩紮穩打纔是上策。

正合我意。

陸風頷首,筆下不停:不過擴軍之事也得抓緊。先前五萬新兵就編為白虎營,任魏延為主將,張遼為副將。

再募五萬新兵,編為麒麟營,徐晃任主將,孫策為副將。

如此算上青州軍,陸風麾下便有朱雀營、青龍營、玄武營、白虎營、麒麟營、青州軍、背嵬軍及本部一萬陸家鐵騎,總計三十六萬兵馬。

這......

荀攸眉頭微蹙:主公如此大規模

**

糧草壓力會不會太重?

陸風這幾年持續吸納流民,使青州人口增至五百餘萬。他鼓勵百姓開荒耕種,積累了大量糧草,近期又從公孫瓚、袁紹處獲取了一批糧食補給。若沒有這些措施,僅憑兩州的稅收根本無法維持現有軍隊規模。

無妨。陸風從容道:隻要撐到來年此時,我們就能騰出手拿下徐州。有了徐州的土地、人口和糧產,供養這些兵馬就易如反掌了。

當前要繼續推進兗州、青州各郡的墾荒政策,加快新政實施,提升百姓耕作熱情。關於糧食收購,除正常稅收外,要讓陸氏商會按市價收購百姓餘糧,尤其要確保東萊地區的收購工作。必須嚴令各級官員和商會不得壓價、不得以次充好。

這些要務就勞公達多費心了。我也會寫信囑咐國淵等人配合。

穩定糧價既能保障百姓種糧積極性,又能增加百姓收入。百姓生活改善後,纔有餘力購買陸氏商會推出的各類商品。這正是陸風苦心經營的良性迴圈,目前已在青州部分地區,特彆是東萊全境初見成效。

實際上,即便糧食緊缺,陸風仙府中仍有大量儲備。隨著兗州的接管,仙府空間擴大數倍,作物生長速度提升至十五倍。稻麥等作物僅需五至七天就能成熟收割。多年來仙府產出的糧食都妥善儲存著,從未動用。

荀攸拱手笑道:“主上在經濟建設方麵的才能確實無人能及!我等雖受您教誨,卻始終追趕不上您的步伐!”

陸風擺手道:“過謙了!東萊能有今日之局麵,全賴諸位儘心竭力。若隻靠陸某一人,青州斷無今日之繁榮。”

此事本非一人之力可為。

191年9月,

長安局勢驟變。

王允在多方勢力暗中助推之下,終將連環計推進至緊要關頭。

他先策反呂布,又以天子禪位為餌,誘董卓入宮受詔。

待董卓入宮,呂布率眾以雷霆之勢將其誅殺。

隨後憑借呂布兵馬,迅速掌控長安城防。

天佑大漢!社稷有望矣!

王允見董卓伏誅,不禁涕淚縱橫,跪地仰天高呼。

謁見天子後,王允獲封太師,輔佐朝政。

一時位極人臣,漸露驕矜之態。

呂布因誅殺董卓之功,被劉協擢升為奮威將軍,封溫侯,

自此躋身當世頂級將帥之列。

太師,李傕、郭祀上表請降,乞陛下赦其罪,準其留任,您看...

陳宮呈上奏表,目光掃過王允身後龍椅上的少年天子。

絕不姑息!

王允不待請示天子,斷然揮手道:餘人尚可寬宥,唯此二賊斷不可赦!

當年多少公卿士族慘死其手,本官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言語間透著刻骨恨意,卻未察覺身後天子眼中驟起的陰翳。

**[

劉協曾以為,鏟除董卓後,自己終於能重獲自由,拿回屬於

**

的權柄。

畢竟,王允此前表現得如此忠誠。

可如今他明白了——自己大錯特錯!

這些士族公卿,未掌權時卑躬屈膝、宣誓效忠,一朝得勢,野心便徹底顯露。

虛偽的麵具下,藏的全是肮臟嘴臉。

————

此刻的劉協意識到,比起董卓,王允這老賊更奸詐危險。

董卓至少言行一致,狂妄也擺在明處。

王允卻不同。

他永遠高舉道德旗幟,假借為天子著想之名,行滿足私慾之實。那些政令無一出自劉協本意,甚至無人詢問他的意見。

可笑的是,天下人皆讚王允忠貞,以為他事事以君王為先。

這般偽君子,豈不比董卓可怕千百倍?

————

陳宮聞言眉頭緊鎖,仍試圖進諫:李傕、郭汜手握二十萬西涼軍,若不予赦免,必引兵攻長安!屆時何以抵擋?

請太師與陛下三思!

他心中已生憤懣。

自掌權以來,王允愈發驕橫,比董卓更專斷狂妄。

這究竟是何等野心?

妄作第二個董卓嗎?

軍國大事,竟連象征性地請示天子都不願——即便少年天子也該被尊重,而非徹底無視!

