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月光 第66章第六十六章 為了博她一笑,他竟如此大…
為了博她一笑,他竟如此大……
裴凜淵的訪談一傳十,
十傳百,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都被相關話題霸占,現實生活中也討論如潮。
有擁護也有貶損,
爭議不斷,話題熱度持續攀升。
有人為他的格局和眼界歎服,
想去裴氏集團打工,也有人質疑他說這麼好聽隻為作秀,
實際上說一套做一套,還有人嫌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他的身份從立場上就和普通老百姓大相徑庭。
但不可否認的是,訪談一出,確實讓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財富和階級的看法,
開始放平心態,專注自身的提升。
鄭含月從他訪談中提到的教育基金會獲得了靈感,想要裴凜淵拿出一筆巨額資金籌集孤兒院。
因為裴氏集團每年的教育基金實際上都是從養老院的收入中撥過去的,他在教育和養老方麵都有涉獵,
但隻是在平衡兩方麵的收入與成本,
可能算到最後還會小賺一筆,
隻有開設孤兒院纔是真正在做慈善。
最近他和裴氏集團的風頭正盛,
想要徹底打響裴氏集團的名聲,實實在在做些公益。
即便不是為了堵住那些說他假仁假義的人的嘴,也想為勞苦的普通人送些福祉,算是積攢福報。
目前這裡的大多數孤兒院其實都是在披皮運作,
牽扯到多方的利益和不正當的交易,孩子們的處境並不好,甚至說十分糟糕。
虐待是家常便飯,去到怎樣的家庭也不能他們自己做主,
匹配時明碼標價,交付時坐地起價,是常有的事。
因此很多恐怖片的靈感來源都和孤兒院的現狀息息相關。
她是即將成年後才喪失的父母,而許多可憐的孩子失去父母庇護的年紀小到令人驚奇,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弱者註定要受到無數欺淩。
她這樣一設想,頓時感到毛骨悚然和強烈的不安,對這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心生憐憫。
推己及人,便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這些弱勢群體。
如果這些孩子被她庇護在羽翼下,對相關的運作能夠嚴格監管,也不至於鞭長莫及。
裴凜淵得到名聲,孩子們得到關照,政府得到資金支援能夠解決現存的困難。
三方獲益,何樂而不為?
那些投入的資產並沒有打水漂,似乎十分具備可行性。
這比資本家們用來作秀,實際捐款全被個人或組織貪汙的慈善拍賣更有價值和意義。
於是晚上當裴凜淵從外麵回來的時候,她殷勤地圍著他打轉,想跟他說這件事,又因為不知道如何措辭而抓耳撓腮。
裴凜淵看著她一反常態的欲言又止,知道她一定是想問他要什麼又不好意思開口才會這樣焦慮,便主動問她原因。
鄭含月將自己腦海中的設想用委婉的語氣一五一十說了出來,期待地望著他:“您覺得我的主意可以立項執行嗎?”
裴凜淵有意鍛煉她的思維能力,所以每當她提出自己的觀點的時候,裴凜淵都任由她暢所欲言。
以往他都是用鼓勵的態度回應她的,但她這次提出的想法茲事體大,他會考慮得更加全麵。
“你剛才講的都是益處,弊端呢?教育基金是定期發放的,養老院也能自負盈虧,但孤兒院是純粹的慈善專案,對於企業來說是個隻出不進的無底洞,基建投入、日常運營、醫療保障,每一項都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集體決議時用什麼打動股東?”
“原本的生態鏈條完整、牢固、複雜,進入以後必然會打破原來的生態,觸動某些人的利益。要怎麼應對原有的利益團體?”
“還有日後的監管問題。孤兒院不同於企業,需要民政部門的審批和持續監督,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製度,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身上。工作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篩選,勢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稍有不慎就會在某一環節出現紕漏。怎麼能保證屠龍少年最終不變成惡龍?”
聽了他提出的這些切實存在的難題,鄭含月不得不承認自己考慮欠妥,遺憾地問:“那這件事不能做了嗎?”
裴凜淵看著她失望的表情,一本正經地說:“我沒說完全不可以。隻是希望你明白,最初的構想都是美好的,但在實際運作時遇到的挫折遠比你想象中要多。如果真要做,就要做好長期投入精力、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和養貓養狗一樣,要有責任心,不能半途而廢。就算你成為了領導者,這些狀況你都可以讓下屬去解決,也不要忽略這些挑戰,因為缺乏攻克難題的經驗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讓底下的人對你心生不滿。”
鄭含月在聽他說。
“先生……”她感動得囁嚅。
裴凜淵笑得風度翩翩,深情款款地望著她問:“喜歡嗎?”
-----------------------
作者有話說:在外麵補過萬聖節,現場氛圍很嗨,又是dj,又是呐喊,周圍都在蹦迪,大屏上的鏡頭掃到我的時候,我在寫更新。[爆哭]
彆問了,不辛苦,命苦。[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