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329章 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戰城南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329章 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戰城南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鼓吹鐃歌十五首戰城南篇

何承天

戰城南,衝黃塵,

丹旌電烻,鼓雷震。

勍敵猛,戎馬殷,

橫陳亙野,若屯雲。

仗大順,應三靈,

義之所感,士忘生。

長劍擊,繁弱鳴,

飛鏑炫晃,亂奔星。

虎騎躍,華眊旋,

朱火延起,騰飛煙。

驍雄斬,高旗搴;

長角浮叫,響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

餘黎沾惠,詠來蘇。

奏愷樂,歸皇都,

班爵獻俘,邦國娛。

……

賞析:

《戰城南篇》是一首描繪戰爭場景的樂府詩,通過生動的描寫、激昂的情感和鮮明的節奏,展現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歌頌了正義之師的英勇無畏以及勝利後的喜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

一、戰前渲染:營造緊張激烈氛圍

1.

點明地點與環境:“戰城南,衝黃塵”,開篇簡潔地點明戰爭發生在城南,“衝黃塵”三字勾勒出一幅塵土飛揚的畫麵,暗示戰鬥的激烈與混亂,為全詩定下緊張的基調。讀者彷彿能看到戰士們在漫天塵土中奮勇拚殺,瞬間被帶入戰爭場景之中。

2.

聲色交織的場景描繪:“丹旌電烻,鼓雷震”,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行描繪。“丹旌電烻”,紅色的旌旗如閃電般閃耀,不僅展現出軍隊的威嚴,也暗示著戰鬥的緊迫性和激烈程度;“鼓雷震”,戰鼓如雷聲般震動,營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氛圍,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戰場上那種緊張、激昂的情緒。

3.

敵方強大的襯托:“勍敵猛,戎馬殷。橫陣亙野,若屯雲”,描繪敵方的強大。“勍敵猛”表明敵人強勁凶猛,“戎馬殷”突出敵方戰馬眾多,兵勢強盛。“橫陣亙野,若屯雲”,將敵人橫列在曠野上的陣營比作屯聚的烏雲,形象地展現出敵軍陣容的龐大和氣勢的壓人。這種對敵方強大的描寫,為下文我方軍隊的英勇作戰做了有力的襯托,更凸顯出戰鬥的艱難和勝利的來之不易。

二、戰鬥過程:展現英勇無畏精神

1.

正義之師的信念:“仗大順,應三靈。義之所感,士忘生”,表明我方軍隊是秉持正義而戰,順應天地人三靈。這種正義的信念激發了士兵們的鬥誌,使他們為了正義而不顧生死。此句不僅強調了戰爭的正義性,也揭示了士兵們英勇無畏的精神源泉,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崇高的使命感。

2.

激烈戰鬥場景刻畫:“長劍擊,繁弱鳴。飛鏑炫晃,亂奔星”,具體描寫戰鬥場景。“長劍擊”描繪近身搏鬥的激烈,戰士們揮舞長劍與敵人拚殺;“繁弱鳴”中“繁弱”是古代良弓,說明弓箭齊發,“鳴”字增添了戰鬥的緊張感。“飛鏑炫晃,亂奔星”,將飛馳的箭鏃比作紛亂的流星,形象地寫出了戰場上箭如雨下的場景,進一步渲染了戰鬥的激烈程度。

3.

騎兵衝鋒與火勢蔓延:“虎騎躍,華眊旋。朱火延起,騰飛煙”,描寫騎兵衝鋒和戰場上火勢蔓延的情景。“虎騎躍”表現騎兵如猛虎般勇猛跳躍,衝鋒陷陣,展現出騎兵的強大衝擊力和戰鬥的勇猛;“華眊旋”,“華眊”指華麗的纓飾,隨著騎兵的衝鋒而旋轉,增添了畫麵的動感與美感。“朱火延起,騰飛煙”,戰場上燃起熊熊大火,濃煙升騰,進一步烘托出戰鬥的慘烈和緊張氣氛。

三、戰後場景:凸顯勝利喜悅與意義

1.

