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山雀兒 > 第 84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山雀兒 第 84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演練科目:三人小組雪地移動目標攔截!目標數量

3

個,速度

2-4



/

秒,威脅等級按‘1a/2b/3c’編碼區分!”

俄方裁判的俄語指令剛落,李娜的同步翻譯就清晰傳入蘇慈耳中。她與張建軍、陳工交換了一個眼神,三人瞬間進入戰鬥狀態。

“目標出現!1a(1200

米,速度

35



/

秒)、2b(1000

米,速度

28



/

秒)、3c(800

米,速度

22



/

秒),東風

3



/

秒,右偏修正

12

厘米!”

陳工的聲音帶著實戰中的急促,卻字字清晰,冇有絲毫慌亂。蘇慈深吸一口氣,胸腔隨著

“三秒吸氣、兩秒憋氣”

的節奏起伏,瞄準鏡十字線牢牢鎖死

1a

目標,那是模擬攜帶自動武器的

“高威脅分子”,也是此次攔截的核心。

“砰!”

槍聲在寂靜的雪地裡炸開,子彈穿透薄雪層的瞬間,激起細小的雪霧。遠處的報靶器立刻亮起

“10

環”

紅燈,精準命中

“心臟判定區”。幾乎同時,張建軍的備用彈匣已遞到蘇慈手邊,她指尖翻飛,卸空彈匣、裝入新彈的動作一氣嗬成,轉而將瞄準鏡對準

2b

目標。就在這時,2b

目標突然變向,速度猛地提升至

32



/

秒,陳工的修正聲緊隨而至:“速度增加

04



/

秒,超前量加

06

米!”

蘇慈手腕微轉,槍口隨之調整角度,指尖輕釦扳機,上的

“狙擊教官”

標識格外醒目,手裡提著的

svd

狙擊步槍槍托上,有一道深淺不一的劃痕,像一道勳章。“我是卡佳,負責俄軍西部軍區女狙擊手訓練。”

她用略帶口音的中文打招呼,笑容爽朗,手指輕輕摩挲著槍托上的劃痕,“這是去年在西伯利亞追偷獵者時,槍托磕在岩石上留下的每把槍都有自己的故事,你的

85

式也有吧?”

蘇慈低頭摸了摸槍托上的字,嘴角泛起笑意:“這是我戰友老周幫我刻的。”

她接過卡佳遞來的

svd,手指剛握住握把就皺了皺眉,握把直徑比

85

式粗了一圈,她的手掌完全包裹後,指尖根本無法自然貼合;槍托的弧度也明顯更適合男性的肩窩,貼緊時右側鎖骨傳來陣陣壓痛。“這把槍的人機工效,對女性來說確實有點吃力。”

蘇慈坦誠地說,“握把太粗,長時間射擊手腕容易發酸;槍托弧度如果能再小

5

度,貼合度會好很多。”

卡佳點點頭,從戰術馬甲的側袋裡掏出一塊砂紙,砂紙上還沾著細微的木渣,顯然剛用過不久:“你說的問題我們早就發現了!隊裡很多女狙擊手都會自己用砂紙打磨槍托,把弧度磨小一點,握把也磨細一圈,雖然不符合‘原廠標準’,但實戰中好用纔是最重要的。”

蘇慈接過砂紙,指尖摩挲著粗糙的砂麵,卻冇有立刻動手。她輕輕將

svd

放回槍架,語氣認真:“謝謝你的建議,但這不是我們部隊的裝備,隨意改造會破壞它的原始效能,也不符合我們的裝備管理規定。”

她試著調整握槍姿勢,拇指扣住握把下方,食指輕貼扳機護圈,“不過我可以試試調整姿勢,這樣握能減少手腕受力,或許能適應它的尺寸。”

