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入甕 第 68 章
離開京城那日,是個難得的晴天。朱老闆親自駕著一輛不起眼的青篷馬車,將二人送至城外十裡長亭。臨彆時,這圓滑的商人難得露出幾分鄭重,將一個沉甸甸的包袱塞給雲何棲。
“裡麵有些盤纏,還有幾件換洗衣物,以及……”他壓低聲音,“一些江湖上用得著的小玩意兒。二位,保重。”
雲何棲掂了掂包袱,咧嘴一笑:“老朱,夠意思!等小爺在蜀中發了財,回來請你吃酒!”
馬車轆轆西行,將京城的紛擾徹底拋在身後。元不渡靠在車廂壁上,閉目養神。他內傷未愈,加之連日心神激蕩,麵色依舊蒼白。雲何棲則一反常態地安靜,隻偶爾掀開車簾,檢視路途。
行至傍晚,錯過了宿頭,隻得在一處山神廟歇腳。廟宇比上次那間更為破敗,神像頭顱都已不見,隻剩半截身子倔強地立著。
雲何棲利落地生起火,將朱老闆準備的乾糧烤熱,又拿出水囊遞給元不渡。火光跳躍,映著他若有所思的側臉。
“喂,元不渡,”他忽然開口,聲音在空曠的破廟裡顯得有些突兀,“你就不問問我,為什麼對蜀中那麼熟?”
元不渡睜開眼,鴉青色的眸子在火光下顯得格外深邃。他確實沒問。對於雲何棲的過去,他一無所知,也從未想過探尋。
雲何棲似乎也沒指望他回答,自顧自地說下去,語氣帶著一種罕見的、近乎自嘲的平淡:“我小時候,就在蜀中長大的。不過不是在什麼好地方,是在嘉陵江邊的漕幫碼頭上,像個野狗似的搶食吃。”
他用樹枝撥弄著火堆,火星劈啪炸開。“後來運氣好,被個老賊頭看上,教了點偷雞摸狗的本事,這才沒餓死。”他頓了頓,嘴角扯出一個算不上笑的表情,“那老家夥臨死前跟我說,這輩子彆信任何人,拿到手裡的纔是自己的。我一直覺得他說得對。”
元不渡靜靜聽著,目光落在雲何棲臉上。此刻的他,收起了平日那副玩世不恭的嬉笑,暖褐色的眼眸裡映著火光,卻彷彿藏著一段灰暗的過往。
“所以,”雲何棲擡起頭,看向元不渡,眼神複雜,“你當初在金殿上,明明可以自己走,為什麼回頭……拉住我?”
這個問題,或許在他心裡憋了許久。一個信奉“拿到手裡的纔是自己的”的竊賊,無法理解那種近乎本能的、在生死關頭伸出的手。
元不渡沉默了片刻。為什麼?當時的情形太過混亂,他幾乎全憑本能行事。
“不知道。”他如實回答,聲音低沉,“或許……隻是順手。”
雲何棲愣住,隨即嗤笑出聲,搖了搖頭,像是釋然,又像是無奈。“順手……好一個順手。”他不再追問,將烤好的餅子遞給元不渡,“吃吧,明天還得趕路。”
夜裡山風呼嘯,破廟四處漏風。元不渡傷勢未愈,畏寒,即便靠著火堆,依舊覺得寒意刺骨。他靠在牆角,閉著眼,眉頭微蹙。
半夢半醒間,他感覺到一個溫熱的身軀靠了過來,緊接著,一件帶著體溫的外袍輕輕蓋在了他身上。那人的動作有些笨拙,甚至帶著點小心翼翼,彷彿怕驚擾了他。
元不渡沒有動。
過了一會兒,他感覺到雲何棲在他身邊坐下,背靠著同一麵牆,肩膀與他若有若無地相抵。那點體溫透過薄薄的衣料傳來,驅散了些許寒意。
“這鬼地方,比京城冷多了。”雲何棲低聲嘟囔了一句,像是在解釋自己的行為。
元不渡依舊沒有回應,但緊繃的身體,卻在黑暗中,幾不可察地放鬆了一分。
越往西行,地勢漸高,道路也變得崎嶇。元不渡的傷勢在雲何棲近乎囉嗦的照料下,慢慢好轉,臉上也恢複了些許血色。
這日,他們抵達劍門關外的一座小鎮。鎮子不大,卻因是入蜀咽喉,商旅雲集,頗為熱鬨。雲何棲對這裡似乎極為熟悉,駕著馬車七拐八繞,停在了一家掛著“陳記雜貨”招牌的鋪子前。