敵軍潰敗與我軍勝利:“驍雄斬,高旗搴。長角浮叫,響清天”,描繪了我軍取得勝利的場景。“驍雄斬”,斬殺敵方的勇猛之士,表明我軍的英勇善戰;“高旗搴”,拔掉敵人的軍旗,象征著我軍的勝利。“長角浮叫,響清天”,勝利後號角長鳴,響徹天空,傳達出我軍勝利的喜悅和自豪之情。

2.

對百姓的恩澤與讚美:“夷群寇,殪逆徒。餘黎沾惠,詠來蘇”,強調戰爭勝利後給百姓帶來的好處。消滅了眾多敵寇和叛逆之徒,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得以享受太平。“餘黎沾惠”,百姓得到了恩澤;“詠來蘇”,百姓歌頌著如重生般的美好生活,體現了正義之戰的意義在於保護百姓,給他們帶來安寧和幸福。

3.

凱旋而歸與國家歡慶:“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描繪了勝利後凱旋而歸的場景。軍隊奏響勝利的凱歌,回到皇都。“班爵獻俘”,為有功將士頒授爵位,獻上戰俘,舉國上下一片歡樂。這幾句詩描繪出一幅國家歡慶勝利的熱鬨場麵,表達了對戰爭勝利的讚美和對國家繁榮的祝願。

整首詩在藝術上,語言簡潔明快,節奏激昂有力,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將戰爭的全過程展現得淋漓儘致。從戰前的緊張氛圍到戰鬥中的激烈拚殺,再到戰後的勝利喜悅,情感層層遞進,使讀者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正義之師的偉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解析:

1.

戰城南,衝黃塵

-

解析:此句開篇直接點明戰爭發生的地點在城南

“衝黃塵”生動地描繪出戰鬥打響時,士兵們奮勇向前,馬蹄揚起、兵器碰撞等引發塵土飛揚的場景。“衝”字型現出戰士們勇往直前的氣勢,而黃塵漫天則營造出一種混沌、緊張且充滿未知的戰鬥氛圍,為全詩奠定了激烈、殘酷的基調。

2.

丹旌電烻,鼓雷震

-

解析:“丹旌”指紅色的旌旗,“電烻”形容旌旗如閃電般閃耀,這種視覺上強烈的衝擊,不僅展現出軍隊的威嚴與莊重,更暗示著戰鬥局勢的瞬息萬變。“鼓雷震”,將戰鼓的聲音比作雷聲,形象地傳達出戰鼓擂動時的磅礴氣勢與巨大聲響,從聽覺上渲染出戰鬥的緊張與激烈,彷彿能讓讀者感受到大地在戰鼓聲中震顫。

3.

勍敵猛,戎馬殷

-

解析:“勍敵”表示強勁、強大的敵人,說明敵方實力不容小覷,“猛”字進一步突出敵人來勢洶洶。“戎馬殷”中,“戎馬”指代戰馬,“殷”有眾多之意,描繪出敵方戰馬成群,暗示敵軍兵力雄厚。此句通過對敵方力量的刻畫,為我方軍隊的作戰增添了難度與挑戰,側麵烘托出我方戰士即將麵臨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4.

橫陣亙野,若屯雲

-

解析:“橫陣亙野”描繪敵人的陣營橫向排列,綿延在廣闊的原野之上,“亙”字強調了陣營的長度和廣度,給人一種無邊無際的感覺。“若屯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敵人的陣營比作屯聚的烏雲,形象地展現出敵軍陣容的龐大、密集以及壓抑的氣勢,如同烏雲般給我方帶來巨大的壓迫感,同時也凸顯了戰鬥形勢的嚴峻。

5.

仗大順,應三靈

-

解析:“仗大順”表明我方軍隊秉持著順應天理、正義的原則進行戰鬥。“順”在這裡可理解為順應自然規律、社會道義等。“應三靈”,“三靈”通常指天、地、人,意味著我方的行動是順應天地人三者意誌的,強調了戰爭的正義性,使我方軍隊的戰鬥具有了更高層次的正當性和使命感,也為下文士兵們英勇作戰提供了精神支撐。

6.

