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333章 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君馬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333章 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君馬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鼓吹鐃歌十五首君馬篇

何承天

君馬麗且閒,揚鑣騰逸姿。

駿足躡流景,高步追輕飛。

冉冉六轡柔,奕奕金華暉。

輕霄翼羽蓋,長風靡淑旗。

願為範氏驅,雍容步中畿。

豈效詭遇子,馳騁趣危機。

鉛陵策良駟,造父為之悲。

不怨吳阪峻,但恨伯樂稀。

赦彼岐山盜,實濟韓原師。

奈何漢魏主,縱情營所私。

疲民甘藜藿,廄馬患盈肥。

人畜貿厥養,蒼生將焉歸。

……

賞析:

《君馬篇》以馬為切入點,借馬的境遇及相關典故,巧妙地對映社會現實,批判統治者的不當行為,表達對民生的關切,蘊含深刻的諷喻之意,在藝術表現上也獨具特色。

一、駿馬之姿:描繪良馬的卓越形象

1.

英姿初展:“君馬麗且閒,揚鑣騰逸姿。駿足躡流景,高步追輕飛”,開篇描繪出駿馬外形美麗且神態閒適,一旦揚鞭啟程,便展現出超凡的姿態。其矯健的四蹄彷彿能追逐如流光般飛逝的光影,邁著高闊的步伐好似能追上輕盈飛翔的鳥兒。這幾句通過細膩的描寫,從靜態到動態,突出駿馬的俊美與矯健,為後文以馬喻人、喻政做鋪墊。

2.

配飾華貴:“冉冉六轡柔,奕奕金華暉。輕霄翼羽蓋,長風靡淑旗”,進一步刻畫駿馬的華麗配飾。六條韁繩柔軟下垂,閃耀著金色光芒;車蓋上的羽毛如同在輕霄中展翅,長長的風拂動著美麗的旗幟。這些描述不僅展現出駿馬所配之物的奢華,也暗示其主人的尊貴地位,從側麵烘托出駿馬的不凡。

二、用馬之道:闡述正確與錯誤的選擇

1.

正道之選:“願為範氏驅,雍容步中畿。豈效詭遇子,馳騁趣危機”,詩人借駿馬之口表達,願像為範氏駕車那樣,遵循正道,在中原大地從容前行,而不願效仿那些為求一時之利、采用不正當手段駕車的人,奔向危險的境地。這裡以駕車為喻,表明為人處世應堅守正道,不可急功近利,反映出詩人對正確行為準則的倡導。

2.

典故警示:“鉛陵策良駟,造父為之悲。不怨吳阪峻,但恨伯樂稀”,引用鉛陵卓子以不當方法驅使良馬,連造父見了都為之悲傷的典故,以及良馬不抱怨山路險峻,隻遺憾伯樂稀少的感慨,強調正確駕馭和識彆人才的重要性。若統治者不能善用人才,如同不善禦馬,即便有良才也會被埋沒,暗示了當時人才被不當對待的社會現象。

三、借馬諷政:批判統治者的不當作為

1.

古今對比:“赦彼岐山盜,實濟韓原師。奈何漢魏主,縱情營所私”,通過對比秦穆公赦免岐山偷馬人,後在韓原之戰得其助力的故事,與漢魏統治者放縱私慾、隻為自己謀利的行為,凸顯漢魏統治者的短視與自私。秦穆公的大度換來回報,而漢魏統治者卻隻關注自身利益,不顧國家與百姓。

2.

民生疾苦:“疲民甘藜藿,廄馬患盈肥。人畜貿厥養,蒼生將焉歸”,深刻揭示社會的不合理現象。百姓疲憊不堪,隻能以粗劣的野菜充饑,而廄中的馬匹卻因喂養過度而煩惱肥胖。這種人畜生存狀態的顛倒,反映出統治者對百姓的忽視與剝削,表達詩人對民生艱難的同情以及對統治者的批判,發出蒼生將何去何從的質問,引發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四、藝術特色

1.

托物言誌:全詩以馬為線索,通過描寫馬的形象、用馬之道,將對人才任用、統治者行為以及民生問題的思考寄托其中,使抽象的政治觀點和社會批判具象化,增強詩歌的表現力與感染力。

2.

用典豐富:大量運用典故,如範氏駕車、鉛陵策馬、伯樂識馬、岐山盜馬等,不僅豐富了詩歌的文化內涵,還使詩歌的諷喻更加含蓄深刻,引發讀者對曆史與現實的聯想,深化主題。

3.

