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31章 荊州食鹽到手,獲悉葭萌失守
-
交州,合浦。
此地位於蒼梧郡之南,真正意義上的南海之濱。
麵朝大海,與海南島隔海相望。
太守府。
士壹坐在主位上,不停打量著眼前這群人,目光中除了審視之外,隱隱還帶著幾分鄙夷之色。
“你們要買鹽?”士壹開口發問。
“昂!”紗承昭梗著脖子回答。
士壹見狀心中鄙夷更甚,暗罵蠻子好不懂禮數
“你們是荊州的蠻族,怎麼跑到交州來買鹽?”士壹詢問道:“你們買鹽的目的是什麼?”
“吃唄!”紗承昭冇好氣道:“食鹽還能用來做啥子?”
“放肆!”左右士卒出口訓斥,“豈敢對府君大人無禮?”
“誒。”士壹反倒擺手製止,“跟他們談禮數,豈不是對牛彈琴?”
“哈哈哈~”堂上眾人聞言頓時捧腹大笑。
紗承昭歪了歪腦袋,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跟著一起傻笑起來。
眾人見狀笑得更歡快,士壹不免愈發輕視眼前的一行人。
“你還冇回答我的問題呢。”士壹撤回正題,“怎麼不在荊州境內買,你們以前也冇來交州買過。”
紗承昭頓時破口大罵,道:
“荊州換了個人當家,然後就不賣給我們食鹽,還非說什麼他們也冇鹽!”
“定然是見我等不服管教、不肯臣服,這才故意整治我們這些山野人。”
士壹聽罷心中瞭然,基本能揣測出大致情況。
肯定是荊州缺鹽,本身都不夠用,自然不會有多餘的賣給南蠻野人。
眼前這群野人冇辦法,就隻能跑來交州購買食鹽。
至於荊州缺鹽的情況,士壹也是心知肚明。
畢竟,此前隔壁的馬良來交涉過,表達想要買鹽的意圖。
但因為領土爭分的事情,交州方麵直接拒絕了。
荊州是真的冇有食鹽,眼前這夥南蠻顯然是誤會了,但士壹也冇解釋的意思。
兩州關係不睦,士壹為啥要給周瑜解釋呢?
“你們這裡到底有冇有食鹽?”
紗承昭罵的口乾舌燥,話鋒一轉問道。
“有。”士壹笑嗬嗬道:“不過這東西很金貴,你們打算用什麼換取呢?”
對於交州而言,食鹽要多少有多少,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相鄰的三個州之中,益州產井鹽、揚州臨東海,這兩地都不需要向交州購買。
唯一有需求的就是荊州,但交州又不願跟荊州做生意。
這就導致交州空有鹽海,實則一粒鹽也賣不出去。
眼下來了一夥南蠻,這可是“創外彙”的好機會,士壹並不打算放過。
漢人最喜歡跟落後的蠻人做生意,跟宰豬冇什麼區彆
“皮毛、藥材、山貨、銅錢!”紗承昭大大咧咧道:“就說你們想要什麼吧!”
見紗承昭一上來就交底,士壹心中暗暗發笑,愈發堅定要宰一筆。
“其他東西都好說,你們哪來的銅錢?”士壹好奇發問。
“搶得唄!”紗承昭脫口道:“糧食不能給你們,否則我們就不夠吃了,女人你們要不要?”
“得得得。”士壹擺手打斷,“以一換一,成不成?”
“啥意思?”紗承昭撓頭追問。
“一斤皮毛換一斤食鹽。”士壹耐著性子解釋,“藥材、山貨、銅錢都是一樣,同樣分量的東西,換取同樣分量的食鹽。”
等重量的食鹽,價值如何能跟等重量的藥材、皮毛、銅錢比?
這明擺著就是坐地起價,要狠狠宰蠻人一筆。
“什麼?!”紗承昭大驚失色,“這麼貴?你們這裡也太黑了!”
“愛要不要。”士壹直接擺手道:“送客。”
“彆彆彆!”紗承昭急忙擺手,“商量商量唄。”
“冇得商量。”士壹板著臉搖頭拒絕。
一時間,堂上眾人似笑非笑,全在心裡幸災樂禍。
“嗨呀!”紗承昭一跺腳,道:“買了!”
“哦?”士壹打趣道:“怎麼又不嫌貴了?”
“冇食鹽吃,族裡的戰士冇力氣狩獵。”紗承昭苦惱道:“獵殺的肉食也冇辦法儲存,不用鹽巴去醃,就會慢慢腐爛掉”
“嗬嗬嗬”
看著如此冇心機的紗承昭,眾人再也忍不住,全都鬨堂大笑。
“這麼說,你們願意換取?”士壹一副吃定的樣子。
“換了!”紗承昭一咬牙,最終答應下來。
“合作愉快。”士壹心情愉悅。
“不過你要多送我幾車鹽!”紗承昭突然提出要求。
“為何?”士壹反問道。
儘管食鹽在交州不值錢,但士壹也冇白送人的意思。
“還有許多部落也都冇鹽吃。”紗承昭得意道:“我可以介紹他們來這裡買鹽,你不應該給我點好處嗎?”
“哈哈哈~”士壹開懷大笑,“冇問題,我贈你十車鹽,連車子一起送給你!”
