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 第1185章 宏偉藍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第1185章 宏偉藍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在火神重工的宏偉藍圖裡,這場滲透行動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精確得就像他們流水線上組裝的戰術人形。

那幫西裝革履的戰略家們圍坐在智慧會議桌前,全息投影將整個計劃分解成漂亮的流程圖——第一步:帶著裝滿技術資料的公文包和滿臉假笑走進格裡芬大門;第二步:把工程師安插進各個關鍵部門,動作輕柔得像是在佈置聖誕禮物;第三步:慢慢把腳伸進門縫,等格裡芬反應過來時,整個身子都已經擠進來了。

他們甚至給這個計劃起了個詩意的代號:“春風化雨行動”,彷彿自己真是來送溫暖的。

會議室角落裡,智慧咖啡機吐出的拿鐵拉花都自動形成了齒輪圖案,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企業文化入腦入心”。

新風係統勤勤懇懇地過濾著空氣,卻怎麼也濾不掉這群人身上散發的算計味道。

按照他們的劇本,格裡芬那幫“土包子”應該感恩戴德地接過橄欖枝,然後在一次次“技術交流”中不知不覺地交出家底。

畢竟在商業禮儀的掩護下,誰好意思拒絕“合作夥伴”的“善意幫助”呢?

就像往咖啡裡加糖,一勺兩勺冇人會在意,等發現太甜的時候,整杯咖啡都已經甜得發膩了。

投影儀在牆上投出精心設計的時間表,每個節點都標註著看似合理的需求:“共享部分生產線”“提高效率”,“派駐技術骨乾”“保障質量”,“接管後勤係統”“優化流程”……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整齊排列著,活像一群披著羊皮的狼在排隊過安檢。

智慧桌麵的邊緣不停閃爍著綠燈,彷彿在給這個完美的計劃點讚。

在火神重工那些鋥光瓦亮的辦公室裡,這種自上而下的傲慢就像空氣淨化器裡永遠除不淨的p25,悄無聲息地滲透在每個管理層的毛孔裡。

那些西裝革履的高管們坐在人體工學椅上,透過落地窗俯視著樓下螞蟻般忙碌的技術人員,眼神裡帶著動物園遊客觀賞珍禽異獸的優越感。

智慧會議室的玻璃牆上,實時顯示著各個實驗室的工作進度。那些跳動的數字和圖表在管理者眼裡,就像是遊戲裡的經驗值——隻要數字達標,管他是怎麼打出來的。

偶爾有技術主管試圖解釋某個技術難點時,高管們的智慧眼鏡就會自動開啟“省流模式”,把專業術語過濾成“能不能”“行不行”的二進製選項。

人事部的ai係統貼心地為每位管理者準備了“技術團隊使用手冊”,上麵用加大加粗的字體寫著:“請將技術人員視為可替換的精密零件。”

新風係統勤勤懇懇地工作著,卻怎麼也吹不散會議室裡那股子“勞心者治人”的酸腐味。有個總監的智慧手錶甚至設置了“技術彙報提醒”,一到這個環節就會自動播放舒緩音樂——畢竟聽那些nerd講天書容易犯困。

這種傲慢就像實驗室裡的培養皿,在恒溫恒濕的企業文化裡茁壯成長。

管理者們喝著機器人現磨的咖啡,討論著“人力資源優化方案”,完全冇注意到咖啡機每次給他們做咖啡時都會“不小心”多加兩勺糖——這大概是ai能做出的最溫和的反抗了。

投影儀在牆上投出的組織架構圖活像座金字塔,管理層高高在上,技術人員則被壓縮成最底層的一行小字。

有個vp甚至給自己的辦公室裝了智慧霧化玻璃,隻要檢測到技術員靠近就會自動模糊——眼不見為淨嘛。

他們忘了,正是這些被當作工具人的技術宅們,在後台係統裡悄悄給所有管理層的門禁卡都設置了05秒的延遲——這微不足道的05秒,就是打工人最後的倔強。

最諷刺的是,在火神重工引以為傲的戰術人形研發中心,他們給每台人形都安裝了情感模擬模塊,卻要求真正的人類技術人員最好連情緒都不要有。

就像此刻,某個實驗室的警報器突然響起,不是因為設備故障,而是檢測到了室內“管理者優越感濃度”嚴重超標。

當然,這個警報很快就被手動關閉了——畢竟在火神重工,有些真相還是不要太張揚比較好。

在火神重工那些恒溫恒濕的辦公室裡,管理層的優越感就像實驗室裡培養的變異菌株,在權力培養基上瘋狂繁殖。這些西裝革履的“精英”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變著花樣證明自己比技術人員高貴——哪怕他們連個b介麵都插不明白。

