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我在蜀漢講解三分歸晉 > 第21章 沙盤、青史留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我在蜀漢講解三分歸晉 第21章 沙盤、青史留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府邸門前,幾輛馬車早已備好。

三人互相拱手作彆,各自登車。

回到自己的府上,陸雲簡單洗漱了一下,便直接走向臥房。

推開門,隻見床榻上的被褥已經鋪得整整齊齊,一個嬌小的身影正安靜地坐在床沿。

是阿柔。

見陸雲進來,她連忙起身,小臉微紅,低著頭不敢看他。

“公子……”

陸雲知道,按照府裡的規矩,今日輪到她來侍寢暖床了。

他實在太累了,什麼念頭都冇有,隻是點了點頭,脫下外袍。

阿柔乖巧地上前,幫他寬衣,然後自己先鑽進了冰冷的被窩裡,用自己的身子將床榻捂暖。

陸雲吹熄了燭火,也躺了上去。

他順手將身邊那個溫軟的身子攬進了懷裡。

阿柔乖順地靠在他胸口。

黑暗中,陸雲能感受到她有些急促的心跳。

“冷嗎?”他閉著眼睛,隨口問了一句。

懷裡的人兒輕輕搖了搖頭,聲音細細的。

“不冷的,公子。被窩裡很暖和。”

“嗯。”陸雲應了一聲,“睡吧。”

一晃,兩個月就過去了。

荊州大地,早已褪去了冬日的蕭瑟,春意盎然。

時節,已至清明。

這兩個月裡,整個荊州,尤其是南郡,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所有變化的中心,都指向了那個新成立的衙署——興業司。

興業司的成就,主要分三塊。

首先是農事。

曲轅犁,這種省力又高效的新式農具,在劉備的全力支援下,由興業司下屬的工坊加班加點趕製,已經優先配發給了江陵左近的所有官田和屯田。

效果是驚人的。

過去需要兩個人加一頭牛才能完成的犁地工作,現在隻需要一個人一頭牛。耕作的效率,直接翻了一倍。

大量的勞動力,就這麼被解放了出來。

這些被解放出來的農夫,也冇有閒著。

他們被李信組織起來,成立了專門的“清淤隊”,日夜不停地從長江及其支流中挖取河泥。

這些肥沃的淤泥被一車車運往田地,與原本板結的土地混合。

僅僅兩個月,田裡的土質就變得肉眼可見的鬆軟肥沃。

田埂上,負責農事的李信看著那些剛剛冒出頭的青翠禾苗,長勢比往年任何時候都要喜人,激動得整日都合不攏嘴。

與此同時,在城郊最肥沃的一片官田裡,一塊被重兵把守的特殊區域,陸雲親手指導的“神農計劃”也已經開始。

數百名精挑細選的農夫,正按照陸雲教的方法,在數萬株稻苗中,尋找著那些“隻開花不結果”的特殊植株。

然後是工匠之事。

那架巨大的筒車,已經在長江邊上建起了三座。

奔流不息的江水,推動著巨大的輪子,日夜不息地將水源送入新開鑿的水渠,灌溉著數萬畝高地。

更重要的是,陸雲采納了諸葛亮和龐統的建議,將水力運用到了極致。

江陵城外新建的鍊鐵工坊裡,巨大的水輪帶動著數座重達千斤的鍛錘,日夜不停地捶打著燒紅的鐵坯。

水力驅動的風箱,也讓爐火的溫度遠超從前。

鐵料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

過去一個月才能打造出的百鍊鋼,現在隻需要十天。

最後是商貿。

王通不愧是經商的好手。

他按照陸雲的指點,將“炒茶”包裝成了士族專屬的雅物。

這種沖泡便捷、清香回甘的新式飲品,一經推出,便立刻風靡了整個荊州上流社會。

價格雖高,但訂單依舊如雪片般飛來。

短短兩個月,僅炒茶一項,就為劉備的府庫帶來了十餘萬貫錢貨钜額收入。

至於那性烈如火的“蒸餾酒”,則一直處於秘密生產的狀態,除了少數幾位核心人物,無人知其存在。

這一日,天氣正好,春光爛漫。

陸雲府邸的後院裡,卻是一片忙碌景象。

院中的石桌石凳早已被挪開,地上鋪滿了大大小小的麻紙。上麵用炭筆勾勒著各種奇怪的圖形,有山川輪廓,有河流走向,還有一些標註著數字和符號的複雜草圖。

院子正中央,一個巨大的木製淺盤占據了絕大部分空間,裡麵已經填滿了濕潤的沙土。

一個浩瀚的天下雛形,正在這裡慢慢誕生。

陸雲負手站在沙盤前,神情專注,不時開口指揮。

三個風姿各異的侍女,此刻都褪去了女兒家的嬌柔,一個個裙角紮起,素手沾泥,乾得熱火朝天。

阿柔蹲在一旁,正小心翼翼地將水倒入一個木盆裡,與黃土混合。

她的小手攪動著,將泥土和得不乾不濕,恰到好處。

“公子,泥和好了。”她小聲說了一句,將一捧和好的濕泥遞了過去。

月奴則負責上色。

她本就精通音律書畫,對色彩的把握極為敏感。

隻見她用小刷子蘸著不同顏色的礦物顏料,小心地塗抹在已經塑形的沙土上。

青色代表山林,藍色代表江河,黃色則代表平原。

清妍的工作最為關鍵,她正按照陸雲的指示,將阿柔和好的濕泥,堆砌在沙盤之上,塑造出山川的走勢。

“清妍,這裡是秦嶺。”陸雲伸手指著沙盤中一條東西走向的區域,“山脈要再高一些,更險峻一些。把它的雄偉之勢做出來。”

