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235章 夏侯湛《秋夕哀》
秋夕哀
夏侯湛
秋夕兮遙長,哀心兮永傷。
結帷兮中宇,屣履兮閒房。
聽蟋蟀之潛鳴,睹遊雁之雲翔。
尋修廡之飛簷,覽明月之流光。
木蕭蕭以被風,階縞縞以受霜。
玉機兮環轉,四運兮驟遷。
銜恤兮迄今,忽將兮涉年。
日往兮哀深,歲暮兮思繁。
實有感於予心,愴愴兮其多恨。
願托言以通懷,悵辭窮而情蘊。
何吾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
……
賞析:
《秋夕哀》是夏侯湛借秋夜之景傾訴內心哀傷的佳作,通過細膩的描寫與真摯的情感表達,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情感內涵
1.
秋夜引發的深沉哀傷:詩的開篇“秋夕兮遙長,哀心兮永傷”直抒胸臆,點明秋夜漫長,而詩人內心的哀傷無儘,奠定了全詩悲傷的基調。秋夜的漫長彷彿是詩人哀愁的延伸,這種哀傷並非一時之感,而是長久地縈繞心頭,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痛苦的深沉與持久。
2.
孤寂與百無聊賴的心境:“結帷兮中宇,屣履兮閒房”,詩人在屋中整理帷幕,拖著鞋子在空房徘徊,這兩個動作描繪出詩人無所事事、孤寂煩悶的狀態。空蕩的房間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空虛,在秋夜的烘托下,更顯孤獨與落寞,使讀者能共情詩人此時百無聊賴卻又被愁緒填滿的心境。
3.
秋景觸動的複雜情感:詩中對秋景的描寫,如“聽蟋蟀之潛鳴,睹遊雁之雲翔”“木蕭蕭以被風,階縞縞以受霜”,蟋蟀潛鳴的淒清、遊雁雲翔引發的漂泊之感、樹木在風中的蕭瑟以及台階覆霜的清冷,不僅渲染了秋夜的孤寂淒涼,更觸動了詩人複雜的內心。這些秋景可能勾起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對人生境遇的無奈等多種情感,體現出詩人情感的豐富性與複雜性。
4.
時光與命運的感慨:“玉機兮環轉,四運兮驟遷”,將時光的流轉比作玉機環轉,四季更迭迅速,詩人感慨時光飛逝。結合前文的哀傷,暗示詩人在時光的流逝中,命運或許並未如己所願,從而產生深深的無奈與悲哀。“銜恤兮迄今,忽將兮涉年”進一步表明詩人長久以來一直承受著某種痛苦,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痛苦並未減輕,反而因歲月的積累愈發深沉,表達出詩人對時光與命運的無力感。
5.
難以排遣的愁緒:“日往兮哀深,歲暮兮思繁”,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詩人的哀傷愈發深沉,年末時思緒更加紛繁複雜。詩人試圖“托言以通懷”,卻“悵辭窮而情蘊”,發現言辭無法完全表達內心的情感,“何吾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更是強調內心煩亂糾結,筆墨難以儘述。這一係列表達突出了詩人愁緒的深重,以及難以排遣的苦悶。
二、藝術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詩歌巧妙地將內心的哀傷融入秋夜的景色描寫之中。秋夜的漫長、蟋蟀的潛鳴、遊雁的雲翔、樹木的蕭蕭風聲、台階的霜白等秋景,無一不滲透著詩人的哀傷。秋景作為情感的載體,烘托出詩人孤寂、淒涼、憂愁的心境,而詩人的情感又賦予秋景更深層次的內涵,情景相生,營造出濃厚的悲劇氛圍,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秋夜的清冷與詩人內心的痛苦。
2.
細膩的描寫與動作刻畫:詩中對詩人的動作描寫細膩入微,如“結帷兮中宇,屣履兮閒房”“尋修廡之飛簷,覽明月之流光”,“結帷”“屣履”“尋”“覽”等動詞,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在秋夜中的活動,讓讀者能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孤寂與無聊。同時,對秋景的細膩描寫,如“木蕭蕭以被風,階縞縞以受霜”,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將秋夜的蕭瑟清冷刻畫得入木三分,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畫麵感。
3.
情感的層層遞進:詩歌情感表達層層深入。開篇點明哀傷基調後,通過描寫秋景和自身活動,進一步渲染孤寂之情;接著感慨時光與命運,深化哀傷的內涵;最後強調愁緒難以排遣,將情感推向**。這種層層遞進的情感表達,使讀者能逐步深入地理解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感受到詩人痛苦的深度與廣度,增強了詩歌的情感張力。
4.
質樸自然的語言風格: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修飾,卻能真切地傳達出詩人的情感。如“日往兮哀深,歲暮兮思繁”“何吾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等語句,直白地表達了詩人的感受,讓讀者能夠直接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哀傷與無奈,使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親和力。
……
解析:
1.