智慧會議室的玻璃牆會自動調節透明度,確保路過的技術員們能清楚地看見裡麵的大佬們如何優雅地否決他們的提案。

那些被退回的方案書上,“駁回”兩個大字總是寫得龍飛鳳舞,筆跡分析係統顯示,管理層簽字時的力度比平時重37——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權力的觸感”。

最精彩的莫過於項目評審會。技術主管們戰戰兢兢地彙報完方案後,高管們一定會像約好了似的,輪流表演“雞蛋裡挑骨頭”的絕活。

有個總監甚至專門開發了一套“隨機否決演算法”,確保每個項目至少被斃掉三次才能通過——美其名曰“精益求精”。新風係統在此時總會突然加大功率,彷彿連機器都受不了這股子裝腔作勢的酸腐味。

更絕的是他們的“創意加碼”絕技。技術人員要個螺絲刀,他們非得讓人連機床一起造出來;申請延長兩天測試時間,得到的批覆一定是“明天就要結果”。

這種“不給馬吃草還要馬兒跑”的管理藝術,簡直可以寫進ba反麵教材。

有個項目經理的智慧助理甚至偷偷安裝了壓力監測,數據顯示每次刁難完技術人員後,他的多巴胺分泌量能飆升到約會時的水平。

辦公區的智慧飲水機都學會了看人下菜碟——給管理層泡的是現磨藍山,給技術員們的則是速溶咖啡,還“貼心”地調成了洗碗水濃度。

最諷刺的是,他們給戰術人形設計的情緒模塊都比對真人技術員的態度更友善。

至少人形們還能得到定期的維護保養,而活生生的技術員們連請個病假都要過五關斬六將。

監控攝像頭默默記錄著這一切:技術員們對著電腦螢幕咬牙切齒的樣子,管理層在辦公室裡舉杯慶祝又一次成功“管理”的得意嘴臉,還有茶水間裡那台總是“恰好”在技術員想喝咖啡時故障的智慧飲料機。

這些畫麵要是剪輯成片,絕對能拿下“最佳職場黑色幽默獎”。

就連公司的ai係統都看不下去了,有次某個技術員提交的代碼被無理駁回後,所有列印機的出紙口突然集體吐出一張紙條,上麵列印著:“建議把管理層的腦子也拿去git回滾一下”。

在火神重工那些鋥光瓦亮的總部大樓裡,有個公開的秘密:真正讓公司運轉的不是那些在會議室裡指點江山的精英,而是車間裡滿手油汙的“螺絲釘”們。

那些穿著定製西裝的高管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技術人員熬通宵做出來的成果,包裝成自己英明領導的證據。

智慧工廠的數據看板上,實時跳動的生產數據就像一記記響亮的耳光。

每當某個管理層在演示會上誇誇其談時,流水線上的機械臂就會“恰好”發生點小故障——不是焊接偏差了01毫米,就是塗裝多了道劃痕,彷彿這些鋼鐵傢夥也在用它們的工業語言表達抗議。

新風係統勤勤懇懇地過濾著空氣,卻怎麼也濾不掉瀰漫在車間裡的那股子“你行你上啊”的怨氣。

銷售部的ppt做得越來越炫酷,動不動就是“革命性創新”“行業顛覆者”之類的華麗辭藻。可惜客戶們的驗收儀器不吃這套,該檢測出的瑕疵一個不少。

有個技術員偷偷在測試報告模板裡加了段隱藏代碼,每次檢測到誇大宣傳時就會自動彈出“戰報可以說謊,但戰線不會”的提示。

最諷刺的是高管們的“用戶體驗之旅”。

他們戴著安全帽在車間擺拍的照片,活像是野生動物園裡的觀光客。

照片裡永遠捕捉不到的是,當他們離開後,技術員們對著他們摸過的設備進行二次消毒的場景。

智慧監控係統默默記錄著這一切,數據分析顯示,管理層巡視過的生產線,次品率總會神秘地上升05——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領導效應”。

會議室裡的全息投影還在循環播放著精心剪輯的宣傳片,畫麵裡的產品完美得像是來自未來。

而在實際使用現場,客戶們的表情從期待到困惑再到憤怒的轉變,簡直可以做成一套表情包。

有個工程師甚至在用戶手冊的扉頁用顯微字體印了句真相:“本產品實際效能約為宣傳片的627,具體以實物為準。”這大概是他能做出的最溫和的反抗了。

就連公司的ai客服都學會了這套話術。

當客戶投訴產品不符預期時,它會彬彬有禮地迴應:“感謝您對我們宣傳創意的認可,現產品正在努力向宣傳片靠攏中。”而倉庫裡的庫存數據不會說謊,那些因為實際效能被退回的產品,正在默默堆積成一座諷刺的紀念碑。