清妍點了點頭,她心思聰慧,早已將那些草圖記在了心裡。

她手上動作不停,一邊堆砌,一邊問道:“公子,這秦嶺山脈,為何要堆得如此高聳?我看圖上,它正好隔開了漢中和關中。”

“問得好。”陸雲讚許地看了她一眼,解釋道:“因為這條山脈,就是天下的分界線。它不僅隔開了漢中和關中,更隔開了南北。北方的騎兵想要南下,就必須翻過這座大山。所以,它的高低,決定了戰爭的難度。”

清妍恍然大悟,手上塑造山峰的動作便更加用心了。

一旁的月奴正細細地為長江塗抹上藍色,她抬起頭,柔聲問道:“公子,這長江之水,用靛藍之色,是否更顯其波濤壯闊?”

“可以。”陸雲笑道,“月奴你精通美感,顏色之事,你看著辦就好。”

月奴得了誇獎,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下筆也更添了幾分靈動。

就這樣,陸雲負責全域性指揮,清妍負責塑造地形,阿柔負責提供材料,月奴負責潤色點綴。

四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巍峨的太行山,險峻的劍門關,奔流不息的黃河與長江……一個無比精細的三國九州沙盤,在他們手中一點點地變得清晰、立體。

每一個山頭的起伏,每一條河流的轉折,都嚴格按照陸雲畫出的圖紙來製作,高低落差,分毫不差。

陸雲看著眼前逐漸成型的沙盤,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有了這個,天下大勢便可一目瞭然。

日後與劉備、諸葛亮他們推演軍情,便不再是紙上談兵。

哪裡可以屯兵,哪裡適合設伏,哪裡是糧道咽喉,都將在沙盤上看得清清楚楚。

陸雲看著三人忙碌的身影,忽然笑了起來。

“你們這麼賣力,說不定將來,你們三人的名字也能留在史書上呢。”

此言一出,三女手上的動作都是一頓。

清妍抬起頭,白皙的臉蛋上沾著幾點泥星,她有些不解地問道:“公子說笑了。奴婢們隻是侍候您的婢女,怎會有資格名留青史?”

月奴和阿柔也跟著點頭,顯然覺得這事太過天方夜譚。

陸雲卻神秘一笑,指了指自己。

“彆人或許不行,但我可以啊。”

“你們隻管把這沙盤好好弄。到時候,我給你們記上一筆,就說‘興業司三姝,智美雙全,輔佐陸雲立不世之功’,嘿嘿。”

說到最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三女聽得一愣一愣的,雖然知道公子是在說笑,但心中卻冇來由地生出一股暖意和乾勁。

陸雲收起笑容,指著荊州的位置,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好了。清妍,去把那顆紅色的石子拿來,把我們江陵城的位置,給我標出來。”

“是,公子!”

聽了公子這番半真半假的許諾,三女心中再無半分疲憊。

就在這時。

院門外傳來了管家福伯恭敬的通報聲。

“公子,諸葛軍師前來拜訪。”

陸雲一愣,隨即笑了起來,對福伯揚聲道:“快請!”

他又回頭對三女吩咐了一句:“清妍,你們先收拾一下。”

“是,公子。”三女連忙應聲,開始將地上的圖紙和工具收攏到一旁。

話音剛落,一個熟悉的身影已經搖著羽扇,不疾不徐地走了進來。

來者正是諸葛亮。

他一進院門,目光便被那巨大的沙盤牢牢吸引住了。

他快步上前,圍著沙盤走了一圈,看著上麵精細的山川河流,眼中異彩連連。

“陸司長這是地形圖”諸葛亮驚歎道。

陸雲笑著擺了擺手:“軍師過獎了,軍師今日怎麼有空到我這兒來了?”

諸葛亮收回目光,轉向陸雲,神情變得鄭重起來。

“亮今日前來,實為一事。”

他看著陸雲,認真說道:“先生那日言及,亮所造之木牛流馬,後世已然失傳。亮聽後,日夜思之,頗為遺憾。”

說著,他對著院外輕輕一招手。

立刻有兩名親兵,抬著一個造型古怪的木製器物走了進來,小心地放在地上。

諸葛亮指著那木製器物,臉上帶著一絲期待。

“亮不才,憑記憶與先生之描述,粗粗仿製了一具雛形。今日特意帶來,還請先生過目,看看此物,可還有用處?”

陸雲心中一亮。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