秋夕兮遙長,哀心兮永傷。
-
解析:起句便點明時間為秋夜,“秋夕”即秋天的夜晚。“遙長”突出秋夜給人的漫長之感,這種時間上的漫長營造出一種深沉、靜謐且略帶壓抑的氛圍。“哀心”直白地表明詩人內心充滿哀傷,“永傷”則著重強調這份哀傷並非短暫的情緒波動,而是長久地縈繞心頭,深深紮根在詩人心中,為全詩定下了沉痛哀傷的情感基調,讓讀者瞬間沉浸於詩人所營造的悲傷氛圍中。
2.
結帷兮中宇,屣履兮閒房。
-
解析:“結帷兮中宇”描繪詩人在屋室之中整理帷幕。“結帷”這一動作,看似平常,卻暗示了詩人此時的百無聊賴,借整理帷幕這一行為來打發漫長的秋夜時光。“中宇”明確了空間位置,使場景更具畫麵感。“屣履兮閒房”進一步刻畫詩人拖著鞋子在空曠的房間裡踱步。“屣履”一詞生動地描繪出詩人拖遝、緩慢的行走姿態,透露出其內心的煩悶與無所適從。“閒房”強調房間的空蕩,無人陪伴,襯托出詩人的孤寂,從動作和環境兩個方麵,細膩地展現出詩人在秋夜中孤寂、無聊的心境,為下文情感的進一步抒發做鋪墊。
3.
聽蟋蟀之潛鳴,睹遊雁之雲翔。
-
解析:詩人將筆觸轉向周圍的秋景,“聽蟋蟀之潛鳴”,在寂靜的秋夜中,聽到蟋蟀在暗處低聲鳴叫。蟋蟀的鳴叫是秋天典型的聲音,“潛鳴”二字,不僅表現出蟋蟀隱藏的狀態,更增添了一份幽靜與淒清之感。這種細微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被詩人捕捉到,以動襯靜,愈發凸顯秋夜的靜謐與冷清,同時也觸動了詩人敏感的內心,勾起一絲愁緒。“睹遊雁之雲翔”,詩人目睹大雁在雲端翱翔。大雁在秋季遷徙,雲翔的大雁這一景象,一方麵讓人聯想到季節的更替,時光的流逝;另一方麵,大雁的遷徙往往給人一種漂泊、不定的感覺,可能引發詩人對自身境遇的聯想,或對遠方親友的思念,通過對這兩種秋景的描寫,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觸動詩人複雜的情感,為詩歌增添了一份惆悵與感慨。
4.
尋修廡之飛簷,覽明月之流光。
-
解析:“尋修廡之飛簷”,詩人沿著長長的走廊,探尋著飛簷的蹤跡。“尋”字型現出詩人的一種無意識的漫步狀態,在秋夜的煩悶中,不自覺地在建築周圍徘徊。“修廡”強調走廊的漫長,“飛簷”是古代建築的特色部分,給人一種高聳、輕盈的感覺。詩人對飛簷的探尋,或許是在尋找一種寄托,又或許是在這秋夜中試圖從周圍環境中找到一絲慰藉。“覽明月之流光”,詩人抬頭觀賞明月灑下的流動光芒。明月是古詩中常見的意象,常寄托著思念、孤獨等情感。“流光”描繪出月光如水,緩緩流淌的動態感,清冷的月光不僅照亮了秋夜,也照進了詩人的內心,更增添了秋夜的清冷孤寂之感,同時,月光的流動似乎也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引發詩人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
5.
木蕭蕭以被風,階縞縞以受霜。
-
解析:“木蕭蕭以被風”,樹木在秋風的吹拂下,發出蕭蕭的聲響。“蕭蕭”一詞生動地模擬出風吹樹木的聲音,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秋風的蕭瑟和樹木在風中的搖曳。“被風”形象地表現出樹木被風侵襲的狀態,展現出一種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在其麵前的無奈,給人一種淒涼、落寞之感。“階縞縞以受霜”,台階被潔白的霜覆蓋,“縞縞”形容霜的潔白,如同白色的絲織品,將台階受霜的景象描繪得十分生動。潔白的霜不僅讓台階看起來清冷,更營造出一種寒冷、孤寂的氛圍。這兩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通過對樹木在風中的聲響和台階覆霜的景象描寫,進一步渲染了秋夜的蕭瑟、清冷氛圍,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哀傷之情。
6.
玉機兮環轉,四運兮驟遷。
-
解析:“玉機兮環轉”,將時光的流轉比作玉製的機關環轉不停,形象地表現出時光如同精密運轉的機械,一刻不停地流逝。“玉機”一詞給人一種精緻、微妙的感覺,暗示時光流轉的細膩與不可察覺。“環轉”則強調其迴圈往複,永不停歇。“四運兮驟遷”,明確指出四季的執行更替十分迅速。“四運”指代四季,“驟遷”突出了四季變換的急促,讓人感歎時光飛逝之快。這兩句通過比喻和直接描述,將時光和四季的變化緊密聯係在一起,表達出詩人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這種感慨為下文抒發因時光流逝而帶來的哀傷和對人生的思考做了鋪墊。
7.