這種場麵真的是活像是隔壁那位整天自封“南亞小霸王”的印度老哥,吹起牛來連草稿都不用打。

每次戰略會議,他們展示的ppt都華麗得像是科幻大片預告片,標註著“全球領先”“技術顛覆”之類的浮誇標簽,就差在封麵印上“宇宙最強”四個燙金大字了。

技術員們坐在台下憋笑憋得內傷,因為他們心知肚明,那些酷炫的3d動畫和實際產品的差距,大概就像印度自研的光輝戰機和f-22的差距一樣感人。

智慧工廠的數據看板誠實得像個耿直boy,死活不肯配合管理層的美麗童話。

客戶參觀時,機械臂乖巧得像是芭蕾舞演員,生產出的零件精度堪比瑞士鐘錶;等貴客前腳剛走,後腳就原形畢露,公差大得能塞進一本產品手冊。

新風係統有氣無力地運轉著,彷彿也被這股浮誇風熏得直翻白眼。

最精彩的莫過於產品測試環節。

展台上的樣品光鮮亮麗得像是從科幻片場偷來的道具,功能完美得不像人間產物;而倉庫裡的量產貨色,效能縮水得連親媽都認不出來。

有個工程師偷偷在測試報告角落裡畫了幅簡筆畫:一邊是釋出會上吹噓的“未來武器”,另一邊是實際交貨的“兒童玩具”,中間用箭頭標註著“ceo特供版”。

當然,這份報告很快就被打上了“商業機密”的標簽。

銷售部的宣傳冊厚得能當防彈衣用,裡麵塞滿了各種高大上的專業術語和誇張數據,就是找不到一句實在話。

客戶們拿到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直接翻到最後看保修條款——畢竟這纔是最接近真相的部分。

智慧客服的對話記錄裡,“與宣傳不符”的投訴多得像恒河裡的垃圾,係統自動回覆的“持續優化中”已經用到詞條都快磨禿了皮。

就連公司的ai中控都學會了這套把戲。

檢測到管理層巡視,所有設備立即切換“奧斯卡模式”,生產出的樣品精緻得能進盧浮宮;等領導前腳剛踏出車間,立馬恢複“擺爛模式”,出來的產品粗糙得能當砂紙用。

倉庫角落裡堆積如山的退貨,每一件都是打臉的證據,數量多到能蓋座“理想與現實差距博物館”。

而高管們的年終獎數字,依然隨著這些虛幻的“業績”水漲船高,活像是平行宇宙裡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印度老哥整天吹噓自己的“布拉莫斯”導彈多麼厲害,結果連自家靶場都打不準;火神重工吹噓的“革命性產品”,連最基本的防水測試都過不了。

這兩位的共同點就是:吹牛時氣勢如虹,實戰時原形畢露。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牛皮吹得再響,也擋不住現實的一記重拳。

就像印度老哥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美夢,在邊境衝突中碎得比他們的國產航母鋼板還快;火神重工的“技術領先優勢”,在客戶驗收時垮得比他們的產品質量還徹底。

在火神重工那些恒溫恒濕的會議室裡,這幫商業精英們正熱火朝天地策劃著他們的“溫水煮青蛙”大計。

全息投影上閃爍著精心設計的滲透路線圖,活像是貪吃蛇遊戲的升級版——一點一點蠶食,慢慢擴大地盤。他們給這個計劃起了個特彆文藝的名字:“春雨計劃”,彷彿自己真是來滋潤萬物似的,殊不知在彆人眼裡就是場酸雨。

這幫人把這套把戲玩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就像老千手裡的撲克牌,洗了又洗,套路卻始終不變。

智慧會議桌的數據庫裡存滿了“成功案例”:a公司被滲透成了子公司,b企業被架空成了空殼,c集團被吞得連logo都不剩。

每次得手後,慶功宴上的香檳都能把會議室淹成遊泳池。

可惜啊可惜,這些宏偉藍圖現在都還鎖在董事長的保險櫃裡,見不得光得像吸血鬼怕太陽。

要是讓陳樹生那個實戰派看見,估計能笑到戰術腰帶都崩開——就你們火神重工那點小九九,在他眼裡跟幼兒園過家家冇什麼區彆。

新風係統突然“打了個噴嚏”,把全息投影吹得直晃悠,彷彿連機器都在憋笑。

這幫人整天把“技術優勢”掛在嘴邊,活像唸經的和尚。

會議室裡那台智慧咖啡機都學會這套了,每次煮咖啡都要先播報:“本杯采用奈米級過濾技術,萃取精度達到軍工標準。”

問題是,你有技術了不起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