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神性與塵埃 > 冰下的裂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神性與塵埃 冰下的裂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冰下的裂痕

半個月後,一場看似尋常的朝會,卻因一份突如其來的奏疏而掀起了微瀾。

那位籍籍無名的翰林院柳編修,在例行奏事中,突然出列,以“風聞奏事”之權,直指內務府采買司在今冬炭敬事務中“賬實不符,虛報價銀,有負聖恩”,並附上了西山炭窯附近村民的證詞以及京城幾家炭行暗中交易的價目作為佐證。證據並不算十分確鑿,但足以引人注目。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端坐於龍椅之側的攝政王宇文護麵色不變,隻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站在丹陛下的馮謹。馮謹白淨的麵皮微微抽動了一下,隨即出列,厲聲斥責柳編修“捕風捉影,汙衊內廷,其心可誅”,並聲稱內務府賬目清晰,隨時可供查驗。

一場看似激烈的爭辯在幾位重臣的“調停”下不了了之。柳編修被斥“妄言”,罰俸三月。而馮謹,則被攝政王“申飭”,責令其“整頓內務府,以儆效尤”。

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風波。

然而,當訊息傳到藏書閣時,正在臨摹字帖的宇文淵,筆尖微微一頓,一滴墨汁在宣紙上暈開一小團汙跡。他放下筆,看著那團墨跡,嘴角幾不可察地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清玉玲正在整理史部卷宗,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樣本情緒反應:隱蔽的滿意。】小零分析道,【他並未因柳編修受罰而憤怒,反而因馮謹被當眾申飭而感到快意。他體驗到了運用權術、即便未能完全達到目的也能削弱對手所帶來的成就感。】

是夜,風雪更驟。宇文淵屏退了左右,獨自一人留在藏書閣偏殿。炭火燒得並不旺,殿內有些清冷。他走到窗前,看著外麵被風雪籠罩的、模糊的宮牆輪廓。

“他棄卒保車了。”宇文淵忽然開口,聲音在空曠的殿內顯得格外清晰,像是在對清玉玲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馮謹安然無恙,一個無足輕重的柳編修,成了平息物議的代價。”

清玉玲走到他身後不遠處,平靜地回應:“根據權力結構分析,舍棄邊緣棋子以保全核心節點,是常見策略。柳編修的奏事,客觀上已達成部分效果——馮謹聲譽受損,攝政王不得不做出整頓姿態。”

“不夠。”宇文淵轉過身,黑眸在昏暗的光線下亮得驚人,那裡麵不再僅僅是隱忍,更燃起了一種名為“野心”的火焰。“這遠遠不夠。朕要的,不是他傷及皮毛,而是……”他沒有說下去,但緊握的拳頭表明瞭一切。

他看著清玉玲,目光銳利:“告訴朕,下一步,該如何?”

他沒有再稱呼“你”,而是用了“朕”。這一刻,他不再僅僅是一個尋求知識的學生,而是一個開始索取武器的君主。

清玉玲迎著他的目光,空茫的眼中資料流微閃。她基於現有的資訊與邏輯,給出了分析:

“馮謹根基在於攝政王信任。動搖此信任,需證明其能力不足或忠誠有瑕。柳編修事件已種下懷疑種子。可尋其其他錯處,疊加放大。或,製造事端,令其應對失當,凸顯其無能。”

她提供了方向,依舊是純粹的策略,不涉及具體陷害與陰謀,但指嚮明確——持續施壓,尋找或製造弱點。

宇文淵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想從她眼中找出哪怕一絲一毫的個人意圖,但他失敗了。他轉回身,再次望向窗外無邊的風雪。

“朕知道了。”他淡淡地說。

從這一天起,宇文淵在清玉玲麵前不再過多掩飾他的企圖。他開始更具體地詢問如何解讀朝臣派係,如何利用奏疏製造輿論,如何甄彆哪些人可能被拉攏或利用。清玉玲則如同一個無儘的策略寶庫,總能基於曆史案例和邏輯推演,給出最“高效”的方案選項。

她是他黑暗道路上一盞冰冷而精準的燈,隻照亮前路,不問對錯。

冰層之下,裂痕已然出現。而手握“知識”利器的幼龍,正開始用他新生的爪牙,嘗試撬動這座禁錮他的牢籠。他是否能保持初心?還是會在權力的侵蝕下,逐漸變成他自己曾經憎惡的模樣?清玉玲和小零,繼續著她們的觀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