此非人臣之道。

————



陳宮心中戰栗,卻不敢表露分毫。如今的王允早已不複往昔,自己在他眼中不過是一枚隨時可棄的棋子,稍有差池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何須畏懼?王允拍案怒喝,有奉先在側,李傕郭汜這等鼠輩若敢造次,派兵剿滅便是!休要再諫,否則莫怪本官疑你通敵!那淩厲的目光如刀鋒般掃過,陳宮脊背發涼,匆匆領命退下。

他即刻差人向李傕郭汜傳遞詔令,自己則直奔呂布府邸。正如曆史軌跡所示,經王允引見,二人早已結為摯友。此刻呂布正縱酒慶功,陳宮奪步上前:奉先竟還有閒情飲酒?

公台何出此言?呂布放下酒樽,董賊伏誅,皇權重歸天子,豈非快事?

禍事了!陳宮急道,李郭二人上表請赦,王太師拒不寬宥,定要問罪。依你之見,那手握三十萬西涼雄師的二人會引頸就戮嗎?你現有多少兵馬?能支撐幾何?

陳宮恨不能斬了王允這誤國之徒——大好局勢眼看就要毀於一旦。

呂布聞言劍眉緊鎖:並州舊部數千,加上新降長安守軍,不足兩萬之數。這回答道出了嚴峻的現實。

李傕郭汜真要率兵殺來,咱們恐怕撐不了多久!

呂布猛地站起身:不成!咱們這就去找太師,請他收回命令!

來不及啦!陳宮急得直擺手:回信已經發出去了。將軍還是快快整頓兵馬準備迎敵吧!李傕郭汜隨時可能殺來,能拖一時是一時!

好!我這就去調兵!呂布重重地點頭,跨出溫侯府直奔軍營而去。

此刻李傕郭汜的大軍就駐紮在城外。中軍帳內氣氛凝重,他們剛接到朝廷問罪的詔書,勒令其自縛請罪。

混賬!王允這廝非要趕儘殺絕?李傕氣得直拍案,轉頭問郭汜:你說該怎麼辦?

郭汜愁眉緊鎖:要不...咱們解散部隊逃回西涼?

放屁!李傕暴跳如雷:沒了兵馬,隨便個亭長都能要咱們的命!到時候王允一道通緝令,多少人為領賞錢會砍咱們的腦袋?

郭汜嚇得縮了縮脖子:那...那該怎麼辦?他確實慌了神。

找賈文和!那聰明人就在鄭縣,定有良策!李傕一拍大腿。

郭汜眼前一亮。兩人當即找到賈詡說明來意。

賈詡輕捋胡須笑道:王允當真愚不可及。二位將軍本欲歸順,他反倒要加害,實在不知死活!

誰說不是呢!李傕郭汜連聲附和。

李郭二人聞言,頓覺醍醐灌頂。

這王允老兒確實不知好歹!

如今進退兩難,總不能遣散部眾解甲歸田吧?特來向文和先生求教,萬望指點迷津!

二人朝賈詡鄭重行禮。

若在平日,他們豈會對謀士這般恭敬?

但此刻有求於人,姿態自然放低。

此事易爾!

賈詡捋須笑道:二位麾下雄兵二三十萬,天下何處去不得?不如儘起精銳,趁夜奇襲長安。

什麼?這可是謀...先生此言當真?

李傕郭汜聞言變色。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董相國的下場豈能忘卻?

千真萬確!

賈詡從容答道:誰說這是謀逆?二位將軍分明是見天子受奸佞矇蔽,特來清君側、正朝綱,此乃忠君愛國之舉!

二人眼中精光暴漲:妙!王允纔是

**

我等乃匡扶漢室的忠良!隻要攻入長安除去老賊...

屆時朝堂誰主沉浮?

說不定連相國之位也...

有了董卓的前車之鑒,他們定能做得更加穩妥。

大善!

二人擊掌盟誓:就這麼辦!

賈詡微微頷首:兵貴神速,遲則生變。

他端起茶盞輕呷,送客之意不言而喻。

計劃已成。

隻要李郭大軍攻破長安,三輔之地儘在掌握。

而此刻的曹操,想必已在揮師函穀關的路上。



賈詡滿懷期待地等著看李傕郭汜與曹操交戰。

這一仗,必須讓李傕郭汜折損些兵力,同時也要讓曹操吃些苦頭。

否則,如果曹操能吞並李傕郭汜的全部兵馬,實力就會膨脹過頭。

沒想到,李傕和郭汜聽完,立刻笑眯眯地看向賈詡,看得賈詡心中發毛。

“先生如此足智多謀,還是跟在我們身邊時時指點纔好!”李傕笑容滿麵地說道。

“是!是!”郭汜連連附和,“之後還有許多事要仰仗先生,還是請您與我們同行!”

他們終於明白,自己兩人的腦子不適合琢磨那些複雜的東西,帶上賈詡才更穩妥。

“這……還是算了吧?”賈詡一臉苦笑,擺出一副被自己坑了的表情。

實際上,他內心毫無波瀾,因為這本來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