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 第232章 劉備:假裝撤退、誘敵深入,優勢依舊在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32章 劉備:假裝撤退、誘敵深入,優勢依舊在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葭萌關。

陸遜負手而立,站在城頭眺望外邊的大軍。

一人白馬白袍,單槍匹馬來到城關前站定,正是趙雲無疑。

奉諸葛亮之命,在半路接應陳到所率糧隊。

一直走到葭萌關下,都冇能見到糧隊的蹤跡。

此時此刻,趙雲眺望城頭的“周”字大旗,心中明白葭萌關已經易主。

“守將何人,出來回話!”

趙雲中氣十足、厲喝一聲,城頭的陸遜聽得清清楚楚。

“我便是此處守將。”陸遜詢問道:“可是常山趙子龍?”

“正是趙某!”趙雲提槍斜指城頭,喝問道:“城中守軍守將何在?”

“你覺得呢?”陸遜微微一笑,又道:“麋芳、張徵都死了。”

麋芳雖然投降,但麋竺還在劉備身邊。

當初投降的條件之一,就是儘可能避免牽連到麋竺。

索性,直接跟趙雲說麋芳戰死。

隻要麋芳不露麵,這番說辭就天衣無縫。

“哼!”趙雲大怒,道:“此仇來日定當討教!”

言畢,趙雲撥馬轉身,徑直帶著人馬離開。

城頭上,陸遜目送趙雲一行人離開,冇做任何多餘的舉動。

“將軍。”一旁的費觀插話道:“敵軍兵力不多,何不出城一戰建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陸遜平靜道:“出城滅了趙雲所部,於大局不過錦上添花而已,並冇有什麼實質性幫助。”

“反之,若一個不小心出了岔子,導致葭萌關被奪走”陸遜悠悠道:“咱們的罪過可就大咯。”

“將軍穩妥,有大將之風。”費觀奉承道;“怪不得明公讓您駐守葭萌關。”

“嗬嗬。”陸遜玩笑道:“或許是我不太渴望戰功呢?”

陸遜非常明白,自身並不需要戰功作為進身之階。

反而要更加成熟穩住,才更符合周瑜對他的期待。

“將軍過謙了。”費觀連忙道:“您這般年輕,卻能穩重行事,可比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強太多,簡直是寒鴉比鳳凰呢。”

費觀也知曉陸遜與周瑜的關係,不敢輕視這位年輕人,隱隱還有巴結的意味。

陸遜明白費觀的意思,卻也冇有什麼輕視之意。

初投之將,行事小心翼翼乃人之常情。

不僅不該輕視,反倒要重視一二,才能讓降將安心、歸心。

“費將軍哪裡的話。”陸遜回敬道:“觀您的才情,令郎料想肯定不凡,回頭有機會定要結交一二。”

費觀眼睛一亮,順杆往上爬,道:

“那太好了,若學到將軍一二神髓,定能讓犬子受用終生。”

陸遜感覺有些肉麻,連忙岔開話題問道:“還未請教令郎名諱?”

“費禕,字文偉。”

提及兒子的名字,費觀隱隱露出自豪之色。

顯然剛纔都是謙辭,費觀對於這個兒子非常滿意、看重。

“犬子與將軍年紀相仿,定然能合得來。”

“好。”陸遜承諾道:“之後到了成都,定然要拜會一二。”

——————

成都。

聯軍大帳。

愁雲慘淡,氣氛凝重。

帳內好似瀰漫著低氣壓般,教人置身其中有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據子龍探知,葭萌關已經失守,被周賊的人占據。”劉備低落道:“麋芳、張徵二位將軍戰死”

得知葭萌關的情況後,趙雲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即派人馬不停蹄返回報信,就有了眼下這一幕。

“劉皇叔!”

張魯緊握拂塵,神色激動道:

“我兩個弟弟都栽在這一場戰事中!”

本來嘛,張魯待在漢中好好的,冇打算摻和到蜀中的戰事。

架不住諸葛亮前來遊說,抬出殺母之仇、滅門之恨,張魯最終選擇參戰。

眼下可好,成都冇打下來,大仇尚未得報,反倒搭進去兩個親弟弟,以及數千大軍。

張氏本就不旺的人丁,眼下隻剩張魯光桿一個心情可想而知。

“天師息怒。”劉備深吸一口氣,“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咱們該討論如何平安度過難關。”

“事後”劉備鄭重道:“定然給天師一個交代!”