義之所感,士忘生

-

解析:因為受到正義的感召,我方士兵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此句深刻地揭示了士兵們英勇無畏精神的來源,是正義的力量激發了他們的鬥誌和犧牲精神。在正義的旗幟下,士兵們願意為了國家、為了正義的事業,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體現了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7.

長劍擊,繁弱鳴

-

解析:“長劍擊”描繪了近身格鬥的場景,戰士們手持長劍與敵人激烈拚殺,劍劍相擊,展現出戰鬥的近身肉搏之激烈。“繁弱”是古代傳說中的良弓,“繁弱鳴”則說明戰場上弓箭紛紛射出,弓弦發出鳴響,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戰鬥的全麵性和激烈程度,既有近身的劍擊,又有遠距離的箭射。

8.

飛鏑炫晃,亂奔星

-

解析:“飛鏑”指飛馳的箭鏃,“炫晃”形容箭鏃在飛行過程中閃爍的光芒,“亂奔星”運用比喻,將眾多飛馳的箭鏃比作紛亂的流星。此句從視覺上生動地描繪出戰場上箭如雨下,箭鏃帶著光芒四處飛馳的壯觀而又緊張的場景,進一步渲染了戰鬥的激烈氛圍,讓人彷彿看到無數流星般的箭鏃在戰場上穿梭。

9.

虎騎躍,華眊旋

-

解析:“虎騎躍”描寫騎兵如猛虎般勇猛跳躍,向敵人衝鋒。“虎”字形象地展現出騎兵的勇猛和戰鬥時的氣勢,“躍”字則突出了騎兵衝鋒的果敢與迅速,給人一種強大的衝擊力。“華眊旋”中,“華眊”是指華麗的纓飾,隨著騎兵的衝鋒,這些纓飾在空中旋轉飛舞,不僅增添了畫麵的美感和動感,也從側麵反映出騎兵裝備的精良和戰鬥的激烈。

10.

朱火延起,騰飛煙

-

解析:“朱火延起”描繪戰場上燃起熊熊大火,“朱火”強調了火焰的顏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暗示著戰鬥的慘烈。“延起”表示火勢蔓延,不斷擴大。“騰飛煙”則說明大火燃燒產生的濃煙升騰而起,彌漫在戰場上空。火與煙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戰鬥的殘酷和緊張氣氛,展現出戰場上一片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景象。

11.

驍雄斬,高旗搴

-

解析:“驍雄斬”意味著我方士兵斬殺了敵方的勇猛之士,突出了我方戰士的英勇和戰鬥能力。“驍雄”指代敵方的精銳,斬殺他們體現了我方在戰鬥中的優勢和勝利的趨勢。“高旗搴”,“搴”為拔取之意,即拔掉敵人高高飄揚的軍旗,這一行為象征著我方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敵人的陣營被攻破,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宣告了我方的勝利。

12.

長角浮叫,響清天

-

解析:“長角浮叫”描繪了勝利後,我方軍隊吹響長角,“浮叫”形容角聲在空氣中飄蕩,彷彿可以觸控得到。“響清天”則強調角聲響亮,響徹天空。此句通過對勝利號角聲的描寫,傳達出我方軍隊勝利後的喜悅、自豪之情,同時也展現出一種勝利的威嚴,宣告著勝利的到來。

13.

夷群寇,殪逆徒

-

解析:“夷”和“殪”都有消滅、殺死之意。此句表明我方軍隊徹底消滅了眾多敵寇和叛逆之徒,強調了戰鬥勝利的徹底性,敵方勢力被完全清除,體現了正義之師的強大力量和戰鬥的正義性,即掃除一切邪惡勢力。

14.

餘黎沾惠,詠來蘇

-

解析:“餘黎”指戰後倖存的百姓,“沾惠”表示他們受到了戰爭勝利帶來的恩澤。“詠來蘇”中,“來蘇”表示重生、複蘇,百姓們歌頌著如重生般的美好生活。此句體現了戰爭勝利的意義在於保護了百姓,使他們免受戰亂之苦,重新過上安寧的生活,強調了正義之戰對百姓的積極影響,表達了百姓對和平生活的渴望與對勝利的感激。

15.