對比鮮明:通過古今事例對比,如秦穆公與漢魏統治者的行為對比,以及百姓與廄馬生存狀態的對比,突出矛盾,強化詩歌對現實的批判力度,使詩歌的觀點更加鮮明。

《君馬篇》以巧妙的構思、豐富的典故和深刻的寓意,成為一首兼具藝術性與思想性的詩作,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有力的揭示與批判。

……

解析:

1.

君馬麗且閒,揚鑣騰逸姿

-

解析:開篇描繪“君馬”,“麗且閒”展現馬外形美麗且神態閒適優雅,有一種悠然自得之態。“揚鑣”指揮動馬嚼子,即驅馬前行,此時馬瞬間展現出“騰逸姿”,“騰”描繪馬奔騰而起的動態,“逸”突出其姿態的瀟灑、超凡脫俗,一動一靜之間,將馬的神韻儘顯,為全詩定下不凡基調。

2.

駿足躡流景,高步追輕飛

-

解析:“駿足”強調馬的矯健有力的蹄子,“躡流景”中“躡”有追逐之意,“流景”指如流水般快速消逝的光影,形容馬奔跑速度極快,彷彿能追上飛逝的光影。“高步”描繪馬邁著高大、闊步的姿態,“追輕飛”表示能追上輕盈飛翔的鳥兒,進一步誇張地表現馬奔跑時步伐的輕快與速度的驚人,突出馬的卓越能力。

3.

冉冉六轡柔,奕奕金華暉

-

解析:“冉冉”形容六條韁繩下垂時柔軟、舒緩擺動的樣子,體現韁繩材質優良且使用時的順滑感。“六轡”是古代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中兩驂馬內轡係於軾前,所以共有六條韁繩,是馬車駕馭係統的重要部分。“奕奕金華暉”中,“奕奕”形容光芒閃耀,“金華”指金色的裝飾,說明馬車上的金色裝飾光輝閃耀,從細節處展現馬所拉車駕的華貴,暗示馬主人身份高貴。

4.

輕霄翼羽蓋,長風靡淑旗

-

解析:“輕霄翼羽蓋”,將車蓋上裝飾的羽毛比作在輕霄中展翅,給人一種車蓋彷彿能飛昇天際的輕盈、飄逸之感,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長風靡淑旗”,“長風”即大風,“靡”有吹拂之意,“淑旗”指美麗的旗幟,描繪出大風輕輕吹拂著美麗旗幟的畫麵,增添了畫麵的動態美感與莊重感,進一步渲染出馬車出行時的氣派。

5.

願為範氏驅,雍容步中畿

-

解析:這裡用典,“範氏”指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範氏。據說範氏禦馬講究遵循正道,不急不躁。馬“願為範氏驅”,表達願為遵循正道的主人效力。“雍容”形容從容不迫的樣子,“步中畿”指在中原地區從容行走,表明馬希望在正道上穩步前行,體現對正確行為準則和行事方式的嚮往,也暗示為人處世應如此。

6.

豈效詭遇子,馳騁趣危機

-

解析:“詭遇子”指那些為追求利益而不按正道駕車的人。“詭遇”在古代指打獵時不按禮法規定,縱橫馳騁以追逐禽獸。馬表示“豈效”,即不願效仿這類人,因為他們“馳騁趣危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快速奔向充滿危險的境地,從反麵強調堅守正道的重要性,與上句形成鮮明對比。

7.

鉛陵策良駟,造父為之悲

-

解析:此句運用典故,“鉛陵”指鉛陵卓子,他駕馭良馬時,采用錯誤方法,使馬受苦。“策”在這裡是鞭打、驅使之意,“良駟”即優良的馬匹。“造父”是古代善於駕馭車馬之人,當他看到鉛陵卓子如此驅使良馬時,也為之感到悲傷。通過這個典故,說明錯誤的用人或禦馬方式會導致人才或良才被不當對待,表達對這種現象的批判。

8.

不怨吳阪峻,但恨伯樂稀

-

解析:“吳阪”指春秋時吳王闔閭的養馬之地,傳說此地有陡峭山路。良馬即便麵對吳阪這樣險峻的山路,“不怨”其艱難,而是“恨伯樂稀”,“伯樂”是善於相馬之人,象征著能識彆人才的人。此句以馬的口吻,借馬在艱難環境中的感慨,表達人才渴望被發現、被賞識的心情,反映出當時人才被埋沒的社會現狀。

9.

赦彼岐山盜,實濟韓原師

-

解析:此句講述秦穆公的故事,秦穆公曾丟失良馬,被岐山之下的百姓盜殺分食。秦穆公不僅沒有責罰他們,反而賜酒給他們,擔心吃馬肉不飲酒會傷身。後來秦穆公與晉國在韓原交戰,處於困境時,曾盜食馬肉的百姓趕來相助,解救了秦穆公。“赦彼岐山盜”指秦穆公赦免盜馬百姓一事,“實濟韓原師”表明這些百姓在韓原之戰中幫助秦穆公軍隊,使其擺脫困境,體現出寬容與仁義能帶來回報的道理。

10.

