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十柄靈劍 > 第23章 青萍之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十柄靈劍 第23章 青萍之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武德五年,春。長安城的平靜之下,暗流愈發洶湧。

天策府內,李世民於燈下批閱來自山東、洛陽的文書,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雖遠離了戰場,但朝堂之上的刀光劍影,絲毫不比沙場輕鬆。太子、齊王的攻訐日益露骨,父皇的猜忌如芒在背。他推行均田、勸課農桑、整頓吏治的諸多舉措,皆因掣肘而步履維艱。

指尖無意識地劃過那枚溫潤的念珠,毫無反應。軒轅劍靈的沉寂,讓他時常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那份曾借來的、足以彌合天裂的浩瀚力量,如今遙不可及。他隻能依靠自己,以及身邊這群同樣在權力漩渦中掙紮的謀臣猛將。

“殿下,”長孫無忌悄步而入,麵色凝重,“剛得的訊息,劉黑闥在漳南……反了。”

李世民執筆的手一頓,墨點滴落,暈染了紙箋。他抬起頭,眼中並無太多意外,隻有深深的倦怠與冷意:“果然……還是按捺不住了。朝廷如何應對?”

“陛下已命淮安王李神通與幽州總管羅藝率兵征討。”長孫無忌低聲道,“然則……據洛陽來報,當地近日屢有怪事發生,夜半鬼哭,牲畜莫名乾癟,甚至有巡邏士卒失蹤。恐……非尋常叛亂。”

李世民目光一凝:“邪穢未淨?”他立刻聯想到虎牢關的恐怖景象。

“尚未可知,但不得不防。”房玄齡也從門外走入,介麵道,“殿下,是否要提醒淮安王小心……”

李世民沉吟片刻,緩緩搖頭:“無憑無據,貿然以‘邪祟’示警,隻會被東宮斥為妖言惑眾,動搖軍心。唯有密信李神通,囑其謹慎用兵,詳查敵軍異狀,若有非常,速報朝廷。”他歎了口氣,“但願……隻是我等多慮。”

然而,壞訊息接踵而至。李神通輕敵冒進,於漳南之戰大敗於劉黑闥!敗軍傳回的訊息語焉不詳,隻言夏軍勢大,悍不畏死,陣中時有黑風捲起,迷人眼目。

朝野震動。李淵大怒,卻又不得不再次倚重李世民。

“世民,”李淵於兩儀殿召見,語氣複雜,“劉黑闥複叛,神通新敗,河北動蕩。你看……該當如何?”

李世民躬身:“兒臣願再赴河北,平定叛亂,安定地方。”

李淵凝視他良久,才道:“好。朕再予你兵權,望你早日克定,勿負朕望。”話語中,猜忌與倚重交織。

李世民領命而出,他知道,這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更凶險的考驗。勝,則功高更震主;敗,則萬劫不複。

離京前夜,他獨自於院中望月。懷中念珠,依舊沉寂。但他能感覺到,體內那屬於赤霄的灼熱餘燼,以及泰阿那無形的威壓,似乎因戰意將起而微微躁動。

“你們……也感應到了嗎?”他低聲自語。

與此同時,河北之地,劉黑闥叛軍勢如破竹。其軍中確有一股異常悍勇之氣,降卒傳言,有黑袍術士隨軍,作法時可令士卒狂躁不畏死傷,甚至傷口癒合極快。更有潰兵竊語,曾在夜間見陣亡同伴的屍身自行爬起,投入敵營……

而在戰亂波及的鄉村野地,邪異之事愈發頻繁。有整村百姓一夜之間消失無蹤,隻留下屋舍完好,灶台尚溫;有獵戶入山,遭遇行動僵硬、目光呆滯、卻力大無窮的“山魈”襲擊;河流中偶爾漂下腫脹發黑、布滿詭異紋路的屍首。

這些訊息被當作亂世常見的怪談或戰亂慘狀,大多未能上達天聽。即便有地方官上報,也被忙於黨爭傾軋的朝堂諸公置若罔聞。

九天之上,那道細微的虛空裂痕,彷彿呼吸般微微起伏,貪婪地吸收著從河北大地升騰起的殺戮、恐懼與怨氣,一絲微不可察的黑霧,再次悄然滲出……

江南,歐煌與莫氏於睡夢中同時驚醒,心悸不已。藏於暗室的乾將莫邪雙劍,竟自發地發出低微的、紅白交錯的嗡鳴,劍身微微震顫。

“夫君……”莫氏抓緊歐煌的手,臉色發白。

歐煌神色凝重:“它們……在害怕?還是在預警?”

他推開窗,望向北方,夜色沉沉。

“天下……又要亂了嗎?”

長安城內,奉命組建新軍的張胥,於校場督促訓練。他腰間龍淵劍忽地傳來一絲極細微的冰涼觸感,讓他動作一滯。他皺眉撫過劍柄,那感覺卻又消失了。但他心中那份不安,卻愈發強烈。

終南山一處僻靜道觀,已剃度出家的靜塵(原承影宿主)正於蒲團靜坐,發間玉簪毫無異樣。但她卻在定中,看到了一幅模糊景象:濁浪排空,黑氣彌漫,無數扭曲的身影在嘶嚎掙紮……她猛地睜開眼,額角見汗。

“塵障未消,魔劫將起……”她低聲吟誦,眼神複雜。

就連遠在長安的程咬金,某日醉酒回家,竟對著那柄毫無反應的“短斧”嘟囔:“老夥計,俺這幾天心裡頭咋又毛躁起來了?夢裡淨是砍些黑乎乎的玩意兒……”

青萍之末,風起於微瀾。裂痕的陰影,並未遠離,反而借著人間的紛爭與遺忘,悄然蔓延。

李世民大軍即將開拔,奔赴那片已被戰火與詭異籠罩的河北大地。這一次,沒有靈劍顯聖,沒有十方俱滅大陣,他隻能依靠凡間的兵馬與謀略,去麵對那未知的、可能已被邪穢侵蝕的敵人。

而分散各處的靈劍宿主們,那沉寂的契約,是否會在絕境中再次被喚醒?

太虛的低語,在無人察覺的角落,漸漸變得清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