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十柄靈劍 > 第22章 杯弓蛇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十柄靈劍 第22章 杯弓蛇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武德四年秋,長安城迎來了久違的平靜,卻也是一種緊繃的平靜。

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將,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權勢煊赫,開府於宮中,參決政務。表麵榮寵至極,實則被父皇李淵牢牢圈在眼皮底下,遠離了經營多年的洛陽與山東根基。天策府內,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心腹日夜謀劃,如履薄冰。

東宮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嫉恨日益露骨,屢屢在朝堂之上或暗地裡使絆子,詆毀李世民功高震主,甚至隱隱散佈“天裂之劫乃秦王引動”的荒謬流言。李淵雖不全信,猜忌之心卻與日俱增,對李世民既倚重又提防。

這一日,宮中設宴,慶賀中原平定。絲竹管絃,歌舞昇平,君臣酬酢,一派和氣。

李世民坐於席間,應對得體,目光卻沉靜如水。他淺酌杯中酒,感受著那份虛偽的熱哄下湧動的暗流。懷中那枚念珠毫無動靜,軒轅劍靈沉寂如前。身側無形的泰阿威壓亦隱而不發。他知道,如今的困局,隻能靠他自己破局。

“二弟,”太子李建成舉杯走來,麵帶笑容,眼神卻銳利,“此番平定中原,勞苦功高,為兄敬你一杯。隻是聽聞二弟麾下能人異士極多,連那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的降將也都甘心效命,真是讓為兄羨慕啊。”話語看似恭維,實則暗指李世民結交降將,圖謀不軌。

李世民舉杯還禮,神色不變:“大哥過譽。天下英才,皆為大唐所用。弟不過是秉承父皇旨意,儘力招撫,為國儲才罷了。若論知人善任,還需父皇與大哥明斷。”他將功勞輕輕推回給李淵,滴水不漏。

齊王李元吉在一旁陰陽怪氣地接話:“二哥自然是會招撫的,連那些會妖法……哦不,是身懷異術之人,也都納入府中了呢。聽說虎牢關前,紅光白光亂閃,可是嚇人得緊啊!”他刻意提高了聲調,引得周遭一些宗室老臣側目,麵露疑懼。

殿內氣氛頓時一滯。天裂之事,雖被官方刻意淡化,但當日景象太過駭人,私下流傳甚廣,版本光怪陸離,早已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言說的恐懼。此刻被元吉當眾挑破,無疑是在撩撥眾人對李世民那“非常”力量的忌憚。

李世民心中冷笑,麵上卻露出恰到好處的凝重與悲憫:“四弟所言,正是弟每每思之痛心之事。當日邪祟突降,將士死傷慘重,若非上天庇佑,父皇洪福,僥幸得脫,後果不堪設想。此等災劫,實乃國家之痛,豈是兒戲可談?至於異術之說,實屬無稽,不過是將士用命,天地正氣所在罷了。”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將士忠勇與父皇洪福,再次化解了攻擊。

李淵坐在龍椅上,眯著眼看著兒子們的機鋒,緩緩開口:“好了,今日飲宴,莫談國事,更勿言那些怪力亂神之事。世民勞苦功高,朕心甚慰。來,眾卿滿飲此杯!”

一場風波暫時壓下,但那根刺,卻已埋下。

宴席散後,李世民回到天策府書房,臉色沉了下來。

“殿下,太子齊王愈發咄咄逼人了。”房玄齡憂心忡忡。

杜如晦沉吟道:“他們這是在利用朝臣對未知之力的恐懼,孤立殿下。長此以往,恐對殿下不利。”

李世民手指敲擊著桌麵,目光銳利:“恐懼源於未知,亦源於無能。他們越如此,越說明其心虛。我等隻需謹守臣節,辦好實事,穩定朝局,安撫地方。待山東、洛陽人事安排妥當,根基穩固,自有分曉。”他頓了頓,低聲道,“更何況……那邪穢未必真除,內鬥不止,恐生變故。此事,亦需暗中留意。”

他想起張胥正在組建的新軍,或許,那將是一支應對未來危機的關鍵力量。

---

與此同時,長安城外,一支車隊正悄無聲息地離開。那是被迫離開洛陽,被安置於長安閒居的竇建德及其部分舊部。名為厚待,實為軟禁。

馬車內,竇建德望著窗外漸行漸遠的帝都雄城,麵色平靜,眼中卻有一絲落寞。身旁的湛盧與純鈞雙劍毫無靈光,如同凡鐵。

“大王……”一名舊部低聲不甘。

竇建德擺擺手,打斷他:“休要再叫大王了。如今已是唐臣。能得善終,已是萬幸。”他摸了摸湛盧劍冰冷的劍身,歎了口氣,“仁道、尊貴……在這長安城中,不過是奢談。但願那位秦王,真能開創一個不一樣的世道吧。”

而在另一條通往山東的官道上,劉黑闥等一批原河北降將被“升遷”調任,實則是分散安置。劉黑闥騎在馬上,回頭望了一眼長安方向,眼神陰鷙,拳頭緊握。

江南水鄉,歐煌與莫氏的鐵匠鋪生意清淡。偶爾有好奇之人或彆有用心之徒前來打探“紅光白光”的異事,皆被夫妻二人以“山野火光看岔了”為由搪塞過去。夜間,取出乾將莫邪雙劍,劍身依舊冰冷,唯有彼此緊握雙手時,才能感受到一絲極微弱的共鳴與暖意。他們小心地隱藏著秘密,等待著,也警惕著。

江都故地,一座幽靜尼庵中。承影宿主——那位無名宮娥,已悄然剃度,法號“靜塵”。她每日青燈古佛,彷彿真正脫離了塵世。唯有在夜深人靜時,指尖拂過那根已無華光的玉簪,眼中才會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深邃。

一切似乎都已塵埃落定,靈劍成為傳說,宿主歸於平凡。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

長安西市,一名胡商突然發起狂來,力大無窮打傷數人,口中嘶吼著無人能懂的語言,眼中隱隱有黑氣流轉,最終被巡城金吾衛亂刀格殺,屍體迅速焚化,訊息被嚴格封鎖。

洛陽舊宮,深夜常有侍衛聽到詭異的哭嚎和撓門聲,疑為前朝冤魂,人心惶惶。

更遙遠的一些州縣,陸續有“惡鬼襲人”、“瘟病橫行”的奏報被壓在中書省,未予重視。

九天之上,那道細微如發絲的虛空裂痕,無聲地吸收著這些重新滋生的恐懼、怨懟與混亂。

杯弓蛇影,疑雲暗生。太虛的低語,在人心惶惶的縫隙中,悄然回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