奏愷樂,歸皇都

-

解析:“奏愷樂”即奏響勝利的凱歌,“愷樂”是古代軍隊打勝仗後所奏的樂曲,表達出勝利的喜悅。“歸皇都”描繪了軍隊在勝利後,帶著榮耀和喜悅,凱旋而歸,回到皇都。這一場景展現出軍隊的榮耀和國家對勝利的重視,營造出一種歡慶、喜悅的氛圍。

16.

班爵獻俘,邦國娛

-

解析:“班爵”指為有功的將士頒授爵位,這是對他們在戰鬥中英勇表現的嘉獎和肯定,體現了國家對功臣的重視和獎勵製度。“獻俘”是將俘獲的敵人獻給朝廷,展示勝利的成果。“邦國娛”表明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因為戰爭的勝利不僅是軍隊的榮耀,更是國家的榮耀,全國上下共同歡慶這一勝利時刻,表達了對勝利的讚美和對國家繁榮的祝願。

……

句譯:

1.

戰城南,衝黃塵:戰鬥在城南展開,戰士們衝入飛揚的黃塵之中。

2.

丹旌電烻,鼓雷震:紅色的旌旗如閃電般閃耀,戰鼓擂動聲如雷鳴。

3.

勍敵猛,戎馬殷:強勁的敵人來勢凶猛,敵方的戰馬眾多。

4.

橫陣亙野,若屯雲:敵人的陣營橫列在曠野,如同聚集的烏雲般龐大。

5.

仗大順,應三靈:我方秉持正義,順應天地人三靈。

6.

義之所感,士忘生:受正義之感召,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

7.

長劍擊,繁弱鳴:戰士們揮舞長劍拚殺,良弓發出鳴響。

8.

飛鏑炫晃,亂奔星:飛馳的箭鏃光芒閃耀,如紛亂的流星。

9.

虎騎躍,華眊旋:勇猛的騎兵如虎跳躍,華麗的纓飾隨風旋轉。

10.

朱火延起,騰飛煙:紅色的火焰蔓延而起,濃煙升騰飛舞。

11.

驍雄斬,高旗搴:敵方的勇猛之士被斬殺,我方拔掉敵人的高旗。

12.

長角浮叫,響清天:長角聲在空中飄蕩,響徹清澈的天空。

13.

夷群寇,殪逆徒:消滅眾多敵寇,殺死叛逆之徒。

14.

餘黎沾惠,詠來蘇:倖存的百姓受到恩澤,歌頌著如獲新生。

15.

奏愷樂,歸皇都:奏響勝利的凱歌,返回皇都。

16.

班爵獻俘,邦國娛:為有功將士頒授爵位,獻上戰俘,舉國歡慶。

……

全譯:

城南激戰打響,戰士們勇猛地衝進漫天飛揚的黃塵之中。

紅色的旌旗獵獵,如閃電般耀眼奪目,戰鼓隆隆作響,好似驚雷震動天地。

強勁凶悍的敵人來勢洶洶,他們的戰馬成群,氣勢逼人。

敵人的陣營橫亙在廣闊的原野上,猶如厚重的烏雲層層屯聚。

我軍秉持著正義之道,順應著天地人三靈的意誌。

在正義力量的感召下,戰士們紛紛忘卻生死,勇往直前。

戰場上,戰士們揮動長劍奮力拚殺,良弓也錚錚作響,箭如雨發。

飛馳而出的箭鏃閃爍著光芒,如同雜亂的流星劃過天空。

勇猛的騎兵像猛虎一般跳躍衝鋒,戰馬身上華麗的纓飾隨風旋轉飄揚。

熊熊烈火在戰場上蔓延燃起,滾滾濃煙騰空飛舞。

敵方的驍勇之士紛紛被我軍斬殺,我軍將士一舉拔掉敵人的高旗。

勝利的長角聲在空中悠然飄蕩,清脆響亮地響徹天空。

我軍成功殲滅了眾多敵寇,將叛逆之徒儘數誅滅。

倖存下來的百姓因此沾得福祉,紛紛歌頌這如獲新生的美好。

軍隊奏響歡快的凱旋之樂,浩浩蕩蕩地返回皇都。

朝廷為有功的將士們頒授爵位,獻上俘獲的敵人,整個國家沉浸在歡樂之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