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四十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四十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天,小弟子像個被問題裝滿的小口袋,風風火火地跑到張仲景仙師跟前。他眼睛裡透著迷茫,拉著仙師的袖子,可憐巴巴地說:“仙師仙師,我最近研究醫書都快‘走火入魔’啦!碰到個‘嘔而胸滿’,這是啥情況呀?有沒有專門對付它的方劑呀?您快給我講講,不然我晚上都要睡不著覺咯!”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笑著摸了摸他那標誌性的長鬍子,慢悠悠地說:“小弟子呀,碰到‘嘔而胸滿’這種情況呢,用吳茱萸湯就挺靠譜。”

小弟子眼睛一下子瞪得像銅鈴,興奮地說:“哇,吳茱萸湯!聽起來就超厲害。仙師,快說說這吳茱萸湯咋配呀?我都迫不及待要記下來啦!”

張仲景仙師點點頭,開始介紹:“這吳茱萸湯的配方裡有四味藥材哦。吳茱萸得要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還得切成片,大棗呢,要十二枚,記得把它們劈開。”

小弟子撓撓頭,一臉懵圈地問:“仙師,這古代的度量單位和現代不一樣,我都繞暈啦。這一升吳茱萸、三兩人參、六兩生薑和十二枚大棗,換算成現代的克數是多少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耐心解釋:“小弟子呀,古代一兩換算成現代是5克。這人參與生薑就好算啦,三兩人參就是15克,六兩生薑就是30克。不過這吳茱萸一升嘛,不太好直接換算成克,因為它的體積和重量關係比較複雜,你就按照一升準備就好啦,大概就是差不多那麼多量。這大棗呢,你就找大小適中的,十二枚就行啦。”

小弟子接著問:“仙師,那這幾味藥材都有啥神奇的作用呀?為啥它們湊一塊就能搞定‘嘔而胸滿’呢?快給我講講唄,我都好奇得心裡像有隻小貓在撓啦!”

張仲景仙師興致勃勃地講起來:“先說說這吳茱萸。這吳茱萸呀,就像是中醫藥材大軍裡的一員猛將。它的本事可大啦,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嘔而胸滿’很多時候是因為身體裡有寒氣在搗亂,這寒氣就像一群小怪獸,在身體裡到處亂竄,搞得胃裡不舒服,就開始嘔吐,還讓胸部感覺脹滿。”

“吳茱萸一上場,就像拿著大寶劍的勇士,專門去對付這些寒氣小怪獸。它能把胃裡和胸部的寒氣都給驅散掉,讓身體暖和起來。而且它還能把上逆的胃氣給降下來,就像給那些不聽話往上跑的胃氣‘踩刹車’,胃氣乖乖聽話了,嘔吐自然就止住啦。所以呀,吳茱萸在這個方劑裡可是起著關鍵作用呢!”

小弟子聽得入神,趕緊追問:“那人參呢,仙師?人參不是很名貴嘛,它在這方子裡是乾啥的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這人參啊,就像是軍隊裡的後勤部長,作用可重要啦!它能大補元氣、健脾益胃。你想啊,人老是嘔吐,身體得多虛啊,就像一個沒油的汽車,跑不動啦。人參就像給身體加了滿滿一箱油,讓身體重新充滿能量。”

“而且它還能照顧脾胃。脾胃就像身體的‘加工廠’,負責把吃進去的東西變成營養。老是嘔吐會讓脾胃這個‘加工廠’的工作受到影響。人參能幫著脾胃恢複元氣,讓它重新好好工作,把營養輸送到身體各個地方。這樣身體有了能量,脾胃功能也正常了,對治療‘嘔而胸滿’就更有幫助啦!”

小弟子又問:“仙師,那生薑呢?我平常看做飯會用到生薑,它在藥裡有啥不一樣的作用呀?”

張仲景仙師說:“這生薑啊,就像是一件貼心的小棉襖。它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前麵說吳茱萸在驅散寒氣,生薑就像它的小助手,一起把身體裡的寒邪給趕出去。而且生薑對於止嘔也有特彆的功效。”

“你想想,胃裡不舒服嘔吐的時候,就像胃在‘鬨脾氣’。生薑就像一個溫柔的安撫者,輕輕地給胃‘順順毛’,讓胃舒服點,嘔吐也就減輕啦。它和吳茱萸、人參配合起來,就像三個好朋友,一起努力解決身體的問題。”

小弟子接著問:“仙師,最後這大棗呢?它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在這藥裡能起啥作用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解釋:“這大棗啊,就像是團隊裡的和事佬。它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在這個方劑裡,它主要是調和其他藥材的藥性。你看吳茱萸、人參、生薑,它們各有各的脾氣和作用。大棗就像一個老好人,把它們的性子都調和一下,讓整個方劑的藥力更平和、更穩定。”

“而且大棗本身也能補身體的氣,讓身體更有力量去抵抗疾病。就像給身體的防禦部隊加加油,讓它們更有勁兒戰鬥。所以大棗在這個吳茱萸湯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員哦!”

