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第584章 禦前授命
春日的皇宮,陽光明媚,微風和煦,一掃冬日的嚴寒和肅殺之氣。太液池邊,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柳絲輕拂,宛如綠色的珠簾,隨風搖曳。偶爾有早鶯在枝頭歡快地啼鳴,彷彿在為這美好的春光歡呼。
然而,與這殿外的春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紫宸殿內的氣氛卻異常凝重。女皇武則天端坐在禦座之上,她的鳳目含威,不怒自威,雖然還沒有開口說話,但那股無形的威壓已經讓殿中侍立的宮人們都不敢大口呼吸,紛紛屏息垂首,生怕引起女皇的注意。
狄仁傑站在階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他的目光落在女皇身上,心中已然明瞭,這次緊急召見絕對不是為了尋常的政務。他不禁暗自揣測,究竟是什麼事情讓女皇如此鄭重其事地召見自己呢?
“懷英,”女皇的聲音在寂靜的宮殿中響起,雖然語氣平穩,但其中卻似乎蘊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冽。狄仁傑聞聲,連忙躬身行禮,然後抬起頭,迎上了女皇的目光。
女皇微微頷首,示意內侍將一疊文書呈遞給狄仁傑。內侍恭敬地走到狄仁傑麵前,雙手將那疊文書遞上。狄仁傑接過文書,展開後快速瀏覽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狄仁傑的眉頭漸漸鎖緊。這些文書都是來自河南道的密報,時間跨度將近三個月。而其中的內容,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於汴州長史的訊息。據密報所述,汴州長史在赴任途中,所乘坐的官船於夜晚停泊在汴水河灣。然而,第二天清晨,人們卻發現他和他的兩名貼身仆役都中毒暴斃,死狀淒慘。而令人奇怪的是,船艙內的財物並未有任何損失,初步判斷是誤食了河中有毒的魚。
接著,狄仁傑看到了關於宋州的一份密報。宋州有一名掌管糧庫的參軍,在視察倉廩時,突然遭遇米垛坍塌,被活活掩埋,最終窒息而亡。
最後一份密報,則是關於滑州的。滑州的一名縣令,深夜時府衙突然失火,火勢凶猛,最終不幸葬身火海。現場發現有打翻的燈燭,疑似是因為不慎引燃了文書,從而引發了這場火災。
再加上之前狄仁傑留意到的,陳留縣那名溺斃井中的主簿……
短短時間內,河南道下轄各州,竟有四五名官員接連“意外”身亡!雖分散各地,死法各異,且地方官府大多以意外結案,但如此密集地發生在同一區域,針對的皆是掌握一定實務的中下層官員,這本身就極不尋常!
“陛下,”狄仁傑合上奏報,神色凝重,“諸般‘意外’,看似巧合,然過於密集,且皆係官員,臣以為,恐非天災,實乃人禍!”
女皇微微頷首,眼中寒光一閃:“朕亦作此想。河南道乃漕運樞紐,天下財賦半出其地,如今接連有官員橫死,地方竟多以意外搪塞,若非無能,便是……有其不敢深究之隱衷!亂象已生,不可不察。”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狄仁傑:“懷英,朕欲命你為汴州刺史、河南道黜置大使,總領汴州及周邊屬縣軍政庶務,徹查此連環官員斃命之真相!你意如何?”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躬身道:“臣,萬死不辭!”
“好!”女皇站起身,走下禦階,內侍早已捧過敕書與印信。
“製曰:”女皇聲音清朗,回蕩殿中,“著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狄仁傑,兼汴州刺史、河南道黜置大使,節製汴、宋、滑、陳等州軍事民政,轄地之內,官吏黜陟、刑獄斷讞、民生安撫皆由卿節度。”
她頓了頓,繼續道:“授李元芳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汴州行軍副使,統轄隨行衛率,護卿左右、節製地方兵甲;擢曾泰為汴州司馬,協理州府庶務、掌刑獄文案;封狄如燕為遊擊將軍,專司刺探情報、緝捕人犯。”
“元芳、曾泰、如燕,皆朕信重之人,悉聽卿調遣。遇急難不決之事,無需請奏,可便宜行事,所至查察,如朕親臨!”
“臣,領旨謝恩!”狄仁傑鄭重接過那沉甸甸的敕書與金印。他知道,這不僅僅是權力,更是如山重任。女皇將此重任全權交付,並配以最得力的助手,足見對此事的重視與憂慮。
“懷英,”女皇看著他,語氣稍緩,“河南道關係重大,此案背後,恐非尋常仇殺或盜匪。朕要你揪出幕後黑手,廓清吏治,還河南道一個安寧!”
“臣,定不辱命!”狄仁傑目光堅定。
退出紫宸殿,春日暖陽照在身上,狄仁傑卻感覺肩頭沉甸甸的。他抬頭望向南方,那是河南道的方向。數名官員離奇斃命,地方官府諱莫如深,漕運樞紐暗流湧動……這一切,絕非孤立。
他快步向宮外走去,心中已有計較。回府後需立即召集元芳、曾泰、如燕,佈置行程,分析卷宗。時間緊迫,對手在暗處,且手段狠辣,善於製造“意外”掩蓋真相。此番赴任,明為刺史,實為查案,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元芳,”他輕聲對緊隨其後的李元芳道,“速去準備,我們即日啟程,赴汴州!”
“是!大人!”李元芳抱拳領命,眼中精光閃動,他知道,一場新的、更為複雜的較量,已然拉開序幕。而他們,將再次直麵黑暗,為這朗朗乾坤,滌蕩汙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