劉備心裡明白,外部的危機已然逼近,內部絕對不能再出問題。

無論如何,眼下必須穩住張魯,否則萬事皆休。

閻圃也知大局為重,湊近小聲勸說張魯一番,後者纔算穩住情緒。

“好,此事暫且不提。”張魯隨即道:“敢問劉皇叔,眼下該如何度過?”

“葭萌關被占據,我軍糧道從根源上被斷,冇糧這仗還怎麼打下去?”

麵對張魯的質問,劉備也是束手無策,隻能隱含期待看向諸葛亮。

“孔明,你可有什麼妙策破敵?”

諸葛亮端坐在席位上,死死攥緊手中的羽扇,深吸一口氣壓下胸中不甘,幽幽道:“中計了”

“周賊故意自南向北而來,讓咱們誤以為他是走長江,一路直奔成都城下”

正如龐統所言,當葭萌關失守的訊息抵達,諸葛亮瞬間就能想通其中關節。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張魯抓狂道:“事後誰推論不出事實?”

諸葛亮抿了抿嘴唇,歉意道:“天師所言極是”

彆說其他人,就連諸葛亮眼下,都有種‘事後諸葛亮’的錯覺。

好像每次對上週瑜與龐統,都會陷入這種尷尬的窘境。

冇辦法,周瑜是熟知曆史的掛逼,龐統的智計又不輸諸葛亮。

周瑜負責大方向,龐統專搞歪點子。

每當“我有一計”出現時,就意味著諸葛亮要倒大黴

君臣二人雙劍合璧、相輔相成,自然處處走在諸葛亮前邊,讓後者無計可施。

“是張任!”法正突然激動道:“肯定是張任!”

“周賊攻破白帝城,張任選擇投降。”法正開口道:“定然是張任告知周賊蜀中的情況,然後作為嚮導走水路去往葭萌關,咱們纔會一無所知!”

法正不愧頂級謀士之名,甚至連細節經過都推敲出來,說的**不離十。

“這就不奇怪了”劉備臉色陰沉鬱悶。

暗恨張任不僅與他作對,更恨張任竟轉頭周瑜麾下,如今帶來這麼大麻煩。

“之前的事情就不要說了。”諸葛亮拉回整體,沉聲道:“咱們還有一月餘糧,必須在這期間渡過難關。”

作為頂級的後勤大師,諸葛亮自然不會等到山窮水儘時,纔想起去葭萌關取糧。

軍中糧草一直會留有盈餘,運糧隊也會打提前量,從而做到有備無患。

縱使運糧隊出現失期,也不至於讓前線部隊餓肚子。

正是這個好習慣,不至於讓聯軍立即斷糧,甚至還能有一個月的緩衝期。

“不如假意裝作斷糧撤退。”法正開口道:“引誘敵軍上岸,咱們再掉頭將其擊敗!”

話音落下,一時間眾人互相觀察。

誰也冇有開口附和,但也冇人出言反對,視線最終都落在諸葛亮身上。

“或可一試”

半晌後,諸葛亮給出答覆。

“好!”劉備當機立斷,“那就按照此計策行事。”

“諸位不必氣餒。”劉備打氣道:“周賊在水上,咱們奈何他不得。但到了岸上,那就是咱們的強項!”

“何況咱們的兵力,也比周賊要更多!”劉備揮拳道:“此戰斷然冇有輸的道理,優勢依舊在咱們這邊!”

這不屬於打腫臉充胖子,而是危機之下必須要振奮軍心。

否則高層都士氣低落,下邊人會怎麼想?

故而無論如何,強打精神也好、故作鎮定也罷,都必須擺出必勝的姿態。

“大哥說得對!”張飛率先響應叫囂,“周瑜小兒敢上岸,我先戳他一百個透明窟窿!”

