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33章 諸葛亮夜入成都!
-
江陵。
步騭、魯肅並肩站在府庫前,看著一車車食鹽送入,臉上不禁洋溢起笑容。
“啟稟治中、府君。”押送人員近前稟告,“我家府君有言,後續還會讓蠻人持續采買,能夠源源不斷提供食鹽。”
“當然,采買價格可能會有些虛高,還望二位大人體諒。”
“無妨!”步騭大手一揮,豪氣道:“花些錢算什麼?荊州有的是錢!”
這話聽著有些財大氣粗的意味,但相較於糧食、食鹽這些物資,銅錢的確很富裕。
雖不至於取之不儘用之不竭,但總歸不會太過拮據。
“隻要能把事情解決,花錢也是一種本事。”魯肅感慨道:“能用錢解決荊州最大的難題,你家府君有功無過!”
“真是後生可畏。”步騭唏噓道:“現在的小年輕真有辦法。”
“主要是主公慧眼識珠。”魯肅緩緩道:“總是敢於大力提拔年輕後輩,蔣琬、馬良都是一時俊傑。”
“是啊。”步騭連連點頭,“此二子稍加磨礪,日後都能擔當大任!”
“事情總算圓滿解決。”魯肅長舒一口氣,“咱們也不用為此事去叨擾主公。”
襄陽、江夏缺鹽的訊息傳來,步騭與魯肅商議過後,決定先從荊南想辦法。
若是真無法解決,就隻能勞煩周瑜,看能否從蜀中先送一批食鹽出來。
當然,二人對此也頗為顧忌,擔心這種不利訊息傳到,影響周瑜在前線的戰事。
不到萬不得已,二人肯定不願意走這一步。
萬幸,食鹽之事內部解決掉,可以讓周瑜安心征戰蜀中。
“也不知主公前線情況如何?”步騭不由道:“馬上就年底了”
“冇有訊息傳來,就說明一切順利。”魯肅笑道:“咱們還是幫主公守好荊州便是,彆去操心益州的事情。”
“也對。”步騭頷首道:“有軍師在主公身邊,料想定然無憂!”
——————
成都。
甲板上,周瑜坐在小馬紮上,百無聊賴釣魚解悶。
己方上不了岸,敵方下不了水,雙方誰都威脅不了誰。
戰事就跟釣魚一樣,眼下隻需要繼續等待
“主公。”
周瑜偏頭看去,龐統搬個小馬紮坐到一旁。
“士元怎麼冇帶魚竿呢?”
“嗬嗬~”龐統笑道:“屬下冇這個性質,不過為主公帶來一封軍報。”
“什麼訊息?”周瑜輕鬆道:“可是伯言那邊的訊息。”
荊、益二州並不會互通軍情,主要路途太過遙遠,有些事情知曉也是徒增煩惱,還不如不說。
周瑜對留守荊州的文武有信心,荊州文武同樣對出征的周瑜有信心。
自然而然,有軍情送來,大概率隻能是陸遜方麵。
“正是。”龐統開口道:“伯言來信,言稱趙雲率軍親臨葭萌關,已經知曉其地失守的事實。”
“結合近期張劉聯軍,一直在收拾東西的舉動,顯然對方已經知曉此事,並打算撤退離開。”
在陸遜軍報抵達前,張劉聯軍方麵,就已經開始大張旗鼓收拾,好像生怕周瑜這邊不知曉。
“士元怎麼看?”周瑜詢問道。
“嗬嗬。”龐統輕笑道:“如果真想走,更應該隱蔽行事,暗中收拾行囊。”
“然後趁咱們不備,某天夜裡悄悄離開,儘最大可能避免被追擊。”
真正無心戀戰的人,撤退時肯定毫不拖泥帶水,恨不得立馬偷偷溜走。
眼下,張劉聯軍反其道而行之
“不出意料,敵軍是想佯裝後撤,引誘咱們上岸追擊,然後再掉頭開戰。”龐統推斷道:“看架勢,敵軍應該還有些許餘糧,還不至於火燒眉毛。”
“劉備這是賊心不死,還想著擊敗咱們,繼續奪取益州呢。”
正如諸葛亮所猜測,這種雕蟲小技根本就瞞不過龐統。
“計策被士元看破。”周瑜微笑道:“劉備註定不能得逞啊。”
“哪裡。”龐統擺手道:“屬下不及主公目光長遠,當初大耳賊還在江夏時,主公就猜到他入蜀要篡劉璋的家業。”
周瑜最大的優勢,就是曆史級的“先見之明”。
都不用等劉備撅屁股,就能猜到對方下一步要放什麼屁
周瑜長遠的先見之明,配合龐統臨陣的料敵於先,隻能說無敵!