小弟子恍然大悟,興奮地說:“哇,原來這些藥材都這麼厲害呀!仙師,那這吳茱萸湯咋煮呢?我得好好記著,回去自己也研究研究。”

張仲景仙師說:“把這四味藥材準備好後,加上七升水。這七升水啊,換算到現在差不多就是14斤水呢,可不少哦。然後開始煮,一直煮到最後剩下二升水。把藥渣去掉,剩下的藥汁呢,每次溫服七合,一天要喝三次。”

小弟子調皮地問:“仙師,這七合又是多少呀?感覺這古代的單位好複雜。”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這七合呀,差不多就是現代的

140

毫升左右。你就找個差不多大小的容器,量好每次喝的量就行啦。溫服就是要把藥汁溫熱了再喝,可彆喝涼的哦,不然對胃不好,藥效也發揮不出來啦。就像你喝熱湯才舒服,喝涼湯可能會鬨肚子呢。”

小弟子又問:“仙師,煮藥的時候有沒有啥要特彆注意的呀?”

張仲景仙師認真地說:“煮藥的時候啊,火候很重要。一開始要用大火把水燒開,就像把水壺放在火上,讓水快速熱起來。然後轉小火慢慢煮,這樣藥材裡的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溶解到水裡。就像燉紅燒肉,一開始大火燒開,然後小火慢燉,肉才能入味,藥也是這個道理。”

“還有啊,煮藥的鍋也有講究。最好用砂鍋或者瓦罐,因為它們受熱均勻,能更好地保留藥材的藥性。可彆用鐵鍋或者鋁鍋,這些金屬鍋可能會和藥材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就好比你用不同的鍋炒菜,味道可能就不一樣。用錯了鍋,這吳茱萸湯的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啦!”

小弟子乖巧地點點頭,說:“我記住啦,仙師。那仙師,從中醫理論上來說,為啥會出現‘嘔而胸滿’這種情況呢?”

張仲景仙師說:“小弟子呀,從中醫理論來講,‘嘔而胸滿’主要和脾胃虛寒、胃氣上逆有關係。脾胃呢,就像身體裡的一個小火爐,負責給身體提供溫暖和能量。當脾胃虛寒的時候,這個小火爐的火變小啦,身體就會感覺冷,尤其是胃和胸部這些地方。”

“這時候,胃裡的氣也變得不聽話,開始往上跑,就出現了嘔吐。而且因為寒氣在胸部聚集,胸部就會感覺脹滿不舒服。就好比一個房間,暖氣不足,裡麵又堆滿了東西,讓人感覺又冷又憋悶。吳茱萸湯就是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散寒、降逆、補脾胃,把身體的這些問題都解決掉。”

小弟子接著問:“仙師,那在古代,真的有人用吳茱萸湯治好‘嘔而胸滿’的病嗎?”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當然有啦!以前有個村子,好多人不知道怎麼回事,都出現了‘嘔而胸滿’的症狀。一個個吐得昏天暗地,胸部還脹得難受,大家都愁眉苦臉的。我去了之後,仔細診斷,發現就是脾胃虛寒,胃氣上逆導致的。”

“我就給他們開了吳茱萸湯,按照方法煮好讓他們喝。嘿,沒過幾天,這些人的症狀就明顯減輕啦。嘔吐次數變少了,胸部也不那麼脹滿了,一個個又恢複了往日的活力,開心得不得了。大家都對吳茱萸湯讚不絕口,說它是神藥呢!”

小弟子興奮地說:“哇,太神奇啦!那仙師,在現代社會,‘嘔而胸滿’這種情況還常見嗎?”

張仲景仙師說:“在現代社會呀,這種情況還是挺常見的。現在的人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吃很多生冷、油膩的食物,還喜歡喝冷飲,這些都容易傷害脾胃。脾胃一受傷,就容易出現虛寒的情況,‘嘔而胸滿’也就可能跟著來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