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252章 何劭《洛水祖王公應詔詩》
洛水祖王公應詔詩
何劭
穆穆聖王,體此慈仁。
友於之至,通於明神。
遊宴綢繆,情戀所親。
薄送於京,貽離在辰。
瞻望弗及,泣涕沾巾。
何以贈之,竭心公門。
何以敘懷,引領長勤。
……
賞析:
《洛水祖王公應詔詩》是何劭奉詔而作,用於在洛水之畔為王公餞行。此詩雖因應詔而作,卻情感真摯,在有限篇幅內展現出特定情境下的複雜情感與政治意圖。
一、主題思想
1.
歌頌聖王與彰顯君臣之義:開篇對聖王的歌頌,“穆穆聖王,體此慈仁。友於之至,通於明神”,強調聖王的慈愛和對兄弟情誼的重視,借歌頌聖王來彰顯當時政治環境所倡導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暗示君臣之間應遵循的大義,為全詩奠定政治正確性與道德高度的基礎。
2.
抒傳送彆之情:“遊宴綢繆,情戀所親。薄送於京,貽離在辰。瞻望弗及,泣涕沾巾”等句,細致描繪了與王公往日宴遊的親密以及當下送彆的不捨。從歡聚到離彆,詩人通過直白且深情的表述,將離彆的傷感展現得淋漓儘致,這種情感真摯動人,使讀者能深切體會到詩人與王公之間的深厚情誼。
3.
表達忠誠與期許:“何以贈之,竭心公門。何以敘懷,引領長勤”表達詩人對王公的贈言。一方麵表明自己願為朝廷竭儘心力,體現臣子對朝廷的忠誠;另一方麵,也期許王公在未來的履職或生活中保持勤勉。這種表達既契合應詔詩的場合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詩人對政治理想和人際關係的態度。
二、藝術特色
1.
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全詩情感表達直接。詩人毫不隱晦對王公的不捨之情,“瞻望弗及,泣涕沾巾”生動描繪出送彆時的悲痛場景,使讀者如臨其境。在應詔詩常見的莊重、典雅風格基礎上,融入真摯情感,避免了此類詩作易出現的空洞與刻板。
2.
結構清晰:詩歌先頌聖王,點明政治背景與道德準則,為送彆營造宏大且正統的氛圍;接著描述送彆場景,抒發離彆愁緒;最後以贈言表明心跡與期許,層層遞進。結構安排符合應詔詩的功能需求,使詩歌主題逐步深化,層次分明,邏輯嚴謹。
3.
語言簡潔典雅:用詞簡潔,卻能準確傳達豐富情感與意圖。“穆穆”“綢繆”等詞典雅莊重,符合應詔詩的風格要求,體現出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在簡潔的表述中蘊含豐富的情感與政治寓意。
……
解析:
1.
穆穆聖王,體此慈仁。
-
解析:“穆穆”一詞,莊重地描繪出聖王儀態的端莊、美好,給人一種崇高、威嚴且和藹的感覺,展現出聖王在眾人心中的神聖形象。“體此慈仁”則明確指出聖王身體力行,踐行著慈愛與仁義的品德。這一句從外在形象到內在品德,高度讚揚了聖王,為整首詩定下了莊重、崇敬的基調,同時暗示此次為王公祖餞是在聖王所代表的仁厚政治環境下進行的。
2.
友於之至,通於明神。
-
解析:“友於”本指兄弟之間的情誼,這裡說聖王對兄弟的情誼達到了極致,這種深厚的情感甚至能夠感通神明。一方麵,進一步深化了對聖王品德的讚美,強調其不僅具備慈仁之心,在兄弟情義方麵也堪稱典範;另一方麵,通過“通於明神”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表述,增添了聖王形象的神聖感,暗示聖王的行為和品德受到上天的認可,也從側麵反映出當時社會對這種兄弟情誼以及聖王品德的高度推崇。
3.