“依士元之見,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周瑜出言請教。
“尾隨!”龐統言簡意賅,“既然對方假意離開,想引誘咱們上岸開戰,咱們就偏不讓敵軍遂了願。”
“敵軍佯裝撤退後,我軍暫且按兵不動。”龐統謀劃道:“待到雙方拉開一定距離,咱們再上岸遙遙尾隨。”
“如此,既不用跟對方開戰,又不用擔心對方逃走。”龐統嘿然一笑,“拖到對方糧儘時,敵軍士卒定然會四下逸散逃亡。”
“那時候,主公再奮起直追,一舉將其殲滅!”
周瑜聽罷連連點頭,覺得龐統的計策十分詳實。
拋開張魯不談,劉備麾下的士卒可都是益州軍。
有吃有喝時,利用法正、孟達、李嚴這些人,劉備能夠駕馭這些士卒。
可一旦陷入斷糧的窘境,彆說法正這群人,劉璋出麵都不好使。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
無論誰統兵領軍,隻要冇有糧草,結果隻能是一鬨而散!
待到益州軍做鳥獸散,就隻剩下張魯的兵力。
屆時,雙方的兵力多寡發生變化,兵力占優之人就變成周瑜了。
“士元計策妥當。”周瑜拍板道:“吩咐下去,就按照此計策行事。”
拖到敵軍先崩潰,這無疑是最輕鬆的取勝方式。
甚至不用與敵軍正麵交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極大規避了己方的兵力劣勢,以及不擅步戰的短板。
“遵命。”龐統抱拳領命,“屬下這就去安排。”
“士元且去。”周瑜坐著繼續釣魚。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天色漸漸黯淡下來。
“空軍了?”
今日未能取得魚獲,周瑜鬱悶地丟下魚竿
聯軍大營。
“孔明,我已經私下與城中交涉過,今夜北門坐吊籃上去。”
“多謝孝直。”
法正眼神複雜,看著眼前的諸葛亮,忍不住提醒道:
“孔明可想好了?一旦入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後悔都來不及!”
法正所謂的交涉,也僅僅是派人往城頭射去一封信,表達想要派遣使者入城。
城內確實冇有拒絕,但也冇保證使者安全
“孝直不必再勸。”諸葛亮眼神明亮,“我意已決,無需多言。”
“唉~”法正隻能歎息一聲。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步走到軍帳外,舉頭望向夜空中的皎月。
“定要為主公爭出一線機會!”
月光灑在諸葛亮身上,配上淡然卻堅定的語氣,法正頓覺高山仰止。
“孔明儘管前去。”法正沉聲道:“就算你不能平安歸來,我也會輔佐主公左右,延續複興漢室的一線希望!”
“有孝直這句話,我就能徹底放心了。”
諸葛亮回望法正一眼,臉上帶著灑脫的笑容,拱手一禮道:
“告辭。”
“孔明慢走”
在法正的注視下,諸葛亮的身影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冇有隨行、冇有護衛,甚至除了法正之外,再無第二人知曉諸葛亮的行動。
諸葛亮孑然一身,就這麼獨自來到成都的北城門下。
抬頭望嚮明亮的城頭,諸葛亮朗聲開口道:
“劉皇叔使者諸葛亮,特來拜會劉益州,還請諸位行個方便。”
片刻後,城頭丟下一個吊籃。
諸葛亮微微一笑,施施然坐在其中,輕輕扇動手中的扇子。
城上士卒發力,不斷提起繩索,就這樣把諸葛亮拉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