銜恤兮迄今,忽將兮涉年。
-
解析:“銜恤兮迄今”,“銜恤”意為含憂,即詩人長久以來一直懷著憂愁的心情,至今未曾改變。“迄今”強調從過去到現在,這種憂愁的持續時間之長。“忽將兮涉年”,“忽”表示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涉年”指經過了許多歲月。這兩句表明詩人長期沉浸在憂愁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憂愁並未消散,反而因歲月的積累而愈發深沉,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痛苦的永續性和深刻性,體現出時光的流逝不僅沒有減輕詩人的哀愁,反而使其更加濃重。
8.
日往兮哀深,歲暮兮思繁。
-
解析:“日往兮哀深”,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詩人內心的哀傷愈發深沉。每一天的流逝,都彷彿在為這份哀傷增添新的重量,說明詩人的哀傷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累積。“歲暮兮思繁”,年末時分,詩人的思緒變得更加紛繁複雜。歲末往往是人們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候,此時詩人的思緒如亂麻般繁多,既有對過去歲月中哀傷之事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的迷茫與憂慮,生動地展現出詩人在時光流轉中,內心複雜而沉重的情感狀態,將詩人內心的哀傷和思考推向一個更為深沉的層麵。
9.
實有感於予心,愴愴兮其多恨。
-
解析:“實有感於予心”,詩人直白地表明自己內心確實有諸多感慨,強調這些情感的真實性和深刻性,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愴愴兮其多恨”,“愴愴”形容悲傷的樣子,進一步描繪出詩人內心充滿了悲傷情緒,“多恨”則明確指出這種悲傷中包含著許多遺憾和怨恨。這兩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將之前通過秋景、時光等描寫所蘊含的複雜情感直接宣泄出來,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憤懣。
10.
願托言以通懷,悵辭窮而情蘊。
-
解析:“願托言以通懷”,詩人希望能夠藉助言辭來表達內心的情懷,試圖通過文字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傾訴出來,與他人溝通或自我排解。“悵辭窮而情蘊”,然而,詩人卻惆悵地發現,言辭在表達內心豐富複雜的情感時顯得如此匱乏,無法完全傳達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辭窮”與“情蘊”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情感的深沉和難以言說,這種無法用言語儘述的無奈,更增添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惆悵。
11.
何吾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
-
解析:“何吾心之煩錯”,詩人發出感慨,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的煩亂糾結啊!“煩錯”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內心思緒如亂麻般錯綜複雜,難以理清。“寧翰墨之能傳”,進一步強調內心的這種煩亂糾結之情豈是筆墨能夠輕易傳達的。這兩句再次強調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遠遠超出了文字的表達能力,深化了前文言辭難以儘述情感的無奈,使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到詩人內心深處那份無法言說的痛苦和煩悶,同時也讓整首詩在情感的表達上達到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句譯:
1.
秋夕兮遙長,哀心兮永傷。
秋夜啊,是如此漫長,我哀傷的心啊,永遠充滿悲傷。
2.
結帷兮中宇,屣履兮閒房。
在屋室之中整理帷幕,拖著鞋子在空蕩的房間裡行走。
3.
聽蟋蟀之潛鳴,睹遊雁之雲翔。
聆聽蟋蟀在暗處鳴叫,目睹大雁在雲中飛翔。
4.
尋修廡之飛簷,覽明月之流光。
沿著長長的走廊探尋飛簷,觀賞明月灑下的流動光芒。
5.
木蕭蕭以被風,階縞縞以受霜。
樹木在風中發出蕭蕭聲響,台階被潔白的霜所覆蓋。
6.
玉機兮環轉,四運兮驟遷。
時光如同玉製機關環轉不停,四季的執行更替是如此迅速。
7.
銜恤兮迄今,忽將兮涉年。
我長久含憂至今,轉眼間已度過許多歲月。
8.
日往兮哀深,歲暮兮思繁。
日子一天天過去,哀傷愈發深沉,年末時思緒更加紛繁。
9.
實有感於予心,愴愴兮其多恨。
我心中確實有諸多感慨,滿心悲傷,充滿了遺憾怨恨。
10.
願托言以通懷,悵辭窮而情蘊。
希望藉助言辭來表達內心情懷,卻惆悵於言辭匱乏,難以儘述深情。
11.
何吾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
我的內心是多麼煩亂糾結,豈是筆墨能夠傳達的。
……
全譯:
秋夜漫長無邊啊,我哀傷的心永遠悲愴。
在屋中整理帷幕啊,拖著鞋在空房裡彷徨。
聆聽蟋蟀暗自低鳴啊,眼見大雁雲中翱翔。
沿著長廊探尋飛簷啊,觀賞明月灑下清光。
樹木在風中蕭蕭作響啊,台階蒙霜潔白如縞。
時光如精巧機關環轉不停啊,四季更迭竟是如此匆忙。
我含著憂愁至今啊,轉眼間已曆經不少時光。
日子一天天流逝啊,哀傷愈發濃重,
歲末已至啊,思緒更加紛擾繁亂。
我心中著實感慨萬千啊,滿心悲愴,恨意難消。
想要借言辭傾訴情懷啊,無奈詞窮,深情難以儘表。
我的內心如此煩亂糾結啊,豈是筆墨能夠傳達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