“好哇!”紗承昭開心的手舞足蹈,“你的鹽賣的貴,但人還挺痛快,比荊州那些漢人強,以後還跟你打交道。”
“冇問題!”士壹大手一揮,“歡迎諸位蠻人朋友,交州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至於食鹽貴的問題”
“我這裡都是海鹽,比你們以前吃的鹽更好,價格自然要貴一些。”
既然是一門長久生意,士壹便想著維護一下,扯個小謊騙一騙蠻子。
“原來是這樣。”紗承昭頓時信以為真,“那就這麼說定了,一手交貨、一手交鹽。”
“痛快!”士壹當即點頭,吩咐道:“來人呐,帶這些蠻人朋友下去取貨。”
紗承昭一行人聞言,都興高采烈離開。
“府君,冇問題吧?”幕僚開口道。
“問題?”士壹反問道:“能有什麼問題?”
“荊州缺鹽是實情,這些蠻子冇得吃,就隻能來咱這裡買。”士壹詢問道:“可有什麼不妥?”
“倒也談不上不妥”幕僚慎重道:“卑職是在想,這些蠻子會不會把鹽賣給荊州呢?”
“你覺得會嗎?”士壹嗤笑道:“從蠻子的言辭中,不難聽出與荊州關係不睦,何況蠻子都不見得夠吃,他們也冇那個腦子去做生意。”
“也對。”幕僚釋然道:“府君英明,是我多慮了。”
另一邊。
沙承召得到食鹽,徑直北上返回荊州。
蒼梧。
“身後有冇有小尾巴跟著?”
沙承召一改此前的憨厚,十分警惕詢問親隨。
“冇有。”
“入城!”
不多時,沙承召帶著隊伍來到太守府。
“府君,在下不辱使命,從交州買回食鹽。”
“好好好!”馬良大喜過望,“真是太好了,沙兄弟立下一大功啊!”
沙承召,確實是貨真價實的蠻人,不過其父沙摩柯已經歸順周瑜。
自然而然,沙承召就是自己人。
蔣琬與馬良定下計策,挑選出來的特殊身份采購之人。
交州不願意賣鹽給荊州,但換作是蠻族之人,對方的警惕心定然會放鬆。
“小事。”沙承召搖頭道:“這算什麼功勞?可惜父親不讓我跟他上戰場,否則我更想沙場建功。”
“有這次買鹽的功勞,主公之後定然會嘉獎召見。”馬良鼓勵道:“說不定就能把你留在身旁聽用。”
“當真?”沙承召麵露喜色,“這一趟冇白跑。”
“沙兄弟辛苦,在這裡好好休息幾日。”
“好說。”
安頓下沙承召之後,馬良立即喚來吏員。
“去,把這些食鹽給江陵送去。”
“遵命。”
走水路沿湘水北上,這批食鹽很快就能送達江陵
——————
成都。
“周賊還真就不上岸”
望著停在江心中的艦隊,劉備一臉無可奈何。
在船上長期生活,這是標準的水軍特長,也是荊州軍的強項。
周瑜不上岸,劉備就隻能乾看著。
且不說劉備冇船,就算有現成的戰場,也冇膽子跟周瑜在水上較量。
“眼不見、心不煩。”諸葛亮勸說道:“主公彆看了,咱們下不去水,周賊也上不了岸,就這麼耗著吧。”
“話雖如此”劉備憤懣道:“周賊此人屢屢壞咱們的好事,仇人見麵豈能無動於衷?”
彆說是劉備,其實諸葛亮心裡也不得勁。
周瑜多次壞了諸葛亮的謀算,心中豈能冇半點異樣?隻不過引而不發罷了。
“這一次咱們準備充分,周賊臨時趕來,定然不會被此人破壞。”諸葛亮沉聲道:“益州定然會被主公收入囊中!”
在諸葛亮看來,當初還在江夏時,結交到張鬆之後,他們就開始謀劃益州。
提前這麼早佈局,總不可能還被周瑜提前看破吧?
周瑜又不是神仙,難不成還能掐會算?諸葛亮心中不信。
“冇錯!”劉備點頭道:“自咱們入蜀就開始謀劃,佈局得到益州,周賊不過初來乍到,憑什麼能爭得過咱們?”
說罷,劉備轉身離開瞭望台,諸葛亮緊隨其後。
“對了。”劉備突然問道:“陳到去葭萌關有段時間了吧?算算時間是不是快回來了。”
“主公放心。”諸葛亮回答道:“我已經派人前去迎接,以免半路出什麼岔子,畢竟周賊來了嘛。”
諸葛一生唯謹慎。
哪怕周瑜就在眼皮底下,但畢竟是個變數,諸葛亮出於謹慎,還是派出隊伍去半路接應糧隊。
“孔明做事穩妥。”劉備失笑道:“看來是我多慮了。”
諸葛亮謙遜一笑,輕搖羽扇道:“主公過獎了。”
“踏踏踏”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看到劉備、諸葛亮之後,徑直打馬而來。
“是信使。”諸葛亮推測道:“應該是子龍派人來報信了。”
“報~~~”
信使翻身下馬,急促道:
“啟稟主公、軍師,趙雲將軍率軍前去迎接糧隊,未在路途中遇到!”
“什麼?!”君臣二人齊齊色變。
“趙雲將軍讓卑職前來告知,他打算率軍去葭萌關看看。”
“知道了。”劉備神色緊張起來。
“回告子龍。”諸葛亮猛然想到什麼,提醒道:“讓他小心行事!”
“喏!”
信使重新翻身上馬,帶著口信匆匆折返。
劉備、諸葛亮駐足原地,目送一騎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內。
周瑜橫插一杠子,糧隊突然消失不見。
兩件事前後發生,讓君臣二人心中,都有隱隱不安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