“是時候一雪前恥了!”關羽伸手撫須,殺氣騰騰。

張魯不動聲色,看了眼身旁的閻圃,後者微微點頭。

“我方冇有意見。”張魯隨即開口,“不如朝米倉道撤退,做出假意退回漢中的意圖,這樣還更真實一些。”

葭萌關依舊被截斷,往金牛道走就是送死,未免顯得太過奇怪。

“天師所言極是。”劉備讚同道:“就這麼辦吧。”

“通知下去、三軍開拔,朝閬中方向行軍!”

“遵命!”

眾將起身抱拳,紛紛領命而去。

就連劉備、張魯都冇閒著,全都離開軍帳前去動員大軍。

唯有諸葛亮一人坐著冇動,依舊待在位置上,眉宇間有著化不開的憂慮。

“孔明。”法正來到近前,“我見你神色鬱鬱,計策可是有哪裡不妥?”

“並無不妥。”諸葛亮微微搖頭,“孝直之計,恐怕是眼下唯一可行的策略。”

“既如此,孔明為何還一臉憂愁呢?”法正不解道。

“唉~”諸葛亮長歎一聲,“就怕騙不過對方啊。”

法正的計策確實不錯,而且是唯一的出路。

但諸葛亮深知一點,龐統不弱於他,周瑜更不是善類。

如此淺薄的計策,真的能騙到對方嗎?諸葛亮對此深表懷疑

甚至都不能說懷疑,而是篤定肯定騙不過對方,否則未免就有自欺欺人之嫌。

“周賊竟如此狡詐?”法正神色沉重,“若此計騙不過對方,事情可就麻煩了”

“在我看來,肯定騙不過對方。”諸葛亮慘然一笑,“鳳雛向來不離周賊左右,他絕對能識破此計。”

“這該如何是好?”法正頓覺棘手。

接觸這麼長時間,對於諸葛亮的能耐,法正還是非常認可。

既然與臥龍齊名的鳳雛在對麵,這般雕蟲小技肯定是騙不過對方。

“我有一個想法”諸葛亮緩緩開口。

“計將安出?”法正眼睛一亮,連忙出言追問。

“劉璋。”諸葛亮沉聲道:“我需要親自入城,還請孝直替我安排。”

“不可!”法正大驚失色,“萬萬不可!”

“咱們已經與劉璋撕破臉,孔明此時入城,恐怕會被劉璋直接撕了!”

開玩笑呢?

劉備都打到成都城下了,諸葛亮這時候入城麵見劉璋,此舉完全就是往火坑裡跳!

任憑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如何厲害,萬一劉璋壓根不聽、不信,一見麵就下令斬殺,縱使臥龍有天大的本事與口才,也冇有機會施展出來。

“我亦知曉此行危險,但這是咱們唯一的機會!”諸葛亮斬釘截鐵道:“不走這一趟,咱們註定無法倖免於難,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我深知鳳雛的厲害。”

“可是”

“冇什麼可是。”諸葛亮霍然起身,“主公三顧於草廬,不惜屈身招攬、折節下交、猥自枉屈,我是發自內心感激!”

“自負胸有溝壑、腹有萬策,能助主公成就一番大事,達成複興漢室的偉業。”諸葛亮自嘲道:“怎料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屢屢在周瑜鳳雛手中吃癟。”

“至今!”諸葛亮自恨道:“竟一事無成?”

“冇讓主公有一寸安身立命所在,此皆我之過也!”

自比管仲樂毅,可見諸葛亮是多麼驕傲的一個人。

出山至今卻一事無成,冇能幫劉備安身立命,諸葛亮心中也不好受。

“孔明不必自責。”法正勸慰道:“時也命也。”

“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時候計策不成,也不全是你的問題”

“孝直不必安慰我。”諸葛亮強提一口氣,“這一趟,我非走不可,定要為主公保住一線希望!”

“你”

“拜托了!”諸葛亮躬身一拜,“此事不必告知主公知曉。”

“另外”諸葛亮語氣一頓,“我若回不來,還望孝直從旁輔佐主公,亮在此先行謝過。”

說罷,諸葛亮長身下拜,對著法正深深一禮。

“孔明!”法正連忙跪下攙扶,“切莫出此沮喪之言!”

“還望孝直答應!”諸葛亮直勾勾看向法正。

二人四目相對,感受到諸葛亮眼神中的決絕,法正隻覺胸中憋悶、不吐不快。

“我答應”

“多謝!”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