奈何漢魏主,縱情營所私

-

解析:“奈何”一詞表達出無奈、惋惜之情。將秦穆公的行為與“漢魏主”作對比,指出漢魏統治者放縱自己的**,隻專注於為自己謀取私利。與秦穆公的仁義之舉形成鮮明反差,批判漢魏統治者不顧國家與百姓,隻圖個人享樂和利益的行為,揭示當時統治者的短視與自私。

11.

疲民甘藜藿,廄馬患盈肥

-

解析:描繪出社會的鮮明對比,“疲民”指疲憊不堪的百姓,他們隻能“甘藜藿”,“甘”在這裡是甘願、隻能之意,“藜藿”指粗劣的野菜,說明百姓生活困苦,隻能以野菜充饑。而“廄馬”即馬廄中的馬,卻“患盈肥”,為長得過於肥胖而煩惱,因為它們被喂養過度。這種百姓與廄馬生存狀態的巨大差異,深刻揭示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合理。

12.

人畜貿厥養,蒼生將焉歸

-

解析:“人畜貿厥養”總結前文百姓與馬生存狀態的顛倒,即人和牲畜的生存待遇發生了交換。“蒼生將焉歸”發出質問,如此下去,天下百姓將何去何從?表達詩人對民生艱難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社會現狀的憂慮,希望引起統治者對百姓生活的關注,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況。

……

句譯:

1.

君馬麗且閒,揚鑣騰逸姿:您的馬外形美麗且神態閒適,揮動馬嚼子驅馬前行時,展現出瀟灑超凡的姿態。

2.

駿足躡流景,高步追輕飛:矯健的馬蹄彷彿能追逐如流水般消逝的光影,邁著高闊的步伐好似能追上輕盈飛翔的鳥兒。

3.

冉冉六轡柔,奕奕金華暉:六條韁繩柔軟地垂落、舒緩擺動,馬車上金色的裝飾閃耀著光輝。

4.

輕霄翼羽蓋,長風靡淑旗:車蓋上裝飾的羽毛如同在輕霄中展翅,大風輕輕吹拂著美麗的旗幟。

5.

願為範氏驅,雍容步中畿:我願為像範氏那樣的主人駕車,在中原地區從容不迫地前行。

6.

豈效詭遇子,馳騁趣危機:怎能效仿那些不按正道駕車的人,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地奔向危險境地。

7.

鉛陵策良駟,造父為之悲:鉛陵卓子以不當方法驅使良馬,連善於禦馬的造父見了都為之悲傷。

8.

不怨吳阪峻,但恨伯樂稀:良馬不抱怨吳阪山路的險峻,隻遺憾能賞識自己的伯樂太少。

9.

赦彼岐山盜,實濟韓原師:秦穆公赦免了盜食他良馬的岐山百姓,後來這些百姓在韓原之戰中幫助秦軍解了圍。

10.

奈何漢魏主,縱情營所私:無奈漢魏的統治者,放縱自己的**,一心隻為自己謀取私利。

11.

疲民甘藜藿,廄馬患盈肥:疲憊不堪的百姓隻能甘願以粗劣的野菜充饑,而馬廄裡的馬卻因喂養過度為過於肥胖而煩惱。

12.

人畜貿厥養,蒼生將焉歸:人和牲畜的生存待遇竟然顛倒,天下百姓究竟該何去何從?

……

全譯:

你的馬漂亮又安閒,揚起馬嚼子賓士展現出超逸的姿態。

駿馬的蹄子追逐著如流水般的光影,邁著大步彷彿能追上輕飛的鳥兒。

柔軟的六條韁繩緩緩擺動,車上的金色裝飾光彩閃耀。

車蓋的羽飾如在輕霄中展翅,長風輕輕吹動著美麗的旗幟。

我願為像範氏那樣的人駕車,在中原大地從容行走。

怎能去效仿那些不按正道駕車的人,馳騁追逐而奔向危機。

鉛陵卓子鞭打良馬,造父見了也會為之悲傷。

良馬不怨恨吳阪的險峻,隻遺憾伯樂太少。

秦穆公赦免了岐山的盜馬賊,後來這些人在韓原之戰中幫助了秦軍。

無奈漢魏的君主,放縱自己的情感去謀求私利。

疲憊的百姓隻能甘心吃野菜,馬廄裡的馬卻因太肥而成為煩惱。

人和牲畜的養護情況顛倒了,天下的百姓將何去何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