“等著。”雲何棲跳下馬車,對元不渡交代一句,便掀簾進了鋪子。
元不渡坐在車內,透過車簾縫隙,看到雲何棲與櫃台後一個滿臉褶子的老者低聲交談了幾句,又遞過去一小錠銀子。那老者渾濁的眼睛打量了雲何棲幾眼,又瞥了瞥馬車方向,這才慢吞吞地從櫃台下取出一個用油布包裹的長條物事,遞了過來。
雲何棲接過,掂了掂,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轉身回到車上。
“給。”他將那油布包裹遞給元不渡。
元不渡解開油布,裡麵是一柄連鞘長劍。劍鞘古樸,沒有任何紋飾,入手沉甸甸的。他握住劍柄,緩緩抽出三寸,劍身如一泓秋水,寒光凜冽,竟比他之前那柄毫不遜色。
“知道你用慣了劍,”雲何棲語氣隨意,彷彿隻是買了件尋常物件,“你那把沾了血,留在京城也好。這把‘無名’,雖不是什麼神兵利器,但夠快,夠韌,襯你。”
元不渡指腹拂過冰冷的劍身,擡眼看向雲何棲。這人看似大大咧咧,心思卻細得驚人。
“多謝。”
雲何棲擺擺手,渾不在意:“謝什麼,記賬上就行。”他頓了頓,看著窗外熟悉的街景,眼神有些飄忽,“這鎮子……我當年就是在這裡,偷了一個西域商人的錢袋,才被那老賊頭看上的。”
他的語氣很平淡,像是在說彆人的故事。但元不渡能感覺到,那平淡之下,隱藏著一段並不愉快的記憶。
當晚,他們宿在鎮上一家乾淨的客棧。雲何棲難得地要了兩間上房。
“你傷沒好透,需要靜養。”他如是說,將元不渡推進其中一間,“我就在隔壁,有事喊一聲。”
元不渡站在房中,看著雲何棲替他掩上房門。這些時日,雲何棲幾乎與他形影不離,此刻驟然分開,竟讓他覺得房間有些過於空曠安靜。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晚風帶著蜀地特有的濕潤氣息湧入。樓下街道燈火闌珊,隱約傳來商販的叫賣和行人的談笑。
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對麵街角,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是雲何棲。他並未回房,而是獨自一人站在街角的陰影裡,望著不遠處燈火通明的漕幫碼頭分舵,暖褐色的眼眸在夜色中明滅不定,那裡麵翻湧的情緒,複雜得讓元不渡看不真切。
他就那樣靜靜地站了很久,像一尊凝固的雕像,與周遭的熱鬨格格不入。
元不渡沒有出聲,也沒有關窗。他隻是站在那裡,同樣沉默地,看著陰影裡的雲何棲。
直到夜深人靜,碼頭的燈火也漸次熄滅,雲何棲才彷彿從一場漫長的夢中驚醒,擡手用力搓了搓臉,轉身朝著客棧走來。在踏入客棧大門前,他腳步頓了頓,似乎下意識地擡頭,望了一眼元不渡房間的視窗。
視窗空無一人,隻有窗簾在夜風中輕輕晃動。
雲何棲怔了怔,隨即自嘲地笑了笑,大步走了進去。
房間內,元不渡背靠著關閉的窗欞,垂眸看著手中那柄名為“無名”的長劍。劍身冰涼,卻彷彿殘留著某人挑選它時的溫度。
他忽然覺得,身邊這個人,就像這蜀中的崇山峻嶺,看似明朗跳脫,內裡卻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幽穀與深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