卡佳從戰術馬甲裡掏出一塊黑色海綿墊,墊麵還帶著體溫:“那這個你一定用得上!我們女狙擊手的‘秘密武器’,墊在肩窩能減少

30

的後坐力衝擊。上次我們在西伯利亞搞連續射擊訓練,我墊著它打了

20

發,肩膀都冇酸。”

她幫蘇慈把海綿墊貼在防寒服的肩窩處,又拉著她走到

1200

米靶位前:“咱們來場實戰射擊!正好讓你體驗下

svd

的精度,我再給你配個‘秘密武器’。”

卡佳從裝備袋裡拿出一個巴掌大的金屬盒子,外殼印著俄文

“便攜式彈道計算機”,重量約

2

公斤,側麵的參數輸入按鈕磨得有些發亮,表麵還貼著一張透明膠帶,上麵用俄文寫著

“節,“這部分是我們去年在帕米爾高原測試的數據,你可以參考,回去後咱們可以通過信件分享參數,一起完善高原修正模型。”

當天傍晚,天色完全暗下來,訓練中心的夜間射擊場亮起幾盞微弱的指示燈,雪地裡的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吹得靶紙

“嘩啦”

作響。卡佳帶著蘇慈來到這裡,手裡提著一個黑色的儀器箱,神秘地說:“今天讓你見識下我們的‘戰場眼睛’,二代微光夜視儀,比你們的

79

式先進一代。”

她打開儀器箱,裡麵的夜視儀通體黑色,鏡筒上有明顯的俄軍標識。“這台夜視儀的視場有

15°,放大倍率

4

倍,還能切換‘紅外’和‘微光’雙模。”

卡佳邊調試邊講解,手指在夜視儀側麵的按鈕上輕按,螢幕瞬間亮起,泛著淡淡的綠色光芒,“你看,這是我們去年在車臣反恐時列裝的,有次我們在漆黑的地下室搜捕叛軍,全靠它的紅外模式找到人,救了不少戰友的命。”

蘇慈接過夜視儀,小心地戴在頭上,視野瞬間從漆黑變成清晰的綠色

300

米外的靶紙紋路清晰可見,甚至能看清靶紙上之前射擊留下的彈孔邊緣,連彈孔周圍的紙纖維都能分辨;100

米外的模擬

“敵人”

模型,身上戰術馬甲的塑料扣、腰間的手槍套都看得一清二楚。“太清晰了!我們的

79

式在

100

米外就模糊了,上次在老鷹嘴雪夜巡邏,我連偷運分子的揹包帶都看不清,眼睜睜看著他們騎著摩托車跑了。”

蘇慈忍不住感歎,手指輕輕轉動夜視儀的焦距旋鈕,試圖看清更遠的目標,心裡滿是羨慕。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

“滋滋”

的電流聲,夜視儀的螢幕瞬間出現大片雪花噪點,視野變得模糊

這是俄方特意設置的

“紅外乾擾模擬”。卡佳立刻提醒:“快切換到‘微光模式’!遇到敵方紅外乾擾時,微光模式能避開乾擾,靠環境裡的微弱光線成像,比如星光、月光,都能被它捕捉到。”

蘇慈趕緊按動切換按鈕,螢幕瞬間恢複清晰,剛纔被乾擾的

“敵人”

模型再次顯現,連模型手上的

“武器”

都能看清。

“要是在完全漆黑的山洞裡,再切回‘紅外模式’,靠物體的溫度差識彆目標。”

卡佳讓一名俄軍士兵躲進旁邊的模擬山洞,山洞裡伸手不見五指。蘇慈切換到紅外模式,士兵的身體輪廓在螢幕上呈鮮紅色,連呼吸時胸部的起伏都能清晰看到,甚至能分辨出他口袋裡揣著的暖手寶,那是與身體溫度不同的淺紅色熱源,在螢幕上格外顯眼。“我們邊防連有很多雪山山洞,冬季夜間溫度能到

-

35c,人體與環境的溫度差更大,紅外模式肯定更適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