遊宴綢繆,情戀所親。
-
解析:“遊宴”描繪了詩人與王公一同遊樂宴飲的歡樂場景,“綢繆”則形容彼此之間關係的親密無間、情意深厚。此句回憶了過去與王公相處的美好時光,大家在宴飲遊樂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彼此眷戀不捨。通過對往昔歡樂場景的描述,與下文的離彆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強化了即將離彆的傷感之情。
4.
薄送於京,貽離在辰。
-
解析:“薄送”並非是說送彆的情意淡薄,而是一種謙遜的說法,表明自己隻能在京城為王公送彆。“貽離”即留下離彆之情,“在辰”強調就在此刻,點明瞭送彆的時間與地點。此句簡潔明瞭地敘述了當下正在進行的送彆之事,將場景從過去的歡樂遊宴拉回到現實的離彆,“貽離在辰”短短四字,蘊含著深深的無奈與惆悵,讓人感受到離彆的氛圍瞬間彌漫開來。
5.
瞻望弗及,泣涕沾巾。
-
解析:這兩句生動地描繪了送彆時的場景和詩人的情感。望著王公離去的方向,一直到再也看不見,詩人的淚水忍不住流淌下來,沾濕了手巾。“瞻望弗及”將詩人目送友人遠去,直至視線儘頭的不捨之情刻畫得淋漓儘致,而“泣涕沾巾”則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以淚水沾濕手巾這一畫麵,直觀地展現出詩人內心的悲痛與不捨,使讀者彷彿能看到詩人佇立在原地,淚流滿麵的情景,極具感染力。
6.
何以贈之,竭心公門。
-
解析:詩人在此處思考用什麼來贈予即將離去的王公。“竭心公門”給出了答案,即自己會為朝廷竭儘心力。這不僅是對王公的一種承諾,表明自己會在其離開後,繼續為共同效力的朝廷儘職儘忠;同時也體現了詩人的政治抱負和忠誠,以這種方式作為贈彆之禮,既符合應詔詩的主題,也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忠誠以及對王公的一種精神上的共勉。
7.
何以敘懷,引領長勤。
-
解析:“何以敘懷”同樣是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懷,“引領”表示伸長脖子遠望,有期待、盼望之意,“長勤”則強調長久地保持勤勉。此句表達詩人會以長久地殷切盼望和始終保持勤勉的態度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一方麵,體現詩人對王公的牽掛與期許,希望他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勉;另一方麵,也再次表明自己會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積極向上、勤奮努力的狀態,從側麵反映出詩人對自身品德修養和政治作為的要求,同時呼應前文對忠誠和為公精神的表達。
……
句譯:
1.
穆穆聖王,體此慈仁。
莊重美好的聖王,踐行著這慈愛仁義。
2.
友於之至,通於明神。
對兄弟情誼深厚至極,這份情義感通神明。
3.
遊宴綢繆,情戀所親。
曾經一同遊樂宴飲,情誼深厚眷戀親人。
4.
薄送於京,貽離在辰。
在京城為您淺行送彆,此刻留下離彆的愁緒。
5.
瞻望弗及,泣涕沾巾。
遠望您離去直至不見,淚水潸然沾濕手巾。
6.
何以贈之,竭心公門。
用什麼來贈予您呢?我會為朝廷儘心竭力。
7.
何以敘懷,引領長勤。
用什麼來抒發情懷呢?我會翹首以盼並長久勤勉。
……
全譯:
莊重威嚴且美好的聖王,親身踐行著慈愛仁義的品德。
聖王對兄弟的情誼深厚至極,這般情義甚至能感通神明。
往昔我們一同遊樂宴飲,情誼綿密,彼此眷戀親近。
如今隻能在京城為您送彆,此刻,離彆的愁緒湧上心頭。
我凝望您離去的身影,直至再也看不見,淚水忍不住流淌,沾濕了我的手巾。
用什麼來表達對您的送彆之情呢?我唯有為朝廷竭儘全部心力。
又該如何傾訴我的情懷呢?我會翹首以盼,長久保持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